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熱!已經立秋了,可太陽依舊燦爛灼熱,溫度高得出門仿佛走進了微波爐。熱到什麼程度?,將鐵板放在馬路上,打上兩個雞蛋,立刻就能變成荷包蛋。
夏天的溫度一年比一年高,冬天一年比一年暖和;不用溫度計,光憑身體都能切實感覺到。世界各地也都在受熱浪的侵襲,尤其是重災區北極圈。往年夏天溫度僅在10°左右,今年竟高達32°,「暖和」到令人難以置信。
「熱」已經成為全球的關鍵詞,高溫席捲、冰川融化,使北極熊和企鵝的生存受到嚴峻挑戰。南極的阿德利企鵝族群覓食困難,大量剛孵出的小企鵝在等食時凍餓而死,生下來的企鵝幾乎全軍覆沒。
而一些北極熊也因水溫過高,遊泳去到數百公裡的地方尋找冰塊和食物。然而冰川融化、浮冰縮小,茫茫大海竟也沒有幾塊能讓北極熊棲身的冰塊。在天災面前,這些北極熊要麼是溺水而亡,要麼是活活餓死。
北極冰川消融帶來的後果可能是北極熊等生物將在40年後滅絕,但這不是最終結果。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首席科學家約翰·布魯諾教授表示,大規模的氣候變暖是危險的,許多海洋保護區內的生物在快速消失,並最終永遠的消失。
迄今為止,因為氣候等原因導致的動植物滅絕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有4萬種以上的生物正在從地球上消失。
以下各類的動植物,曾也生存在這片美麗的地球上,生活在我們的身邊,但因氣候變化或人類大肆捕殺等原因,它們最後一一滅絕。現在我們也只能從博物館,或照片裡看到它們曾經的樣子了。
▽
黑海雀
1987年6月6日最後一隻黑海雀死去後,這種南美洲特有的雀科鳴鳥就此滅絕,在地球上永遠地消失了。
▽
渡渡鳥
產於非洲的島國模里西斯,公元16世紀後期歐洲人帶著來復槍和獵犬來到這裡,大肆捕殺渡渡鳥作為食物,就連幼鳥和蛋也未能倖免。過度的獵殺導致公元1681年時隨著最後一隻渡渡鳥被殺害而滅絕。
▽
大顱欖樹
又名為卡伐利亞樹,與渡渡鳥一樣生長在非洲島國模里西斯,是極其珍貴的珍稀樹種,曾靠渡渡鳥吃下種子消化掉硬殼後才能發芽生長成樹木。
渡渡鳥滅絕後,該樹種也頻臨滅絕。20世紀80年代時,模里西斯只剩下13株大顱欖樹。
▽
冰島大海雀
曾廣泛分布於大西洋地區,因外表和企鵝相似有時又被稱作北極大企鵝,是一種不會飛的鳥。19世紀早期的歐洲航海家們在北極附近的島嶼上發現了它們,大量捕殺它們作為食物。
19世紀中期時,生活在紐芬蘭外海群島上的大海雀已經被趕盡殺絕,而其它地方剩下的大海雀們也因人們瘋狂捕獲,用於製作鳥類標本而日益走向了滅亡。
▽
北美旅鴿
一種中型鴿類,從前常見於北美落葉林區,成群結隊棲息在森林中,每群多時可達一億隻以上。17世紀歐洲人發現美洲大陸後,這些拓荒者大量砍伐樹木開墾土地,導致旅鴿失去棲息地。
此後人們又以旅鴿作為食物,進行大規模的商業獵殺,多的時候一天能殺死5萬隻。在1914年9月1日旅鴿這個物種最終徹底滅絕。
▽
日月潭羊耳蒜
臺灣獨有的一種植物,生長在海拔不足1000米的高山上。在明潭水庫建設後其棲地遭受嚴重破壞,迄今為止已超過70年未有後續發現記錄,滅絕的可能性非常大。
▽
南非斑驢
前半身有黑白紋像斑馬,後半身是褐色又像馬,是生活在南部非洲的一種動物。19世紀歐洲移民大量湧入非洲瘋狂獵殺肉質鮮美的斑驢。1883年飼養在荷蘭動物園的最後一頭斑驢死亡後,斑驢從此滅絕。
▽
印尼峇里虎
世界上體型最小的老虎,體長只有1.5米,生活在印尼峇里島北部的熱帶雨。林峇里虎的皮毛、骨肉都極受歡迎,因此也遭到了人類的獵殺。1937年9月27日最後一隻雌虎被射殺後,就再也沒有人親眼看過峇里虎了。
▽
澳洲袋狼
曾分布在大洋洲大陸,數量繁多,但大量移民來到這裡之後佔用土地發展農業、畜牧業,消滅了袋狼賴以為生的小動物,袋狼被迫盜食羊和家禽,引來人們的圍剿獵殺。
從1888年 到1914年,被殺死的袋狼高達12268隻,1933年最後一隻袋狼在默本納死於非命,從此以後人們再也沒有見過這種珍稀動物。
▽
直隸獼猴
曾是中國分布最北的靈長類動物,生活在霧靈山地區。此前該地區因是滿清皇族的陵寢而被劃為禁地,使得那裡自然生態環境得到保護,成為了野生動物的樂園。
但20世紀後人們湧入霧靈山地區大肆砍伐樹木,嚴峻的環境使得獼猴越來越少,最終沒有熬過80年代滅絕於霧靈山。
▽
高鼻羚羊
生活在歐亞大陸北部和阿拉斯加地區,由於羚羊角是為名貴藥材,長期遭到大量捕殺,中國的野生種群已經滅絕。
原分布於俄羅斯南部、蒙古國,及中國新疆北部,現僅於俄羅斯能見到極少量。
▽
臺灣雲豹
臺灣特有亞種的貓科動物,也是臺灣島上最大型的野生動物之一,它們身上的深色雲紋能幫助它們生活在叢林當中不易被發現。1972年人類對雲豹的過度捕殺及對其棲息地的破壞,導致臺灣雲豹滅絕。
▽
麋鹿
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曾僅產中國。但由於生境的變化溼地日益減少,再加上人為大量捕殺麋鹿數量銳減。
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攻入南海子皇家獵苑進行了劫掠,從此麋鹿在本土宣告滅絕。
▽
以上滅絕的動植物並不完全,只是消失在歷史中的一部分。,任何一個物種的滅絕都不是無緣故的,或是天災或是人禍,但無論是哪種原因,已經滅絕的動植物永遠不能再生。
而除去以上的這些動植物外,動物如孔雀雉、海南黑熊、大熊貓、非洲象、葉猴、冠麻鴨、犀牛等;植物如望天樹、龍腦香等;數百種珍貴動植物都在瀕臨滅絕的邊緣。
動植物滅絕後下一個輪到誰?是人類自己?還是整個地球?
聖經上說: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神辛苦創造了世界萬物,又將萬物交給人來管理,作為自然的管家,我們被神指定來管理和看守地球,也當帶著忠心、智慧和責任心來執行神的心意和指示。
當愛護地球,愛護我們的家園。保護大自然和動植物,其實也就是在保護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