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2月24日遼寧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全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有關情況
12月24日10時,遼寧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請省林草局發布介紹全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宋健: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為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念」和國清書記提出的「生態宜居」營商環境建設目標,進一步推進全省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我省林草局在全國率先開展了森林、溼地、草地「三位一體」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工作,今天各位發言人將就評估情況向大家進行通報,並回答大家的提問。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有省林草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杰先生,中國林科院首席科學家王兵先生、省林業發展服務中心規劃院副院長董澤生先生。下面,首先請陳杰局長通報有關情況。
省林草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杰:
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首先,我代表省林草局,向蒞臨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各位來賓和媒體朋友們表示熱烈歡迎!
為更好地評價新形勢下全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突出貢獻,更深入地貫徹「兩山論」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我省在中國林科院的大力支持下,於2020年完成了《遼寧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的編制,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森林、溼地、草地「三位一體」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
現將評估情況通報如下。
一、評估結果及分析:
截止到2017年底,全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生態效益總價值為7345.25億元/年。其中,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為5213.50億元,每公頃價值量為8.72萬元/年;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總量為1966.03億元/年,每公頃價值量為14.10萬元/年;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總量為165.72億元/年,每公頃價值量為1.62萬元/年。其中,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比2011年增長了28.65%,是全省活立木價值的2倍多。
本次評估客觀呈現了我省森林、溼地和草地生態系統提供的服務價值,充分反映了我省生態建設成果,有助於深入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內涵。通過評估,我們更清晰地認識到:在功能定位上,森林是供水塔、溼地是蓄水池、草地是涵水區;在總體布局上,東部地區是森林碳匯和生物多樣性生態服務區,西部地區是草地和林業生態工程的生態屏障區,中南部地區是溼地與森林人居環境和諧調節區。
森林、溼地、草地三大生態系統,在「綠色水庫」、「綠色碳庫」、「淨化環境氧吧庫」和「生物多樣性基因庫」這「四庫」方面價值突出,在保水、固碳、淨化環境以及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利於遼寧省生態安全、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以全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來看:
——在涵養水源功能中調節水量208.20億立方米/年,是遼河多年平均徑流量的1.65倍,相當於10個大夥房水庫庫容,可以看出森林生態系統具有強大的涵養水源能力;
——在保育土壤功能中固土24846.82萬噸/年,相當於全省年水土流失總量的2.10倍。森林生態系統在減緩土地退化和維護生態安全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在固碳釋氧功能中固碳1938.55萬噸/年。林業是減緩氣候變化的有效途徑和重要手段,與工業減排相比,投資少、代價低,具有經濟可行性和現實操作性;
——在淨化大氣環境功能中吸收氣體汙染物(以二氧化硫為主)79.32萬噸/年。全省森林生態系統清除汙染物功能強大,治汙減霾效果顯著,與其他減排措施相比,林業治汙減霾成本低且不會造成GDP 損失;
——在林木養分固持功能中固持物質量為59.00萬噸/年。林木養分固持功能首先是維持自身生態系統的養分平衡,其次才是為人類提供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全省溼地、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具體情況請參看提供的相關資料,不一一介紹了。
二、我省林草建設情況
上述評估結果充分顯示了近年來我省林草建設取得的顯著成就。目前,全省林業用地總面積達到10750.95萬畝,佔國土總面積的48.4%;其中有林地面積達到8694萬畝,活立木蓄積量3.18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40.9%,分別比1978年增長了67.9%、3.3倍和15.8個百分點。全省溼地總面積2090.2萬畝,佔全省陸地總面積的9.4%。全省草原確權面積1540.52萬畝,佔國土面積的6.9%。
這些成就的取得與近年來我省林草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密不可分,主要原因有:
一是加快林業生態修復,提高林分質量。近年來,我省在實施「三北」防護林工程、沿海防護林工程、國家級生態公益林體系建設等國家重點工程基礎上,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先後啟動實施了天然林保護工程、全省大規模造林綠化工程、青山工程、千萬畝經濟林工程、遼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等省級重點工程,這些工程的實施極大地促進了自然生態系統的修復。
二是加強資源管護工作,鞏固建設成果。全面加強公益林和天然林資源保護,在全國率先自費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明確禁止對天然林進行商業性採伐。同時,強化森林採伐、徵佔用林地管理,嚴防森林火災、嚴打林業「兩亂」。全省森林防撲火綜合能力不斷提升,年均森林火災受害率遠低於0.9‰的國家控制指標。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成效顯著,全省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低於國家4.5‰控制指標。
三是深化重點林業改革,增強發展活力。我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不斷深化,激發林農發展林業熱情,佔全省林地面積總量70%的集體林煥發出勃勃生機;推進國有林場改革,實現林場資源增長、效益不斷增加的發展目標。護林員管理體制改革成效明顯。護林員在森林防火、森林封育、病蟲害防治等林業工作上發揮著越來越的作用。
四是加快林業產業發展,促進增收致富。全省各級林業部門依託本地資源優勢和產業特點,突出區域特色,通過政策牽動、科技引領、龍頭帶動、典型示範多措並舉,大力推進特色經濟林和林下經濟產業基地建設。截止到2017年底,全省特色經濟林和林下經濟面積1000多萬畝。
五是建立健全保護體系,保護溼地資源。全省已建立溼地類型自然保護區26處,溼地公園40處,省重要溼地31處,初步形成了以溼地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和省重要溼地為主體,其他保護形式為補充的溼地保護體系。
六是實施重大生態工程,增強草原功能。近年來,組織實施了一系列草原生態保護建設重大工程項目。實施了遼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基本形成了環科爾沁沙地南緣近700公裡點網狀分布的草原阻沙帶。實施退牧還草工程,促進傳統草原畜牧業生產方式的轉變。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政策,促進草原植被正向演替。
三、下一步工作重點
一是強化林業主體地位。遼寧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佔森林、溼地、草地三大生態系統提供總價值量的70.98%。通過對主導功能的分析,充分說明林業在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在應對氣候變化、發展低碳經濟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要進一步加強林業在生態建設中的主體地位,拓展林業發展空間,增加森林資源。
二是加強天然林保護。天然林是自然界中結構最複雜,功能最完備的陸地生態系統。我省現有天然林面積301.12萬公頃,東部山區天然林面積佔68.14%,蓄積佔89.78%,要從嚴控制採伐,嚴格保護措施。
三是加強森林經營工作。林分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服務功能的發揮。全省中、幼齡林的面積佔56.49%。「三分造,七分管」,為鞏固造林成果,發揮森林生態的最大價值,要加強新植林的封育力度,提高森林經營成效。
四是加強溼地保護和管理。強化國家溼地公園建設,提升國家溼地公園建設質量。完善省重要溼地、省級溼地公園保護基礎設施,提高保護管理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全省溼地監測體系網絡,提高監測水平和科研能力。
五是加強草地保護和管理。建立健全草原調查監測體系,科學編制草原保護修複利用規劃,推進草原生態修復,合理利用草原資源,改善草原生態狀況,推動草原綠色發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格局。
以上是對評估情況簡要介紹,更多內容詳見相關資料。
宋健:
感謝陳杰局長的情況介紹,下面請記者朋友們提問,在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代表媒體機構的名稱。
遼寧廣播電視臺記者:
王老師你好,作為生態評估方面的專家,請您評價一下遼寧的生態區位優勢及評估特點?
中國林科院首席科學家王兵:
遼寧是我國東北地區唯一的沿海省份,也是我國最北方的沿海省份,遼東半島西鄰渤海、東鄰黃海,遼西北地區與內蒙古草原區相連,這裡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區,遼東的森林是我國森林生態涵養功能區,遼寧中部是美麗富饒的遼河平原,還有黃海和渤海美麗的海岸帶。遼寧是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屏障的延伸帶和銜接帶。這樣良好的生態屏障帶和生態安全格局,遼寧省的森林、溼地、草地作為生態安全屏障的主體,又為我們帶來了什麼樣的豐富的生態產品和較高的生態價值呢?這就需要我們精準的量化和科學的評估。遼寧省林草部門在兩年前,就組織我們開展了遼寧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工作。
這項工作要開展好必須具體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是嚴格遵照國家標準,統一度量衡。遼寧省的森林、溼地、草地三合一評估,是全國省域尺度上第一個採用國標GB38582,也就是中國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規範所開展的第一個省份。這是第一個創新點。第二,在省域尺度,從中央把草地生態系統的管理職能劃歸林業部門後,這也是將森林、溼地、草地三個生態系統合在一起開展綜合評估、耦合評估的第一個省域。三是遼寧的評估與國際上的生態文明進程相吻合。在今年初,聯合國正式推出EEA環境經濟核算體系,這個體系充分地被我們遼寧省的評估報告所採用。有了以上三個特點,我們就可以把遼寧省的森林、溼地、草地近百項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帶來的產品做到精準量化和科學評估。
概括起來,我們可以把它歸納為四個大的「庫」來談。也就是森林、溼地、草地涵養水源的綠色水庫;森林、溼地、草地通過光合作用、碳物質的遷移、捕獲封存所形成的綠色碳庫;森林、溼地、草地保育的生物多樣性的基因庫;森林、溼地、草地淨化環境空氣品質提供的氧吧庫。遼寧省四個生態庫所形成的生態效益價值7345.25億元。
在這裡,我以綠色水庫為例,談一下遼寧省生態區位優勢以及把綠水青山轉化成了多大的金山銀山。就綠色水庫來說,可能我們在座的各位,在打開自己家水龍頭的時候,你想到的可能首先是大夥房水庫,想到的是瀋陽幾個著名的自來水的生產車間,但是你有沒有想到,我們所喝的飲用水,水的第一道的淨化廠,第一道的水庫大壩在哪裡呢?是在我們的森林裡啊!剛才也說了遼東山區,是我們國家知名的森林涵養的生態功能區,那麼降水降雪也好,從天上降下來以後進入了林區,通過林冠截留,樹幹流,穿透雨,枯落物截留,土壤中的毛管孔隙和非毛管孔隙的淨化作用,使我們的飲用水得到了一次淨化,並且在進化過程中,不管是暴雨還是中雨還是小雨,都有一個延時效應,不是立刻進入河道,立刻降水立刻進入洪道,就形成了洪峰。降水的時候,我們把水藏在森林裡,然後暴雨過後,森林在以涓涓細流的形式把這些降雨緩慢的釋放到河道裡,這就是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的道理。我們遼寧一年涵養的水源有500多億立方米,光森林就208億立方,相當於半個三峽水庫的設計庫容,遼寧沒有長江,但是我們卻有半個三峽水庫。所以這是遼寧森林涵養水源的巨大作用。
香港商報記者:
請問,進行生態評估,對遼寧省林業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有什麼重要意義?
省林業發展服務中心規劃院副院長董澤生:
這項評估工作,可直觀了解遼寧省森林、溼地和草地生態系統的服務價值,反映全省生態建設成果,有助於推動遼寧省生態效益科學量化補償和生態 GDP 核算體系的構建,進而推進遼寧省森林、溼地、草地資源由直接產品生產為主轉向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統一的科學發展。其意義主要有三:一是可以提高人們對森林、溼地、草地生態效益重要性的認識。比如,森林在涵養水源功能中調節水量相當於10個大夥房水庫庫容。二是可以評價和衡量我省林業建設成效。長期以來,評價林業建設成效一般以森林覆蓋率和林分蓄積量兩個指標來評價,兩個指標已經不能完全反映,需開展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工作。三是有助於提升人們的生態文明意識。讓公眾深刻理解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真正含義,促進人們更加自覺地珍愛綠色、保護森林、溼地和草地資源,提高人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意識。
遼瀋晚報記者:
通過剛才介紹,我了解到我省生態產品價值很大,但是如何體現到具體的生活中呢?
王兵: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過程,就是將生態產品所蘊含的內在價值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過程。
森林,比如說綠色水庫功能,它是我們打開自來水第一道森林的淨水器和蓄水池。還有碳匯功能,森林的固碳功能,可以通過我們國家的CCER的碳交易機制和國際上的VCS和CDM的碳交易機制,可以走向碳交易市場,給我們應對氣候變化,節能減排帶來作用。現在大家最關注的是森林生態康養,十九大報告中明確說,我們當今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與供給不充分、不均衡的矛盾。實際我們其他物質產品現在供給都很充分,也比較均衡。主要是生態產品供給還存在著不充分不均衡的問題,那麼我們就需要通過我們的生態康養等功能來去把這種生態產品帶給千家萬戶。比如,遼寧本溪桓仁滿族自治縣楓林谷森林公園,通過發展森林旅遊,變「木頭經濟」為「生態經濟」。我們林業人從砍樹到看(一聲)樹,然後再引導社會大眾走進森林去看(四聲)樹,你看從拼音都是KAN,但是這個變化就是把生態產品轉向市場,走進千家萬戶的一個過程,然後使百姓在森林中運動,在氧吧中呼吸,讓身體健康了,醫藥費節省了,讓家庭也幸福了,讓社會也和諧了。
那麼具體來說,在目前的科學研究上,我們把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主要有這麼幾大產業途徑,也就是我們森林溼地草地的生態產品,可以通過打造林業碳匯產業,林業的商品儲備林產業,綠化苗木產業和生態康養產業以及綠色林草特色產品產業這五大渠道來讓生態產品走向市場。
在這本次評估報告中,也是突出了生態功能評估的精準化,生態效益補償的科學化和生態產品供給的貨幣化,這也是實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必由之路,是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內在動力。那麼,我們下一步,將通過生態保護補償,生態權益交易,生態產品流轉,資源配額交易,生態載體意見,和區域協同開發等市場化路徑,將全省的森林溼地草地等生態產品蘊含的內在價值,轉化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美麗中國,美麗遼寧,提供更加豐富的生態產品和綠色服務。
宋健:
做好全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工作意義重大,影響長遠,有利於維護遼寧生態安全,為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堅實生態環境保障。請大家積極做好本場新聞發布會的新聞報導工作。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