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徙動物每年遷徙數千公裡。當一個遷徙物種的個體停止遷徙並建立起定居種群時,就會發生遷徙損失(即遷徙下降),這種現象在鳥類和蝴蝶中有記錄。從理論上講,如果定居和遷徙的種群在繁殖上相互隔離,遷徙的損失和收益可能會促進物種形成。美國伊利諾斯州大學芝加哥分校生物學系的戈麥斯-巴哈蒙等研究人員提出的證據表明,叉尾王霸鶲(Tyrannus savana)的遷徙下降導致了物種形成,從而導致繁殖隔離。遷徙下降的頻率明顯高於其增加的頻率,遷徙和部分遷徙的物種形成率超過定居的物種。性狀進化模型表明,部分遷徙是該物種在遷徙和定居狀態之間的中間步驟。考慮到部分遷徙在遷徙動物中廣泛存在,通過遷徙行為的轉換而形成物種可能是一種重要但被忽視的動物多樣化機制。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