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設備即使在烈日下也無需通電或移動部件即可冷卻

2020-09-05 工程學習

在左側的照片中,新絕緣材料的碟片擋住並反射了可見光,將MIT徽標隱藏在其下。但是在右側的紅外光中,該材料是透明的,徽標是可見的。

被動設備依賴於一層材料,該材料可以阻擋入射的陽光,但可以讓熱量散發出去。

想像一下,在晴朗的天氣裡,可以在烈日下坐在室外的設備,而無需使用任何電源,可以將物品冷卻到超過23 華氏度(13 攝氏度)的水平。聽起來幾乎像魔術,但是由麻省理工學院和智利的研究人員設計的新系統可以做到這一點。

該設備沒有活動部件,其工作過程稱為輻射冷卻。它可以阻擋入射的陽光以防止其被加熱,同時有效地輻射出紅外光(本質上是熱量),該紅外光會直射到天空和太空中,從而使設備的溫度大大低於環境空氣溫度。

這種簡單,廉價的系統發揮作用的關鍵是一種特殊的絕緣材料,它由一種叫做氣凝膠的聚乙烯泡沫製成。這種輕巧的材料看上去和感覺像棉花糖,可以阻擋和反射可見的陽光,以免它們穿透。但是,它對攜帶熱量的紅外線高度透明,從而使紅外線可以自由向外傳遞。

該新系統在論文中描述的2019年10月30日公布,在該雜誌科學進展,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在天主教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生阿尼樂華,機械工程及部門負責人伊夫林王教授,和其他七人智利。

Leroy解釋說,這樣的系統可以用作防止蔬菜和水果變質的一種方法,從而可以在無法獲得可靠製冷功率的偏遠地區使產品保持新鮮的時間加倍。

減少熱量增加

輻射冷卻只是大多數熱物體用於冷卻的主要過程。它們發射中距離的紅外輻射,該輻射將來自物體的熱能直接帶入太空,因為空氣對紅外光高度透明。

新設備基於Wang和其他人一年前展示的概念,該概念也使用輻射冷卻,但採用了物理屏障(窄金屬條)來遮擋陽光直射的設備,以防止其發熱。該設備可以工作,但是由於其高效的絕緣層,它提供的冷卻功率不到新系統的一半。

在現場測試中,在有隔熱材料的情況下(左)和沒有隔熱材料的情況下(右),在全日照下測量了輻射冷卻裝置的性能。

「最大的問題是絕緣,」 Leroy解釋道。阻止較早的設備實現更深冷卻的最大熱量輸入是周圍空氣的熱量。「如何在保持表面散熱的同時又保持其表面涼爽?」 他想知道。問題在於,幾乎所有絕緣材料也都非常擅長阻擋紅外光,因此會干擾輻射冷卻效果。

蓋爾·肯德爾(Gail E. Kendall)機械工程學教授Wang表示,目前已經進行了很多有關減少熱量損失的方法的研究。但是,這是一個很少受到關注的不同問題:如何最大程度地減少熱量獲取。她說:「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

這款氣凝膠成功的關鍵在於,儘管它能阻擋90%以上的入射陽光,從而保護下面的表面不受熱,但它對紅外光非常透明,使大約80%的熱射線可以自由地向外傳遞。

解決方案是通過開發新型氣凝膠來解決的。氣凝膠是一種輕質材料,主要由空氣組成,具有很好的隔熱性,其結構由某些材料的類似微觀泡沫的結構組成。團隊的新見解是用聚乙烯製成的氣凝膠,聚乙烯是許多塑膠袋中使用的材料。結果是一種柔軟,多汁的白色材料,重量極輕,給定體積的重量僅為水的1/50。

其成功的關鍵在於,儘管它阻擋了90%以上的入射陽光,從而保護了其下面的表面免於加熱,但它對紅外光卻非常透明,從而使大約80%的熱射線自由地向外通過。「當我們看到這種材料時,我們感到非常興奮,」 Leroy說。

結果是它可以極大地冷卻由諸如金屬或陶瓷之類的材料製成的,置於絕緣層下方的板,該板稱為發射極。然後,該板可以冷卻與其相連的容器,或冷卻通過與之接觸的線圈的液體,從而為產品或空氣或水提供冷卻。

對設備進行測試

為了檢驗他們對它的有效性的預測,該團隊與智利的合作者一起在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中建立了概念驗證設備,該沙漠的一部分是地球上最乾燥的土地。他們幾乎沒有降雨,但是正好在赤道上,他們接受了烈日,可以對設備進行實際測試。該設備在太陽正午陽光充足的條件下冷卻了13攝氏度。麻省理工學院位於麻薩諸塞州劍橋市的校園進行的類似測試得出的冷卻溫度接近10度。

該小組與智利的研究人員合作,在聖佩德羅的阿塔卡馬沙漠小鎮以及麻薩諸塞州的劍橋進行了現場測試。

研究人員說,足夠的冷卻足以使偏遠地區的農產品保存產生重大影響。此外,它可用於為電製冷提供初始冷卻階段,從而將這些系統上的負載降至最低,從而使它們能夠以更少的功率更高效地運行。

研究人員說,從理論上講,這種設備可以將溫度降低多達50攝氏度,因此他們正在繼續研究進一步優化系統的方法,以便可以將其擴展到其他製冷應用中,例如建築物空調而無需對任何動力源的需求。輻射冷卻已經與某些現有的空調系統集成在一起,以提高其效率。

不過,與使用真空系統進行絕緣的被動式輻射系統相比,它們在直接日光下已經實現了更多的冷卻,這非常有效,但又笨重,昂貴且脆弱。

它可用於為電製冷提供初始冷卻階段,從而將這些系統上的負載降至最低,從而使它們能夠以更少的功率更高效地運行。

這種方法也可以作為任何其他類型的冷卻系統的低成本附件,從而提供額外的冷卻以補充更常規的系統。勒羅伊說:「無論您使用什麼系統,都將氣凝膠塗在它上面,您將獲得更好的性能。」

普渡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副教授彼得·伯梅爾(Peter Bermel)並未參與這項工作,他說:「與許多以前的技術相比,此處展示的聚乙烯氣凝膠的主要潛在優勢可能是其相對緊湊和簡單。實驗。」

他補充說:「將這種方法與一些替代方法進行定量比較和對比可能會有所幫助,例如在性能(例如溫度變化),成本和每單位面積重量方面,使用聚乙烯薄膜和角度選擇膠粘劑。……如果進行比較,並且在成本/收益之間的權衡明顯地有利於這些氣凝膠,那麼其實際收益將是可觀的。」

相關焦點

  • MIT無需GRE,雅思即可申請!
    麻省理工學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申請信息查詢網頁 https://architecture.mit.edu/overview/graduate-application-instructions
  • 烈日炎炎不需要電就能降溫13度!麻省理工開發的冷卻裝置效果顯著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通常安裝在室外的設備,夏天酷熱的天氣裡,會由於氣溫影響和太陽照射而變得燙手。然而現在出現了這樣一套裝置,無需使用任何電源,就可以將物體降溫超過13攝氏度。這聽起來幾乎像科幻小說中的魔法,但卻在現實之中實現了,它是由麻省理工學院和智利的研究人員設計的新冷卻系統。該裝置沒有可移動的部件,其工作過程專業術語稱之為輻射冷卻。它可以阻擋入射的陽光,防止其被加熱,同時還能夠有效地發出紅外光,本質上是熱能輻射。紅外光會直接升入天空然後進入太空,這樣的過程就會使設備的溫度大大低於周圍的空氣溫度。
  • MIT黑科技:無需視覺,立體聲音頻+攝像機元數據實現移動車輛定位
    論文:https://arxiv.org/pdf/1910.11760.pdf項目連結:http://sound-track.csail.mit.edu/聲音能夠傳達我們周圍現實世界的豐富信息,人類非常善於辨別身邊物體產生的聲音。
  • 不使用電力的冷卻系統
    想像一下,在晴朗的天氣裡,在室外的烈日下,無需使用任何電源,就可以將物體降溫超過23華氏度(13攝氏度)。聽起來幾乎像魔術,但是由麻省理工學院和智利的研究人員設計的新系統可以做到這一點。該設備沒有活動部件,通過稱為輻射冷卻的過程進行工作。
  • 無任何可運動部件 美科學家開發出新型「風扇」
    無任何可運動部件 美科學家開發出新型「風扇」 2008年03月20日 08:26 來源:科學時報 、低能耗、易維護的特點,且沒有任何可運動的部件,工作起來十分安靜。
  • 輻射冷卻器,即使在陽光下也能冷卻
    這是由於地球表面輻射冷卻引起的逆溫。白天來自太陽的熱量使其溫度上升,當太陽在夜間落下時,其溫度下降。最近,香港郵政和高麗大學的聯合研究小組證實了一種白天輻射冷卻效應,即使在白天,它的溫度也低於周圍環境。
  • 研究人員3D列印小物件:無需通電就能傳輸WiFi信號
    據Engadget報導,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方式,可以讓3D列印的塑料物體無需電池或通電,通過WiFi傳輸信息。他們通過試驗證明,可以利用市面上買到塑料物品和WiFi接收器來完成。
  • 受駱駝毛皮啟發:科學家打造出無需通電的冷卻材料
    據外媒報導,當水蒸發掉時物質會保持較低溫度,但一旦水全部蒸發掉冷卻效果就會停止。考慮到這一點,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靈感來自駱駝毛皮的材料,這種材料可以讓物品不用電就能保持涼爽。因此,蒸發冷卻效果持續的時間更長--雖然駱駝仍然出汗,但沒有假設的裸皮駱駝在脫水前出的汗多。MIT的材料以類似的方式工作,其底部由一層水凝膠,頂部覆蓋一層多孔的矽基氣凝膠。水凝膠由97%的水組成,隨著凝膠溫度的升高,水蒸發,凝膠溫度降低。
  • 史丹福大學新的輻射冷卻技術 這次連電費都省了
    在過去幾年中,史丹福大學的一項科研團隊一直致力於研究「輻射冷卻」技術,最近他們開發了這項技術的升級版系統,使用類似太陽能電池板的設備來冷卻水和建築物,而無需提供任何電力。­  研究團隊的「輻射冷卻」技術早在2013年的時候就已經出現,而最近公布的新方案加入了對能源的研究,讓該系統無需額外供電就可以正常運作。
  • 礦山用破碎設備為何要選擇履帶式移動破碎站?
    在對礦石進行生產加工的過程中,破碎設備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履帶移動破碎站作為新型的破碎設備,礦山也是履帶移動破碎站的常用領域之一。近期也有用戶諮詢:礦山用破碎設備為何都選用履帶式移動破碎站呢?它有哪些生產優勢嗎?
  • 納米材料可實現雙模加熱和冷卻裝置
    在這裡它處於加熱模式(頂部)和冷卻模式(底部)。圖片來源:許寶春,杜克工程公司 杜克大學的工程師展示了一種用於建築氣候控制的雙模式供暖和製冷設備,如果在美國廣泛部署,則可以將HVAC能耗降低近20%。 本發明使用力學和材料科學的組合來利用或排出某些波長的光。
  • 技術|史丹福大學新的輻射冷卻技術 這次連電費都省了
    在過去幾年中,史丹福大學的一項科研團隊一直致力於研究「輻射冷卻」技術,最近他們開發了這項技術的升級版系統,使用類似太陽能電池板的設備來冷卻水和建築物,而無需提供任何電力。研究團隊的「輻射冷卻」技術早在 2013 年的時候就已經出現,而最近公布的新方案加入了對能源的研究,讓該系統無需額外供電就可以正常運作。
  • 超臨界co2萃取設備行業專用冷卻方法
    超臨界co2萃取設備行業專用冷卻方法   超臨界co2萃取設備,節能高效,型號齊全,可非標定製,7*24小時售後服務。無錫冠亞從事超臨界co2萃取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於一體的企業。
  • 瑞士發明微波光子濾波器:無需外部設備即可重構
    可重構的基於孤波的射頻光子濾波器及其底層微納生成示意圖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光子系統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無需外部設備就能重新配置微波光子的濾波器光子將在無數任務中取代電子,因為它們移動速度更快,消耗的能量更少。這些微小的光粒子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出奇的靈活,它們的頻率範圍是電子的1000到10000倍。因此,使用光而不是電來操縱微波,可以為技術人員提供更廣闊的帶寬。微波光子在通信系統、物聯網和波束成形中特別有用。但目前,微波光子系統仍然不能在計算機晶片上產生光脈衝。
  • 新能源汽車電池冷卻系統是怎麼散熱的
    新能源汽車電池冷卻系統是怎麼散熱的 ,「iyufk」   無錫冠亞恆溫製冷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致力於製冷加熱控溫系統、超低溫冷凍機、新能源汽車部件測試系統、VOCs冷凝回收裝置、加熱循環系統等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電池冷卻系統,節能環保,性能穩定,歡迎新老客戶來電選購!
  • 空氣懸浮風機由哪些部件組成?分別有什麼用?
    空氣懸浮風機由那些部件組成?分別有什麼用?空氣懸浮鼓風機在行業裡也是備受關注的,適用的場所也挺多,那麼其中重要的部件又是什麼呢? 1、渦殼 使用鋁合金鑄造的渦殼,在吸入側呈水平方向,在出口側呈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其材質和效率都能達到理想要求。
  • 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設備選型時計算匹數需考慮
    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設備此外該交換器體積小可以有效地為客戶節省空間。節約成本用戶可以隨意增電鍍槽的數量無需另外購買冷水機組只需增板式換熱器有效節約用戶成本維護成本低板式換熱器可卸易於維護?冷水機組在長期高溫酸鹼環境下不會對自身部件造成傷害!
  • 理化所發明金屬相變吸熱方法可消除移動電子設備發熱問題
    近期,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低溫生物與醫學實驗室的科研人員首次將低熔點金屬及其合金作為相變材料引入到電子散熱領域,從而使手機等移動電子設備中日益嚴峻的發熱問題得以消除,也為各類瞬態高功率電力電子設備的靈巧冷卻開闢了一條全新途徑,相應工作發表於ASME Journal of Heat Transfer、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 Google修改應用評價功能 無需跳轉Play Store即可評分
    DoNews 8月7日消息(記者 劉文軒)Google在Android Developers Blog發布文章稱,Android應用將可以引入應用內評價API,用戶可以直接在應用內對應用進行評價,無需跳轉到Play Store。
  • 日本科學家在「量子阱」中,實現電子「蒸發冷卻」散發熱量!
    東京大學科學家宣布了一種不需要移動部件的電冷卻新方法,通過對半導體砷化鋁鎵製成的量子阱施加偏壓,可以使電子在稱為「蒸發冷卻」的過程中散發一些熱量。可以使用傳統半導體製造方法將基於該原理的設備添加到電子電路板,以幫助智慧型手機和膝上型計算機避免由高溫引起的性能問題。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變得更小、更強大,過熱的可能性變得越來越緊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