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是一種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金屬,一般的易拉罐和食物包裝紙都有用到錫。在化學定義上,錫的化學式是Sn,它是一種具有銀白色光澤的低熔點的金屬元素。它在空氣中不會被氧化,所以可以用來製作食品包裝。
錫在自然界中主要是以二氧化物和各種硫化物為存在形式,它的多種合金具有防腐蝕的特性,所以經常被人們用來製作成其他容易被腐蝕的金屬的防腐層。
人類使用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在我國的一些古墓中也能看到錫壺、錫燭臺等錫製品的身影,同時它也是我們常說的「五金」之一——金、銀、銅、鐵、錫。除此之外,錫還有一種有趣的化學性質,它可以進行自我毀滅,也可以開出絢麗的「花」。
因為錫是一種低熔點的金屬元素,所以它比較容易被融化。在常壓下,錫主要有兩種存在形態,一種是灰錫,也叫α錫,另一種是白錫,也叫β錫。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白錫可以向灰錫轉變。
如果將一塊白錫置於一個溫度低於15℃的環境中,它會慢慢地膨脹碎裂,變成灰色,最後轉化為灰錫。白錫變為灰錫的過程也叫「錫瘟疫」,這就是錫的「自我毀滅」。科學家們在錫中加入了銻或者是鉍,可以有效地防止錫退化。
而錫也可以在特定的條件下開出絢麗之花。科學家用電來刺激氯化亞錫,發現氯化亞錫竟然慢慢地長出了「冰晶」。後來科學家們發現只要給氯化亞錫的溶液中通1A或者是6V的電流,陰極就會出現美麗的「冰晶」,它的化學本質是金屬錫被還原了出來。
因為錫怕冷,所以在冬天的時候要注意保養好錫製品,防止它變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