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太意外!珠海一公園驚現「恐龍蛋」?!)
廣東珠海鬥門華發水郡溼地公園驚現「恐龍蛋」?一周之前,家住廣東中山市坦洲鎮的業餘化石採集愛好者
在該溼地公園附近的施工廢土中發現了一顆巨型橢圓石頭,憑藉多年採集化石的經驗,推測極有可能是恐龍蛋化石。
王強
博士已趕往現場辨認,認為該化石為紅層,廣泛分布於廣東地區,一般有著7000萬年至9000萬年的歷史,其與「恐龍蛋」化石的形成有密切關係。
此前一周,11月15日,市民陳敏在珠海鬥門華發水郡溼地公園散步時,在查看附近工地的施工廢土時,意外發現了這塊石頭。「這確實是恐龍蛋化石。」當天下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王強博士前往發現處查看。
「可以看到,蛋片散落在巖石中,並未形成蛋窩狀,這是因為在流水的作用下,蛋片發生了位移。 」王強表示,化石的形態對研究其原產地的古地理環境有指導意義。
「根據現有信息判斷,這裡並不是化石的原產地,陳敏尋獲的巖石是外地運至珠海用於工程用途的渣土。」經過實地調查走訪後,王強得出了上述結論。他表示,由於無法確定渣土的具體來源,陳敏發現的恐龍蛋化石的原產地也是一個未知數,鬥門乃至珠海是否產有恐龍蛋化石尚待未來繼續發現。
據南方+(記者 林鬱鴻)
南都君特選
本文來源:南方都市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