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試點生態系統服務價值(GEP)核算 為綠水青山計算「身價」

2021-01-11 國際在線

「生物多樣性、負氧離子、固碳指標……」近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GEP核算信息平臺」上,只要輸入行政區劃、生態系統、指標名稱等「變量」,即可顯示出當地特定區域內生態資源的「價格」。

為名聞天下的武夷山水貼上「價值標籤」,這一做法源自近年來福建省實施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GEP)核算試點改革。為了摸清生態環境家底,作為全國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省選取武夷山市等地作為山區樣本,開展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試點。「試點的目的,是將無形的生態算出有形的價值,為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提供可評價、可考核的量化依據。」福建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表示。

武夷山水有「身價」

福建武夷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地,有「天然植物園」「昆蟲世界」「鳥的天堂」「蛇的王國」之譽。然而,武夷山水到底有多好,卻一直沒有科學量化的指標。實行生態系統服務價值(GEP)核算試點後,這塊生態寶地如今有了自己的「身價」。

「所謂GEP,通俗來說,就是指森林、溼地和農田等生態系統產生的直接、間接或潛在的經濟效益。」武夷山生態環境局局長王繼文介紹,「根據山區生態系統特點,武夷山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核算方法,從生物多樣性、物種保育服務和文化旅遊服務、氣候調節服務等7個方面,重點對森林、溼地和農田三類生態系統價值進行核算『量化』。」

2018年10月28日,武夷山市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項目成果在北京通過專家驗收。經初步核算,當地2015年GEP約2219.9億元,是同年GDP的16倍;單位面積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近0.79億元每平方公裡。

由此,武夷山不僅摸清了整體生態系統的家底,還摸清了不同生態系統、不同區域的家底:在森林、溼地、農田三大生態系統中,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最高,佔97.6%;從區域看,當地星村鎮不僅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最高,而且生物多樣性服務價值也最高,2015年價值核算為377億元。

GEP價值核算,為當地實現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提供了決策工具。「有了GEP核算,就知道我們生態文明建設的工作重點在哪裡,未來發展更加有的放矢。」星村鎮鎮長曾智敏介紹,近年來,星村鎮厚植生態底色,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持續開展退茶還林、退茶還田。

作為產茶大鎮,如今,星村鎮村民們真切地感受到良好生態環境帶來的益處。2018年,茶農楊文春響應政府號召,把自家310畝茶園改造成高標準生態茶園,雖然成本高、售價高,但茶葉品質上去了,反而更好賣了。他感慨地說:「好生態,才有好茶,好茶才有市場。」

生態環境「高顏值」,促進了經濟發展「高素質」。今年9月,作為GEP的升級版,「武夷山市經濟生態生產總值(GEEP)核算」項目在北京通過專家組驗收。這是目前我國完成的首例經濟生態生產總值(GEEP)核算。根據核算,武夷山市經濟生態生產總值(GEEP)2018年為2562億元,比2015年增長300多億元,生態產品價值溢出逐年增加,GEEP呈現加速發展趨勢。

永泰縣的青山變「金山」

福建GEP核算改革試點取得成果,在全省各地引起熱烈反響,各地紛紛立足自身實際,圍繞「兩山」發展理念,展開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索實踐,不但將綠水青山貼上「價籤」,更讓綠水青山「變現」,努力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近年來,在福州永泰縣嵩口鎮裡洋自然村,曾經愁眉不展的當地林農們又重新展開了笑顏。原來縣裡推出的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改革,讓家門口的青山真的變成了「金山」。

裡洋村是遠近聞名的林業村,當地人靠山吃山,可自從村裡商品林被劃入重點生態區位後,嚴格的限伐政策,讓林農們只能「捧著金飯碗討飯吃」。

生態保護的紅線不能碰,老百姓守著商品林盼變現,矛盾如何解開?永泰縣委書記陳斌介紹,作為全國、全省試點,永泰創新推出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改革。

「通過贖買,一次性將林木所有權、使用權和林地經營權收歸國有,林地所有權仍歸屬村集體。」永泰國有林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其梭說,縣裡先後出臺《永泰縣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林木贖買方案》《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後林地租賃辦法》等文件,成立國有林業開發有限公司,為贖買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和規範標準,加快資源流轉。

去年10月,裡洋村的林農們把聯合承包的2500多畝商品林流轉給永泰國有林業開發有限公司,合同總價款744萬元,分兩筆到帳,讓林農們的腰包鼓了起來。「今年我想多留點錢,接著種大樹種好樹。」69歲的老林農陳正祖說。

生態得綠,林農得利。目前,永泰全縣共籌措贖買資金7400多萬元,完成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125宗,面積32710畝,受益林農2456戶11745人,林農增加收入6686萬元。

生態保護不是一買了之,森林的後續經營管理也要緊緊跟上。永泰縣以贖買林權入股,與福州市綠色金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綠金(永泰)鄉村產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共同開發林下種養、林業碳匯、森林旅遊等項目,為贖買林地注入造血功能。

打通了「兩山」轉化通道,永泰這個省會福州的「後花園」,好山好水吸引了八方來客。近3年來,全縣旅遊人數和旅遊綜合收入年均增速均超20%以上,2019年旅遊人次突破1200萬,在省內僅次於武夷山市。同年,永泰還榮獲全國首批「全域旅遊創建示範區」。

(記者 高建進)

相關焦點

  • 武夷山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的探索與實踐
    作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福建省探索構建生態系統價值核算體系和機制,選擇福建省武夷山市為試點地區,開展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工作。 福建省武夷山市風景秀麗,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雙重遺產地。同時,作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承擔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樣性維護等重要生態功能,關係福建省的生態安全。
  • 為綠水青山計算「身價」
    福建試點生態系統服務價值(GEP)核算為綠水青山計算「身價」「生物多樣性、負氧離子武夷山水有「身價」福建武夷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地,有「天然植物園」「昆蟲世界」「鳥的天堂」「蛇的王國」之譽。然而,武夷山水到底有多好,卻一直沒有科學量化的指標。實行生態系統服務價值(GEP)核算試點後,這塊生態寶地如今有了自己的「身價」。
  • 擴大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範圍、完善生態環境治理體制……深圳...
    10月1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支持深圳實施綜合授權改革試點。《方案》明確,完善生態環境和城市空間治理體制,包括擴大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範圍等內容。《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8月,深圳市生態服務價值(GEP)核算系統正式上線。
  • 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核算
    對話嘉賓簡介:歐陽志雲,現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生態學會理事長,中國生態經濟學會副理事長。主要從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評估與保護研究。建立區域生態系統評估方法體系、生態功能區劃理論與方法,提出以生態資產與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為基礎的生態效益評估理論和方法。
  • 浙江舉行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標準新聞發布會
    根據中央工作部署,我省紮實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近期發布了全國首部省級《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技術規範 陸域生態系統》(以下簡稱「GEP核算標準」)。  下面,我向各位介紹我省GEP核算標準制定有關情況。
  • 廈門開展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業務化核算
    廈門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業務化核算的整體設計  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業務化核算,是指以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核算可重複、可比較、可應用為目標,基於業務部門日常監測、資源清查、統計數據等,採用相對簡單的統計核算模型,由當地行業部門完成核算。
  • 智庫建言|做好核算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奠定基礎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又明確指出「積極探索推廣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選擇具備條件的地區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但目前,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的理論基礎還較薄弱,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需要突破的難點還很多,進一步做好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研究和實踐工作仍是非常迫切的任務。
  • 福建創新生態環境審判「三加一」機制 為綠水青山厚植司法「防護林」
    福建創新生態環境審判「三加一」機制為綠水青山厚植司法「防護林」光明日報記者 高建進今年4月,福建省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與三明市河長制辦公室共同設立全國首個流域司法數字治理雲平臺為築牢綠色發展法治屏障,近年來,福建法院著力構建新時代生態審判體系,建立環境資源審判庭等專業化審判機構,對涉及生態環境保護案件,實行集刑事、民事、行政和非訴行政執行案件於一體的「三加一」歸口審理,最大限度發揮專業化審判機構的優勢和作用。生態環境「三加一」審判機制,為福建的綠水青山厚植密織起司法「防護林」。
  • 以生態系統價值核算助力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關於生態產品的內涵界定目前還沒有形成共識,生態產品價值評估尚未形成統一、標準的評估框架,基礎理論研究的相對滯後影響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建立。生態產品是指在不損害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為人類提供的生態系統物質和服務產品。為此,我國多地正在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與方法,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價值認識不到位、價值存量不清楚、轉化路徑單一等問題。
  • 建立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制度 促進深圳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生態產品是自然生態系統為人類生存與發展提供的物質資源和生態環境服務,不僅包括糧食、肉、魚等食物,水資源、木材、生態能源等物質產品,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水源涵養、氣候調節、洪水調蓄、汙染物淨化等生態調節服務產品,以及景觀美學價值、生態旅遊、精神健康與生態文化產品。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是指運用生態經濟學方法,評估生態產品功能量及其蘊含的經濟價值。
  • 《鹽田區城市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技術規範》(SZDB/Z 342...
    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 GEP)是指一定區域在一定時間內生態系統的產品與服務的價值總和,是生態系統為人類福祉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及其經濟價值總量。國際上通用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以「國內生產總值(GDP)」為主要核算指標,用以核算人類經濟活動的成果,但忽視了生態系統為人類生存與發展提供的潛在服務的價值。隨著社會發展認識的深入,GDP的缺陷逐漸暴露:資源、環境的代價沒有合理扣除,自然資本的價值缺乏科學估算,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的舊債沒有還清,不適當地將GDP作為判定國民福祉的指標等等。
  • 生態建設丨以生態系統價值核算助力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在推進「兩山」轉化工作中,仍存在如何核算、怎麼轉化等現實難題。關於生態產品的內涵界定目前還沒有形成共識,生態產品價值評估尚未形成統一、標準的評估框架,基礎理論研究的相對滯後影響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建立。生態產品是指在不損害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為人類提供的生態系統物質和服務產品。
  • 從一地到全省,浙江省級GEP核算標準出臺
    評價一個地區生態環境價值幾何,浙江有了省級標準。  日前,浙江發布全國首部省級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標準——《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技術規範陸域生態系統》(以下簡稱「GEP核算標準」)。經過麗水兩年多的試點探索,浙江GEP核算正式從試點走向省域標準化。
  • 浙江GEP核算走向省域標準化,將為全省「兩山」轉化打開怎樣的新通道?
    >日前,浙江發布全國首部省級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標準——《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技術規範陸域生態系統》(以下簡稱「GEP核算標準」)。 徐幸舉例,以往大家雖然知道溼地、森林、湖泊等都是有價值的,但是到底有多大價值?依然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而GEP核算讓這個答案更清晰。「GEP核算出來的『價』,讓我們知道每一寸土地的生態價值,進而引導各地加快發展生態旅遊、鄉村民宿、森林康養等幸福產業,變『美麗風景』為『美麗經濟』,把金山銀山做大。」徐幸說。
  • 全國首個城市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自動核算平臺在深圳上線
    記者8月7日從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和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聯合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深圳市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系統正式啟用。據悉,這是全國第一個城市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自動核算平臺,將為協調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新的支撐。
  • 【本期關注】張衛民 | 自然資源資產生態價值核算理論問題探討
    在實踐方面,目前國家統計局組織的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試編還未涉及自然資源資產生態價值核算,但自然資源部組織的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試點工作中,對溼地、耕地、林地、草地等具有生態功能的自然資源,分別核算了水源涵養、土壤保持、防風固沙、固碳釋氧4項生態服務的實物量。
  • 廈門生態系統生產價值1994.18億元 相當於當年GDP的41.62%
    亮點1  攻克「理論難關」  率先全國確立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核算「八大原則」  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核算是摸清生態環境「家底」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工作賦予廈門市的試點改革任務。第一步便是實現以價值量衡量生態系統服務水平,具體體現為每年開展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核算,發布核算白皮書,更直觀地了解全市各區生態保護水平和生態系統服務水平的變動情況和差異。以2018年為例,廈門市生態系統生產價值為1994.18億元,相當於當年GDP的41.62%;其中,休憩服務在生態系統生產價值中佔有絕對優勢,佔全市生態系統生產價值的85.11%,其次是物種保育更新服務,價值量為152.82億元。
  • 獨家| 王金南院士等解讀《陸地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技術指南》
    2015年中央改革辦、國務院改革辦審議通過了「1+6」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方案,《開展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方案》《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試點方案》《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對包括自然資源資產在內的生態系統服務核算提出技術需求。
  • 「專家視角」王金南,王夏暉: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是踐行「兩山...
    通過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有效協調生態環境保護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成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打通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關鍵路徑,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和引領全社會綠色生活新風尚的重要途徑。
  • 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實現路徑
    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把看不見、摸不著的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既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舉措,更是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有益探索。  日前,記者採訪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典型林業生態工程效益監測評估國家創新聯盟首席科學家王兵,他從宏觀理論到具體實踐,講述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一些模式與路徑,以及生態價值核算的最新進展,全方位展示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