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無氧生物不用呼吸,難道能在月球生存?科學家:可能會餓死

2020-09-12 嶽悅於世

在我們的認知中,大多數生物生存是需要氧氣的,動物自不必說,就連能製造氧氣的植物也是有呼吸作用的。我們在探索外太空時,也要把氧氣定為重要的生存條件,當然我們見過一些細胞是厭氧的,你見過不需要氧氣的生物嗎?

這一問題的答案隨著最近以色列科學家的一項發現而被揭曉,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無氧也能存在的多細胞寄生生物,這是在人類歷史上首次發現,這將打破人類的常規認知,意義重大。

據國外媒體報導,這是一種類似水母的寄生蟲,寄生於北太平洋的鮭魚體內,外形有些像蝌蚪。它們緊貼著鮭魚的胃,那裡的氧氣含量幾乎為零,經過檢測研究人員發現它們沒有線粒體基因組,這是迄今已知唯一沒有線粒體基因組的多細胞生物,意味著該生物不會呼吸。目前該研究報告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地球生命大約在14.5億年前開始逐漸形成有氧代謝能力,大細菌吞噬了小細菌,之後滋生出的細菌會寄生在大細菌體內,這種共生方式均有利於雙方生存。於是雙方共同進化,最後小細菌變成了線粒體,線粒體分解氧氣產生一種叫做三磷酸腺苷的分子,多細胞生物就是利用這種分子為細胞獲取能量的。但是一些細胞(原核細胞)也進化出了厭氧的細胞器,不過都是有氧和無氧呼吸共存,那種單一無氧呼吸的細胞是否存在一直是一個飽受爭議的話題。

所以我們的常規認知是:大多數動植物細胞(真核細胞)是有線粒體的線粒體就是有氧呼吸的場所,也是細胞產生能量的過程,線粒體能夠將食物轉化為能量。而原核細胞沒有線粒體,但能利用細胞膜和細胞質基質來進行呼吸作用。

聽起來這種寄生蟲和原核生物很像,區別就是:原核細胞也對氧氣有一定的依賴,這種寄生蟲的細胞從是完全不耗氧的。如果這種生物被帶到月球,它不會因為缺氧死掉,可能會因為找不到宿主最後餓死。而且這種寄生蟲的組成細胞不到10個,已經失去了組織、神經細胞、肌肉和有氧呼吸的能力,成為了一種更加簡單的動物,甚至已經開始具備了單細胞真核生物的特徵。

對於尋找外星生命的意義反而不是很重要,我們經常難以接受那些顛覆認知的東西,外星生命在我們眼中好像就應該是需要氧氣的,人腦想不到它們就不存在,但是人腦想不到的東西有很多,都不存在?誰知道我們賴以生存的氧氣會不會是某些以甲烷為生的生物眼中的毒氣。

不過這種生物的發現顛覆了我們對傳統細胞的認知,更有助於我們探索生命的起源和本質。

相關焦點

  • 越進化越低級,這種生物不用呼吸也能生存?它的能量從哪裡來?
    一直以來,我們認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需要進行呼吸作用的,沒有氧氣,沒有呼吸,我們很難想像生物將如果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然而就,近來科學家真的發現了一種不需要的呼吸的寄生蟲,它為什麼可以不呼吸呢,它是如何生存的呢?一起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 科學家發現「神秘生物」,不用呼吸就能生存,懷疑不是地球生物!
    科學家發現「神秘生物」,不用呼吸就能生存,懷疑不是地球生物!在宇宙當中,星球的數量確實非常的多,但是像地球這樣可以製造出星球的生命,似乎只有地球這一顆而已,地球上憑藉著優渥的環境誕生了數不勝數的生命,從體型龐大的猛獸一直到用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這些生命的出現,組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生機勃勃的地球生物圈,所有的生物在這裡,繁衍生息,世代相傳。
  • 不用呼吸的生物:在鮭魚體內科學家首次發現了不需要呼吸的生物?
    生活特別閱讀:科學家首次發現在鮭魚體內存在不需要呼吸的生物? 大家好,這裡是「青柳悅生活」!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這種在鮭魚體內不需要呼吸的生物是什麼?
  • 人類發現一種不用呼吸的生物,存活在魚體內,擁有奇怪的外貌特徵
    最近,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寄生鮭魚細胞組織的特殊生物體,這是一種可以不用呼吸的生物,科學家把這個最新發現的生物叫做Henneguyasalminicola。它是一種類似蝌蚪的寄生蟲,通過顯微鏡觀察,科學家們發現這種生物長相也非常特別,它的外形像是蝌蚪,但和蝌蚪不同的地方是它們的頭部長有一雙眼睛,這雙眼睛就好像科幻作品裡的外星人眼睛一樣。美國生物研究機構指出,Henneguyasalminicola這種生物是由不到10個細胞組成的。它的身體結構類似於水母或者珊瑚,而且它還是一種普遍存在於鮭魚身上的寄生蟲。
  • 挑戰生物極限的物種,寄生在魚體內,可能與火星生物生存方式相同
    一些潛水運動員能夠憋氣三分鐘以上,這已經是人類的極限了,人類不可能做到完全不用呼吸。地球上的生物多種多樣,豐富多彩,那麼會不會存在一種不用呼吸的生物呢?事實證明,這種生物是真實存在的。科學家們在寄生鮭魚細胞內找到了一種生物,將其稱為「Henneguyasalminicola」,這是一種寄生蟲,外形有點像蝌蚪,在其圓柱形的頭部頂上,長著一雙眼睛,樣子很奇特。
  • 科學家發現神秘「新物種」,不用呼吸也能生存,還長著外星眼睛?
    科學家發現神秘的「新物種」,不用呼吸也能生存,還長著外星「眼睛」?在茫茫宇宙中,運行著無數顆不同的星球,在人類有限的文明中,至今只發現了地球這唯一一顆擁有生命的星球。而地球的生物多樣性,則造就了這個世界的美麗。無論是那體型龐大的猛獸,還是那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得到的微生物,都是地球生物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 生物一定要氧氣?動物定義或將改寫,首次發現無氧也能生存的生物
    在我們的認知中,動物生存是需要氧氣的,植物雖然能夠製造出氧氣,但植物也是有呼吸作用的,在呼吸作用的同時,氧氣同樣是必不可少的,這也就說明了只要是生物,都需要氧氣來進行呼吸作用,為自身提供能量,而且人類在探索外太空時,也是根據該星球有沒有氧氣來判斷是否適合生命的生存,然而今日這一理論獲將要被改寫了,原因就是以色列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無氧也能存在的多細胞寄生生物,這是在人類歷史上首次發現,具有非常大的意義
  • 科學新發現:地球上首個無氧也能活的生物
    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有一種已存活5.5億年的鮭居尾孢蟲(Henneguya salminicola),沒有氧也能活。它們寄生於鮭魚,只靠吃現成的養分就能維持生命。這是地球上已知的首個不呼吸的生物。日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寄生於鮭魚細胞組織的生物
  • 首次發現「無氧生物」:類似水母的寄生蟲不會呼吸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今年初,科學家發現一種類似水母的寄生蟲,它們沒有線粒體基因組,這是迄今已知唯一沒有線粒體基因組的多細胞生物,意味著該生物不會呼吸,事實上,它的存在完全顛覆了人們對地球生物的廣義認知,因為它的生存完全不依賴氧氣!
  • 地球首次出現「無氧生物」:類似水母的寄生蟲不會呼吸
    據國外媒體報導,今年初,科學家發現一種類似水母的寄生蟲,它們沒有線粒體基因組,這是迄今已知唯一沒有線粒體基因組的多細胞生物,意味著該生物不會呼吸,事實上,它的存在完全顛覆了人們對地球生物的廣義認知,因為它的生存完全不依賴氧氣!
  • 月球生鏽了!科學家在月球上發現了「鐵鏽」,難道月球有氧氣?
    原因是這次發現的氧化鐵基本上都存在高緯度地區,且分布比較廣泛,所有科學家說月球生鏽了。相信你也和科學家一樣感到意外,月球為何會存在氧化鐵呢?難道月球以前有過氧氣?我們知道鐵這種元素極易和氧氣發生反應,你看在地球上存在的鐵基本上都以Fe2O3、FeO的形式保存了起來,自然狀態下鐵原子根本無法單獨存在。
  • 在古老的無氧世界,它們靠什麼生存下來?
    現在,這些古老的微生物群落仍有其現代版本至今仍存活於地球之上,或許還有一部分這樣的微生物群落仍在使用砷而生存。如果發現了這樣的群落,是否就能算作為這種「砷理論」找到了證據?有一個主要由智利科學家和阿根廷科學家組成的科考隊,他們的目標是在有著極端條件的安第斯山脈中探尋有生命的疊層石。
  • 科學家發現首例不用呼吸的生物,看起來酷似「外星嬰兒」?
    曾經有生物學家推翻所有人的「外星人」印象,稱外星人可能是一種細菌或一種藻類生物。而最近,美國傳來了一則特大的消息。科學家發現了一種不需要呼吸、並且沒有線粒體基因組的生物。這是人類在地球上發現的首例不用呼吸的生物。它叫「鮭生粘孢蟲(Henneguya salminicola)」是一種寄生蟲,主要寄活在海洋中的魚類。
  • 科學家首次發現不用呼吸的動物:一種擁有外星人雙眼,寄生在鮭魚的...
    在一般的認知中,動物需要取得氧氣才能存活,然而科學家最近發現一種新生物,它不需要氧氣,而是靠鮭魚身上的養分存活。這個發現可能改寫科學界對動物的定義。所有動物都需要氧才活得下去,對嗎?錯!科學家在2月28日發布研究指出,有一種已存活5.5億年的寄生蟲不用呼吸即可維繫生命,它們寄生鮭魚,只吃現成養分就能活。
  • 在那個古老的無氧世界,它們靠什麼生存了下來?
    現在,這些古老的微生物群落仍有其現代版本至今仍存活於地球之上,或許還有一部分這樣的微生物群落仍在使用砷而生存。如果發現了這樣的群落,是否就能算作為這種「砷理論」找到了證據?有一個主要由智利科學家和阿根廷科學家組成的科考隊,他們的目標是在有著極端條件的安第斯山脈中探尋有生命的疊層石。
  • 地球上的生命為什麼需要呼吸,有沒有不呼吸的動物?
    地球上的生命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自然界任何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微生物,都普遍存在呼吸現象,連最高級的生物人類也無法避免呼吸。在沒有空氣的太空,地球上的任何生命都無法生存。 那麼地球上的生命為什麼要呼吸呢?
  • 在有氧氣之前,地球上生物呼吸的是什麼?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新媒體專電 在有氧氣之前,地球上的生物是如何呼吸的?西媒稱,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已經找到了答案:砷。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9月28日報導,在地球上第一次產生氧氣之前,地球上的生命早已發展擴散。實際上,迄今發現最早的生命有機體化石遺蹟可追溯到37.6億年前,但許多人認為生命應該起源於更早的時代,至少在40億或41億年前。
  • 地表最強生物,或成功渡過物種大滅絕!最後去了月球
    萬物終有時,地球上的生物不管你是兇殘如上古恐龍,還是溫柔如現代水豚,都逃不過自身的限制,如果生存的環境發生劇變,最終也會走向命運的終點。然而今天要講的這種生物可沒有這種自身限制,即使生存環境劇變也難以傷它絲毫,堪稱地表最強生物。
  • 許多微生物的生存可以沒有氧氣,有沒有不需要氧氣的動物呢?
    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大多數的生物的生存是離不開氧氣的,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在所有的生物中,厭氧生物就是不需要氧氣就能生存的一大類生物。而厭氧生物大都是微生物,那麼,在動物界中有沒有不需要氧氣也能生存的動物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們簡單的來說幾種不需要氧氣就能生存的動物。
  • 快餓死的北極熊,普通人為何不能給它投食?拯救它們難道不對嗎?
    快餓死的北極熊,為什麼不能給它餵食?拯救它們難道不對嗎?曾幾何時我們還在為人類大量排放氟類物質而導致的臭氧層空洞的破壞而感到擔憂,隨著時間的推移,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使用氟類物質變得越來越少,北極地區的臭氧層空洞也得到了一定的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