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多久滅絕?哺乳動物平均繁衍壽命100-200萬年!

2020-11-26 新浪科技

來源:新浪科技

新生代(距今6500萬年前)哺乳動物的平均繁衍壽命為321萬年,大型哺乳動物比小型哺乳動物存活的時間更長。對於無脊椎動物而言,它們持續存活的時間更令人印象深刻,其平均繁衍壽命在500萬-1000萬年之間。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體型龐大的藍鯨在海洋中繁衍存活了大約450萬年,然而尼安德特人卻在幾十萬年時間裡滅絕消失,這些生物具有所有物種的代表性嗎?物種在滅絕之前通常能存活多長時間?

事實證明,我們現在找到的答案可能與預期不同,由於生物棲息環境破壞、氣候變化和一系列其他因素,動植物從地球上消失的速度比歷史上其他任何時候都要快。一些專家稱,當前人類正處於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事件階段,但即使在地球歷史上較為平靜的時期,答案也會因你所觀察的物種類型而有所不同。依據發表在《人類與地球》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哺乳動物的平均繁衍壽命為100-200萬年。

然而,這個平均值並不適用於所有地質時期和所有哺乳動物。依據2013年發表在《綜合動物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新生代(距今6500萬年前)哺乳動物的平均繁衍壽命為321萬年,大型哺乳動物比小型哺乳動物存活的時間更長。對於無脊椎動物而言,它們持續存活的時間更令人印象深刻,其平均繁衍壽命在500萬-1000萬年之間。

然而,這些數字記錄存在一定爭議。專家們對任何類型物種在滅絕前的平均繁衍時間並未達到一致觀點。化石記錄了一支物種出現和消失的時間,但它存在很大的誤差,因為化石形成的條件必須完美,而當一支物種出現和消失時,這些條件並不總是存在的。而且這些長壽統計數據並非總是有效。杜克大學尼古拉斯環境學院首席物種滅絕專家、生態環境保護學家斯圖爾特·皮姆(Stuart Pimm)稱,他更傾向於從每天、每月或者每年有多少物種滅絕的角度來考慮物種滅絕特徵。

皮姆說:「死亡率很容易計算統計,主要是因為一些物種繁衍壽命較長,而另一些物種繁衍壽命較短,因而對於一個生物種類的宏觀平均數據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精確。」

物種死亡率,也被稱為背景滅絕率,是存在一定爭議的。皮姆認為歷史上的物種滅絕數據——包括所有時期(但不包括大規模物種滅絕),大約每年物種滅絕率為1百萬分之一。這意味著如果地球上有100萬支物種,每年就會有一支滅絕。相比之下,依據《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雜誌的一項研究,目前地球上大約有870萬種生物。然而,依據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報告,其他專家估計,物種通常以每年1千萬分之一的速度滅絕,還有一些物種以每年1百萬分之二的速度滅絕。

皮姆指出,當前物種滅絕速度高於任何歷史速度。甚至是他提出的背景滅絕率的1000多倍。然而,美國俄勒岡州生物多樣性中心資深科學家彼得森·柯裡(Tierra Curry)稱,並非每個人都認同當前物種滅絕是如何加速的。一些專家評估稱,目前物種的滅絕速度僅比背景滅絕率快100倍,而在極端情況下,物種滅絕速度會比背景滅絕率快10000倍。

柯裡說:「當前有幾個因素可以解釋為什麼科學家對當前物種滅絕速度的估值存在差異,滅絕率是基於地球有多少物種,以及它們滅絕的速度,實際上沒有人知道這兩個問題的準確答案。大約90%現存物種(主要是昆蟲),可能並未命名識別。如果研究人員不知道某支物種曾存在過,那他們也就不會知道它已經滅絕。另一個複雜的問題是,很難判斷物種準確滅絕時間,例如:研究人員已多年未見過某種生物,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永遠消失,當物種在野外滅絕,其動物園內仍有部分倖存者,這樣統計準確的物種滅絕時間就變得很困難。

目前,專家們一致同意的觀點是當代物種的滅絕率太高。皮姆說:「物種正在儘可能快地適應生存環境,但最終運氣會耗盡,它們適應得不夠快,最終走向滅絕之路。」(葉傾城)

相關焦點

  • 人類多久滅絕?哺乳動物平均繁衍壽命100-200萬年
    北京時間11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體型龐大的藍鯨在海洋中繁衍存活了大約450萬年,然而尼安德特人卻在幾十萬年時間裡滅絕消失,這些生物具有所有物種的代表性嗎?物種在滅絕之前通常能存活多長時間?
  • 人類還能在地球上生存多久?科學家算出哺乳動物平均繁衍壽命
    問題是,我們人類什麼時候有可能遭遇到滅絕的風險呢?我們人類還存在,所以我們也沒法很精準的預測我們人類還有多少時間。但是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了哺乳動物的平均繁衍壽命,我們人類也是哺乳動物,這一項研究或許也有一定的參考。
  • 大多數物種在滅絕前會持續多久,人類第一個滅絕的物種是什麼?
    物種通常要持續多久才能滅絕? 事實證明,我們現在找到的答案可能與通常大不相同。一些專家說,我們在第六次大規模滅絕事件。但是,即使在地球歷史的瓶靜時期,答案也因你所尋找的物種類型而異。根據《人類與地球》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哺乳動物的平均物種存在100萬到200萬年。 然而,這一平均值並不是所有的地質時期和所有哺乳動物都保持。
  • 大多數物種滅絕前能存續多久?美媒:取決於何種動物
    美媒稱,雄壯的藍鯨在大海中來來往往大約已有450萬年,而尼安德特人已滅絕了數萬年。然而,那些動物代表了全部物種嗎?物種滅絕前通常存續多久?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1月8日報導,現在我們發現,答案可能完全不同於通常的觀念。由於棲息地被毀、氣候變化和各種其他因素,植物和動物從地球上滅絕的速度可能超過歷史上另外五個節點。
  • 人類還能在地球上生存多久?科學家算出哺乳動物平均壽命,人類已經...
    在過去的幾十億年時間內,地球一直在發生滅絕事件,很多時候的滅絕事件規模不大,曾經發生過5次大規模滅絕的情況。 最近一次大滅絕大約發生在6500萬年前,這一次大滅絕事件讓地球曾經的霸主從地球上消失了。
  • 人類的出現造成了巨型哺乳動物的滅絕?
    6500萬年前,地球巨霸恐龍滅絕,給其他動物騰出了足夠的發展空間,哺乳動物成為其中的佼佼者。隨著發展,體型巨大的哺乳動物出現,體重是現存犀牛10倍的巨犀、與人類一樣高的袋熊、身高約為現存大象2倍的古齒象悠閒地在地球上漫步,享受寧靜的生活。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拉開序幕,大多數物種滅絕前,會持續存活多久?
    ,當人類進入工業革命的時候,地球上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就已經開始了。 自然,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也是如此。那麼,當一個物種面臨著滅絕的危機,到正式滅絕,究竟需要多久的時間呢? 在近日的《植物,人與行星》雜誌上,有專家表示,相較於6500萬年前,哺乳動物的平均存續時間,已經縮短了一倍左右。 在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發生之前,哺乳動物的平均存續時間是321萬年左右,不過,如今這個存續時間已經縮短到100萬年-200萬年之間。
  • 現代物種滅絕率極高,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或將來臨,人類該怎麼辦?
    雄偉的藍鯨在海洋中生存了大約450萬年,而尼安德特人卻在幾十萬年的時間裡就消失了。這兩個例子並不能代表所有物種,那麼物種的生存年限通常是多久呢? 哺乳動物的平均生存年限 根據發表在《人類與地球》雜誌上的一篇文章
  • 如果人類壽命為100萬年,人類的科學技術該有多發達?
    那,如果不考慮實際,單純從理論上分析,如果人類的壽命能達到100萬年,那人類世界該會是什麼樣子呢? 100萬年。如果人類基因更迭的速度無法適應地球環境變化速度,那麼人類也將會滅絕。 從這方面講,長壽並不利於種群的延續,所以如果人類的祖先壽命能夠達到100萬歲的話,那麼人類可能還未誕生文明就已經在演化中滅絕了。
  • 恐龍滅絕了6500萬年,第六次大滅絕或在偷偷發生,這次剛好是人類
    第二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3.77億年前的泥盆紀,前後歷經200萬年左右,導致當時地球上78%的物種滅絕,海洋生物受到重創。 第三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2.51億年前二疊紀末期,是目前已知最嚴重的一次生物滅絕,三葉蟲、二齒獸等等都在這次滅絕。
  • 恐龍已經滅絕6500萬年,第六次大滅絕或在發生,這次恰是人類
    第二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3.77億年前的泥盆紀,前後歷經200萬年左右,導致當時地球上78%的物種滅絕,海洋生物受到重創。 第三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2.51億年前二疊紀末期,是目前已知最嚴重的一次生物滅絕,三葉蟲、二齒獸等等都在這次滅絕。
  • 恐龍已經滅絕6500萬年,第六次大滅絕或在發生,這次恰是人類
    第二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3.77億年前的泥盆紀,前後歷經200萬年左右,導致當時地球上78%的物種滅絕,海洋生物受到重創。第三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2.51億年前二疊紀末期,是目前已知最嚴重的一次生物滅絕,三葉蟲、二齒獸等等都在這次滅絕。第四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2億年前的三疊紀末期,主要是海洋生物遭受重創。
  • 人類最羨慕的哺乳動物,壽命達到200歲,90歲仍具有生殖能力
    地球上壽命最長的哺乳動物是什麼呢?不是大象,不是藍鯨,而是弓頭鯨,弓頭鯨是地球上唯一壽命超過200歲的哺乳動物。而之所以弓頭鯨能夠擁有如此綿長的壽命,主要是具備以下的特質:減少能量的攝入,新陳代謝慢,生活在寒冷環境,以及具備特殊的基因。
  • 海賊王女人島自行繁衍成真 500萬年後男人滅絕
    據英國《每日郵報》2日報導,澳大利亞坎培拉大學教授珍妮·格拉夫斯預言,由於Y染色體逐漸退化,男性人類將在500萬年後從地球上滅絕,女性將自行繁衍。《海賊王》女人島中也有類似橋段,我國經典名著《西遊記(微博)》中的女兒國也是靠「河水」自行繁衍後代。
  • 地球還能供人類生存多久?科學研究表明,或關乎太陽壽命!
    地球還能供人類生存多久?科學研究表明,或關乎太陽壽命!人類是地球上進化最為成功的智慧生物,擁有獨立思考的大腦,具備創造產物的能力。經過200多萬年的演化,有了不少分支,包含直立人、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等等,人類屬於智人,智人在這極為殘酷的競爭中,毅然而然的倖存下來,人類被統稱為是智人的後代。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也不短了,樹立牢固的根基。很多人一直有一個疑問,人類在地球上究竟還能生存多久呢?
  • 人類在一定期限內,不能升級到二級文明,人類會將被宇宙給淘汰毀滅
    趣味探索訊 浩瀚宇宙創造了世間萬物,任何一件事物都會遵循「月滿則虧,陰盛則陽衰」宇宙定律,世間一種生物也不可能長久地興盛下去,終會有衰落和滅絕的一天。那麼作為地球統治者的人類,我們的未來又將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呢?
  • 大學教授預言500萬年後男性滅絕 女性將獨自繁衍
    大學教授預言500萬年後男性滅絕 女性將獨自繁衍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澳大利亞坎培拉大學教授珍妮·格拉夫斯預言,由於Y染色體逐漸退化,男性人類將在500萬年後從地球上滅絕。    格拉夫斯是澳大利亞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近日,她在澳大利亞科學院的一次公開演講中說,男性獨有的Y染色體十分脆弱,無法自行修復基因變異造成的損傷,這意味著,男性正在走向滅絕。
  • 如果人類壽命有100萬年
    如果人類的壽命可以長達100萬年,會發生什麼?儘管這在生理上不現實,但在此基礎上的思考也將帶給我們啟示:屆時,那些長壽的人們將面臨哪些生存危機,又將如何解決?如果我們人類能活到100萬年,會發生什麼改變呢?有兩個想法突然湧入了我的大腦。首先,學術界的任職期限必須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其次,一個生日蛋糕上根本插不了100萬根蠟燭。或許蛋糕上插的蠟燭數可以為年齡的對數,例如當我們活到1000歲的時候,只插上3根蠟燭。
  • 為什麼大型動物更容易因為人類遷移而滅亡?
    對動物世界感興趣的人應該都不會對渡渡鳥感到陌生,因為除了恐龍以外,它就是最有名的已滅絕鳥類動物。從渡渡鳥被發現到徹底滅絕,它們在地球上的繁衍時間只持續了大約200年的時間,而滅絕原因也是人類活動所造成,尤其是那些專門捕殺渡渡鳥的人更是加速了它們的消亡,儘管模里西斯將渡渡鳥定位唯一的國鳥,但它們還是在1681年的時候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