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報告正式發布

2021-01-10 中國日報網

12月13日,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對外發布雲南省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報告。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是人類能夠直接或間接從生態系統中獲得利益的功能,將為揭示生態系統服務的重要性和價值,科學評判保護成效,把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觀念融入決策體系,妥善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係提供重要的依據。雲南省的自然保護區保護了雲南乃至全國最完整最原真的森林,保護成效直接關係著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生態服務功能十分顯著。 2018年,為掌握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動態變化情況,分析動態變化規律,在結合雲南省森林資源動態監測的基礎上,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繼續啟動第二期雲南省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 此次評估範圍確定為2016年底全省範圍內劃建的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不包括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雲南段)及全部州市級和縣級自然保護區。納入評估範圍的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18.74萬公頃,佔全省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的76.28%,佔全省國土面積的5.55%。 此次評估以2016年完成的全省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成果為基礎,以2008年國家林業局發布的國家行業標準《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規範》為依據,通過多次專家諮詢,確立了涵養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釋氧、積累營養物質、淨化大氣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6個類別的調節水量、淨化水質、森林固士、森林保肥、森林固碳、森林釋氧、氮磷鉀等營養積累、提供負氧離子、吸收汙染物、阻滯降塵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共11個指標。根據所選指標的特點和要求,採用不同的方法和模型計算了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物質量。 經過評估,納入評估的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2018年提供的森林生態服務價值達2129.35億元/年,自然保護區每年每公頃的森林生態服務價值達13.02萬元(每畝價值8680元),是雲南省平均每公頃年森林生態服務價值4.26萬元的3.1倍。 同時,經過評估,自然保護區每年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達800.82億元,佔總價值量的37.61%,在6項評估指標類中位居第一,彰顯了自然保護區保護典型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特有物種的潛在價值,符合自然保護區建立、建設和管理的功能和目的,奠定雲南生物多樣性寶庫、森林雲南、美麗雲南以及雲南綠色產業、生物產業發展的牢固基石。 此外,經過評估,雲南省自然保護區每年涵養水源和保育土壤這兩類生態服務價值分別為623.45億元和384.99億元,佔總年生態服務價值的29.28%和18.08%。保護區森林每年涵養水源量為68.81億立方米,相當於688個中型水庫(庫容量為0.1億立方米),每年可減少水庫相關維護費用33.29億元;保護區森林每年固土19090.58萬噸,減少土壤中氮、磷、鉀流失360.60萬噸。此外,還減少土壤中有機質損失1628.66萬噸。 經過評估,固碳釋氧和積累營養物質價值均與林木的淨生長量相關。同時,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服務價值反映出天然林高於人工林、混交林高於純林、近成過熟林高於中幼林、密林高於疏林、陡坡高於緩坡等規律,單位面積價值較高的區域主要集中在滇西、滇南地區,呈現出西部高,自西向東、自西南向東北逐步降低的空間分布格局。 據介紹,本次評估範圍涉及20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38個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18.74萬公頃。相比2010年減少了朝天馬、海子坪、三江口、轎子山、元江、雲龍天池、普渡河等7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增加了元江(晉升)、雲龍天池(晉升)、轎子山(晉升)、烏蒙山(朝天馬、海子坪、三江口合併晉升)4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尋甸黑頸鶴、廣南八寶、澄江化石群、晉寧梅樹村、燕子洞等5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在物質量方面,涵養水源、固碳釋氧和積累營養物質各指標數值以及淨化大氣環境中提供負氧離子個數、吸收氟化氫量增加。在價值量方面,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較2010年的2009.02億元,增加120.33億元;單位面積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較2010年的每公頃12.31萬元,提升0.71萬元。 2010年,雲南省在全國率先開展首個省級尺度上的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此後,雲南陸續開展了全省森林、各州市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讓公眾對森林生態服務功能的具體內容有更確切認識的同時也為政府部門對森林保護決策提供了科學參考。(中國日報雲南記者站)

相關焦點

  • 2018年雲南省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結果公布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2018年,為了掌握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動態變化情況,分析動態變化規律,在結合雲南省森林資源動態監測的基礎上,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繼續啟動了第二期雲南省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
  • 山西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成果新聞發布會
    大家知道,我國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的評估始於「十一五」期間,而我省的評估工作始於2013年,歷時5年的時間,在中國林科院的大力支持下,我省首次完成了全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山西省森林生態價值經國內權威專家論證,報請省政府同意今天正式向社會發布。這是我省第一次全面系統評價森林功能、作用和貢獻的有益探索,對弘揚生態文明新理念、開啟國土綠化新徵程、譜寫綠化山西新篇章,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 【新聞發布廳】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山西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
    大家知道,我國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的評估始於「十一五」期間,而我省的評估工作始於2013年,歷時5年的時間,在中國林科院的大力支持下,我省首次完成了全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下面,請省林業廳廳長任建中介紹山西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成果以及有關情況。省林業廳廳長 任建中:同志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森林生態價值是以貨幣化形式評價森林生態效益、衡量林業生態建設成效的重要指標。山西省森林生態價值經國內權威專家論證,報請省政府同意今天正式向社會發布。
  • 煙臺市首次發布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成果
    □記者 楊秀萍 報導  本報煙臺訊 10月25日,煙臺市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成果新聞發布會舉行,這是煙臺市首次全面系統評價森林生態服務功能、作用和貢獻的有益探索,對弘揚生態文明新理念、全面推動國土綠化、譜寫森林城市美麗煙臺新篇章,具有重要意義
  • 煙臺市首次發布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成果
    10月25日上午,煙臺市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成果新聞發布會在萊山區財會培訓中心舉行,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是以貨幣化形式評價森林生態效益、衡量林業生態建設成效的重要指標。
  • 遼寧舉行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12月24日遼寧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全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有關情況  12月24日10時,遼寧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請省林草局發布介紹全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國家標準《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規範》發布
    本報訊 記者吳兆喆報導 3月6日,國家標準《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規範》(GB/T 38582-2020)發布,自2020年10月1日起實施。這是繼《森林生態系統長期定位觀測方法》(GB/T 33027-2016)和《森林生態系統長期定位觀測指標體系》(GB/T 35377-2017)之後,中國森林生態系統長期觀測研究與服務功能評估系列國家標準中發布的第三個標準。
  • 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結果出爐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8月1日,中國內蒙古森林工業集團揭牌儀式暨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新聞發布會在牙克石市舉行。發布會對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與價值評估成果和內蒙古森工集團發展改革成果進行介紹。據悉,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生態系統每年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碳匯當量為2329.58萬噸/年,折合成二氧化碳為8541.79萬噸/年,相當於吸收了內蒙古自治區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67.26%,佔內蒙古全區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二。
  • ...全國率先實現森林、溼地、草地「三位一體」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
    央廣網瀋陽12月25日消息(記者張靜)遼寧省林業和草原局昨天發布:在中國林科院的大力支持下《遼寧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已經完成編制,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森林、溼地、草地「三位一體」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
  • ...山東東營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與保護對策研究」項目...
    2019年12月16日,我辦組織來自北京林業大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東營市自然資源局、山東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單位的專家,在北京召開了聯合國綠色經濟行動夥伴計劃—中國東營市綠色經濟試點示範項目(三期)「山東東營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與保護對策研究」項目評審總結會。
  • 煙臺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達578億元
    10月26日訊(YMG記者 衣文萍)昨日上午,記者從煙臺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煙臺首次全面評價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並正式向社會發布。經評估,全市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量達到578.421億元/年,每公頃價值量為11.21萬元/年。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是以貨幣化形式評價森林生態效益、衡量林業生態建設成效的重要指標。
  • 2010年遼寧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達3723億元
    11月10日,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公布了遼寧省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動態評估最新統計數據。2010年全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達3723億元,比2006年增長43.67%,相當於當年全省財政收入的2倍多,是全省活立木價值的8倍多。
  • 遼寧森林溼地草地服務功能評估結果出爐
    我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的生態效益價值怎麼樣?12月24日,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省林業和草原局正式揭開謎底:7345.25億元/年。為更好地評價新形勢下全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突出貢獻,我省在全國率先開展了森林、溼地、草地「三位一體」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從物質量和價值量兩個方面,按照不同區位、不同優勢樹種等對全省和各地市進行分別評估。
  • 遼寧森林溼地草原生態服務功能評估完成 森林覆蓋率達40.9%
    東北新聞網訊(記者王恩重)12月24日,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由省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遼寧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的情況。據介紹,為更好的評價新形勢下全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突出貢獻,更深入的貫徹「兩山論」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遼寧省在中國林科院的大力支持下,於2020年完成了《遼寧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的編制,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森林、溼地、草地「三位一體」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
  • 中國森林生態系統6項生態服務價值為每年10萬億
    中國科學院院士、生態學專家、中國林科院森林環境保護研究所蔣有緒介紹中國森林的生態服務功能評估。對森林生態功能的定量監測評估,是森林生態效益價值評估的前提,也是國際上森林資源監測的一個新趨勢。中國森林生態服務功能評估,採用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的理論和方法,以第七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成果為基礎,輔以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的長期連續觀測數據集,以《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規範》國家林業行業標準為依據,綜合運用生態學、水土保持學、經濟學等理論方法,以遙感、地理信息系統、過程機理模型等為工具,採用分布式測算方法與NPP實測法,由點上剖析推至面上分析,首次對中國森林生態系統的涵養水源、保育土壤、
  • 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實現路徑
    早在2009年,我國首次公布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貨幣價值量,僅固碳釋氧、涵養水源、保育土壤、淨化大氣環境、積累營養物質及生物多樣性保護6項生態服務功能年價值量就達10.01萬億元。2014年,我國公布第二次全國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年價值量為12.68萬億元。  王兵介紹,根據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估算,當前我國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年價值量為15.88萬億元。
  • 青海省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與生態資產評估研究項目全面完成
    歷時三年半,由國家林業局生態監測評估中心、青海省林業廳、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北京林業大學共同完成的「青海省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與生態資產評估研究」項目全面完成。  該項目通過整合我省多來源、多尺度、多過程、多時相的生態環境數據,結合大規模的野外調查和長期定位觀測數據,利用3S技術和開發改進的生態系統過程模型、生態位模型、經典方程等技術方法,全面評估了我省全區域森林、溼地、荒漠、草原、農田五大生態系統及三江源、青海湖流域、祁連山區等重點生態區域的服務價值和生態資產。
  • 森林生態系統功能形成過程與機理
    森林生態系統功能形成過程與機理 發布時間:2017-10-07 10:02:26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廣東省肇慶市境東北部的鼎湖山地處北回歸線附近,是中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1956 年建立)所在地,也是唯一隸屬中科院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存有完好的南亞熱帶地帶性森林——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以及豐富的過渡植被類型,為森林生態系統演替過程與格局研究及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參照提供了天然的理想研究基地,是北回歸線上當之無愧的「綠色明珠」。
  • 吉林省溼地生態服務功能價值2750億元
    吉林省向海國際重要溼地吉林莫莫格溼地成為候鳥的五星級驛站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發布了最新的《吉林省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報告》(第二次)。報告數據顯示:吉林省溼地生態系統服務的總價值量為2750.25億元/年,比2013年增加了186.49億元。
  • 中國首份城市陸域生態調查評估報告發布
    我國首份城市陸域生態調查評估報告發布深圳「曬出」生態家底圖為深圳南山區大沙河兩岸景觀新華社記者 梁旭攝 本報記者 李 禾陸域生態系統保持了282萬噸土壤,緩解了熱島效應1.99℃,減少了6.62億噸的暴雨徑流,固定了30萬噸二氧化氮,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