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開展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業務化核算

2021-01-10 中國環境

  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核算是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核心,是實施資源有償使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文明績效考核等的重要基礎。開展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核算,有利於架起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之間的轉化橋梁。

  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核算目前存在的問題

  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核算是當前科學研究的熱點和難點,國內外已經開展了大量相關研究,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仍存在概念內涵不統一、核算科目不一致、核算標準缺乏、定價機制不完善等突出問題。

  當前,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核算大多採用具有生態、物理機理的科學模型,這些核算模型往往具有極強的專業性,模型參數複雜多樣,參數確定主觀偏好性強,數據精度和數據來源不統一,導致不同科研人員對同一科目的核算結果也不一致。此外,由於科學模型的專業性和複雜性較強,只能由具備相關知識背景的科研機構進行核算,無法由當地業務部門完成,這也使得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核算的實踐意義和決策支撐意義遠低於意識提高方面的作用,極大限制了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核算結果在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中的應用。

  廈門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業務化核算的整體設計

  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業務化核算,是指以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核算可重複、可比較、可應用為目標,基於業務部門日常監測、資源清查、統計數據等,採用相對簡單的統計核算模型,由當地行業部門完成核算。福建省廈門市在兩年試點的基礎上,開展了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業務化核算體系研究與應用,業務化核算體系包括業務化統計核算模型、數據報表系統和生態系統生產價值統計年鑑3部分。

  首先,在科學模型核算的基礎上構建了業務化統計核算模型。採用國內外認可的成熟科學模型進行了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核算,以核算結果為基礎,構建出可本地實現的統計核算模型。這些統計核算模型雖然表現形式各異,但均由固化的參數和變量兩個要素構成。固化的參數是將廈門市各生態系統類型的生態系統服務能力、自然波動的貢獻係數、各行政區汙染物響應係數等固定下來不需重新計算的參數。比如,廈門市各生態系統類型的最大降溫幅度、單位面積固碳量、空氣負離子平均濃度等。變量主要是反映生態環境質量和數量,反映自然波動變化的變量。這些變量來源於各行業日常監測、定期的資源清查或統計調查數據。

  其次,設計了一套規範的數據報表系統。對於同一套統計核算模型,數據的時空精度、監測點位選取的差異均會導致核算結果不一致。因此,為保證數據填報的規範性和核算結果的一致性,針對統計核算模型涉及的變量,設計了一套數據報表系統。這套數據報表系統共涉及廈門市統計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氣象局、市市政園林局、市水利局、市文化和旅遊局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7個部門,累計18個報表。

  最後,通過編制《廈門市生態系統生產價值統計年鑑》,規範了核算成果的展現形式。借鑑GDP統計年鑑的編制經驗,設計並編制《廈門市生態系統生產價值統計年鑑》。統計年鑑包括廈門市基本概況、生態資源家底、生態系統生產總值、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投入、分地區生態系統生產價值等。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是自然資源負債表的流量部分,生態系統生產價值統計年鑑既是對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核算成果的集成表達,也是對自然資源負債表的有機補充。

  廈門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成果的應用

  廈門市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業務化體系實現了生態系統價值核算的可重複、可比較和可應用。為進一步開展實施資源有償使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文明績效考核等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國內開展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核算提供了良好的借鑑和參考。

  作為國家生態系統價值核算試點,廈門市將繼續深入完善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業務化核算體系,持續深入推進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核算理論探索和實踐應用,力爭形成一套可複製、可推廣的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業務化核算技術體系,發揮其在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中的作用。

  作者單位: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相關焦點

  • 廈門生態系統生產價值1994.18億元 相當於當年GDP的41.62%
    2019年12月21日 13:20:48 來源:廈門日報 廈門市創造性設計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業務化核算體系,實現自主核算,為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提供科學決策依據。圖為廈門生態美景。
  • 以生態系統價值核算助力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關於生態產品的內涵界定目前還沒有形成共識,生態產品價值評估尚未形成統一、標準的評估框架,基礎理論研究的相對滯後影響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建立。生態產品是指在不損害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為人類提供的生態系統物質和服務產品。為此,我國多地正在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與方法,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價值認識不到位、價值存量不清楚、轉化路徑單一等問題。
  • 生態建設丨以生態系統價值核算助力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生態建設丨以生態系統價值核算助力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2020-11-27 15: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夷山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的探索與實踐
    原標題:武夷山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的探索與實踐 隨著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求日益增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存在明顯不足,有必要開展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將生態產品價值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將生態系統服務價值不降低作為經濟發展的約束條件。
  • 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核算
    對話嘉賓簡介:歐陽志雲,現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生態學會理事長,中國生態經濟學會副理事長。主要從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評估與保護研究。建立區域生態系統評估方法體系、生態功能區劃理論與方法,提出以生態資產與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為基礎的生態效益評估理論和方法。
  • 擴大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範圍、完善生態環境治理體制……深圳...
    《方案》明確,完善生態環境和城市空間治理體制,包括擴大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範圍等內容。《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8月,深圳市生態服務價值(GEP)核算系統正式上線。該核算體系已作為城市實踐案例納入國家在研核算標準,並已與聯合國統計署核算標準接軌。深圳生態服務價值核算系統已上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全國首個城市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自動核算平臺在深圳上線
    記者8月7日從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和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聯合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深圳市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系統正式啟用。據悉,這是全國第一個城市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自動核算平臺,將為協調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新的支撐。
  • 福建試點生態系統服務價值(GEP)核算 為綠水青山計算「身價」
    「生物多樣性、負氧離子、固碳指標……」近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GEP核算信息平臺」上,只要輸入行政區劃、生態系統、指標名稱等「變量」,即可顯示出當地特定區域內生態資源的「價格」。為名聞天下的武夷山水貼上「價值標籤」,這一做法源自近年來福建省實施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GEP)核算試點改革。
  • 獨家| 王金南院士等解讀《陸地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技術指南》
    提出了核算原則、程序與內容,重點介紹了不同生態服務功能量和價值量的核算方法、核算數據來源、成果表達方式,為各地開展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提供了標準化的方法指南。《指南》相關研究基礎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的研究基礎是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
  • 智庫建言|做好核算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奠定基礎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又明確指出「積極探索推廣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選擇具備條件的地區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但目前,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的理論基礎還較薄弱,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需要突破的難點還很多,進一步做好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研究和實踐工作仍是非常迫切的任務。
  • 【本期關注】張衛民 | 自然資源資產生態價值核算理論問題探討
    自然資源資產兼具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開展自然資源資產生態價值核算是健全自然資源資產核算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國內外自然資源資產生態價值核算的進展,以及生態系統價值評估核算與自然資源資產生態價值核算的區別與聯繫,對自然資源資產生態價值核算框架構建進行了探索。
  • 浙江舉行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標準新聞發布會
    開展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科學核算是我省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範的創新舉措,也是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基礎性工作。2017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主體功能區戰略和制度的若干意見》明確,在浙江等四個省份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2019年1月,我省麗水市成為全國首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
  • 《鹽田區城市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技術規範》(SZDB/Z 342...
    2014年,鹽田區貫徹響應黨中央關於不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組織開展GEP核算體系研究項目,但是國內外尚未制定與GEP核算相關的標準或技術規範,缺少概念和方法的統一,致使核算結果的可信度遭質疑。因此,為落實鹽田區委區政府探索制定城市GEP核算技術標準的任務要求,彌補GEP核算技術規範空白,為開展城市GEP核算提供規範化模板,制定本規範,對城市GEP核算中涉及的專業術語進行界定,明確了核算指標、核算方法、核算因子、價值化方法、數據獲取方法等。
  • 建立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制度 促進深圳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建立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機制是將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評價體系的具體措施,更是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促進優質生態產品持續供給的制度保障。  生態產品是自然生態系統為人類生存與發展提供的物質資源和生態環境服務,不僅包括糧食、肉、魚等食物,水資源、木材、生態能源等物質產品,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水源涵養、氣候調節、洪水調蓄、汙染物淨化等生態調節服務產品,以及景觀美學價值、生態旅遊、精神健康與生態文化產品。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是指運用生態經濟學方法,評估生態產品功能量及其蘊含的經濟價值。
  • 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實現路徑
    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把看不見、摸不著的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既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舉措,更是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有益探索。  日前,記者採訪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典型林業生態工程效益監測評估國家創新聯盟首席科學家王兵,他從宏觀理論到具體實踐,講述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一些模式與路徑,以及生態價值核算的最新進展,全方位展示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重要意義。
  • 廈門生態價值1210多億!廈門首創綠水青山「含金量」算法,每年公布
    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生態系統價值是自然資源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由森林、溼地、海洋等生態系統和水資源、生物資源、海洋資源、環境資源等生態資源構成的生態系統存量價值和由生態系統產生的生態系統產品、人居環境調節、生態水文調節等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組成的生態系統流量價值。
  • 基於標準樣地價值當量的森林生態價值核算方法 ——以深圳市龍崗區為例
    為保證生態價值評估核算的可操作性與精度,深圳以森林生態價值為對象,探索建立了一個基於標準樣地價值當量的生態價值核算方法體系。該體系在生態區劃的基礎上,以設立標準樣地的方式,通過搜集標準樣地生態監測數據,精準核算標準樣地生態價值形成價值當量,再通過轉換係數的調整,將樣點地塊的生態價值評估結果擴展至區域尺度。運用該方法核算了深圳市龍崗區森林資源資產生態價值,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目前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價地主要方法有(表2):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主要價值評價方法類型具體評價方法方法特點市場價值法生產要素價格不變將生態系統作為生產中的一個要素,其變化影響產量和預期收益的變化。(WTP)或WTA來進行價值計量  開展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的主要意義在於(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  ◇有助於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 :很有效地幫助人們定量地了解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從而提高人們對生態系統服務的認識程度,進而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
  • 生態產品價值如何實現?
    原創 沈 舒 i自然全媒體 生態產品是生態系統為了維繫生態安全、保障生態調節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環境而提供的產品。以綠水青山為代表的高質量森林、草地、溼地、海洋等生態資產,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必需的生態產品與服務。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 拓展「兩山」轉化通道 構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是指通過一定的機制設計,使得生態產品價值在市場上得到顯現和認可。2019年以來,國家先後在浙江麗水市、江西撫州市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全面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模式,深圳市鹽田區和海南省先後開展了試驗工作。全國幾十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和數百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紛紛探索「兩山」轉化新路徑,湧現出了一大批生動鮮活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