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差分析常見問題匯總,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2020-12-04 SPSSAU

本文以SPSSAU系統為例,針對方差分析的常見問題進行匯總說明。

關於方差分析的分析思路及相關操作可閱讀連結文章:

SPSSAU:全流程總結方差分析,只看這篇就夠了。

①問題一:t檢驗與方差分析的區別?

t檢驗只能進行兩組之間的比較,當分析項X組別超過兩組時,應使用方差分析。

②問題二:方差分析是否需要滿足正態性?

方差檢驗一般需要進行正態性檢驗,但方差檢驗對數據的正態性的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只要數據近似正態即可接受。如果數據嚴重不正態,則可使用非參數檢驗。

非參數檢驗

也有文獻提及可將數據進行轉換後使其更加接近或符合正態性,然後繼續使用方差分析,用戶可嘗試進行數據轉換【數據處理->生成變量】功能,一般是對數據進行比如求對數,開根號等處理。

③問題三:方差分析是否需要滿足方差齊?

方差齊是方差分析的前提,方差分析前一般需要對數據進行方差齊性檢驗。

當方差齊檢驗沒有呈現出顯著性(即P>0.05),可使用方差分析。

當方差齊檢驗呈現出顯著性,即說明不同組別的數據波動不一致,方差不齊。此時可考慮使用Welch anova或Brown-Forsythe anova或非參數檢驗作為代替方法,進行分析。

方差分析

④問題四:方差分析需要的數據格式?

正常問卷數據(即原始格式)可直接進行分析。原始格式參考:

https://spssau.com/front/spssau/helps/otherdocuments/methodsdataformat.html

如果是實驗數據,通常要把數據按照下圖格式進行整理:

數據格式

整理前,每一組數據結果各佔一列;整理後,所有組別記為一列(用於標識不同組別),所有數據結果記為一列。

分析時,組別項放入X框,分析項放入Y框即可。

⑤問題五:方差分析出現null,如何解決?

結果中出現null值,多是由於數據格式錯誤或是樣本過少(只包含一個樣本n=1),導致算法無法計算出指標值。解決的方法是增加樣本量。

⑥問題六:多組數據出現差異後怎麼兩兩比較?

如果使用方差分析對比多組數據差異,結果呈現出顯著性,說明不同組別之間確實存在顯著差異,此時則可以使用【進階方法】--【事後多重比較】,對兩兩組別進行對比。

兩兩比較

SPSSAU提供了多種事後檢驗方法,適用於不同場景下使用。一般情況默認使用LSD方法即可。

⑦問題七:方差分析效應量如何解讀?

當呈現出顯著差異性(前提)時,可分析差異,同時還可以分析差異幅度,即深入分析中提供的效應量指標

方差分析時,通常使用Eta方表示效應量,其計算公式為: 偏Eta方=SSB/SST,SSB和SST均為中間過程值無需關注,SSB表示組間差,SST為總差異;

偏Eta方值介於0~1之間,該值越大說明差異幅度越大,比如偏Eta方為0.1,即說明數據的差異有10%是來源於不同組別之間的差異,一般情況下偏Eta值非常小,使用偏Eta方表示效應量大小時,效應量小、中、大的區分臨界點分別是:0.01,0.06和0.14;

同時還可以使用Cohen’s f 表示效應量,效應量小、中、大的區分臨界點分別是:0.10,0.25和0.40。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容,更多乾貨內容可關注SPSSAU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因子分析常見問題匯總,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本文以SPSSAU系統為例,針對因子分析的常見問題進行匯總說明。①問題一:提取因子個數提取因子的個數是一個綜合選擇的過程。默認是按「特徵根大於1」作為因子提取的標準。特徵根不是唯一的判斷標準。除此特徵根,還可以通過累積方差貢獻率、碎石圖等指標綜合判斷。如果分析前已經有了預期的維度(因子)劃分,也可以在分析時主動設定提取因子個數,再根據上面的指標進行調整。②問題二:因子相關矩陣在哪裡分析?使用【通用方法】--【相關】可得到相關矩陣。
  • SPSS實操教程——單因素方差分析
    我立馬就打住了他的講話,我說你這個方法是不對的,你這樣犯一類錯誤的概率會增大,你是三組,一共比較了3次,一類錯誤的概率就是1-(1-0.05)*(1-0.05)*(1-0.05)。這個時候需要使用方差分析。那怎麼做呢?做分析之前需要思考幾個問題?是不是單因素?是不是獨立?各組應變量是不是符合正態分布?
  • 方差檢驗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Excel雙樣本T檢驗之等方差檢驗1 聲明本文的數據來自網絡,部分代碼也有所參照,這裡做了注釋和延伸,旨在技術交流,如有冒犯之處請聯繫博主及時處理。
  • ICP-MS180個常見使用問題解答,你想知道的這裡都有!(上)
    那具體要看你的高純度AL是怎麼做的了,如果基體很高,那麼記憶效應就很強烈,炬管,霧化器,都要換,離子透鏡什麼的可能也要洗洗,清洗時間和你的儀器有關係,交叉的比同心的洗的時間要更長。我知道AMU表示峰寬和峰寬有關,可它是峰寬的單位嗎?中文是什麼?
  • 方差分析(ANOVA)全總結
    分析思路分析時,只要所比較的組別中任意兩者之間有差別,那ANOVA結果就是成立的(即p<.05)。但是具體差別是什麼樣的,ANOVA不會告訴你。什麼叫做具體的差別呢?仔細想一下,三者之間的比較,結果可能性是比較多樣的。
  • 從協方差分析看回歸與方差分析的聯繫
    文章來源: 丁點幫你微信公眾號作者:丁點helper無論是單因素還是雙因素方差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它們都有一些共性,比如研究的因變量(如前文的硒含量、滿意度得分),都是定量變量;而自變量,即分組變量(如地區、教育程度、性別)都是定性變量。
  • 方差分析 (ANOVA)-29
    ▶充分了解ANOVA假設模型並知道如何驗證▶理解和應用多重對照法▶為學習更複雜的實驗設計打下堅實基礎個人學習意義▶用一個簡單的方法獲得有效了解過程知識的經驗▶知道如何設計並分析一個簡單的實驗▶提高從少量數據中獲得結論的能力▶進一步認識圖形工具對數據的應用
  • 常用數據分析方法:方差分析及實現!
    下面我們先重點研究單因素方差分析, 通過一個例子,引出方差分析中的幾個概念:某保險公司想了解一下某險種在不同的地區是否有不同的索賠額。這個問題就是單因素方差分析的問題, 具體解決方法後面會說, 首先先由這個例子弄清楚幾個概念:試驗指標:方差分析中, 把考察的試驗結果稱為試驗指標, 上面例子裡面的「索賠額」。
  • 兩因素方差分析怎麼理解?
    文章來源: 丁點幫你作者:丁點helper看完單因素方差分析,一般的統計學中並不會直接講two-way(雙因素)方差分析,而是講「隨機區組設計的方差分析」,那這兩者有什麼關係嗎?從統計方法的角度來看,隨機區組設計的方差分析其實就屬於兩因素(或多因素)方差分析,一種說法認為,為什麼不直接叫兩因素,是因為不把「區組因素」算作一類真正的「因素」,而重點研究隨機分組因素。我們認為,實際稱雙因素方差分析可能更好理解。不過這裡稱作「隨機區組設計」,也是有其他特別的考慮。
  • 重複測量方差分析的操作教程及結果解讀
    基於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分析策略,重複測量數據可採用不同的分析方法,醫學中常見的有重複測量方差分析、廣義估計方程、多水平模型。 1、重複測量方差分析思路 重複測量方差分析,顧名思義,仍是屬於方差分析的範疇,因此其思路也是基於方差分解。
  • 單因素方差分析超完整分析流程
    當我們想了解不同年級的學習態度是否有區別,進而提供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又或者分析不同職業對某產品的購買意願是否有差異,進而根據分析結果精準投放廣告。以上這些分析兩個及兩個數據之間的差異情況都可以使用同一種分析方法——方差分析。01.
  • 單因素方差分析
    (一)單因素方差分析概念理解步驟  是用來研究一個控制變量的不同水平是否對觀測變量產生了顯著影響。這裡,由於僅研究單個因素對觀測變量的影響,因此稱為單因素方差分析。  例如,分析不同施肥量是否給農作物產量帶來顯著影響,考察地區差異是否影響婦女的生育率,研究學歷對工資收入的影響等。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得到答案。  單因素方差分析的第一步是明確觀測變量和控制變量。例如,上述問題中的觀測變量分別是農作物產量、婦女生育率、工資收入;控制變量分別為施肥量、地區、學歷。  單因素方差分析的第二步是剖析觀測變量的方差。
  • spss協方差分析
    什麼是協方差分析?協方差分析又稱「共變量分析」,是方差分析的引申和擴大。基本原理是將線性回歸與方差分析結合起來,調整各組平均數和 F 檢驗的實驗誤差項,檢驗兩個或多個調整平均數有無顯著差異,以便控制在實驗中影響實驗效應(因變量)而無法人為控制的協變量(與因變量有密切回歸關係的變量)在方差分析中的影響。好吧,聽不懂。簡單舉個例子來說:有一項研究,想知道男生和女生在跑步後的心率是否有差異。
  • 方差分析全解析:以one-way為例
    文章來源: 丁點幫你作者:丁點helper昨天的文章,我們對方差分析的整體邏輯進行了初步的介紹,今天將以單向(one-way)方差分析為例,具體梳理方差分析的整個過程。為了驗證我們的猜測,就可以採用方差分析來檢驗:病區與非病區麵粉硒含量的差異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這裡需要再明確一點的是,我們的目標是比較這四個地區麵粉中硒含量是否有差異,在實際操作中,我們比較的是四個地區硒含量的總體平均數,因此,只要總體平均數有差異,我們就說四地區硒含量有差異。要進行方差分析,當然,我們首先要進行假設:這四組數據都沒有差異,注意是都沒有!
  • 方差分析全解析:以one-way為例
    方差分析為例,具體梳理方差分析的整個過程。單向(one-way)方差分析,就是大家很熟悉的單因素方差分析(教科書上叫單向), 一般也稱完全隨機設計(completely randomized design)的方差分析,是指將研究對象通過完全隨機化方法,分配至多個不同的處理組,比較多組的效應指標是否存在差別。
  • 方差分析時方差不齊次怎麼辦?
    各處理條件下樣本來自正態分布總體、樣本方差相同即方差齊次,這是方差分析兩個極其重要的前提條件。此處最容易遇到的問題是:不滿足正態性,或者方差不齊時怎麼辦?今天小兵給讀者夥伴們精選兩篇文章來解答這個問題。真的!單因素方差分析你用錯了!↑點擊上方文章標題,閱讀原文。
  • 方差分析分類及SAS實現代碼
    實際應用中方差分析單獨出現的可能性很小,一般在實驗設計場景用的較多,項目中用方差分析去支撐項目的情景基本不會出現。方差分析分類單因素方差分析單因素方差分析用來研究一個因素的不同水平對觀測所產生的影響,例如不同澆水量對家裡綠蘿生長的影響、不同的省的日照差異對人的壽命的影響、不同工作時長對人情緒的影響等等,以上皆可以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進行探索分析。
  • 英國留學申請常見問題解答,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英國留學申請當中問題太多,很多學生和家長都一頭霧水,不知道問誰。今天,大英君整理了部分英國留學常見問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GMAT考試 GMAT全稱為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商科、經濟和管理專業的研究生需要考的,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英語國家都承認此項考試成績
  • 百篇數據分析方法合集,真是太太太全面了
    描述分析:計算平均值、標準差描述分析各指標解讀分類匯總:不同組別下的匯總結果1.問卷基礎如何設計一份合格的調查問卷?>2.方差分析單因素方差分析雙因素方差分析事後檢驗:方差分析後的兩兩對比協方差分析:增加幹擾項的方差分析重複測量數據方差分析3.卡方分析
  • 【學習記·第31期】單因素、雙因素方差分析VS協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能夠解決t檢驗、z檢驗所無法解決的問題,對統計學和行為科學的發展起了巨大促進作用,因此方差分析的關鍵步驟檢驗以Fisher的名字命名,以紀念其對統計學所作出的傑出貢獻。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 學習方差分析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方差分析的假定條件。當前提條件滿足時,自變量均方和誤差均方的比值是呈分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