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可達200年,「短葉絲蘭」或面臨滅絕,可能直接波及20種鳥類

2020-12-04 冷眼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冷眼

在地球上,植物是維持生態系統的主要部分之一,少了植物可以說很多動物都難以生存。而根據美國加州野生動植物管理局最新指出,又有一種植物可能將面臨滅絕,這可以說算是美國的特有植物,該植物就是「約書亞樹」,它分布在美國加利福利亞州,亞利桑那州等地最多。

但是在過去的幾十年之中,由於美國加州的一個氣候變化,導致高溫和乾旱不斷的在加州蔓延,最終導致頻繁的野火天氣出現,本身來說「約書亞樹」就不多,然而在這種極端天氣的影響之後,約書亞樹變得更加的少,所以美國加州植物管理局提出建議,希望將該樹木列為瀕危物種。

當然最終該樹木是否被列為滅絕的植物,還需要經過審核才行,但是從約書亞樹的發展情況來看,這可能是一個比較明顯,並且是可預測的趨勢,那就是面臨滅絕的情況。需要將該樹木剩下的約80萬英畝(約3237平方公裡)的保護區域完全實施「保護」,這樣才可能將該物種保護起來。

約書亞樹大多生長在海拔2000至6000英尺間的莫哈威沙漠(the Mojave Desert),它又名「百合科,絲蘭屬的單子葉植物」,學名叫「短葉絲蘭」。通過對該樹木近數十年的研究來看,約書亞樹出現面臨滅絕的可能性其實還比較難,因為該樹壽命長度研究表明是可以達到200年的。

所以說如今出現這種情況,確實有點令人驚訝,整個樹木的高度大約在40英尺(約12米)高。而它的覆蓋範圍在較低的海拔高度處正在縮小,其繁殖幾乎停止了,而依靠該植物生活的動植物也將可能消失。

根據科學記錄數據顯示,許多沙漠物種依靠樹木的花朵,根部,內室和腐爛的果殼來完成其生命周期,還有絲蘭蛾,山貓,白蟻,蝶形蝴蝶,沙漠夜蜥蜴,袋鼠老鼠和20種鳥類,包括斯科特的鶯,梯子啄木鳥和大角。所以從公布的這個群體來看,幾乎是包括了美國加州一個小範圍的生態鏈,消失將可能最直接波及到20種鳥類,值得注意。

而在1857年被命名之後,至今可以說已經過了163年,這些樹木無法在更熱,更乾燥的較低海拔上生成,科學家們預測,到本世紀末,它們在功能上可能會滅絕。同時預計在未來幾十年,加州的乾旱的頻率和強度將以更高的頻率發生,這將導致成熟的約書亞樹的死亡率更高,所以說留給該樹木的時間可能真的不多了。

如果約書亞樹要在加利福尼亞生存,至關重要的是該州介入恢復工作,以免為時已晚。當然這也說明,氣候變化的影響確實已經波及到了美國加州地區,這也再次警惕了美國對》《巴黎協議》的實施加強。

根據聯合國的一個報告就知道,在全球範圍之中,並非只有美國受到氣候的影響,或者說並不是只有美國受到了動植物的滅絕或消失危機。自從工業化以來,地球上75%土地和66%海洋生態系統遭改變,這完全說明了人類對地球的影響已經是顯而易見,而針對動植物的一個也是同樣如此,生物的多樣性已經逐步在失去或減少之中。

聯合國也公開指出了數據,那就是在全球近800萬種物種中,有100萬種正面臨滅絕,其中許多將在幾十年內滅絕,所以越來越多的動植物在面臨減少,主要原因肯定是與我們人類相關性的,因為只有人類的破壞力度這麼強。

除了我們上面說的氣候變化因素之外,其次就是與人類相關的棲息地破壞,自然資源的隨意開發,汙染等等,無論是在陸地區域還是在海洋區域,這都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同時隨著人口增長、需求上升和資源枯竭,越來越多的破壞也可能出現,除非人類真正地意識到了資源的崩潰或減少,這樣才能夠有效的控制這方面的影響,從破壞的比例也可以看到,人類地球剩餘的淨土真的不多了。

相關焦點

  • 地球上最大的猛禽,被稱為「神鷹」壽命可達百歲,如今卻瀕臨滅絕
    地球上最大的猛禽,被稱為「神鷹」壽命可達百歲,如今卻瀕臨滅絕鳥類我們已經了解不少了,我們知道鳥類中體型最大的就是鷹,但是鷹也分很多種,有的鷹因為兇猛而聞名,有的鷹則因為體型巨大而聞名,地球上最大的猛禽就是鷹類了,而且還被稱為是「神鷹」,但是如今卻瀕臨滅絕,你知道是哪一種鷹嗎,一起來了解一下
  • 白堊紀大滅絕致森林盡毀 只餘極少數陸棲鳥類殘存
    不過,一直以來學界對有多少鳥類祖先存活未有一致定論。最新刊於 Current Biology 的研究顯示,當年撞擊事件後造成大範圍山火森林盡毀,可能只有極少數的陸棲小型鳥類能夠存活,並逐步演化至現今極高的鳥類多樣性。
  • 科學家:五十萬種昆蟲面臨滅絕
    飛行、爬行、挖洞、跳躍和在水面上行走的臭蟲的消失是大規模滅絕事件的一部分科學家在「警告人類」中說,地球上面臨滅絕動植物中有50萬種是昆蟲,它們的消失可能對人類造成災難性的影響。大滅絕在過去的五億年中發生了六次。最後一次大滅絕發生在6600萬年前,當時一塊錯誤的太空巖石消滅了陸地上的恐龍和大多數其他生命形式。這次我們要怪誰卡多佐對法新社說:「人類活動幾乎是所有昆蟲種群減少和滅絕的原因。」
  • 常見幾種觀賞魚的壽命問題,最短的和最長的,可以相差200年
    一般的如果連續繁殖生育的話,兩年的時間也就到頭了,有可能作為種魚的話,被淘汰掉的時間會更短。 在這一類觀賞魚中,月光魚和瑪麗魚幾乎和孔雀魚一樣的壽命,紅箭魚相對來講,在個體還能大上一些,飼養很好的話, 壽命可能超過三年,這個不是沒有意外情況或者奇蹟出現的,就看我們個人的飼養手法還有觀賞魚的自我體質了。
  • 科學家:五十萬種昆蟲面臨滅絕
    中說,地球上面臨滅絕的100萬種動植物物種中有一半是昆蟲,它們的消失可能對人類造成災難性的影響。芬蘭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生物學家,周佩德羅·卡多佐說:「當前的昆蟲滅絕危機令人深感憂慮。」他告訴法新社:「但是,我們所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在水面上飛行,爬行,挖洞,跳躍和行走的昆蟲的消失是大規模滅絕事件的一部分,在過去的五億年中僅第六次消失。最後一個發生在6600萬年前,當時一塊錯誤的太空巖石消滅了陸地上的恐龍和大多數其他生命形式。這次要怪我們。
  • 這些滅絕的鳥類,都長跟遠古生物似的!第一種,骨頭能賣幾百萬!
    1、渡渡鳥 (1681年滅絕)又稱模里西斯多多鳥、愚鳩、孤鴿,是僅產於印度洋模里西斯島上一種不會飛的鳥。這種鳥在被人類發現後僅僅200年的時間裡,便由於人類的捕殺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徹底絕滅,堪稱是除恐龍之外最著名的已滅絕動物之一。
  • 國際組織稱一些常見鳥類也面臨滅絕威脅
    新華社倫敦4月29日電國際鳥類聯盟日前發布《2018全球鳥類狀況報告》稱,在全世界已知的約1.1萬種鳥類中,40%的鳥類數量正在減少,平均每8種鳥類中就有一種面臨滅絕威脅,其中不乏常見種群。  這份最新報告指出,在數量銳減的鳥類中,不僅有珍稀品種,更包括不少常見種群。
  • 地球上壽命最短——最長的動物
    ,但壽命的長短是相對而言的,地球上有些生物的壽命比人類壽命短得多,還有一些生物比我們所有人都活得久,而有的生物幾乎可以永生,你知道它們都是什麼動物嗎?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三十種動物的壽命:    1、蜉蝣目——最多能活24小時 是地球上壽命最短的生物。2、雄蜂螞蟻——3天,是壽命最短的螞蟻。3、雄性蚊子——能活7天,它們不吸血,吸血的都是要繁育的的雌性蚊子。
  • 一百年來,在中國滅絕了多少種珍稀動物?
    可達2米長、200多斤重。2019年4月13日,我國唯一的雌性斑鱉在蘇州動物園去世。目前全球僅存的斑鱉只剩下3隻,均為雄性,一隻在蘇州動物園,其他兩隻在越南。2015年,卻有超過20萬隻高鼻羚羊突然暴斃曾經草原上馳騁數千年的生靈,因為感染了細菌,引發了出血性敗血症或血液中毒,最終導致高鼻羚羊在我國境內徹底滅絕!
  • 全球10大最可能復活的滅絕動物
    但如果某種動物在西伯利亞被凍死,或跌入黑暗乾燥的山洞,基因得以成功保存的機率就會大很多,藉助現代科技可能使之「復活」。 這10種最有可能復活的古老動物,基因學家研究了它們的DNA(脫氧核糖核酸,基因的化學載體)保存度以及代孕適合度,看看它們有多大可能「復活」(DNA保存度和代孕適合度最多5顆★)。
  • 過去27年,我們可能阻止了28個物種的滅絕
    這 27 年間,仍然有物種在滅絕,包括以上 3 種動物在內的 10 種鳥類和 5 種哺乳類可能永遠消失了,生物多樣性仍面臨嚴重危機。但另一方面,保護瀕危物種的努力並非徒勞——不久前一項研究指出,如果沒有保育措施,鳥類和哺乳類的滅絕速率可能是現在的 2.9~4.2 倍。
  • 地球的壽命有多長?如不出意外,人類文明還有多長時間?
    還有個問題就是,人類在自然面前是非常渺小的,也同樣可能直接讓人類的壽命變得更短,我們也無法進行抗衡。所以說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真的出現了,將會將人類推向「深淵」。多年來,科學家們也一直警告稱,地球可能正面臨自恐龍滅絕以來最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事件,被稱為「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而這次主要就是人類活動造成的大滅絕事件。
  • 2020年怎麼了?南極出現20度高溫!科學家:企鵝可能很快徹底滅絕
    但是從何一個數據說明我們地球的生物大滅絕可能已經在出現了,因為越來越多生物滅絕或消失已經出現,並且已經可以通過數據來進行說明,在2020年的時候,《生物保護》雜誌就說明了生命滅絕的趨勢。根據芬蘭科學家卡多佐研究的數據指出,在全球範圍之中,昆蟲的滅絕速度已經算是創下新高,約50萬種昆蟲面臨滅絕,它們的消失可能會給人類帶來災難性影響。而滅絕的原因確實因為人為活動所引起的。
  • 人類多久滅絕?哺乳動物平均繁衍壽命100-200萬年!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體型龐大的藍鯨在海洋中繁衍存活了大約450萬年,然而尼安德特人卻在幾十萬年時間裡滅絕消失,這些生物具有所有物種的代表性嗎?物種在滅絕之前通常能存活多長時間?
  • 人類多久滅絕?哺乳動物平均繁衍壽命100-200萬年
    北京時間11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體型龐大的藍鯨在海洋中繁衍存活了大約450萬年,然而尼安德特人卻在幾十萬年時間裡滅絕消失,這些生物具有所有物種的代表性嗎?物種在滅絕之前通常能存活多長時間?
  •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壽命僅29年
    大約1萬多年前,象鳥曾在地球上行走,這種3米高的鳥類可能長著對於飛行毫無用處的小翅膀,它們的體重超過了450公斤,考慮到這種鳥類體型龐大,它的蛋被認為是所有動物中最大的。科學家稱,人類獵殺食用象鳥,森林砍伐導致象鳥棲息地喪失,使得象鳥數量迅速減少,最終大約16世紀該物種滅絕消失。
  • 100多萬種動植物面臨滅絕危機,科學家:或對人類造成災難性影響
    據法新社2月11日報導,近日多名科學家在《生物保護》雜誌上發出了「對人類的警告」,地球上有100多萬種動植物物種面臨滅絕的危機,其中有一半是昆蟲,它們的消失可能對人類造成災難性的影響。圖片來源:法新社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來自芬蘭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生物學家佩德羅·卡多佐說:「當前的昆蟲滅絕危機令人深感憂慮,而且我們所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昆蟲的大規模滅絕事件,在地球上發生過5次,主要是由於地球的環境自然變化引起的物種大滅絕。
  • 灰翅鶇種類刷新鳥類紀錄 專家解讀江西新增20種鳥類
    原標題:專家解讀江西新增20種鳥類    鳥類是有益於人類的,它們是維護人類的生存環境、以及生態系統穩定性的重要因素。近年來江西堅持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生態發展起到了「築巢引鳳」的作用,引來了從未見過的鳥來到江西境內,即首次發現的灰翅鶇種類刷新了江西省鳥類新紀錄;經過有關部門重新分類,在江西新增了20種鳥類。那麼,灰翅鶇這種鳥當時是在哪個地方發現的?新增20種鳥類屬於什麼級別?記者採訪了相關部門。
  • 全球變暖,北極熊很可能在80年內滅絕!
    據外媒7月20日報導,科學研究顯示,由於全球變暖,北極熊很有可能會在未來80年內滅絕。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成年雄性北極熊的體重可達800公斤。但即便如此,近些年來,北極熊也面臨著相當嚴峻的生存危機。
  • 5種已滅絕的動物,第一種10萬年前滅絕,可能有倖存者
    【5種已滅絕的動物,第一種10萬年前滅絕,可能有倖存者】第一種,北美獵豹,起源於400萬年前北美洲地區的貓科動物,大約10萬年前滅絕,它們與現代的獵豹很長得很像,但體型要大得多,幾乎和現代的非洲獅一樣大,被阿茲特克人稱為「奎拉米特利」,因發現過疑似蹤跡,被認為有一些個體可能倖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