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秀萍 報導
本報煙臺訊 10月25日,煙臺市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成果新聞發布會舉行,這是煙臺市首次全面系統評價森林生態服務功能、作用和貢獻的有益探索,對弘揚生態文明新理念、全面推動國土綠化、譜寫森林城市美麗煙臺新篇章,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是以貨幣化形式評價森林生態效益、衡量林業生態建設成效的重要指標。
煙臺市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自2017年7月啟動,歷經1年時間,在省林業廳的指導幫助下,採集了130多個外業樣點的調查試驗數據,並匯集崑嵛山森林生態站的連續監測數據,遵循行業標準,對森林的八項生態功能進行了價值研究。
評估結果顯示,全市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量為578.421億元/年,每公頃價值量為11.21萬元/年。評估成果經過以國家林業局諮詢委員會委員、原國務院參事盛煒彤先生為組長的專家組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評估數據來源可靠、技術路線科學、結果準確可信。
煙臺市林業局局長孫樹福介紹,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重點體現在涵養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釋氧等八個方面。其中,海防林具有抵禦海風、海潮、海霧侵襲的巨大作用。全市海防林基幹林帶防護面積6976公頃,年價值量為15.312億元,佔總價值量的2.65%。
近年來,煙臺市委、市政府接連作出實施三年荒山綠化、三年水系綠化、森林城市美麗煙臺、國土綠化提升三年攻堅行動等重大決策部署,持之以恆植樹造林。截至2017年底,全市林地面積達到82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