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舉行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標準新聞發布會

2020-11-2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原標題:10月23日浙江舉行浙江省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標準新聞發布會

  10月23日,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浙江省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標準新聞發布會,邀請省發展改革委一級巡視員徐幸、省市場監管局二級巡視員張志益、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副院長吳紅梅、麗水市常務副市長杜興林介紹有關的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駱莉莉:

  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浙江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萌發地,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和率先實踐地。近期,我省在全國率先出臺《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技術規範 陸域生態系統》。今天我們專門邀請省發展改革委一級巡視員徐幸、省市場監管局二級巡視員張志益、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副院長吳紅梅、麗水市常務副市長杜興林,請他們為大家介紹有關的情況,並回答大家的問題。

  首先請省發展改革委一級巡視員徐幸作介紹。

  省發展改革委一級巡視員徐幸: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

  大家好!歡迎參加本次新聞發布會。

  開展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科學核算是我省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範的創新舉措,也是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基礎性工作。2017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主體功能區戰略和制度的若干意見》明確,在浙江等四個省份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2019年1月,我省麗水市成為全國首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根據中央工作部署,我省紮實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近期發布了全國首部省級《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技術規範 陸域生態系統》(以下簡稱「GEP核算標準」)。

  下面,我向各位介紹我省GEP核算標準制定有關情況。

  一、制定GEP核算標準的重要意義

  GEP是指特定地域單元自然生態系統提供的所有生態產品的價值,探索開展GEP核算是衡量綠水青山生態價值的重要方法。我省在全國率先制定首部省級GEP核算標準具有以下意義:

  首先,這是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浙江行動。我省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和率先實踐地。今年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時,賦予我省「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定位。省委十四屆七次全會明確提出,要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文明高度發達的重要窗口」。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需要我們繼續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大膽探索、示範引領。率先制定全國首部省級GEP核算標準,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浙江生態文明建設要先行示範」重要指示要求的創新舉措,也是我省打造生態文明高度發達重要窗口的具體抓手。

  其次,這是促進浙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推進高質量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制定完善GEP核算應用體系,將加快推進我省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更好地推動高顏值生態與高水平發展、高品質生活有機統一,讓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全省人民群眾。

  第三,這是衡量綠水青山生態價值的有益探索。如何量化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對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進行科學核算,是當前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我省在全國率先制定出臺GEP核算標準,將為全國「綠水青山」高效轉化為「金山銀山」提供浙江方案,這既是我省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交出「生態高分報表」的題中之義,也是積極探索「綠水金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的重要任務。

  二、GEP核算標準的總體框架和主要特點

  2017年下半年,省發展改革委牽頭建立省級相關部門指導、科研機構技術支撐、縣市先行試點的工作推進機制,啟動GEP核算標準研究編制工作。按照立足浙江實際、力求科學規範的原則,編制組充分借鑑國內外權威研究成果,通過11個縣(市、區)試點核算實踐,歷時三年時間,經過三輪專家審評及社會公示後,於今年9月24日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式發布我省GEP核算標準。

  我省GEP核算標準由正文和附錄兩部分組成。

  正文包括前言、範圍、規範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核算步驟、生態產品功能量核算方法、生態產品功能量定價方法、生態產品價值量核算方法、核算質量控制和核算成果匯總等10個部分,主要明確核算範圍、定義相關術語、規範生態產品價值量核算方法、提出成果輸出具體要求。

  附錄包括附錄A、B、C以及參考文獻等4部分,主要對生態產品類別、GEP核算公式、GEP核算基礎數據要求進行說明。

  我省GEP核算標準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堅持綜合集成。標準編制組由來自中國科學院、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浙江大學等省內外權威機構的專家團隊組成。在標準制定過程中,廣泛借鑑吸納國內外權威研究成果,如聯合國千年生態系統評估(MA)和原環境保護部生態十年評估、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編制的GEP核算指南等國內權威研究成果等。同時,對標準的每一個核算公式、計算參數進行文獻溯源,對比不同的核算方法演變過程和適用範圍,力求做到每一個公式和參數有文可依、有據可查、科學規範。

  (二)堅持試點先行。在紮實的科學理論研究基礎上,編制組依託麗水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國家試點,率先開展麗水市、縣、鄉、村四級GEP核算。同時,通過在遂昌、開化、天台、仙居等全省第一批大花園示範縣創建單位和淳安特別生態功能區等11個縣(市、區)開展核算試點,進一步優化完善GEP核算指標和方法,力求我省GEP核算標準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較強的可操作性。

  (三)彰顯浙江特色。在核算指標體系方面,根據我省省情,將負氧離子、景觀價值等科目納入到核算可選項,構建了一套充分反映我省自然生態特點的指標體系。在數據支撐方面,根據我省基礎數據現狀,研究制定了精準的本地化數據清單,探索拓展了多部門多源數據融合路徑,使核算方法更加符合實際、更接地氣。在定價方面,構建基本體現浙江經濟發展水平的定價體系。

  作為推薦性的省級地方標準,我省GEP核算標準將採取開放性的原則,根據最新的研究與實踐成果,不斷修訂,迭代升級。同時,我們將指導全省各地加快推進GEP核算及應用工作,重點推進GEP核算成果進規劃、進考核、進政策、進項目,更好地發揮標準引導作用。

  道阻且長,行則必至。當前,全省GEP核算還處於起步階段,希望社會各界對這項工作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支持。我們將通過實踐,不斷探索完善GEP核算及應用體系,進一步暢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推動浙江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讓綠色成為浙江發展最動人的色彩!

  謝謝大家!

  駱莉莉:

  謝謝徐主任的介紹。下面請大家提問。

  浙江衛視記者:

  請問一下徐主任,GDP是我們大家比較熟悉的,但是這個GEP我們可能相對來說會陌生一點,它們兩者的核算標準有什麼不同?第二個問題,GEP的核算推廣會給全省的百姓帶來一些什麼樣的實際的好處?謝謝。

  徐幸:

  GDP和GEP兩個概念既相互聯繫,又有差異。GDP大家比較熟悉,核算的是人類經濟活動所提供的增加值。GEP核算的是什麼呢?是自然生態系統提供的所有生態產品的價值。GEP的核算國際上現在沒有通行的辦法,我覺得比較好理解就是總書記講的話,就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通過GEP把綠水青山的價值算出來。

  第二個問題,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我省GEP核算及應用工作的根本遵循。通過GEP核算以及應用工作的推進,將會使我們的綠水青山更美、金山銀山更大,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會進一步提升。綠水青山更美,就是通過GEP核算成果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等方面的應用,引導各地更加注重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更多更優質的生態產品,讓我們的家園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食品更安全。金山銀山更大,主要是通過GEP的核算讓大家知道我們每一寸土地的生態價值,比如溼地、森林、湖泊,田園等等,引導各地加快發展生態旅遊、鄉村民宿、森林康養等幸福產業,發展環境友好型的新產品、新業態。所有的生態產品都是有價值的,GEP核算就是寫好「點綠成金」的這篇文章,變「美麗風景」為「美麗經濟」,更好地實現生態惠民、生態富民。謝謝。

  浙江經視記者:

  我剛剛翻看了一下GEP核算技術規範,我發現有接近30頁的內容,想問一下省發展規劃研究院的吳院長,您能否簡單的為我們介紹一下這個《標準》,謝謝。

  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副院長吳紅梅:

  謝謝你的提問。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標準》包括編制過程,包括主要內容。剛才徐主任已經介紹了,《標準》的編制歷時3年,具體來講我用「1434」來概括。

  首先就是我們整個編制團隊,在省發改委的指導下,由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和浙江大學共同主持,聯合了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麗水「兩山學院」等科研機構,以及安吉、開化等試點縣的發改部門共同組成了編制組。《標準》的編制過程分為預研、立項、起草以及審評公示四個階段。其中預研階段,在麗水國家試點和安吉11個縣開展省級試點的基礎上,我們編制組根據中科院核算的《指南》,結合浙江省的特點,進行了本地化的處理,於去年11月完成了前期研究。在省市場監管局的指導下,我們編制組起草了《立項建議書》,並於今年3月份通過了專家評審,4月份正式立項。起草階段是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完成了編制草案的徵求意見稿,由省發展改革委徵求8個省級部門和11個設市區的意見。根據意見反饋,編制組對《標準》又進行了完善再送省市場監管局。最後審評公示和發布階段。今年8月份,《標準》通過省市場監管局組織的專家審評會,並根據專家意見和社會公示,進行了再次修改完善。

  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的對象,就是所謂的「3」,指的三類產品,分別是:生態系統的供給產品、調節服務和文化服務這三大類。具體來說,一類是農林牧漁產品等直接利用供給產品,另一種是水電等可再生能源轉化利用供給產品。調節服務分為八項內容,分別是水源涵養、土壤保持、洪水調蓄、水環境淨化、空氣淨化、固碳、釋氧、氣候調節等8項內容。第三種是文化服務類,文化服務剛才徐主任也提到了,森林、溼地、湖泊、野外探險等生態旅遊,主要是這方面的文化服務。

  核算主要分為四個步驟,就是「1434」的「4」,四個步驟:首先是明確核算地域的生態系統分布,編制生態產品清單,就是先明確我們的核算對象。第二步,根據《標準》確定的水量平衡、土壤流失方程等方法,根據我們的生態環境監測、水文監測、氣象監測以及遙感,還有統計數據,我們分別來核算剛才講的這三類產品的功能量。第三步,就是採用《標準》規定的一些方法,比如說影子工程法、替代成本法等等定價的方法,結合我們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平,確定我們省三類產品的不同價格,把價格定下來。第四步,就是根據前面算的功能量和價格來核算成各類生態產品的價值,將這三類生態產品的價值量加總就得到了我們核算地區的GEP總量。

  現在我們《標準》正式發布,後續將根據更多地區生態的實踐,對《標準》進行不斷的迭代升級,形成2.0、3.0版本,希望也在我省綠色發展領域,甚至在全國能夠得到推廣應用,為我們打造生態文明的重要窗口助力,謝謝。

  香港商報記者:

  目前浙江全省共發布了多少項綠色標準?在推動綠色發展標準化建設方面有哪些做法?謝謝。

  省市場監管局二級巡視員張志益: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非常感謝這位記者提出的問題。到目前為止,我們省裡已經發布的綠色標準有69項,主要涵蓋了生產、生態和生活等方面,涉及到綠色製造、綠色環境、綠色服務、綠色金融等重點領域,我們省發布的69項綠色標準應該說得到了很好的應用和推廣。比如我們省裡有一個能源限額標準發布以後,規範了全省80%以上的工業用能總量和60%以上的社會用能總量;我省企業綜合能耗確權核算、碳排放核算、化學需氧量排汙和二氧化硫排汙權有償使用與交易等標準制定以後,有效推動了我們省綠色資產的交易體系建設;再比如我省《綠色包裝通用規範》、《一次性消費用品管理規範》等標準的制定和應用,極大推動了我們省的包裝和垃圾分類、資源循環利用、綠色出行等相關行為。今天發布的GEP核算標準也是我省綠色標準制定的又一重大成果,我相信它一定也能得到很好的推廣和應用。

  在推動綠色發展標準化建設方面,我們省作為首個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的試點省份,牢固樹立了綠色發展理念,紮實推進綠色發展標準化建設。主要有這樣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構建了「統一管理、分工負責」的綠色標準化管理體制。在省全面實施標準化戰略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建立了省級層面的綠色標準化工作協調機制,統籌研究、協調製定綠色標準化工作的實施計劃和配套措施。二是加強綠色標準化的頂層設計。印發了《浙江省「綠色標準」體系建設方案》,建立了重點標準清單制度,滿足生態環境保護、產業結構調整、公共服務提升等綠色發展需求,推動將綠水青山有效轉化為金山銀山。三是把「綠色標準」納入省級標準化戰略重大試點項目,開展綠色標準化試點示範建設。四是綠色考核強化效果的評估和監督,把標準化建設納入對省政府部門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要求省級各部門對有關綠色地方標準的實施效果進行評估,通過加大標準實施的監督,推動形成注重先進標準制定和實施的良好生態,充分發揮綠色標準的規範、支撐和引領作用。謝謝大家。

  浙江新聞頻道記者:

  我想請問一下,下一步我省將怎樣推進GEP核算標準落地實施?謝謝。

  徐幸: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一個標準的生命力在於應用,我們下一步主要從三個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出臺GEP核算的應用指南。有了標準之後怎麼樣操作,這是很重要的。目前,我們正研究起草GEP核算的應用指南,這個《指南》主要從成果內容、成果發布、成果應用以及核算信息化建設等方面提出規範要求,指導全省各地更好地推進GEP核算及應用工作。

  二是加強GEP核算的宣傳培訓。生態產品和GEP核算對很多人來說,可能不像GDP一樣大家都熟悉,是一個陌生的概念。我們要加強對GEP核算的宣傳,包括像舉辦今天這樣的新聞發布會。同時,GEP核算也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系統工程,因為計算過程中需要大量的一些數據,而且這些數據又分散在各個領域、各個部門,所以我們要開展GEP核算培訓,邀請有關專家對相關的業務人員進行培訓,更好地指導和規範我們的GEP核算。

  三是推動GEP核算成果多元運用。重點是要推進GEP核算能夠進入規劃、進入考核、進入政策、進入項目,我們叫「四進」。進入規劃,就是以GEP核算所產生的結果反應的這些區域差異化特徵為依據,指導各地編制「十四五」區域綠色發展戰略規劃,推動GEP、GDP雙增長,GEP向GDP高效轉化。進考核,要將GEP核算具體指標應用於領導幹部離任審計、綠色發展績效考核等工作中,引導地方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發展經濟。進政策,就是推動GEP核算成果在綠色發展財政獎補、國土空間管控、環境治理評估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形成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政策體系。最後就是進項目,就是建立完善以GEP核算為基礎的生態產品市場交易機制,探索開展項目級的生態產品市場化交易,推進「兩山銀行」試點,實現「存入綠色青山、取出金山銀山」。我就講這些,謝謝。

  浙江日報記者:

  請問麗水的杜市長,麗水作為全國首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市,在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核算評估體系方面先行先試,能否請您介紹下相關內容?謝謝。

  麗水市常務副市長杜興林:

  謝謝浙報的這位記者。麗水是全國首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市,曾經我們一度是唯一一個,現在是首個。「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生態產品機制核算評估體系」是省政府批覆的《試點方案》明確的四大目標之一,是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的基礎性工作,其主要目的就是要解決「綠水青山」可以量化的問題,到底值多少錢。根據《試點方案》的要求,我們主要進行了以下三方面的探索:

  一是推進生態產品類型的清單化。我們印發了《麗水市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技術辦法(試行)》,在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環境規劃研究院《陸地生態系統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技術規範》的基礎上,結合南方丘陵山地生態系統特徵和主要生態產品類型,編制了市、縣、鄉、村四級《生態產品目錄清單》,也細化了生態產品三級目錄和四級目錄。同時,我們採用實地調查詳細統計生態物質產品實物量,運用生態系統功能評估方法分別核算各類生態調節服務功能量,採取市場價值法統計生態文化旅遊的價值量,實現了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的指標本地化、數據本地化和價格本地化,提高了核算結果的準確性、針對性和可比性。這是一個方面的探索。

  二是我們推進「綠水青山」價值的「可量化」。我們建立了市、縣、鄉(鎮)、村四級GEP核算體系,並開展了價值核算評估工作。也發布了麗水市、9個縣(市、區)、18個鄉鎮和2個試點村GEP的核算結果。通過價值核算評估體系的建立,我們基本實現了各類生態產品潛在價值的可量化、可評估,為生態產品可考核、可交易等應用體系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項工作是一項基礎工作,但是非常重要,今後的可交易、可考核首先基礎前提是這個,要量化。

  三是推進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的標準化。我們在全面總結價值核算評估實踐的基礎上,編制發布了全國首份《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指南》地方標準。明確界定了生態產品的內涵、特徵、價值構成和判斷標準,明晰了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的基本原則、核算方法、核算數據、核算報告編制和核算結果應用範圍,為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相關探索經驗也為我省GEP核算技術規範、陸域生態系統標準制定提供了重要支撐。同時,我們現在正在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合作推動價值核算國家標準的制定。我就介紹這些,謝謝。

  浙江之聲記者:

  想請問一下麗水市的杜市長,能否介紹一下麗水市在生態產品價值核算評估成果應用方面的情況?謝謝。

  杜興林:

  謝謝這位記者。建立科學合理的、能夠被各方所認同的價值核算評估體系,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改革這項工作的一個基礎。通過對生態產品價值的量化評估,可以為綠水青山可考核、可交易、可融資提供統一的參考依據。所以在此基礎上,我們在GEP核算成果應用方面做了四個方面的創新探索:

  一是規劃了GEP的「目標值」。我們將GEP總量目標與GDP總量目標一同作為預期性指標納入麗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現在正在編制中,我們制訂基於GEP研究的綠色發展與綠色產業等專項規劃;確保實現GDP和GEP規模總量協同較快增長,GDP和GEP之間轉化效率實現較快增長,就是兩個「較快增長」。

  二是我們推進GEP「可交易」。以公共生態產品政府供給為原則,建立基於GEP核算的生態產品政府購買機制,我們綜合考慮政府財力、GEP年度總量或增量等因素,按照一定比例向「兩山公司」等市場主體購買調節服務類生態產品。這裡我舉個例子,2019年,我們麗水的景寧縣根據大均鄉2018年度GEP增量的2%,向該鄉的「兩山公司」支付了全國首筆生態產品購買資金188萬元。同時,我們建立基於GEP核算的生態產品市場交易機制。以「生態有價、有償使用」為原則,搭建「兩山銀行」交易平臺,構建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自然生態價值的市場交易制度,創造市場需求,推動生態產品利用型企業對項目的生態溢價付費。

  三是實現GEP的「可監測」。我們啟動運行「花園雲」生態環境智慧監管平臺,推進「天眼守望」衛星遙感數位化服務平臺建設,繪製「麗水市生態價值地圖」,構建「空、天、地」一體化的生態產品空間信息資料庫,實現了對GEP構成因子的全方位監測、GEP變化的動態展示,以數位化技術有效保障和提升生態產品可持續供給能力。

  四是開展GDP和GEP的「雙考核」。我們建立GDP和GEP的雙核算、雙評估、雙考核機制。2019、2020連續兩年將GEP和GDP的雙增長、GEP向GDP的快轉化等4個方面30項指標列入麗水市委對各縣(市、區)年度綜合考核指標體系,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工作納入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內容,以量化指標明確了政府、部門和領導幹部在提供優質生態產品方面的職責所在,我就介紹這些。

  駱莉莉:

  謝謝。今天的提問就到這裡,再次感謝四位發布人,感謝各位記者,本場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

相關焦點

  • 獨家| 王金南院士等解讀《陸地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技術指南》
    《陸地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南》由生態環境部以技術文件的形式下發給各地,指導和規範陸地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工作,提高陸地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的科學性、規範性和可操作性。在此,對《指南》相關問題進行梳理與解讀。
  • 《鹽田區城市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技術規範》(SZDB/Z 342...
    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 GEP)是指一定區域在一定時間內生態系統的產品與服務的價值總和,是生態系統為人類福祉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及其經濟價值總量。  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制定鹽田區城市GEP核算標準,使核算過程更加透明化、清晰化和規範化,也使GEP核算有理可循、有據可依,核算結果更讓人信服。除此之外,標準的制定是以合規、合理的手段來保護研究成果,為完善以技術標準為依託的自主創新體系打下基礎,為城市生態系統價值核算提供技術理論支撐,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政府績效考核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 從一地到全省,浙江省級GEP核算標準出臺
    評價一個地區生態環境價值幾何,浙江有了省級標準。  日前,浙江發布全國首部省級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標準——《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技術規範陸域生態系統》(以下簡稱「GEP核算標準」)。經過麗水兩年多的試點探索,浙江GEP核算正式從試點走向省域標準化。
  • 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概念的由來
    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的概念是借鑑國內生產總值(GDP)概念提出的,GEP的核算目的是評價與分析生態系統對人類經濟社會發展支撐作用,以及對人類福祉的貢獻。通過生態系統生產總值的核算還可以認識和了解生態系統的狀況以及變化。GEP是與GDP平行的核算指標,前者關注的是生態系統的運行狀況,後者關注的是經濟系統運行的狀況。
  • 生態建設丨以生態系統價值核算助力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生態建設丨以生態系統價值核算助力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2020-11-27 15: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擴大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範圍、完善生態環境治理體制……深圳...
    《方案》明確,完善生態環境和城市空間治理體制,包括擴大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範圍等內容。《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8月,深圳市生態服務價值(GEP)核算系統正式上線。該核算體系已作為城市實踐案例納入國家在研核算標準,並已與聯合國統計署核算標準接軌。深圳生態服務價值核算系統已上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中共浙江省委舉行新聞發布會
    「八八戰略」是管全局的系統戰略 這3個階段的內容,共同構成了「八八戰略」的系統構架,是浙江新時期發展的「定盤星」。不管形勢怎麼變、任務怎麼變,浙江將堅定不移地沿著「八八戰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深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浙江的生動實踐。
  • 以生態系統價值核算助力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關於生態產品的內涵界定目前還沒有形成共識,生態產品價值評估尚未形成統一、標準的評估框架,基礎理論研究的相對滯後影響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建立。生態產品是指在不損害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為人類提供的生態系統物質和服務產品。為此,我國多地正在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與方法,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價值認識不到位、價值存量不清楚、轉化路徑單一等問題。
  • 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核算
    對話嘉賓簡介:歐陽志雲,現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生態學會理事長,中國生態經濟學會副理事長。主要從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評估與保護研究。建立區域生態系統評估方法體系、生態功能區劃理論與方法,提出以生態資產與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為基礎的生態效益評估理論和方法。
  • 遼寧舉行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12月24日遼寧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全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有關情況  12月24日10時,遼寧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請省林草局發布介紹全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浙江GEP核算走向省域標準化,將為全省「兩山」轉化打開怎樣的新通道?
    >日前,浙江發布全國首部省級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標準——《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技術規範陸域生態系統》(以下簡稱「GEP核算標準」)。GEP核算標準的出臺,讓當地多了一份期待。「以往『綠水青山』的價值沒有計價標準,只能定性難以定量,而有了統一的核算標準,『綠水青山』價值的『高與低』才有了可比性。」衢州市發改委環資處處長劉紅飛表示,核算出來的GEP,既能看出「綠水青山」中的自然財富有多少,評估和監測各地生態系統功能量的高低變化;又能看出「綠水青山」中已實現的經濟財富有多少,評估和監測各地生態經濟發展水平。
  • 廈門開展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業務化核算
    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核算目前存在的問題  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核算是當前科學研究的熱點和難點,國內外已經開展了大量相關研究,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仍存在概念內涵不統一、核算科目不一致、核算標準缺乏、定價機制不完善等突出問題。
  • 生態環境部舉行新聞發布會 介紹生態環境保護法規標準等工作進展並...
    生態環境部6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6月30日,生態環境部舉行6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法規與標準司司長別濤、生態環境部環境標準研究所副所長王海燕出席發布會,向媒體介紹生態環境保護法規標準工作進展。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 山西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成果新聞發布會
    6月28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省林業廳廳長任建中,省林業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張雲龍,中國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網絡管理中心主任、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與環境保護研究所首席科學家、民進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兵,省林科院研究員孫拖煥介紹山西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成果並回答記者提問。
  • 福建試點生態系統服務價值(GEP)核算 為綠水青山計算「身價」
    實行生態系統服務價值(GEP)核算試點後,這塊生態寶地如今有了自己的「身價」。「所謂GEP,通俗來說,就是指森林、溼地和農田等生態系統產生的直接、間接或潛在的經濟效益。」武夷山生態環境局局長王繼文介紹,「根據山區生態系統特點,武夷山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核算方法,從生物多樣性、物種保育服務和文化旅遊服務、氣候調節服務等7個方面,重點對森林、溼地和農田三類生態系統價值進行核算『量化』。」
  • 中共浙江省委新聞發布會聚焦「十四五」,浙江接下來打算這麼幹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藍震再過三天,我們將迎來新的一年,浙江現代化建設的新徵程將全面開啟。開局決定全局。中共浙江省委新聞發布會現場「十四五」時期,浙江擔負什麼樣的新使命、錨定什麼樣的新目標、選擇什麼樣的新路徑?
  • 省生態環境廳舉行《陝西省土壤汙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
    >新 聞 發 布 會 12月3日10時,陝西省生態環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陝西省生態環境廳土壤生態環境處處長李強先生、陝西省生態環境廳土壤生態環境處副處長李旭輝女士>陝西省生態環境廳宣傳教育處處長葛晗梅: 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省生態環境廳例行新聞發布會。
  • 2020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初步核算結果
    將國民經濟各行業生產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產法國內生產總值。收入法是從生產過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對生產活動成果進行核算。按照這種計算方法,增加值由勞動者報酬、生產稅淨額、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餘四個部分組成。計算公式為:增加值=勞動者報酬+生產稅淨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國民經濟各行業收入法增加值之和等於收入法國內生產總值。支出法是從生產活動成果最終使用的角度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的一種方法。
  • 2019年四季度和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初步核算結果
    收入法是從生產過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對生產活動成果進行核算。按照這種計算方法,增加值由勞動者報酬、生產稅淨額、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餘四個部分組成。計算公式為:增加值=勞動者報酬+生產稅淨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國民經濟各行業收入法增加值之和等於收入法國內生產總值。支出法是從生產活動成果最終使用的角度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的一種方法。最終使用包括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及貨物和服務淨出口三部分。
  • 【新聞發布廳】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山西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
    6月28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省林業廳廳長任建中,省林業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張雲龍,中國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網絡管理中心主任、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與環境保護研究所首席科學家、民進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兵,省林科院研究員孫拖煥介紹山西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成果並回答記者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