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武夷山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的探索與實踐
隨著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求日益增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存在明顯不足,有必要開展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將生態產品價值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將生態系統服務價值不降低作為經濟發展的約束條件。作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福建省探索構建生態系統價值核算體系和機制,選擇福建省武夷山市為試點地區,開展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工作。
福建省武夷山市風景秀麗,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雙重遺產地。同時,作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承擔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樣性維護等重要生態功能,關係福建省的生態安全。開展武夷山市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是貫徹落實《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的重要舉措,也是武夷山市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
政府重視,高規格啟動試點工作
2016年12月,福建省政府印發《福建省生態系統價值核算試點方案》,提出在沿海的廈門市、山區的武夷山市啟動地區尺度的核算試點,並要求對標國際前沿,學習借鑑先進的理念和經驗,廣泛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參與試點研究。武夷山市政府成立武夷山市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領導小組與生態系統價值核算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具體工作如下:
一是選定國家級研究團隊作為技術小組。武夷山市政府對標國際、多家比選、優中選強,最終選定在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領域研究經驗豐富、成果顯著的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作為實施單位。環境規劃院是我國唯一一家持續深入開展綠色GDP核算的研究機構,已聯合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開展了全國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並在雲南等省域尺度進行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工作。
二是成立專家顧問組。為保障試點工作的科學性、前瞻性和權威性,加強與國內知名權威專家、科研院所溝通諮詢,邀請相關領域知名專家成立專家顧問組,為試點工作推進提供了強大的智庫支持。
三是組建省市協調機制。福建省成立了由省委組織部和省環保廳、統計局、發改委、國土廳、農業廳、林業廳、水利廳、海洋漁業廳組成的試點工作指導小組,指導和檢查試點工作。武夷山市也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試點工作總體協調和指導監督。
四是項目組織實施科學合理。召開了武夷山市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實施方案專家評審會等系列會議,專家組認為項目總體設計合理、核算內容全面、方法相對科學、數據翔實、結論合理。
立足實際,紮實穩步推進試點工作
武夷山市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的技術方法體系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通過建立地區生態系統服務的實物量帳戶、價值量帳戶和生態資產帳戶,建立了相對科學適用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體系。
注重數據真實性、有效性。項目組開展多輪數據收集和現場調查工作,數據收集涉及國土、林業、農業、住建、水利、發改、氣象、統計、旅遊等多個單位。通過多次的數據收集、問卷調查和部門走訪,形成了涉及環境、氣象、水文、生物等多方面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關鍵數據集。
注重核算的科學性和嚴謹性。項目組科學界定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概念內涵,確定生態資源分類及其由數量到質量的生態資源核算指標體系。開展了大量文獻調研,在千年生態評估工作和聯合國EEA帳戶等國外相關研究以及歐陽志雲、謝高地、傅伯傑和《自然資源(森林)資產評價技術規範》等國內專家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設計了武夷山市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框架。框架體系充分考慮了武夷山市的區域特徵和生態資源特性,體現了科學性與規範性統籌、典型性與全面性相統一、實物量與價值量兼顧等方面的原則。
注重成果的應用性。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獲得的實物量和價值量的定量評估結果,可為環境承載力動態評估提供數據支撐;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所反映的不同生態資源流量和存量的變化,可為領導幹部離任審計制度的實施提供依據;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還可以為生態補償定量分析、生態保護標準的制定以及綠色發展績效考核提供生態類評估指標。項目第二階段將重點開展基於自然資源與生態系統服務核算結果的相關制度與政策設計。
突出特色,打造山區樣本
項目組充分考慮武夷山市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雙重遺產的獨特價值,及其作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承擔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樣性維護等重要生態功能的山區型生態系統的特點,構建了土地、水、林木和生物資源調查方法與實物清單,從供給服務、氣候調節服務、環境質量調節服務、流動調節服務、養分調節服務、生物多樣性物種保育服務以及文化服務等7個方面,重點對武夷山市森林、溼地和農田生態系統三類生態系統的服務價值進行核算,核算體系包括9個一級指標、15個二級指標。為體現武夷山生態資產空間分布特徵,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細化到了鄉鎮單元,對武夷山市4鄉3鎮3街道共計10個行政區域進行區域分析。
分析發現:武夷山市2010年和2015年生態系統服務總價值分別為1931.2億元和2324.4億元,2015年比2010年提高20.4%;武夷山市生態環境保持較好,國土空間生態服務佔比高,2010~2015年森林、溼地、農田三大主要生態系統自然空間略有下降,變化幅度小於0.5%;生物多樣性豐富,生物多樣性價值較高,2010年和2015年分別為940.6億元和928.1億元,分別佔2010年和2015年生態系統總價值的48.7%和39.9%;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價值高,調節服務佔比大,2010年和2015年調節服務分別為1275.5億元和1549.1億元,佔生態系統服務總價值的66%和66.6%;茶葉等經濟作物帶動產品供給服務顯著增長,2015年武夷山市茶葉產值貢獻了當年農林牧漁總產值的26.84%;文化旅遊資源豐富,文化旅遊價值較高。
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還存在理論上的爭議,核算結果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建議學界結合國家相關部門管理需求,針對上述問題開展深入研究,形成針對不同生態系統和地域特點的自然資源與生態系統服務核算標準與技術規範,為國家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構建與完善提供技術支持。
作者單位:福建省武夷山市環保局 (王繼文 梁益 趙文忠)
(責編:施麟、賀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