創業在夏天1999年4月8日,許多川大學生在去上課途中,不經意地一瞥,發現臨風樓掛起了一條「成都亞虎網絡公司」的橫幅。也許他們不知道,這條廣告橫幅標誌著中國大陸第一家大學生企業的成立。它比清華視美樂早了足足兩個月。也是在這一天,亞虎創業者申請的國際域名www.zhie.com開始投入使用。 亞虎網絡發起人王汝聰,24歲,川大製造學院大四學生;合作者章輝、殷德敏等,在校工科生。王汝聰當時還兼任川大「電子與
電腦協會」主席。3年協會活動,和一批軟體愛好者開發出大量的系統集成軟體,如醫院收費管理系統、圖書館管理系統等。更有旗艦級產品--Media Maker多媒體創作軟體系統,無論功能、界面、可操作性都超過國內同類產品,與國際級產品Anther Ware相當。 他成了全校小有名氣的電腦才子,當美國人正為雅虎的神話興奮時,王汝聰開始注意這個IT界的新生力量,並投入到對NT、ASP、CGI、PERL的鑽研。 1998年10月成都電腦節期間,作為學生代表,王汝聰受到Inter總裁貝瑞特的接見,聽了對IT技術潮流的看法後,貝瑞特鼓勵他學楊致遠成為新生代IT精英。 如果說貝瑞特讓王汝聰產生了創業的念頭,那麼楊致遠的成功讓他堅定了決心。 楊致遠能,我為什麼不能? 公司籌建初期的運作資金來自家人的借款和同學的支持。公司的經營定位在為電子商務提供技術支持平臺和軟體開發,兼營ICP,辦公地點在川大臨風樓二樓。 美麗的回憶從學校租來的辦公室被一分為二,中間用玻璃牆隔開,一間作辦公室兼技術中心;另一間準備用來開網吧。開網吧雖然收益較大,但前期投入不是一筆小數目,按規劃的30臺計算機預算需花12萬元,亞虎當時總資金不過12萬元,買了計算機就意味著公司沒有運作資金。 這時電腦城一個聽說過雅虎、也知道亞虎的老闆,找到王汝聰,主動提出願意投入5萬元錢,利潤對半開;由亞虎負責日常經營,對方每月只看財務報表。 雙方動作很快,上午達成協議,下午即將30臺計算機拉回,並全部安裝調試完畢。網吧營運幾天後,他們發現營業額較低。大家調查後得出結論:高昂的上網費制約了用戶量的增加。王汝聰建議發行上網優惠卡,一次性買入大數目機時的用戶,實行價格和時間上的優惠。 當天晚上,他們開發出自己的網吧收費管理軟體。並於第二天開始發行面值50元、100元、200元的上網卡,不同的面額享受不同比例的折扣。上網時,只要將自己的卡號和密碼輸入,桌面就自動彈開;離線時,服務臺會自動列印出費用清單。 在兩個月時間裡,亞虎網絡依靠發行優惠卡籌集到資金31萬元,這與當初楊致遠一年內沒有一分錢進帳相比,前景要明朗得多。 兩個月後,也就是在1999年6月,清華大學邱虹雲利用自己發明的超大屏幕
投影儀技術獲得上海一百250萬元投資,創建了清華視美樂公司。 也許是受到了上海一百的啟發,一位大款找到亞虎,表示願意投入現金6萬元,但條件是非風險投資,亞虎網絡必須保證收益。雖然不多,但亞虎的創業者還是看到了希望,認為在觀念落後的西部,本土人士願意投資網際網路,表示網絡經濟正在逐步被民眾了解。 1999年8月,首屆中國網絡小姐大賽開始了,參加過1998年中國網際網路大賽的王汝聰知道機會來臨。不知是機會青睞這幾個年輕的創業者還是四川網絡企業觀念落後,竟然沒有一家網站去和亞虎競爭主辦權。9月初,他們拿到了四川賽區的主辦權。 不知是美女的誘惑還是對亞虎的支持,在大賽開始一個月裡,網站管理員發現頁面訪問量激增,日頁面訪問量高峰期超過40萬人次,為原來的6倍。 資本的進入,市場知名度的提高,沒想到成功來得是這樣迅猛。 11月初,亞虎三劍客去海螺溝觀看了雪山的壯麗。記者在王汝聰的辦公室裡看到了這張照片,身穿登山服,陽光和雪光打在他們20歲出頭的臉上,大家相擁成簇,笑得那樣開心。 他們相信美麗的日子繼續下去,兩年內亞虎必能上市美國風險資本市場納斯達克。 錢錢錢,還是錢! 承辦「中國網絡小姐大賽」四川賽區的比賽,雖然為亞虎網絡帶來了巨大的社會效益,但同時也耗盡了90%的資金。 從11月份開始,王汝聰就感到困難重重,馬上就要交第二個半年度的房屋租金,軟體開發的研究費用也捉襟見肘。 拿著一摞厚厚的企業計劃書,提著借來的手提電腦,王汝聰開始去拜訪風險投資公司的老闆。他發現那些標榜只投資高科技項目的風險投資商的辦公室裡,竟然沒有電腦。他們對網際網路完全一片陌生,不知道B2B、E-mail,更不知道TCP/IP。 要想讓這幫人投資網際網路根本就不可能,使用電腦的都是前臺的打字小姐,那些老闆對電腦的了解僅限於打字。在風險投資公司裡找到能夠上網的電腦都困難,而亞虎風格的軟體、技術幾乎全部是針對網絡的。甚至當他們給一位風險投資商留下OICQ,以便於聯繫時。該投資商趕緊建議還是發份傳真比較方便,因為他不知道OICQ為何物。再跑了幾十家風險投資公司之後,幾位創業者失望了,他們領悟到:那些投資商打著投資高科技的招牌不過是裝點門面罷了! 主動找上門的要求投資的是某國際集團中國公司的一名高級職員,他看了亞虎網絡的企業計劃書之後,嗅出了亞虎網絡的潛在市場價值,當場表示願意投入300萬元資金,條件是必須控股51%。投資商過高控股就意味著對後來風險投資者進入的拒絕,王汝聰沒有同意。 12月初,為了控制成本,亞虎網絡退出臨風樓。 元旦過後,章輝、殷德敏不願再忍受艱難,離開了這個創業團隊。臨別的時候,大家都沒有流淚,因為他們相信,他們的理想會成功的,分離只是暫時的。4年的共同學習,艱苦創業將永遠記在心中。 有人走了,也有人來。就在11月份,一個1999年7月從川大畢業的電子與電腦協會成員辭去了自己在合資企業月薪2000元以上的工作,從山東青島回到了母校,加入了亞虎網絡創業者的行列。中國網際網路大賽四川賽區網絡小姐吳靜也在參賽期間為亞虎網絡的創業精神所感動,在今年1月加入了他們的行列。 到今年4月份,亞虎網絡的4個留守者開發出了「商務在線ICQ(暫用名)」軟體,集傳統ICQ、E-Mail、電視電話會議、
手機短消息等在線商務功能於一身。只要投入500萬元資金,就可下線推向市場。據王汝聰介紹,這項技術在網絡上具有革命性意義,如果運作成功,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外界對網絡經濟是泡沫經濟的說法。 可是誰又來投入這500萬元呢? 誰來和亞虎共同演繹網際網路上新的造富神話?! 大學生創業「軟肋」 陳淮教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並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具備辦公司的能力,市場是只老虎,創業的大學生是初生牛犢,他們可能對市場的風險程度認識不夠。 周鴻偉(3721網站CEO):誰夢想用兩年完成別人20年的事業,就必須將別人20年的壓力和挫折兩年內承受,否則上帝就不公平。 張朝陽(搜狐CEO):首先是一個名牌,其次是一個好的管理小組。 王志東(新浪總裁):關鍵是判斷力以及執行能力,大家都往一個模式上靠,而不考慮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真正位置,國內網際網路不論在支付系統、配送系統、信用制度、交費習慣以及行業和電子化方面都與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 丁磊(網易創建人):必須能領導市場,有平衡和推動手段。 李崇明(成都長松寺集團執行長、風險投資商):雖然許多創業者能拿出一份企業計劃書,但很多時候投資人對其中的財務部分卻不是很滿意。而在成立了公司後,學生對於如何建立財務制度、人事制度等等,心裡並不是很清楚,這是許多學生公司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王選(前北大方正總工程師、方正排版系統發明人):同學們在創業路上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困難,要有長期忍受痛苦的思想準備,要耐得住寂寞,賺錢並不是創業的惟一動力,要有更長遠的目標。 背景材料清華視美樂1999年6月,清華視美樂在清華大學23號樓成立,視美樂主要產品多媒體超大屏幕投影儀的研製者邱虹雲出任總工程師,其年21歲,清華大學材料系大三學生;清華經管學院MBA班的徐中任財務長(CFO);王科剛剛從自動化系畢業,擔任公司總經理。 1999年7月,上海一百宣布將按國際通行的風險投資模式向視美樂公司注資5250萬元,共同開發超大屏幕投影儀,其中一期投資250萬元,用於產品的中試;二期投入5000萬元,用於產品的生產和推廣;一期250萬元投資於當月劃到視美樂的帳戶。 1999年8月底,視美樂將辦公地點搬到清華東門外的清華創業園。 到1999年底,上海一百在一期投入後淺嘗輒止,退出了視美樂的二期投資。外界認為上海市一百不具備生產能力,而該投資項目與上海市一百傳統業務相去甚遠,與視美樂的攜手是一種資本運作,藉此為自己打造一個高科技概念以抬高股價。 2000年4月,青島澳柯碼集團出資3000萬,與視美樂共同成立澳柯碼視美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雙方各佔50%股份;新公司擁有超大屏幕投影儀的全部技術,並主要從事該產品的生產。 2000年5月,視美樂的生產基地在青島建成,年內將有5000臺產品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