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福大學新的輻射冷卻技術 這次連電費都省了

2021-01-08 閩南網

­  (原標題:史丹福大學新的輻射冷卻技術 這次連電費都省了)

­  熱量傳遞是一種複雜的現象,我們身邊所有的物體都會放出熱輻射。從宏觀的角度看,這些輻射一部分會被大氣層反射和吸收,另外一部分會變成特定波長逃逸到更冷的外太空。在過去幾年中,史丹福大學的一項科研團隊一直致力於研究「輻射冷卻」技術,最近他們開發了這項技術的升級版系統,使用類似太陽能電池板的設備來冷卻水和建築物,而無需提供任何電力。

­  研究團隊的「輻射冷卻」技術早在2013年的時候就已經出現,而最近公布的新方案加入了對能源的研究,讓該系統無需額外供電就可以正常運作。據了解,該系統可以把熱輻射從建築物中抽出,並轉換成一定的波長發射到太空中,期間直接忽視掉地球大氣層。而為了抵擋來自太陽的熱輻射進入,研究團隊還在該系統主要設備上圖上了多層光學薄膜,反射了97% 的陽光,因此即使烈日當空也不會影響該系統的正常排熱。

­  在概念產品演示中,研究人員使用了 8 英尺(約 20 釐米)寬的材料晶片作為系統主要設備,它的表面能保持低溫,之後再把太陽能電池板塗層覆蓋上邊,在保持冷卻的過程中還能收集電力。

­  之後,研究人員擴大系統,通過使用在建築物的水管中來冷卻自來水。在測試當中,該團隊還在屋頂上防止了四塊反光材料面板,水管中的水流會迅速通過面板下方的管道,經過三天以上的時間,自來水溫度低於周圍環境空氣 3 到 5 攝氏度。

­  此外,研究人員還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炎熱乾燥的氣候中使用冷卻面板冷卻了兩層樓的辦公室,在整個夏天的測試當中,冷卻系統讓建築物的的溫度比之前降低了 20% 以上,並節約了大約 14.3 兆瓦時的電力。

­  為了繼續開發這個項目,研究人員創立了一家名為SkyCool Systems的公司,目前他們正在將面板整合到空調和製冷系統中。從長遠來看,其主要運用之一就是冷卻數據中心。該研究發表在近期的《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雜誌中。

­  

責任編輯:曾少林

相關焦點

  • 技術|史丹福大學新的輻射冷卻技術 這次連電費都省了
    從宏觀的角度看,這些輻射一部分會被大氣層反射和吸收,另外一部分會變成特定波長逃逸到更冷的外太空。在過去幾年中,史丹福大學的一項科研團隊一直致力於研究「輻射冷卻」技術,最近他們開發了這項技術的升級版系統,使用類似太陽能電池板的設備來冷卻水和建築物,而無需提供任何電力。
  • 史丹福大學開發出冷卻皮膚的膠衣材料
    史丹福大學的工程師們已經開發出一種低成本的基於塑料紡織的衣服,可以比我們今天穿的天然或合成織物更有效地冷卻身體。
  • 不耗電輻射冷卻技術研究取得新進展
    美國研究人員最近在英國《自然·能源》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利用輻射冷卻技術,讓流動水被動降溫,而全程不消耗電力。這一技術未來可應用於建築物的空調冷卻系統,提高空調冷卻效率。  據悉,輻射冷卻是指各種物體散發自身熱能的自然現象。這在無雲的夜間尤其明顯,畢竟熱量更容易散發到寒冷的太空。
  • 新型輻射冷卻技術可不消耗電力
    新華社舊金山9月5日電(記者馬丹)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最近在英國《自然·能源》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利用輻射冷卻技術讓流動水降溫,而這個過程不消耗電力。這一技術未來可應用於建築物的空調冷卻系統,有助提高製冷效率和省電。  輻射冷卻是指各種物體通過輻射散發自身熱能的自然現象。
  • 新紀錄:輻射冷卻可讓物體降溫42℃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3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期刊13日發表的一篇能源論文,報告了一種採用輻射冷卻技術的裝置,其冷卻效果創下世界紀錄。該技術可以將熱量驅散至太空,而論文所述裝置最高可以將小型物體的溫度降低42℃,展示了利用輻射冷卻實現大幅度降溫的巨大潛力。
  • 英媒:美國大學發明不用電的冷卻系統
    參考消息網9月7日報導 英國物理科學新聞網站9月5日刊登題為《一個無需電力就能運行的冷卻系統》的文章稱,它看起來就是個普通的屋頂,但是史丹福大學帕卡德電子工程大樓的屋頂可以說是創新冷卻技術發展史上多個裡程碑的創造地,這一技術將來可能會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23歲中國博士生創造「輻射冷卻」發電新紀錄,性能提升120倍
    這並不是異想天開,來自史丹福大學的一個華人研究小組就實現了這種想法。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利用地球 「輻射冷卻」 效應的高效發電系統,該系統利用輻射製冷的原理,將熱量投射到寒冷的宇宙中,再與熱電技術相結合,在無法獲得太陽能的夜間發出電來。
  • 23歲中國博士生創造「輻射冷卻」發電新紀錄,性能提升120倍
    這並不是異想天開,來自史丹福大學的一個華人研究小組就實現了這種想法。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利用地球 「輻射冷卻」 效應的高效發電系統,該系統利用輻射製冷的原理,將熱量投射到寒冷的宇宙中,再與熱電技術相結合,在無法獲得太陽能的夜間發出電來。
  • 美媒:美國開發輻射製冷系統 將比任何冷卻系統更節能
    參考消息網8月7日報導美媒稱,總部設在加利福尼亞州的美國天空冷卻系統公司正處於製造一種冷卻系統的早期階段。這種冷卻系統比一個世紀來人類用過的任何冷卻系統都更節能。該公司利用了輻射製冷的概念。幾百年前,這個概念就在中東和印度被人使用過。
  • 科學家研製光子輻射冷卻材料 有望用於控制建築物溫度取代空調
    美國史丹福大學開發出了超薄多層的納米光子材料,能夠用於讓建築物降溫,不僅能夠反射熱量,還能讓建築和星球的內部熱量向空間擴散。
  • 太好了,首次實現:電子自旋「普遍」超極化的輻射冷卻技術!
    巴黎薩克萊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和蘇黎世理工大學的科學家設計了一種新方法,通過將電子自旋極化提高到熱平衡值以上來控制自旋系綜的溫度,其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物理學》期刊上。在他們之前的研究中已經證明,在一定條件下,讓電子自旋恢復熱平衡的最突出弛豫通道是微波光子自發發射到在實驗中使用的諧振器中,這種現象被稱為珀塞爾效應。
  • 輻射冷卻器,即使在陽光下也能冷卻
    來源:浦項科技大學 秋天到了,晝夜溫差很大。這是由於地球表面輻射冷卻引起的逆溫。最近,香港郵政和高麗大學的聯合研究小組證實了一種白天輻射冷卻效應,即使在白天,它的溫度也低於周圍環境。
  • 新型冷卻系統可將熱氣「發射」至外太空,最佳狀態下省70%的電能
    早在 2014 年的時候,一支斯坦福研究團隊就提議,可以通過天空把熱量排到外太空以達到製冷的目的。現在,這項研究又有了新進展,他們成功做出了這種新型節能製冷系統。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上周的《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上。
  • 科學家打造新型被動冷卻系統
    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的Aaswath Raman和同事打造了一個替代系統,利用天空吸收熱量,從而實現降溫,並且除了排氣系統需要能量外不再需要其他能源。他們的系統用特別設計的控制板,通過天空輻射冷卻機制直接向大氣層和外太空發射紅外線輻射。利用這種機制,作者通過控制板抽取液體——在這個實驗中是水,結果表明該系統使一幢建築樓頂的溫度下降了3℃~5℃。
  • 科學家解決夜間發電難題,新技術既高效又便宜
    不過,無論是太陽能還是風能,使用情況其實都會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而近日,美國史丹福大學發布一項新技術,這項技術比太陽能還要厲害,發電既高效又便宜。 據悉,史丹福大學科學家找到的方案是利用輻射冷卻發電,簡單來講,就是利用周圍空氣吸收熱量產生的溫度差和冷空間的輻射冷卻效應進行發電
  • NightSolar夜間輻射冷卻系統,夏季可節省50%空調費
    遠離大氣層的太空溫度約為4K,即使考慮到大氣層的保溫作用,夜間天空溫度也會比空氣溫度低很多,可以用作輻射製冷的冷源。地球上溫度較高的表面就會通過長波輻射將熱量散向溫度較低的天空,從而使該表面被冷卻,這就是夜間天空輻射製冷的基本原理。
  • 不用電的冷卻系統來了!或許你的特斯拉全景天窗再也不怕曬咯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加利福尼亞州大學一位材料科學家Aaswath Raman,開發了一種不需要電力或燃料就能直接冷卻物體的新方法。Aaswath Raman和他的同事們做了一種特殊薄膜,可以通過分子水平的輻射冷卻來降低物體表面溫度,其依賴於向太空發射熱量。
  • 頭次見窗戶裝太陽能板,聰明人早裝好了,安全實用,連電費都省了
    現在很多人都講究節能低碳生活,那就不得不說太陽能技術,現在有太陽能燈,太陽能屋頂以及太陽能熱水器,可以說太陽能技術逐漸融入到家居生活中了。最近聽說了在窗戶上安裝玻璃太陽能板,安全實用,難怪聰明人家早裝好了,我也是頭次見到有業主家裝了。
  • 高效而且成本低,新技術沒有太陽的夜裡也能發電
    離網、低成本的模塊化能源系統,可利用輻射冷卻效應在夜間發電。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8月13日報導,《光學快報》發文稱,美國史丹福大學和以色列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款離網、低成本的模塊化能源系統,可以有效地在夜晚產生電能。該系統與商用技術兼容,有望滿足夜間城區和發展中國家的照明需求。太陽能是一種綠色能源,但它的利用度與太陽光的分布密切相關。
  • 哈佛大學解讀宇宙微波背景輻射B模偏振
    世界上許多觀測站點都在嘗試從這些黑洞並和現象中獲得引力波的信息。按照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引力波是物質作用於時空的一種方式,即在大質量物體附近,時空會彎曲。這種彎曲會在宇宙中傳播,就如同地震波在地殼中傳播一樣。但與地震波不同,引力波即使在真空中也能以光速傳播。 2013年7月,位於南極的南極望遠鏡(SPT)也宣布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B模偏振,這與哈佛大學的發現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