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南省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報告正式發布
12月13日,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對外發布雲南省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報告。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是人類能夠直接或間接從生態系統中獲得利益的功能,將為揭示生態系統服務的重要性和價值,科學評判保護成效,把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觀念融入決策體系,妥善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係提供重要的依據。
-
2018年雲南省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結果公布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2018年,為了掌握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動態變化情況,分析動態變化規律,在結合雲南省森林資源動態監測的基礎上,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繼續啟動了第二期雲南省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
-
恩施州生態系統保護成效顯著
我州把提高森林覆蓋率作為全州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任務之一,森林覆蓋率逐年提高。2016年我州森林覆蓋率為63.98%,2017年為64.37%,2018年為64.65%。加強溼地保護溼地是位於陸生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是生物多樣性的搖籃。
-
平昌縣駟馬自然保護區發現兩隻豹貓 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目前,豹貓生長狀態良好,待其具備野外生存能力時,將放歸大自然。 據了解,駟馬自然保護區屬於省級自然保護區,境內陸生生態系統保護完好,動植物品種繁多。 知多點 我市7個自然保護區都在保護啥 我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多樣生態系統,為保護好它們,一系列自然保護區被建立起來。晚報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我市目前有7個自然保護區,其中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五個省級自然保護區,一個縣級自然保護區。
-
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球生態系統的「樣板圖」
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中新網呼倫貝爾7月26日電 題: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球生態系統的「樣板圖」中新網記者 張瑋「汗馬、長白山、神農架、唐家河是中國的四個重要的自然保護區,作為對全球變化最為敏感的區域,應對全球變化背景下生物多樣性監測與保護,汗馬保護區無論在中國還是世界都可以起到生態『樣板圖』的作用。」
-
遼寧建立健全財政縱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近年來,遼寧省財政廳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堅持把保護生態環境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不斷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財政縱向生態補償機制,切實發揮財政資金引導和激勵作用,有效調動社會各方參與生態保護的積極性,促進遼寧省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
讓「高原明珠」更璀璨——草海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綜述
但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當地大規模人為排水、圍湖造田,給草海造成近乎毀滅性的摧殘,草海水域面積急劇縮小,周邊森林面積銳減,到1972年,草海僅存5平方公裡水域及部分沼澤,集雨區內森林覆蓋率也從原本的36%降至10%,草海生態系統瀕臨崩潰。
-
中國十大著名植物自然保護區,國內十大植物自然保護區
以珍稀孑遺樹種銀杉和其它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資源及典型常綠闊葉林帶森林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屬於森林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銀杉,由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副所長鍾濟新教授於1955年5月16日在花坪紅巖山麓發現採集,中國著名植物分類學家陳煥鏞、匡可任教授鑑定並命名。因為銀杉的發現,花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稱為"中國的花坪,世界的銀杉。"
-
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位於丹東鳳城市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24°,北緯40°10′。 3.佔地面積:水域面積1570公頃,豐水期蓄水量1.86億立方米,流域保護區區域面積3730公頃,外延保護帶2700公頃.
-
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名錄 33個自然保護區解析
2011年5月,國家海洋局權威發布了批准建立的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和海洋公園名錄。會上,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管理司副司長陳力群公布名單並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國家海洋局發布新建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 (國家海洋公園)名單(攝影 中國網/馮竹)據悉,海洋特別保護區是指具有特殊地理條件、生態系統、生物與非生物資源及海洋開發利用特殊要求,
-
建立綜合生態補償機制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綜合生態補償機制是以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目的,根據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生態保護成本、發展機會成本,綜合運用行政和市場手段,調整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相關各方之間利益關係的環境經濟政策。我省在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出資支持和指導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問題的研究和論證工作,對礦區環境保護生態補償機制進行了深入的探索,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的生態補償有了初步成功的經驗。但由於生態補償機制不完善,補償不能完全依理、依法進行,導致了補償不到位,或者補償受益者與需要補償者相脫節的問題。因此,必須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綜合生態補償機制。
-
森林生態系統功能形成過程與機理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廣東省肇慶市境東北部的鼎湖山地處北回歸線附近,是中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1956 年建立)所在地,也是唯一隸屬中科院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存有完好的南亞熱帶地帶性森林——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以及豐富的過渡植被類型,為森林生態系統演替過程與格局研究及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參照提供了天然的理想研究基地,是北回歸線上當之無愧的「綠色明珠」。
-
陸地和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區體系基本建立自然保護區面積翻番
本報尖峰嶺7月11日電(記者陳超通訊員陳康蘇文拔)記者從今天在尖峰嶺召開的全省林業自然保護區管理工作會議上獲悉,兩年內全省保護區面積翻了一番,陸地生態系統和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區體系基本建立。 2004年,我省批准設立了自1988年建省後首批新增省級自然保護區,包括鸚哥嶺保護區、猴獼嶺保護區和黎母山保護區。
-
沁及三疆─吉林琿春松茸省級自然保護區
吉林琿春松茸省級自然保護區於1999年12月1日建立。保護區以琿春林業局解放林場東北部,大荒溝林場西部地區,河山林場、青龍臺林場、蘭家趟子作業區等三大區為主體,向東延至春化林場。地理坐標為東經129°52′55″~131°18′58″,北緯42°25′45″~43°29′48″。行政區域跨涼水鎮、密江鄉、哈達們鄉、馬滴達鄉及春化鎮。
-
《全國生態保護「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已初步建立了布局較為合理、類型較為齊全的自然保護區體系,85%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40%的天然溼地、85%的野生動物種群、65%的野生植物群落,以及絕大多數國家重點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和自然遺蹟都在自然保護區內得到了保護。 自然保護區的監督管理進一步完善。
-
自然保護區_中國臺灣網
1.建立時間: 1989年經丹東市政府22號文件批准建立縣級流域保護區。
-
廣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
保護區境內保存著多樣性山地混合森林和珍貴稀有生物物種資源,是不可多得的地帶性生物物種基因庫和生態系統平衡觀測實驗室,屬於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北回歸線上豐富多樣的山地森林生態系統。該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森林植物資源、水資源及其珍稀樹種,是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4)廣西貓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西貓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資源、龍勝三縣交界處,總面積1.7萬公頃。該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森林生態系統等。
-
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2018—2027年)的通知
一、森林生態系統 在保護現有森林資源的基礎上,加大國土綠化力度,努力增加綠量,優化樹種、林分、林種結構,積極營造異齡、混交、復層、近自然的多功能森林,提升森林質量。加強瀕危野生動植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強化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和森林旅遊、森林康養基地建設,全面提升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
保護森林和溼地 維護國家生態安全
2011年是溼地保護事業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我們迎來了以「溼地與森林」為主題的第十五個「世界溼地日」及《溼地公約》成立40周年。今年溼地日的主題,深刻揭示了溼地、森林這兩大生態系統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的密切關係及其在維護地球生態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必將有力地引導人們更加關注這兩大生態系統。溼地具有強大的生態功能,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自然資源和生態支持系統。
-
湖北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新聞發布
在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和政府部門大力支持下,1990年建立了七姊妹山縣級自然保護區,2002年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七姊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34550公頃,森林覆蓋率93.8%,主要保護以林麝、珙桐等珍稀動植物為主的森林生態系統和以亞高山泥炭蘚沼澤溼地為主的溼地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