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輻射冷卻技術可不消耗電力
新華社舊金山9月5日電(記者馬丹)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最近在英國《自然·能源》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利用輻射冷卻技術讓流動水降溫,而這個過程不消耗電力。這一技術未來可應用於建築物的空調冷卻系統,有助提高製冷效率和省電。 輻射冷卻是指各種物體通過輻射散發自身熱能的自然現象。
-
不耗電輻射冷卻技術研究取得新進展
美國研究人員最近在英國《自然·能源》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利用輻射冷卻技術,讓流動水被動降溫,而全程不消耗電力。這一技術未來可應用於建築物的空調冷卻系統,提高空調冷卻效率。 據悉,輻射冷卻是指各種物體散發自身熱能的自然現象。這在無雲的夜間尤其明顯,畢竟熱量更容易散發到寒冷的太空。
-
NightSolar夜間輻射冷卻系統,夏季可節省50%空調費
遠離大氣層的太空溫度約為4K,即使考慮到大氣層的保溫作用,夜間天空溫度也會比空氣溫度低很多,可以用作輻射製冷的冷源。地球上溫度較高的表面就會通過長波輻射將熱量散向溫度較低的天空,從而使該表面被冷卻,這就是夜間天空輻射製冷的基本原理。
-
美:雷射技術可冷卻物體接近絕對零度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日前表示,他們利用雷射冷卻技術,成功地將體積相當於硬幣大小的物體冷卻到接近絕對溫度零度。該項成果創造了雷射冷卻相同體積物體的最低溫度紀錄,它為科學家最終將較大物體冷卻到絕對零度,以觀察物質的量子行為帶來了希望。 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助理教授、研究小組負責人奈吉斯·馬瓦爾瓦拉表示,雖然研究小組目前還沒有將物體冷卻到能夠觀察到量子行為所需的絕對零度,但是「最重要的是,我們首次找到了也許能最終了解物體量子行為的技術」。
-
烈日炎炎不需要電就能降溫13度!麻省理工開發的冷卻裝置效果顯著
然而現在出現了這樣一套裝置,無需使用任何電源,就可以將物體降溫超過13攝氏度。這聽起來幾乎像科幻小說中的魔法,但卻在現實之中實現了,它是由麻省理工學院和智利的研究人員設計的新冷卻系統。該裝置沒有可移動的部件,其工作過程專業術語稱之為輻射冷卻。它可以阻擋入射的陽光,防止其被加熱,同時還能夠有效地發出紅外光,本質上是熱能輻射。
-
技術|史丹福大學新的輻射冷卻技術 這次連電費都省了
熱量傳遞是一種複雜的現象,我們身邊所有的物體都會放出熱輻射。從宏觀的角度看,這些輻射一部分會被大氣層反射和吸收,另外一部分會變成特定波長逃逸到更冷的外太空。在過去幾年中,史丹福大學的一項科研團隊一直致力於研究「輻射冷卻」技術,最近他們開發了這項技術的升級版系統,使用類似太陽能電池板的設備來冷卻水和建築物,而無需提供任何電力。
-
【雷射冷卻二三事】用雷射來降降溫
雷射冷卻固體也被稱之為光學冰箱,其概念早在1929年就由德國物理學家彼得 普林斯海姆提出。 一、絕對零度的需求 我們知道,日常生活中經常需要用到這種種降溫手段,在工業生產裡面,降溫更是至關重要。
-
史丹福大學新的輻射冷卻技術 這次連電費都省了
(原標題:史丹福大學新的輻射冷卻技術 這次連電費都省了) 熱量傳遞是一種複雜的現象,我們身邊所有的物體都會放出熱輻射。從宏觀的角度看,這些輻射一部分會被大氣層反射和吸收,另外一部分會變成特定波長逃逸到更冷的外太空。
-
南京大學唐少春教授團隊在輻射冷卻型降溫節能薄膜材料研究獲進展
近日,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唐少春教授團隊從三維結構設計入手,提出倒相法結合自沉積製備技術,成功獲得了一種由微米孔聚合物單面定向富集SiO2微球構築的新材料,其獨特新結構賦予該材料優異的輻射降溫性能;尤其是,該材料能夠在金屬、木材、塑料
-
輻射冷卻器,即使在陽光下也能冷卻
這是由於地球表面輻射冷卻引起的逆溫。白天來自太陽的熱量使其溫度上升,當太陽在夜間落下時,其溫度下降。最近,香港郵政和高麗大學的聯合研究小組證實了一種白天輻射冷卻效應,即使在白天,它的溫度也低於周圍環境。
-
不使用電力的冷卻系統
想像一下,在晴朗的天氣裡,在室外的烈日下,無需使用任何電源,就可以將物體降溫超過23華氏度(13攝氏度)。聽起來幾乎像魔術,但是由麻省理工學院和智利的研究人員設計的新系統可以做到這一點。該設備沒有活動部件,通過稱為輻射冷卻的過程進行工作。
-
無需用電的最新冷卻系統!要是用在手機電腦上還怕發熱?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加利福尼亞州大學一位材料科學家Aaswath Raman,開發了一種不需要電力或燃料就能直接冷卻物體的新方法。Aaswath Raman和他的同事們做了一種特殊薄膜,可以通過分子水平的輻射冷卻來降低物體表面溫度,其依賴於向太空發射熱量。
-
不用電的冷卻系統來了!或許你的特斯拉全景天窗再也不怕曬咯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加利福尼亞州大學一位材料科學家Aaswath Raman,開發了一種不需要電力或燃料就能直接冷卻物體的新方法。Aaswath Raman和他的同事們做了一種特殊薄膜,可以通過分子水平的輻射冷卻來降低物體表面溫度,其依賴於向太空發射熱量。
-
反應釜控溫解決方案—降溫冷卻系統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希望對反應釜進行直接製冷降溫,從而達到間接降低反應釜釜內的物料溫度的目的,為此,我們需要採用合適的製冷設備才能降低反應釜的溫度。反應釜降溫冷卻系統主要用於化工反應釜(化工換熱器)的降溫冷卻,及時帶走因化學反應而產生的巨大熱量從而達到降溫(冷卻)的目的,用以提高產品質量。
-
英媒:科學家發明新型超白油漆 可為建築降溫
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10月21日報導,一種新型超白油漆的反射能力超強,即便在強烈的陽光下,也可使建築物表面溫度降至低於周圍環境溫度。這種漆可幫助天氣炎熱的國家減少高耗能的空調設備的使用。報導稱,全球能源消耗量到2050年將增長90%,在此背景下,不使用能源就能令建築物被動保持涼爽的辦法在未來幾十年將變得至關重要。
-
新型節能製冷系統:利用輻射冷卻原理吸收人體散發的熱量
據外媒報導,來自《美國科學院院報》上的一項新研究,展示了一種新的節能製冷系統,只需空調電量的一半。空調的出現使人們能夠更舒適的度過夏季,但是卻及其費電。因此,一個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研發了一種被稱為「冷管」製冷系統,它通過吸收人體散發的熱量來工作,因此只需空調一半的電量。
-
超級白塗料:可令塗覆物體比環境溫度低10℃
新出現的超級白塗料就像是它的陰陽對應:超黑材料可以吸收超過99.96%的光,超白塗層可以反射所有光子的95.5%。用這種新丙烯酸材料噴塗的物體可以在室溫下保持低於環境的溫度,這可以提供一種新的節能方式來控制室溫。
-
新型冷卻系統可將熱氣「發射」至外太空,最佳狀態下省70%的電能
現在,這項研究又有了新進展,他們成功做出了這種新型節能製冷系統。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上周的《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上。這種現象指的是,我們身邊所有的物體都會放出熱輻射,其中一部分被大氣層反射和吸收,另一部分處於特定波長範圍的輻射能逃逸到更冷的外太空。物體本身就可以通過放出熱輻射的方式使自己的溫度低於周邊氣溫。這一技術有望改善目前主流製冷系統在節能減排上的差勁表現。要知道,製冷系統每年消耗全球發電量的 15%,碳排放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 10%。
-
科學家打造新型被動冷卻系統
一項新研究報導了一個冷卻系統能夠被動冷卻水至低於環境溫度5℃,它或許可以減少為商用建築降溫所需的電力,削減幅度可達20%左右。他們的系統用特別設計的控制板,通過天空輻射冷卻機制直接向大氣層和外太空發射紅外線輻射。利用這種機制,作者通過控制板抽取液體——在這個實驗中是水,結果表明該系統使一幢建築樓頂的溫度下降了3℃~5℃。接著,他們將這個控制板與常用空調系統結合,並為該控制板的運行建模。
-
科學家研製光子輻射冷卻材料 有望用於控制建築物溫度取代空調
美國史丹福大學開發出了超薄多層的納米光子材料,能夠用於讓建築物降溫,不僅能夠反射熱量,還能讓建築和星球的內部熱量向空間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