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州海關消息,為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廣州海關大力開展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通過深化改革、優化流程等強有力舉措進一步提升口岸通關效率,推動廣東外貿趨穩向好發展。今年6月,廣州海關進口整體通關時間12.56小時,出口整體通關時間0.81小時,均不到全國海關進、出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的40%,與2017年相比分別壓縮84.92%和92.82%,廣州海關進出口貨物通關實現再「提速」。
廣州海關所屬佛山海關駐順德辦事處關員到企業進行產業調研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採取措施實施更精細化管理
緊扣不同商品通關需求,廣州海關採取措施實施更精細化管理,按商品結構優化通關流程,通過「兩段準入」、優化商品檢驗等方式,壓縮貨物在港口的通關檢驗時間;同時推行「船邊分流」「船邊直提」模式,進一步提升特殊商品的通關效率。
7月13日上午,廣州JFE鋼板有限公司從日本進口的一批卷鋼通過水運運抵南沙港。為減少貨物在碼頭堆場的作業和滯留時間,廣州海關所屬南沙海關採用「兩段準入」「船邊直提」方式對該批貨物進行監管,當天這批卷鋼就提離碼頭,半小時後抵達廣州JFE鋼板有限公司堆場。
「進口卷鋼的通關時間縮短了五天,每年可節省相關費用近千萬元。」廣州JFE鋼板有限公司關務負責人曾群峰表示。
「兩段準入」是指以進口貨物準予提離進境地口岸海關監管作業場所為界,分段實施「是否允許貨物入境」和「是否允許貨物進入國內市場銷售或使用」兩類監管作業的海關監管方式。
「改革實施之前,貨物需要在口岸進行查驗,因為要等待查驗安排,所以還是會出現貨物壓港的情況。」南沙海關散貨碼頭監管科科長王健介紹說,「『兩段準入』實施之後,區分口岸和目的地兩個階段實施查驗,有效加快了貨物提離口岸的速度,從而為企業縮短了貨物通關時間,也節省了碼頭裝卸和堆場堆放費用。」
廣州海關所屬花都海關關員到企業調研復工復產情況,宣講AEO政策 將服務外貿企業工作做實做細
7月8日,廣州錦興紡織漂染有限公司以一般貿易方式申報進口一批急用生產原料,企業在船舶抵港前提前發送艙單、報關單等數據到海關,船舶抵港時貨物無查驗布控指令直接放行,從船舶靠港到貨物裝車出卡口僅用了1.5小時。
廣州海關推行「提前申報」模式,企業在貨物未運抵監管場所前提前向海關申報,貨物運抵後系統審核通過即可放行,大幅提升物流運轉效率,目前廣州海關九成以上出口企業採用了「提前申報」模式。
同時,廣州海關積極依託「智慧海關」推進24小時全天候智能通關,利用增強現實(AR)、人工智慧(AI)、大數據等手段,建立全天候智能通關系統,實現低風險貨物快速通關。進一步完善業務運行機制,在全關業務現場推進報關單「日清」機制,針對少部分需要人工查驗、驗估等處置的申報貨物,對當日具備放行條件的,當日完成放行手續。對生鮮、應急物質等商品,做到無特殊情況隨到隨查、快速放行。依託「單一窗口」實現海關查驗通知信息即時推送,同步共享報關單、艙單運抵等信息,每票查驗作業準備時間縮短約1-4個小時,已實現關區海運口岸全覆蓋。深入行業協會、進出口企業廣泛調研,詳細了解企業發展需求,立足海關職能圍繞產業鏈供應鏈問題調研轄區外貿、外資企業934家,加大AEO企業培育力度,將服務外貿企業工作做實做細。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廣州海關將一如既往致力打造利於外貿發展的良好「軟環境」,切實提升企業獲得感,全力推動廣東外貿高質量發展。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林琳、通訊員 關悅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林琳、通訊員 關悅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羅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