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嗎?當前我國平均每天產生1億個包裹。未來8年到10年,我國每天可能會產生10億個包裹,它們中的15%以上都是跨境包裹,與海關工作息息相關。
去年,當我在首屆世界海關跨境電商大會上了解到這些數據時,我的第一反應是「震驚」。讓我驚訝的不僅是中國包裹的體量,更有中國海關的速度——
2017年「雙十一」,僅8小時就實現500萬單跨境電商進口商品報關,而此前最快也要57小時以上;
2018年「雙十一」當天,海關清關的跨境電商清單達2754.4萬票,同比增長70%,最高峰時每秒放行跨境電商近1000單。
我不禁感嘆:「中國速度」已經領跑全球!
今天,世界最大、最先進的港口都在中國,僅上海洋山港吞吐量就超過美國9大港口的總和。我相信,2025年實現全面智慧海關後,呈現在世人面前的將是一幅多麼壯美的圖景!
這背後,凝聚著無數海關人的汗水。作為一名基層關員,這些年我與祖國一起成長,見證了海關人向夢想奮力攀登的努力,見證了中國崛起聚焦起世界的目光,更見證了大國話語權與中國海關的飛速發展:中國已從國際規則的適應者,逐漸轉變為國際規則的參與者、制定者。
1999年我到海關工作時剛22歲,那時新中國正迎來50歲生日。初入海關的我覺得審價工作難於上青天,很強的專業技術性讓我難以在工作中施展拳腳。2019年,我42歲,共和國70歲,我已是全國海關審價系統的一名專家,先後獲得了北京海關「京關榜樣」「北京市三八紅旗獎章」等榮譽稱號。
在北京海關學習工作的我,讀懂了海關人敢想敢試、敢破敢立,永遠在路上的姿態!它們將成為我終生的財富,時刻激勵我不斷前行。
2014年,我調閱了移動通信產品行業重點稅號項下數萬條進口數據,同時通過大量調研,多渠道、多方位了解行業生產工藝流程與價格信息等資料。審查中,我發現被審查企業進口貨物毛利率明顯高於行業標準,我據此與企業進行了10餘次價格磋商、法規宣講,最終讓該行業中某外資公司接受其關聯交易影響成交價格,不符合成交價格定義,同意接受海關估價,並補徵稅款1.74億元,為國家挽回了巨額稅款損失。
作為中國海關估價技術委員會國際組資深成員之一,我還代表中國海關赴布魯塞爾參加了WCO估價技術委員會,為中國海關在國際舞臺上首次提出並最終通過「再銷售價格法」案例貢獻了技術支持。2017年,我受海關總署委派,代表中國海關參加亞太地區海關估價研討會並做發言,向世界展示了高速發展崛起的中國海關形象。
70年砥礪奮進,70年春華秋實。每一項成績都是捲起袖子幹出來的!精彩中國離不開你我的奮鬥。讓我們以釘釘子精神,持之以恆做好本職工作,用優異的成績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致敬!(本報記者 顧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