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午,煙臺市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成果新聞發布會在萊山區財會培訓中心舉行,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是以貨幣化形式評價森林生態效益、衡量林業生態建設成效的重要指標。這是煙臺市首次全面系統評價森林生態服務功能、作用和貢獻的有益探索,對弘揚生態文明新理念、全面推動國土綠化、譜寫森林城市美麗煙臺新篇章,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據了解,煙臺市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自2017年7月啟動,歷經1年時間,在省林業廳的指導幫助下,採集了130多個外業樣點的調查試驗數據,並匯集崑嵛山森林生態站的連續監測數據,遵循行業標準,對森林的8項生態功能進行了價值研究。評估結果顯示,全市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量為578.421億元/年,每公頃價值量為11.21萬元/年。評估成果經過以國家林業局諮詢委員會委員、原國務院參事盛煒彤先生為組長的專家組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評估數據來源可靠、技術路線科學、結果準確可信。
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重點體現在八個方面:
涵養水源的功能
林區茂密的森林、深厚的落葉層及發達的根系,具有很強的水源涵養能力,是「天然水庫」。對涵養水源、調節水流、淨化水質等功能進行評估,森林年涵養水源量為13.39億立方米,年價值量為139.798億元,佔生態服務功能總價值量的24.17%。
保育土壤的功能
森林通過截留降水,降低地表徑流,能夠固持土體,提高土壤肥力。通過對森林保育土壤功能的評估,煙臺市森林年固土量為1682.7萬噸,年價值量為32.742億元,佔總價值量5.66%。
固碳釋氧的功能
森林作為最大的儲碳庫,不僅能夠使人們的生活增加更多的綠色,而且能夠促進節能減排,減緩氣候變暖,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釋放出氧氣,從而給人們創造更多的新鮮空氣。全市森林年固碳量187.451萬噸,年釋氧量501.836萬噸,年價值量為259.225億元,佔總價值量的44.82%。
林木積累營養物質的功能
採用樹體氮、磷、鉀營養元素的積累量來評估森林積累營養物質的效益,得出全市森林資源每年積累氮元素0.679萬噸、磷元素0.078萬噸、鉀元素0.363萬噸,年價值量為1.679億元,佔總價值量的0.29%。
淨化大氣環境的功能
人們步入森林往往會神清氣爽,猶如置身於「天然氧吧」,根源在於森林能夠提供豐富的負氧離子,能夠吸收汙染物,具有吸塵降塵的獨特功能。煙臺市森林年吸收空氣汙染物6.614萬噸,年吸塵降塵632.66萬噸,年價值量為55.787億元,佔總價值量的9.64%。
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功能
物種是最珍貴的自然遺產和人類未來的財富。森林是動植物生存繁衍的主要場所,陸地上80%以上的生物生存於森林中。全市森林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年價值量為54.708億元,佔總價值量的9.46%。
森林遊憩的功能
森林生態系統通常具有獨特的生物多樣性特色、自然景觀特色、氣候特色,可以滿足人類視覺上的享受,調節人的情緒心境。同時,藉助於經濟林採摘特色,還可以助推鄉村旅遊事業。全市森林的遊憩功能年價值量為19.17億元,佔總價值量的3.31%。
海防林基幹林帶防災減災的功能
海防林具有抵禦海風、海潮、海霧侵襲的巨大作用。全市海防林基幹林帶防護面積6976公頃,年價值量為15.312億元,佔總價值量的2.65%。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接連作出實施三年荒山綠化、三年水系綠化、森林城市美麗煙臺、國土綠化提升三年攻堅行動等重大決策部署,持之以恆植樹造林,堅韌不拔綠化煙臺大地,努力讓群山披上綠妝、讓生態受到保護、讓人民得到實惠。截至2017年底,全市林地面積達到82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6.35%,持續位居全省首位,構建起以山區綠化為主體,以農田林網、路域、水系、沿海綠化為框架,點、線、面相結合的林業生態體系,推動全市生態環境實現持續改善。成績雖然顯著,但差距更催人奮進。煙臺市森林資源總量大,但總體質量不高,仍處於「生態脆弱」向「生態良好」轉變的相持階段,需要以改革的思路、創新的精神和爬坡過坎的勇氣,堅決破解難題,加快前進速度;需要全民動員、各界參與,呵護好每一片森林,保護好每一寸綠色,維護好、建設好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綠色家園,讓「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相互轉化、相互促進,不斷開創林業生態建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