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進化越低級,這種生物不用呼吸也能生存?它的能量從哪裡來?

2020-12-04 麥克斯韋妖妖靈

一直以來,我們認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需要進行呼吸作用的,沒有氧氣,沒有呼吸,我們很難想像生物將如果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然而就,近來科學家真的發現了一種不需要的呼吸的寄生蟲,它為什麼可以不呼吸呢,它是如何生存的呢?一起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鮭居尾孢蟲

鮭居尾孢蟲是鮭魚身上的寄生蟲,主要是感染魚身上的肌肉細胞,鮭魚的體內幾乎是接近無氧的狀態,這也說明這種寄生蟲不需要氧氣就能夠生存下來。

當魚感染了這種寄生蟲後,魚身上會長出白色的泡泡。在顯微鏡下,這種生物的像藍色的精子一樣,有兩條尾巴和一對橢圓形的眼睛,這「眼睛」能夠幫助寄生蟲緊緊地抓住宿主細胞。

它與我們所熟知的動物,甚至多細胞生物都有非常顯著的區別,這個區別就是沒有線粒體。在對它進行基因測序的研究中,也沒有發現它的線粒體基因。那這說明了什麼?

線粒體基因組

線粒體是在大多數細胞中為細胞製造能量的一種結構,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場所,因此是細胞的動力室,為細胞的生存提供能量。正因為 線粒體是一種細胞器,因此它擁有自己的基因組,線粒體裡面的DNA能夠參與蛋白質的合成、轉錄和複製等。線粒體基因在細胞中負責這呼吸作用,這一基因組的缺失說明這一生物是不進行呼吸作用的。

單細胞生物和多細胞生物

根據細胞的數量,有單細胞生物和多細胞生物。顧名思義,單細胞生物只由單個細胞組成,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生物,比如細菌,而細菌只具有核糖體並沒有細胞器,也就是說沒有線粒體的,它們可以通過自養來生存。

那麼多細胞生物就會更複雜一些,它具有多個,並且分化的細胞,自然界中,我們能用肉眼觀察到的生物,基本上都是多生物細胞。

一直以來,我們都是人為生物的進化史朝著越來越複雜的方向轉變的,也就是單細胞生物通過不斷的進化逐步變成了多細胞生物,生物體的形態不斷地複雜。但是鮭居尾孢蟲確實一種完全不同的生物,雖然是多細胞生物,但它卻將自己進化成了單細胞生物。

鮭居尾孢蟲的祖先

科學家認為鮭居尾孢蟲的祖先是水母,是在海洋裡簡單又微笑的遊泳者,但是隨著進化它們慢慢失去了自己原有的組織、神經、細胞、肌肉,幾乎所有的一切,現在,它們幾乎已經沒有了多細胞生物的特徵,到人類發現 他們的時候,它們甚至已經失去了呼吸作用。

這種基因的萎縮很有可能能給這種寄生蟲帶來更大的生存優勢,它們的繁殖頻率能因此得到提高,正式因為它們是世界上最小的動物,因此它們的繁殖速度就異常地快。

如果不呼吸它是如何獲得能量的呢?

這也是人類首次發現無需氧氣,不用進行呼吸作用就能生存的動物。因此,對這種寄生蟲的研究仍然是非常的有限。在對這一生物進行發現之後,科學家還尚未研究出這種生物獲取生命能量的來源,但是我們應該相信,這種生物的發現對人類認識生命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

生命的啟示

我們一直以為生命的形態是從簡單到複雜,但是現在我們卻突然發現,原來有的生物形態竟是慢慢地化繁為簡。我們一直在太空中搜尋生命的痕跡,但是我們對生命的定義又是什麼呢?是能呼吸的生物嗎?生命生存的必要條件一定是氧氣和水分嗎?這種寄生蟲的發現,為我們的認知開了新的一個窗口,對人類探索外星生命也有非常深遠的啟發。

小結:

鮭居尾孢蟲是生在在鮭魚體內的寄生蟲,生存的環境接近無氧,經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這一寄生蟲缺少了線粒體基因組,也就是說這是人類發現的第一個不用呼吸就能生存的動物。我們一直以來認為生物是從單細胞不斷進化發展,並且越來越複雜的,但是這種生物卻呈現出了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它似乎不斷地拋棄原來的自己,成為了一個非常簡單的自己。這種生命的發現對人類認識生命和探索生命將有新的啟發。

關注麥克斯韋妖妖靈,帶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學動態。

相關焦點

  • 這種無氧生物不用呼吸,難道能在月球生存?科學家:可能會餓死
    在我們的認知中,大多數生物生存是需要氧氣的,動物自不必說,就連能製造氧氣的植物也是有呼吸作用的。我們在探索外太空時,也要把氧氣定為重要的生存條件,當然我們見過一些細胞是厭氧的,你見過不需要氧氣的生物嗎?
  • 生物進化能否擴大為宇宙進化
    王東嶽認為,無論生物進化和宇宙進化都是「弱遞代償」的,即進化造成代代弱化,越是簡單低級的東西,質量佔有度和生存佔有度越高;越是複雜高級的東西,質量佔有度和生存佔有度就越低。在王東嶽看來,越是進化,越是科學,越是文明,質量佔有度和生存佔有度就越低,越要攥取和消耗更多的資源代償來維持,其結果是加速走向毀滅,進化、文明和科學已經把自己推向了毀滅的前夜。
  • 為什麼越高等的生物,滅絕的就越快?
    縱觀世界已經滅絕的生物,其中好像大多都是相對高等的動物,但在印象中,昆蟲之類相對低等的生物好像一直都存在著,甚至更低級的單細胞生物以及病毒更是如此。在我們的印象中,高等生物(例如人)相比於較低等的動物而言好像多了很多能力,比如擁有智慧,但「死因」也更多——會因心理疾病而死。相比之下,一隻蝸牛縱使有千萬種死法,卻永遠也不會因抑鬱而終。
  • 科學家發現「神秘生物」,不用呼吸就能生存,懷疑不是地球生物!
    科學家發現「神秘生物」,不用呼吸就能生存,懷疑不是地球生物!對於這些物種的出現和地球上生命的進化,人類還有很久遠的道路要走,還有很多人類用肉眼無法看到的微生物隱藏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就像是在今年科學家在一種海洋魚類的身上,又發現了一個人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新物種,這是一種微生物,科學家們將其命名鮭居尾孢蟲,它是一個寄生類的生物,一般都寄生在魚類的身上來維持自己的生命,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 不用呼吸的生物:在鮭魚體內科學家首次發現了不需要呼吸的生物?
    生活特別閱讀:科學家首次發現在鮭魚體內存在不需要呼吸的生物? 大家好,這裡是「青柳悅生活」!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這種在鮭魚體內不需要呼吸的生物是什麼?
  • 從卵生到胎生:生育為何越進化越費勁?
    不只如此,它進化出了硬骨魚類和軟骨魚類這兩大支。根據自身構造的不同,它也衍生出了不同的生殖方式,並延用至今。卵生鯊魚產下的卵從魚類的這種方式不難發現,卵胎生除了有利於繁殖後代之外,它也不必像卵生方式那樣消耗大量的能量。
  • 為什麼越是強大的生物越容易滅絕?《道德經》裡有最好的答案
    比如墨子,早在三四千年前,他們已經發明出了非常先進的工具和武器,但是卻主動將它們毀掉,棄之不用。就像老子所提倡的那樣:「有什伯之器而不用,有舟輿而無所乘,有甲兵而無所陳。使民復結繩而用之」。最好人們都能安居樂業、安貧樂道,回到「結繩記事」小國寡民的時代。
  • 進化到極致的生物,為了生存,身體早已退化,洞螈在它面前都弱爆
    進化到極致的生物人類是地球上進化最成功的生物,但除了人類以外,還有一些生物的進化也非常厲害,例如,生活在歐洲某些洞穴的獨特生物——洞螈。這種生物從外觀來看,很像我國神話故事中提到的「龍」的模樣。但實際上,這是一種兩棲類動物,喜歡生活陰暗潮溼的洞穴之中,在一般情況下,它們的身上都呈灰色或者粉紅色,看上去十分可愛。
  • 人類發現一種不用呼吸的生物,存活在魚體內,擁有奇怪的外貌特徵
    最近,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寄生鮭魚細胞組織的特殊生物體,這是一種可以不用呼吸的生物,科學家把這個最新發現的生物叫做Henneguyasalminicola。它是一種類似蝌蚪的寄生蟲,通過顯微鏡觀察,科學家們發現這種生物長相也非常特別,它的外形像是蝌蚪,但和蝌蚪不同的地方是它們的頭部長有一雙眼睛,這雙眼睛就好像科幻作品裡的外星人眼睛一樣。美國生物研究機構指出,Henneguyasalminicola這種生物是由不到10個細胞組成的。它的身體結構類似於水母或者珊瑚,而且它還是一種普遍存在於鮭魚身上的寄生蟲。
  • 地球暖化與生物進化
    以心臟器官為例:越低級動物的心臟器官越簡單,越高級動物的心臟器官越複雜,功能越強大。在低溫環境下,動物的運動能力受到制約,其心臟功能受到限制,心臟的結構自然簡單。而溫度的提升迫使動物新陳代謝加速,從而迫使心臟功能的提升。自然環境的向好會使更多更好的生物種類、種群誕生,使生物進化呈現出倒金字塔型。這個過程呈現出了生物進化的基本規律:生物進化是由生態環境暖化所引起的協同關係。
  • 分析:能量越低越穩定,鍵能越高越穩定
    老師馬上在黑板上寫出一行數據:H-Br的鍵能為:362KJ/mol老師剛寫完,化學課代表就說:鍵能越高越穩定。頓時,鴉雀無聲,所有目光都集中在第一排那個戴眼鏡的男生。同學們於是朝黑板中間那行字看到,開始讀了出來:鍵能越高越穩定,能量越低越穩定。但,化學課代表還是比同學們多想了一層,他的一個推理思路是:首先氯化氫比溴化氫更穩定,在觀察一下鍵能,剛好氯化氫的鍵能要高於溴化氫,在看一下標題,鍵能越高越穩定,一定錯不了。(為嚴謹的思維鼓下掌)
  • 地球連續150年的大雨,低級生物進化成恐怖物種
    地球人口已經銳減到不足兩億,高溫導致出生率還在持續降低,殘存的人類組建了地球聯邦,嘗試著為人類找到出路,城市已經全部廢棄了,高溫潮溼的大氣是人類身體無法承受的,大部分人類居住在高原地帶的地下城中,這裡不會有洪水泛濫,算是人類的最後領地了,一百多年過去了,沒人能阻止這場大雨繼續,人類不知道希望在哪裡,只能等待自然的復甦。
  • 2021年中考生物知識點:生物的進化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生物知識點:生物的進化,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生物進化的有力證據——動植物化石。   在地層中保留下來的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和遺蹟,都稱為化石。   2.生物進化的順序和意義。
  • 挑戰生物極限的物種,寄生在魚體內,可能與火星生物生存方式相同
    一些潛水運動員能夠憋氣三分鐘以上,這已經是人類的極限了,人類不可能做到完全不用呼吸。地球上的生物多種多樣,豐富多彩,那麼會不會存在一種不用呼吸的生物呢?事實證明,這種生物是真實存在的。科學家們在寄生鮭魚細胞內找到了一種生物,將其稱為「Henneguyasalminicola」,這是一種寄生蟲,外形有點像蝌蚪,在其圓柱形的頭部頂上,長著一雙眼睛,樣子很奇特。
  • 生物為什麼會進化出性別?科學家:這正是進化的意義!
    導讀:人類有男性和女性之分,哺乳動物也有雌性和雄性的分別,但對於許多低等生物而言,雌雄同體是非常常見的現象。而且越是低級的生物性別的概念就越模糊,對於最低級的生物而言,甚至沒有性別之分!為什麼生物會進化出性別呢?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嗎?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物生的進化
    ,成為化石的生物()     A.數量越多B.越簡單、越低等C.種類越豐富D.越複雜、越高等     9、就生物本身來講,生物能發展進化的關鍵因素在於()     A.過度繁殖B.產生變異C.生存鬥爭D.自然環境的選擇     10、原始生命形成的過程中,保護原始生命不受紫外線傷害主要靠(
  • 腦科學日報|為什麼胖的人「越吃越餓」?不用咖啡,快走也能提神
    這一研究同時證實人胚眼視網膜神經前體細胞(human Neural Progenitor Cells, hNPCs)的外泌體(hNPC-exos)富含與mNPC-exos類似的miRNAs,同樣能靶向抑制小膠質細胞TNF-α,IL-1β及COX-2的表達。2,為什麼胖子容易「越吃越餓」?
  • 這5種花,越冷長得越旺,不用曬太陽,也能開花到爆盆!
    不過,如同人有不怕冷得一樣,花卉也有不用曬太陽的 ,有些花卉天氣越冷它越長,就算得不到太陽光的照射,它也依然能開到爆盆!白掌這是一種有點耐寒的植物,冬天只要室溫在十度以上,它就能正常生長。耐寒並不意味著它喜歡嚴寒,高溫的情況下,它會生長得更好。它還特別耐陰,只要有點光,它就可以正常生長。
  • 誰說Pokemon越進化越醜?數一數它們的變美進化論
    回顧Pokemon,大家(尤其是女生)特別喜歡萌萌的未進化小精靈,反而覺得進化長大以後就萌值降低。其實,變強又變美的勵志小精靈也是大有人在噠~ 下面就讓小AI來給大家數一數小精靈變強變美進化論吧 --進化意味著萌值減小,眼睛變小,體積變大,變胖花也開了很多小精靈都延續了這種常見的進化規律,即:【變大變強】在成長的同時,體型變大,形態更成熟,四肢更發達,也有特定武器升級。
  • 為什麼越高等的生物滅絕越快?
    是越「特化」的生物,滅絕的越快。那些生物在進化中,高度適應某一環境,以至於在環境劇變時,難以適應新環境而滅絕。這個問題不僅僅出現在高等動物中。只是高等動物的體型一般比低等動物要大,更容易留下化石,也更容易被我們察覺,所以顯得好像死的全是高等動物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