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速遞】人工智慧助力病毒形態識別

2020-11-28 騰訊網

病毒形態識別是病毒鑑定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病毒形態鑑定主要依靠人力,且需要具有豐富經驗的人員才能做出準確判斷。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宋敬東副研究員團隊聯合中科院自動化所韓華研究員團隊,合作設計了一套高效精準的AI算法,提出的基於多重注意力機制的病毒分類網絡,可以自動獲取電子顯微鏡圖片中的病毒圖像並準確判別病毒種類。專家需要花費數十分鐘才能識別完成的數百張病毒電鏡圖片,該算法能夠在幾秒鐘內完成。該方法top-1分類誤差率僅為4.285%,準確率超過了ResNet, DensenNet, RAN等深度神經網絡以及相關的病毒形態專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知名學術期刊"Comp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

透射電子顯微鏡是目前唯一能直接觀察病毒結構細節的技術手段,被廣泛應用於病毒形態分析與鑑定。在新發、突發及生物恐怖事件病原體的檢測中,電子顯微鏡技術是最優先選擇的方法之一,發揮「偵察兵」的作用。目前,對於電鏡照片內病毒影像的分析與判別尚缺乏快速、高通量的手段。因此,自動化、高通量、高精度的病毒影像識別方法對於病毒的電子顯微鏡快速診斷至關重要。

鑑於上述問題,該論文提出了一種基於多重注意力機制的病毒分類網絡,可以自動分析負染電鏡圖像中的病毒種類。病毒分類網絡的輸入為負染電鏡圖像,輸出為該圖像中病毒的類別。網絡由17個殘差通道域注意力模型(residual channel attention, RCA)和3個自下而上和自頂向下的注意力模型(bottom-up and top-down, BTA)組成。其中,RCA模型利用圖像通道之間的關聯,能夠增強通道中目標的響應能力,而BTA模型則用於提取顯著性區域的特徵,進一步提高病毒的識別準確率。

基於多重注意力機制的病毒分類網絡結構圖

本研究對細小病毒、披膜病毒、甲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小RNA病毒、副粘病毒、多瘤病毒、皰疹病毒、絲狀病毒、副痘病毒、輪狀病毒以及正痘病毒12種不同家族病毒的1690張照片(共計包含數萬個病毒顆粒)進行實驗驗證。實驗結果顯示,本文方法的病毒識別效果優於其它state-of-the-art方法。

論文病毒分類方法與state-of-the-art方法的對比結果

綜上所述,研究者們設計了一套適用於電子顯微鏡病毒照片多種病毒的自動分類算法,可以有效減少相關專家在識別與分析病毒形態過程中對人工的依賴,對病毒鑑定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研究結果以「Virus Identification in Electron Microscopy Images by Residual MixedAttention Network」為題發表。肖馳博士為論文第一作者,宋敬東副研究員、韓華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

論文連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9260720315996?dgcid=author

本期編輯:左腦

相關焦點

  • 百度種糧阿里養豬騰訊養鵝,人工智慧助力現代農業升級
    本屆大會以「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而展開,人工智慧、自動駕駛、5G等關鍵詞成為大會熱點。去年的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李彥宏提到百度基於AI應用場景拓展層面的無人駕駛技術、智慧城市方案等,希望 AI技術能應用到各行各業。而過去的這一年,百度在人工智慧應用領域取得顯著成果。
  • AI 技術將如何助力人類健康 | 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
    Microsoft Healthcare 以AI助力人類健康福祉計算機科學日新月異,並一直與人類的生活緊密相關,為社會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AI 的發展使過去的許多不可能成為現實,能夠識別單詞和圖像,發現複雜系統中的模式並進行推理,像人類一樣學習。
  • 【學術前沿】徐平龍實驗室揭示核酸免疫識別的線粒體功能及分子機制
    【學術前沿】徐平龍實驗室揭示核酸免疫識別的線粒體功能及分子機制 2020-11-10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11月丨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月報速遞
    月報速遞 2020.11本次會議以「智能製造前沿與應用」為主題,得到國內智能製造領域的專家、學者的廣泛參與和積極響應。來自北京、上海等多地的80多個單位共300多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11月14日,2020中國人工智慧學會頒獎晚會在嘉興盛大舉行,人工智慧科技工作者歡聚一堂,見證2020年度CAAI優秀科技工作者、優秀科技成果、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及指導教師等獎項獲得者,以及年度增選會士榮耀加冕。
  • 人工智慧如何助力疫情防控?
    上周末,「疫情與人工智慧」公開學術講座在網上直播平臺開播,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AIRS)和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的專家學者在直播中分享了人工智慧在疫情防控工作方面的應用。
  • 人工智慧助力垃圾分類,說的不是智能垃圾箱,而是垃圾智能分類系統
    只不過在探索人工智慧助力垃圾分類的過程中,不少地方依然選擇了並不明智的方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很多地方應用AI助力垃圾分類,選擇的是「智能垃圾箱」這個解決方案。當然,這裡所說的智能垃圾箱,並不是在垃圾箱旁邊配個顯示屏,播放垃圾分類宣傳片這種「偽智能」形態。儘管這種形態的垃圾箱確實也出現過。
  • 在與新型冠狀病毒的這場戰役中,人工智慧可以做些什麼呢?
    據中國國際電視臺報導,2月4日,工業與信息化部發布了一項倡議,呼籲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爆發的鬥爭中,充分發揮人工智慧的作用。而此時此刻,人工智慧及其相關產品和技術正在實驗室、醫院、交通樞紐和社區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智能溫度測量隨著返城復工的開始,機場和火車站等交通樞紐已經成為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的關鍵。
  • 人工智慧的下一個前沿:識別「零」和「無」
    但對人工智慧而言,「零」或「無」仍然是一個尚未涉足的領域,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仍然需要通過「零」或「無」學習識別和推理。這是一個蘋果還是香蕉?都不是!(圖源:Richard Drury/Getty Images)傳統上,深度學習算法(例如深度神經網絡 DNN)以有監督的方式進行訓練,以識別特定類別的事物。在一個典型的任務中,可能會訓練 DNN 以可視化的方式識別一定數量的類,例如蘋果和香蕉的圖片。
  • 「中國矽谷」中關村:AI科技成果助力抗擊疫情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矽谷」中關村:AI科技成果助力抗擊疫情中新社北京3月16日電 題:「中國矽谷」中關村:AI科技成果助力抗擊疫情中新社記者 於立霄該系統採用高精度人體測溫攝像機,結合智能化人臉檢測、目標跟蹤以及人臉識別算法,自動對所有出入監測點的人員進行非接觸式無感體溫檢測和記錄,一旦發現高溫異常人員,可立即啟動聲光報警,精準度為±0.3℃。
  • 前沿研究丨人工智慧輔助COVID-19影像學識別——AI技術從實驗室走向臨床
    https://doi.org/10.1016/j.eng.2020.04.010導語近年來,人工智慧(AI)在醫學領域取得長足的發展,AI技術正逐漸走出實驗室,走向臨床及公共衛生應用。AI技術不僅可以用於對醫療圖像定量數位化分析,為診斷提供指導, 還可以用於流行病早期預警, 醫療大數據智能分析等廣泛領域。
  • 人工智慧是當今科技領域最前沿的課題_三領域獨角獸整裝待發
    打開APP 人工智慧是當今科技領域最前沿的課題_三領域獨角獸整裝待發 發表於 2018-03-21 20:21:00 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重要代表之一,人工智慧是當今科技領域最前沿的課題。
  • 智慧醫療將迎來步態識別:輔助診療 助力科研分析
    12月16日,銀河水滴創始人兼CEO黃永禎博士在「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學術論壇」上表示,在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支撐下,我國智慧醫療進入飛速發展時期,智慧醫療科技研究與產業發展步入新的階段,步態識別技術在輔助診療、醫學研究與科研分析等方面將發揮積極作用,相關解決方案擁有部署快捷、操作簡便、成本低廉等諸多優勢
  • 希望人工智慧助力腦神經科學研究
    諾獎得主愛德華·莫索爾: 希望人工智慧助力腦神經科學研究 他們在這裡進行著觀點的交鋒、前沿思維的分享與對未來的探究。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愛德華·莫索爾此番來蓉,除了向在場嘉賓分享了腦神經領域研究取得的部分成果,他還有另一個目的:希望找到將腦神經科學與人工智慧(AI)結合的機遇。目前,他正在嘗試將人工智慧運用於醫療研究。  「中國的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火熱且迅速,我們也在嘗試,是否能利用人工智慧來診斷、治療、研發腦神經科學領域。」
  • 刺客伍六七:小飛的幾種變形形態,哪一種你最中意
    目前《伍六七之最強髮型師》正在熱播,這部動漫中,除了主角伍六七,其他的角色也都是故事滿滿,今天速遞君想跟大家聊一聊伍六七三人組之一的小飛。而後雞大保、小飛又和伍六七組成了刺客三人組,伍六七負責刺殺,雞大保負責發明道具,速遞君想了很久很久,小飛……大概負責逃跑吧?但是第二季一開始,速遞君就明顯感覺作者給小飛強行加了戲,小飛變得無所不能,各種無釐頭變化不斷刷新速遞君的認知,所以速遞君就總結了小飛的幾種形態,來給各位看官挑一挑,哪一種才是最和您的心意呢?
  • 超級計算機、冷凍電鏡、人工智慧……如何運用高科技攻克病毒?
    在病毒疫苗研發上,從 2019 年 12 月 31 日凌晨接到標本,1 月 7 日晚,中國疾控中心從臨床樣本中病毒分離成功;1 月 12 日,從環境樣本中成功分離病毒;1 月 24 日,全球首發了第一株新型冠狀病毒毒株信息。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 2017數博會現場:騰訊雲輸出人工智慧,助力形成多個區域化智慧城市群
    智慧城市的創造者,不僅向外獲取服務,更需要向合作方獲得人工智慧基因  他認為,智慧城市的創造者,選擇合作方時,需要獲得的不僅僅是各種技術服務,還需要從合作方處植入更深層次的技術基因,尤其是人工智慧的基因,方可獲得數據洞察、做出決策,進行城市的管理。
  • AI再迎國家政策,促進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針對促進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會議指出,促進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要把握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特點,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產業應用為目標,深化改革創新,優化制度環境,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結合不同行業、不同區域特點,探索創新成果應用轉化的路徑和方法,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
  • 人工智慧助力航天事業發展,盤點人工智慧應用場景
    人工智慧助力航空夢  航天事業是多學科的交織,是眾多科學技術的結晶,而高真空、超低溫的太空環境極大的限制了人類在太空中的活動,進而只能藉助人工智慧與機械人技術,最早在1967美國的勘探者3號在月球完成的調查採樣就藉助了機械臂;1970年蘇聯的「月球」16號和17號兩個飛行器就藉助遙控月球車完成月面行走
  • 一文回顧百度人工智慧2020上半年,王海峰:百度AI助力新基建提速
    百度作為人工智慧平臺型企業,將以多年積累的人工智慧技術成果和實踐經驗助力新基建提速,促進人工智慧更快落地,讓各行各業都能從中獲得前所未有的新動能。」以下為《百度AI的2020上半年》總結全文:剛剛過去的2020年上半年,是我們創造的未來裡,突如其來的波折。
  • 好未來總裁:人工智慧助力教育更公平,應注重科技倫理研究
    8月29日,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舉行。在「人工智慧助力教育現代化」主題論壇上,好未來集團總裁白雲峰提出觀點:人工智慧有效助力「更加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更加公平」指的是:「通過信息化手段,儘量消弭地點、貧富等差異,讓孩子們能有機會接受到同等同質的教育,讓優質的教育服務和資源實現均衡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