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成果新聞發布會

2021-01-10 山西省人民政府

6月28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省林業廳廳長任建中,省林業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張雲龍,中國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網絡管理中心主任、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與環境保護研究所首席科學家、民進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兵,省林科院研究員孫拖煥介紹山西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成果並回答記者提問。

 

馬學英:

各位新聞界的記者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歡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大家知道,我國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的評估始於「十一五」期間,而我省的評估工作始於2013年,歷時5年的時間,在中國林科院的大力支持下,我省首次完成了全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

為幫助社會各界更好地了解森林提供的生態產品價值,今天我們邀請到省林業廳廳長任建中,省林業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張雲龍,中國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網絡管理中心主任、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與環境保護研究所首席科學家、民進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兵,省林科院研究員孫拖煥介紹山西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成果,並回答各位記者的提問。

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有中央駐晉主要新聞單位和新聞網站的記者,有省內主要新聞單位和新聞網站的記者,還有境外媒體的記者,歡迎大家。

下面,請省林業廳廳長任建中介紹山西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成果以及有關情況。

 

任建中:

同志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森林生態價值是以貨幣化形式評價森林生態效益、衡量林業生態建設成效的重要指標。山西省森林生態價值經國內權威專家論證,報請省政府同意今天正式向社會發布。這是我省第一次全面系統評價森林功能、作用和貢獻的有益探索,對弘揚生態文明新理念、開啟國土綠化新徵程、譜寫綠化山西新篇章,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山西省森林生態價值評估從2013年省發改委批覆立項開始,歷經五年時間,在中國林科院的鼎力支持下,匯集13個森林生態站的連續監測數據,遵循行業標準,對森林的7項生態功能進行了價值研究。評估結果顯示,2016年我省森林的生態總價值量為3172.64億元,每公頃森林的價值量為6.37萬元。評審專家一致認為,評估數據來源可靠、技術路線科學、結果準確可信,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價值重點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涵養水源的功能。林區茂密的森林、深厚的落葉層及發達的根系,具有很強的水源涵養能力,是「天然水庫」。我們對涵養水源、調節水流、改善水質、保護水源、減災防災等五項功能進行評估。我省森林年涵養水源量為101億立方米,價值量為每年1034.58億元,佔生態功能總價值量的32.6%。

二是淨化大氣環境功能。我們步入森林往往會神清氣爽,賞心悅目,猶如置身於「天然氧吧」,根源在於森林能夠提供豐富的負離子,能夠吸收汙染物,具有吸塵降塵的獨特功能。我省森林年吸收空氣汙染物63.37萬噸,年吸塵降塵達到8687.52萬噸,淨化大氣環境的年價值為887.98億元,佔總價值量的28%。

三是保育土壤功能。森林通過截留降水,降低地表徑流,能夠固持土體,提高土壤肥力。通過對森林保育土壤功能的評估,我省森林年固土量為7.23億噸,相當於省內年侵蝕量的1.6倍。年價值量為583.33億元,佔總價值量18.4%。

四是固碳釋氧功能。森林作為最大的儲碳庫,不僅能夠使我們的生活增加更多的綠色,而且能夠促進節能減排,減緩氣候變暖,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釋放出氧氣,從而給人們創造更多的新鮮空氣。全省森林年固碳762.88萬噸,年釋氧1788.97萬噸。年價值量為328.48億元,佔總價值量的10.4%。

五是生物多樣性功能。物種是最珍貴的自然遺產和人類未來的財富。森林是動植物生存繁衍的主要場所,陸地上80%以上的生物生存於森林中。全省森林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每年為255.67億元,佔總價值量的8.1%。

另外我們還對森林積累營養物質和森林遊憩功能進行了評估,兩項價值量為82.6億元,佔總價值的2.5%。

我省森林生態價值突出特點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主導功能鮮明。我省森林的主要生態功能為涵養水源和淨化大氣環境,其價值量佔到全省森林生態價值總量的60.6%。二是價值增長迅速。2016年我省的森林生態價值和單位面積價值量,比國家林業局2005年發布的同類數據,分別增加了2118.69億元和3.24萬元,增幅分別達到201%和104%。

全省森林生態價值評估啟示我們:只要我們加大生態保護修復力度,充分發揮森林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淨化空氣、治理風沙、維護物種多樣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儘快把破壞的生態恢復好,把溝壑縱橫的土地綠化好,把寶貴的水資源涵養好,就能夠有效調節自然水源,促進旱時「供水」、澇時「蓄水」,實現「青山常在,碧水長流」;就能為人民提供更多親近森林、享受自然、休閒康養的活動場所,讓更多森林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健康福地,成為廣大群眾休養生息的綠色港灣;就能以增加綠色為基礎、維護國土安全,以美化環境為抓手、塑造山西形象。

全省森林生態價值能夠達到這樣的水平,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的結果,是全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的結果。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堅持把林業改革發展作為基礎性、戰略性工程,持之以恆植樹造林,堅忍不拔綠化三晉大地,努力讓群山披上綠妝、讓生態受到保護、讓人民得到實惠。目前我省森林面積4816萬畝,森林覆蓋率比2010年增加了2.47個百分點,達到20.5%,增速在全國排第9位。國家氣象局《2017年全國生態氣象公報》顯示,新世紀以來的18年,山西植被生態質量改善的速度為全國最快。全省重點生態治理區域水土流失、風沙肆虐的狀況有了較大的改觀,過去以黃色和黑色為主色調的山西,出現了綠色大增、景色大變的喜人景象,正在向生態良好區間快速推進。

成績雖然顯著,但差距更催人奮進。我省森林覆蓋率在全國排第22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也低於周邊省份,更低於發達省份,為中部六省之末,尚有3272萬畝宜林荒山需要綠化,依然呈現「整體脆弱、局部改善」的狀況,正處於「生態脆弱」向「生態良好」轉變的相持階段,需要我們以改革的思路、創新的精神和爬坡過坎的勇氣,破解發展難題,加快發展速度;需要全民動員、各界參與,從種一草、護一木開始,綠化三晉大地,建設美麗山西;需要不斷增強生態環保意識,呵護好每一片森林,保護好每一寸綠色,維護好、建設好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綠色家園!

同志們、新聞界的朋友們,發布山西省森林生態價值是我省林業生態建設新的起點,今後我們將每五年向社會發布一次,形成鮮明的目標導向,逐步建立和健全森林生態價值交易的體制機制,讓「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相互轉化、相互促進,不斷開創林業生態建設新局面。我們衷心歡迎社會各界的檢閱、監督和參與。近年來,新聞媒體和記者朋友們對山西林業給予了充分關注和大力支持,傾注了大量心血與汗水,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新聞作品,在此,我謹代表省林業廳黨組和全省廣大林業幹部職工,對大家的生態熱情和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謝!希望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林業工作,幫助我們講好林業故事,續寫山水篇章,匯聚形成綠化山西的強大合力,不斷鑄就無愧於時代的綠色豐碑。

謝謝大家!

 

馬學英:

感謝任建中廳長的介紹。

下面,請省林業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張雲龍作現場連線,讓大家感受一下森林與其他場所PM10、PM2.5、負氧離子的差異。

 

張雲龍:

剛才任廳長對我省森林生態價值進行了發布,為了讓大家更切身體會到森林生態價值對我們生活的作用,我將結合實測為大家進行補充發布。

首先,我給大家普及幾個概念:我們可能更切身體會到森林三大生態價值帶來的效果:

第一,森林是儲碳庫。森林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像一座無聲的吸碳制氧廠。林木每生長1立方米大約可吸收1.83噸二氧化碳、釋放1.62噸氧氣。因此,每一棵樹生長的過程,就是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給大家貢獻氧氣的過程。

第二,森林是淨化器。森林在生長過程中不斷吸收汙染物、過濾粉塵、殺滅細菌,給大家貢獻優質的空氣。山西省森林每年吸附PM2.5量1.33萬噸。吸收二氧化硫58.68萬噸,相當於2016年全省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的58.69%。所以說樹木生長的過程就是殺菌濾塵、保持空氣清新的過程。

第三,森林是康養地。當我們走進森林,看到的是景觀,呼吸的是氧氣、認識的是生態、減輕的是壓力,人們一定能深切體會到森林帶給我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所以在森林中生活的過程就是「養眼、養身、養心、養生、養智」的過程。

森林生態價值是指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的價值,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是森林生態系統與生態過程所形成及維持的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條件與效用。主要包括森林在涵養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釋氧、林木積累營養物質、淨化大氣環境、森林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森林遊憩等方面提供的生態服務功能。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是指採用森林生態系統長期連續定位觀測數據、森林資源清查數據及社會公共數據對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開展的實物量與價值量的評估。

空氣品質指數(AQI)是用來描述空氣品質狀況的,是一個無量綱數值。2016年實施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2012)中新增加了細顆粒物(PM2.5)汙染物控制標準。PM2.5是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 2.5 微米的顆粒物。

世界衛生組織(WHO)2005年《空氣品質準則》中24小時PM2.5平均濃度限值為25μg/m3,中國於2016年實施的《空氣品質準則》24小時PM2.5平均濃度限值(二級標準)為75μg/m3。

負離子包括負氧離子,空氣中生成的負離子絕大多數是空氣負氧離子,是空氣中的氧分子結合了自由電子而形成的,常常把空氣負離子統稱為「負氧離子」。負氧離子有清新空氣的作用,有「空氣長壽素」之稱,負離子有鎮靜、催眠、鎮痛、鎮咳、止癢、利尿、增食慾、降血壓之效。

世界衛生組織的清新空氣標準為:1000-1500個/cm3。

負離子分6個等級,1級≤500,不利於健康;2級500~900維持人體基本需要;3級900~1200增強人體免疫力;4級1200~1800減少疾病傳染;5級1800~2100具有自愈能力;6級≥2100具有治療和康復功能。

為了證實森林生態的價值,我們派出了兩個小分隊在太原火車站和蘆芽山自然保護區兩個不同的生態環境地,現場實測PM2.5和負離子的數據,一定會給大家一個不一樣的效果,現在請工作人員進行連線。

 

連線太原火車站:

博士:博士,您好!請報告一下你的具體位置?

博士: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太原火車站。

博士:請你報告一下你所在位置的負離子濃度。

博士:負離子濃度是變化的,從100到300個/立方釐米。

博士:請你報告一下PM2.5。

博士:太原火車站現在PM2.5為36微克/立方米。

博士:謝謝崔博士。

 

連線蘆芽山:

博士:孫所長,請報告一下你的具體位置?

孫所長: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蘆芽山自然保護區。

博士:請你報告一下你所在位置的負離子濃度?

孫所長:負離子濃度是變化的,從5000到8000個/立方釐米。

博士:請你再報告一下PM2.5?

孫所長:蘆芽山保護區現在PM2.5為5.2微克/立方米。

博士:好的!謝謝孫所長。

 

張雲龍:

通過現場連線和實地現場實測,大家一定從心裡有了一個比較感性的認識:

現場連線中,蘆芽山保護區:負離子濃度是:5000-8000個/立方釐米;  PM2.5的濃度是:5.2微克/立方米;太原火車站:負離子濃度是:100-300個/立方釐米;  PM2.5的濃度是:36微克/立方米;

一是蘆芽山的負離子數據比太原火車站高出那麼多倍,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進入林區後感覺到出氣特別通暢、行走特別有力、心情特別舒暢的原因,這就是天然氧吧的效果;

二是蘆芽山的PM2.5數據明顯比火車站低很多倍,這也正好回答了許多人問的為什麼城裡溫度高、空氣顆粒多、汙染物比較明顯的原因;

三是兩組數據的比較,使大家都有了一個切身的感受和美好的願望:

1.植樹造林工程是造福人類的偉大事業;

2.保護森林資源就是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美好家園;

3.利用森林資源搞好森林康養將是我省能源型省份經濟轉型的朝陽產業。

希望大家都來植樹造林,都來保護野生動植物,都來享受森林生態帶給大家寧靜、自然、和諧、美麗的生活吧!

謝謝大家!

 

馬學英:

感謝張雲龍副廳長。

下面進入記者問答環節,按照慣例,提問前請各位記者先通報所在新聞單位的名稱。

 

中國產經新聞報記者:

請問,為什麼要開展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工作?這對促進我省林業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有何意義?

 

任建中:

評價森林生態價值是認識森林的重要途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和重要資源,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生態屏障。我省現有的森林資源發揮著怎樣的生態功能,能夠產生多大的生態價值,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起到哪些生態作用,能為人民群眾提供多少普惠的生態產品?開展該項評估工作,就可使人們能夠直觀了解森林生態功能的價值量。其意義:一是可以提高人們對森林生態效益重要性的認識。森林不僅直接為人類提供木材及其它有形的林產品和副產品,更主要的功能體現在涵養水源、淨化空氣、保育水土、固碳釋氧等生態服務功能方面,這項評估就是把我們的「綠水青山」換算成「金山銀山」。二是可以評價和衡量林業建設成效。長期以來,評價林業建設成效成就一般以森林覆蓋率和林分蓄積量兩個指標來評價,森林覆蓋率表示森林數量的多少,蓄積量表示森林質量的高低,兩個指標不能完全反映林業建設的成效,需開展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三是有助於提升人們的生態文明意識。通過開展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可以直觀地反映出森林資源的功能和價值,讓公眾深刻理解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真正含義,促進人們更加自覺地珍愛綠色、保護森林,提高人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意識。

 

國際在線記者:

請問,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國際上是如何評估的?我省為什麼用7個功能20項指標?

 

王兵:

我來回答你提出的問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者之間的關係大家已經清楚了,特別是綠水青山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的這項功能如何去量化,在我們國家也好,在國際上也好,都在從事這樣的研究和探索,從國際上來講,聯合國已經在2001年-2005年統領世界上主要的國家開展了這項工作,2001年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先生就啟動了聯合國千年生態系統評估。全球1800多位科學家參與了這項工作,

選用了20多項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指標,到了2012年,聯合國統計署向全世界推出了一個統一的評估框架,也叫綜合環境經濟核算體系,簡稱SEA,全世界有了這樣一個聯合國統計署發布的框架以後,各個國家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評估工作納入到一致的軌道上,大家在相同的框架內,開展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在國際上開展比較好的國家,除了我們國家以外,還有英國和日本這樣發展比較早的國家,日本分別在1972、1991和2000年對日本境內的全國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進行了三次評估,通過這三次評估,日本更加堅定了保護森林、讓本國的森林更多的去扮演提供森林的生態產品、生態服務的角色,而不是讓它去扮演砍木頭、出木材的角色,所以把森林的生態服務功能放在了日本森林保護的首要地位。在2009年到2011年內英國啟動了評估工作,英國秉承了一個理念,把山水林田湖海納入了一個共同的生態系統評估中去。通過這麼多國家開展的生態系統評估工作,梳理歸納一下,儘管各個國家所採用的標準和指標有所差別,但是評估的核心功能和核心價值是不變的,概括起來,實際上圍繞著四大功能庫進行評估,第一個森林生態功能庫主要是森林涵養水源的綠色水庫功能,山西省森林涵養水源的量相當於1/4的三峽水庫的量;第二個是森林的碳匯庫,通過光合作用將游離碳固定到林木中;第三個是森林生物多樣性的基因保育庫。第四個功能庫是淨化環境質量的氧吧庫、滯塵庫。這是森林的四大功能庫,是各個國家共同遵循的。

山西省森林生態評估依據2008年國家林業局發布的行業標準《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規範》,確定主要服務指標的評估方法。依據目前科學研究水平、技術手段和數據的可獲得性,選擇了涵養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釋氧、淨化大氣環境、生物多樣性保護、森林遊憩等7類20項服務指標。對下一步森林生態服務核算的考慮。需要指出的是,這7類20項指標,只是反映了森林生態系統所提供的主要服務。還有很多服務,由於基礎數據、評估技術手段等限制,目前還無法量化和貨幣化核算。也就是說,森林生態系統所提供的生態服務比本次評估目前提供的價值要更多、更大。我相信,隨著人們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評估技術的不斷進步,評估的內容、指標也將不斷充實和豐富。

 

發展導報記者:

請問,我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為3000多億元,每公頃年價值量為6.37萬元,與周邊省份相比較我省的價值量大小如何?在全國處於什麼位置?

 

孫拖煥:

國家林業局分別於2009年和2014年兩次發布了全國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量。2009年發布的價值量是基於2005年的資源數據發布的,價值量為10.01萬億元/年,單位面積價值量4.26萬元/公頃;

2014年發布的價值量是基於2010年的資源數據發布的,價值量為12.68萬億元/年,單位面積價值量5.13萬元/公頃;

國家林業局2009年發布全國生態價值為10.01萬億元/年,我省的價值量為1053.95億元/年,約佔全國的生態價值量1.05%,總價值量全國排名第24位,單位面積價值量為3.13萬元/年,排名第23位,所以說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我省森林生態價值量較低。

與周邊省份相比,我省森林單位面積生態價值與周邊省份相比,相差不大,根據國家林業局2009年發布的生態價值量進行比較,甘肅省單位面積為3.09萬元/公頃/年,陝西省單位面積為3.08萬元/公頃/年,內蒙單位面積為2.98萬元/公頃/年,河南省單位面積為3.27萬元/公頃/年,河北省單位面積為3.31萬元/公頃/年。我省單位面積價值量3.13萬元/公頃,比甘肅、陝西、內蒙高,比河南、河北低。我省在周邊省份中處於中等水平。

與近期周邊省市發布的生態價值數據相比,寧夏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4年度單位面積價值為6.25萬元/公頃/年,陝西省僅對2015年度森林治汙減霾兩個功能的價值進行了評估,單位面積價值為4.63萬元/公頃/年,山東濟南市2015年度單位面積價值量為7.42萬元/公頃/年,河南、河北和內蒙近期內沒有發布生態價值量數據,與我省單位面積的價值量6.37萬元/公頃,我省在周邊省份處於中等水平。

森林生態價值量的大小受森林面積、蓄積、生態連清參數和社會公共數據等的影響,2016年我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為3172.64億元/年,單位面積價值為6.37萬元/公頃/年,與2009年國家發布的我省2005年的數據比較,全省總價值增加了2118.69億元/年,增幅為201%,單位面積增加了3.24萬元/公頃/年,增幅為104%。全省森林生態價值增幅大的主要原因是我省森林面積和蓄積雙增長,森林覆蓋率增加了53.96%,單位面積蓄積量提高了19.3%;其次是森林質量提高使得生態功能更好的發揮,也就是生態連清中的計算參數更加優化;三是評估使用的社會公共數據價格上漲。

 

科學導報記者:

我省森林總量不足,質量還不高,請問,通過哪些措施可以提高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量?

 

張雲龍:

我省森林總量不足,質量還比較低,全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較小。要提升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重點要開展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國土綠化步伐,擴大森林面積。我省是一個缺林少綠的省份,2015年底我省的森林覆蓋率為20.5%,與全國的平均水平21.66%相差1.16個百分點。據研究,一個國家森林覆蓋率平均應該達到30%,生態公益林至少要佔林分總面積的40%才能保證其較好地發揮生態效益,環境質量才有可望較大改善,一個國家如此、一個地區也同樣如此。目前,我省仍有約3200多萬畝的宜林荒山沒有綠化,我省已完成了《太行山呂梁山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方案》,正在加快呂梁山生態脆弱區、環京津冀生態屏障區、重要水源地植被恢復區、通道沿線荒山綠化區「四大區域」國土綠化。

二是強化森林經營,精準提升森林質量。我省2015年喬木林的平均蓄積量為每公頃52.88m3,僅佔全國每公頃89.79 m3的58.9%,佔世界平均水平每公頃108 m3的54.5%。森林質量總體偏低,只有加快森林經營,才可提升森林質量。目前,已完成全省的森林經營規劃(2016-2050年)和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規劃,在兩個規劃的指導下,開展森林經營活動,調整優化林分結構、縮短森林培育周期,精準提高森林質量。

三是加強森林保護,促進森林資源持續增長。一是加強永久性公益林保護,嚴格執行《山西省永久性生態公益林保護條例》,劃定全省5600萬畝永久性生態公益林保護範圍,落實管護措施和責任,加強公益林管護能力建設,加強保護,確保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二是加大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溼地公園等保護地的保護力度,切實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最精華的生態系統,走出一條只搞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路子。

通過以上措施,真正把山西建成寧靜、自然、和諧、美麗的新山西。

 

馬學英:

非常感謝中國林科院、省林業廳、省林科院的4位負責同志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也非常感謝各位記者朋友對我省政務信息公開和新聞發布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新聞發布廳】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山西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
    6月28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省林業廳廳長任建中,省林業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張雲龍,中國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網絡管理中心主任、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與環境保護研究所首席科學家、民進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兵,省林科院研究員孫拖煥介紹山西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成果並回答記者提問。
  • 煙臺市首次發布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成果
    □記者 楊秀萍 報導  本報煙臺訊 10月25日,煙臺市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成果新聞發布會舉行,這是煙臺市首次全面系統評價森林生態服務功能、作用和貢獻的有益探索,對弘揚生態文明新理念、全面推動國土綠化、譜寫森林城市美麗煙臺新篇章,具有重要意義
  • 遼寧舉行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12月24日遼寧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全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有關情況  12月24日10時,遼寧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請省林草局發布介紹全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煙臺市首次發布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成果
    10月25日上午,煙臺市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成果新聞發布會在萊山區財會培訓中心舉行,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是以貨幣化形式評價森林生態效益、衡量林業生態建設成效的重要指標。
  • 江西省森林和溼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評估成果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新聞發布會現場(文穎 攝)  5月30日,江西省政府新聞辦、省林業廳聯合召開江西省森林和溼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評估成果新聞發布會省林業廳黨組書記、廳長邱水文介紹江西省森林和溼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評估成果,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華東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副院長、總工程師何時珍,省發改委黨組成員、省生態文明辦專職副主任劉兵,省林業廳總工程師嚴成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處徐承主持發布會。
  • 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結果出爐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8月1日,中國內蒙古森林工業集團揭牌儀式暨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新聞發布會在牙克石市舉行。發布會對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與價值評估成果和內蒙古森工集團發展改革成果進行介紹。據悉,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生態系統每年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碳匯當量為2329.58萬噸/年,折合成二氧化碳為8541.79萬噸/年,相當於吸收了內蒙古自治區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67.26%,佔內蒙古全區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二。
  • 雲南省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報告正式發布
    12月13日,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對外發布雲南省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報告。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是人類能夠直接或間接從生態系統中獲得利益的功能,將為揭示生態系統服務的重要性和價值,科學評判保護成效,把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觀念融入決策體系,妥善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係提供重要的依據。
  • 2010年遼寧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達3723億元
    11月10日,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公布了遼寧省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動態評估最新統計數據。2010年全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達3723億元,比2006年增長43.67%,相當於當年全省財政收入的2倍多,是全省活立木價值的8倍多。
  • 中國森林生態系統6項生態服務價值為每年10萬億
    蔣有緒院士(攝影 中國網 趙娜)    中國網5月20日訊 中國森林生態服務評估研究成果新聞發布會於2010年5月20日下午2:30在國家林業局213會議室(和平裡東街18號)舉行。    中國科學院院士、生態學專家、中國林科院森林環境保護研究所蔣有緒介紹中國森林的生態服務功能評估。對森林生態功能的定量監測評估,是森林生態效益價值評估的前提,也是國際上森林資源監測的一個新趨勢。
  • 遼寧森林溼地草原生態服務功能評估完成 森林覆蓋率達40.9%
    東北新聞網訊(記者王恩重)12月24日,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由省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遼寧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的情況。據介紹,為更好的評價新形勢下全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突出貢獻,更深入的貫徹「兩山論」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遼寧省在中國林科院的大力支持下,於2020年完成了《遼寧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的編制,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森林、溼地、草地「三位一體」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
  • 2018年雲南省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結果公布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2018年,為了掌握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動態變化情況,分析動態變化規律,在結合雲南省森林資源動態監測的基礎上,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繼續啟動了第二期雲南省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
  • ...全國率先實現森林、溼地、草地「三位一體」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
    央廣網瀋陽12月25日消息(記者張靜)遼寧省林業和草原局昨天發布:在中國林科院的大力支持下《遼寧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已經完成編制,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森林、溼地、草地「三位一體」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
  • 煙臺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達578億元
    10月26日訊(YMG記者 衣文萍)昨日上午,記者從煙臺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煙臺首次全面評價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並正式向社會發布。經評估,全市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量達到578.421億元/年,每公頃價值量為11.21萬元/年。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是以貨幣化形式評價森林生態效益、衡量林業生態建設成效的重要指標。
  • 遼寧森林溼地草地服務功能評估結果出爐
    我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的生態效益價值怎麼樣?12月24日,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省林業和草原局正式揭開謎底:7345.25億元/年。為更好地評價新形勢下全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突出貢獻,我省在全國率先開展了森林、溼地、草地「三位一體」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從物質量和價值量兩個方面,按照不同區位、不同優勢樹種等對全省和各地市進行分別評估。
  •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森林與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為6160億元/...
    8月1日上午,記者從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森林與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為6160億元/年。    評估結果顯示:2018年,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與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為6160億元,其中,「綠色水庫」總價值量為1646.94億元/年,森林與溼地生態系統分別為1341.32億元/年和302.62億元/年,佔比81.44%和18.56%;「綠色碳庫」總價值量為1071.75億元/年,森林與溼地分別為1015.59億元/年和56.16億元/年,佔比為94.76%和5.24%;
  • 國家標準《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規範》發布
    本報訊 記者吳兆喆報導 3月6日,國家標準《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規範》(GB/T 38582-2020)發布,自2020年10月1日起實施。這是繼《森林生態系統長期定位觀測方法》(GB/T 33027-2016)和《森林生態系統長期定位觀測指標體系》(GB/T 35377-2017)之後,中國森林生態系統長期觀測研究與服務功能評估系列國家標準中發布的第三個標準。
  • 青海省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與生態資產評估研究項目全面完成
    歷時三年半,由國家林業局生態監測評估中心、青海省林業廳、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北京林業大學共同完成的「青海省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與生態資產評估研究」項目全面完成。  該項目通過整合我省多來源、多尺度、多過程、多時相的生態環境數據,結合大規模的野外調查和長期定位觀測數據,利用3S技術和開發改進的生態系統過程模型、生態位模型、經典方程等技術方法,全面評估了我省全區域森林、溼地、荒漠、草原、農田五大生態系統及三江源、青海湖流域、祁連山區等重點生態區域的服務價值和生態資產。
  • ...山東東營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與保護對策研究」項目...
    2019年12月16日,我辦組織來自北京林業大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東營市自然資源局、山東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單位的專家,在北京召開了聯合國綠色經濟行動夥伴計劃—中國東營市綠色經濟試點示範項目(三期)「山東東營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與保護對策研究」項目評審總結會。
  • 中國「TEEB」階段性成果公布:生態系統服務價值達78萬億
    TEEB,指由UNEP主導的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示範及政策應用的綜合方法體系,也就是通過相關價值評估,將森林、溼地、水等自然資源及其為人類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貨幣化,並將評估結果納入決策、規劃以及生態補償、自然資源有償使用、政績考核等,同時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利用決策提供依據和技術支持。
  • 浙江舉行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標準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10月23日浙江舉行浙江省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標準新聞發布會  10月23日,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浙江省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標準新聞發布會,邀請省發展改革委一級巡視員徐幸、省市場監管局二級巡視員張志益、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副院長吳紅梅、麗水市常務副市長杜興林介紹有關的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