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物種在滅絕前會持續多久,人類第一個滅絕的物種是什麼?

2020-11-22 騰訊網

雄偉的藍鯨在海洋中生存了大約450萬年,而尼安德特人幾十萬年就不存在了。但是這些生物是整體物種的代表嗎?物種通常要持續多久才能滅絕?

事實證明,我們現在找到的答案可能與通常大不相同。由於棲息地的破壞,氣候變化,以及一系列其他因素,植物和動物正在從地球上消失的速度比歷史上所有,但也許其他五個點都快。一些專家說,我們在第六次大規模滅絕事件。但是,即使在地球歷史的瓶靜時期,答案也因你所尋找的物種類型而異。根據《人類與地球》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哺乳動物的平均物種存在100萬到200萬年。

然而,這一平均值並不是所有的地質時期和所有哺乳動物都保持。根據2013年發表在《綜合動物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三代動物時代(6500萬年前至今)哺乳動物的平均壽命為321萬年,大型哺乳動物比小型哺乳動物持續時間長。對於無脊椎動物物種來說,持續時間更令人印象深刻;平均持續500萬到1000萬年。

相關: 人類第一個滅絕的物種是什麼?

然而,這些數字是有爭議的。專家們並不同意任何類別的物種在滅絕前的平均時間。化石記錄了當一個物種出現和消失時,但它留下了很大誤差範圍,因為條件必須是完美的化石形成,這些條件並不總是存在,當一個物種出現和閃爍。不管怎樣, 這些長壽統計數據都不太有用。著名滅絕問題專家、杜克大學尼古拉斯環境學院保護生態學家斯圖爾特·皮姆(Stuart Pimm)說,他更願意從每天、每月或每年有多少物種滅絕的角度考慮滅絕問題。

"從...死亡率,主要是因為有一些物種,活了很長時間,"皮姆說。"然後還有其他的物種是短暫的。平均值並沒有像你想的那麼真正幫助你。

這種物種的死亡率,稱為背景滅絕率,也是有爭議的。皮姆將歷史數字——這個數字覆蓋了所有時間,不包括大規模滅絕——每年大約每100萬個物種滅絕1個物種。這意味著,如果地球上有一百萬個物種,每年就會滅絕。(相比之下,根據《PLOS生物學》雜誌的一項研究,目前地球上約有870萬種物種。然而,根據《科學進展》雜誌的一篇研究文章,其他專家估計物種通常以每年每百萬分之0.1個物種的速度滅絕,而其他物種的滅絕速度通常為每年百萬分之2。

他說,目前的滅絕率遠遠高於以往任何一項預測——比皮姆的背景滅絕率估計高出約1000倍。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同意現在物種滅絕的速度如何,俄勒岡州生物多樣性中心的高級科學家蒂拉·庫裡說。一些專家估計,目前的滅絕速度只有100倍,或者,在極端情況下,快10,000倍。

目前滅絕率的估計有多種原因。"滅絕率取決於地球上有多少物種,以及它們滅絕的速度,"庫裡說。"沒有人真正知道其中任何一個問題的答案。皮姆補充說,大約90%的活物種——主要是昆蟲——可能未命名。如果研究人員不知道一個物種的存在,他們就不會知道它滅絕了。另一個複雜是很難判斷物種何時死亡。僅僅因為研究人員已經好幾年沒見過他們了, 並不意味著他們永遠消失了。當物種在野外滅絕,但生活在動物園中時,計算會變得更加困難。

專家們一致認為,現代的滅絕率太高了。皮姆說:"物種正在儘可能快地適應。"但最終運氣耗盡,他們適應不夠快。他們去。

最初發表在《實時科學》上。

相關焦點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拉開序幕,大多數物種滅絕前,會持續存活多久?
    從地球上生命出現至今,已知的物種大滅絕,已經發生過5次。每一次物種大滅絕,對於地球上的生物來說,都是一次「大洗牌」,每一次倖存下來的動物都快速演化,重新讓地球變得生機勃勃,那麼,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後,地球是否會再次恢復如初呢?
  • 被人類滅絕的第一個物種是什麼?
    事實上,早在我們看到渡渡鳥的幾千年前,人類就已經在消滅世界上的動物群了。那麼,如果標誌性的渡渡鳥不是第一個被我們逼到滅絕邊緣的物種,那麼哪個動物會得到這個令人沮喪的頭銜呢?人類遷徙我們已經習慣於認為,人類造成的物種滅絕是人類歷史上最近才發生的一種趨勢。然而,研究人員令人信服的古生物學證據,推翻了這一觀點。
  • 大多數物種在滅絕前存在了多久?
    但這些生物能代表全部的物種嗎?物種一般在滅絕前存在了多久呢?事實表明,我們現在所找到的答案和以往十分不同。由於棲息地破壞、氣候變化和一系列其他的因素,植物和動物的滅絕速度比以往都要快,除了歷史中那5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一些專家說,我們正處於第六次大滅絕事件中。但即便在地球歷史中較為平靜的時期中,問題的答案在不同物種間也各有不同。
  • 第一個因人類而滅絕的物種
    他專門研究已滅絕動物的化石,還會用工作上的一部分時間來為渡渡鳥正名。他對一隻渡渡鳥骨骼標本進行3D數字重建,得出了完全不同的一種結論——更快、更矯健而且比流行文化中的形象要更加聰明。Hume說:「它根本就不是什麼又大又肥又臃腫,只會在地上跑的傻鳥。渡渡鳥非常適應模里西斯的環境。」而人類無止境的開發才是渡渡鳥滅絕的真兇。
  • 滅絕滋生滅絕: 一個物種的滅絕會導致更多物種滅絕
    研究人員還發現,一個物種的滅絕會在整個生態系統中引起連鎖反應,使其他物種也容易遭受同樣的命運。也就是說:滅絕正在滋生滅絕!隨著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科學家們正在爭分奪秒,爭取在這些脆弱的生命消失前好好研究它們。
  • 物種滅絕速度越來越快嗎,物種的滅絕會對人類造成什麼影響?
    根據它們的間歇平衡理論,在物種進化過程中,經過長時間的穩定後會出現短期的劇烈變化;屆時,一些老物種將滅絕,一些新物種將出現。也就是說,大約幾百萬年後,一定數量的物種滅絕後,會發生劇烈的變化,滅絕為新物種的形成提供了足夠的空間。據統計,自寒武紀以來,已有15次明顯的滅絕事件。
  • 大多數物種滅絕前能存續多久?美媒:取決於何種動物
    美媒稱,雄壯的藍鯨在大海中來來往往大約已有450萬年,而尼安德特人已滅絕了數萬年。然而,那些動物代表了全部物種嗎?物種滅絕前通常存續多久?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1月8日報導,現在我們發現,答案可能完全不同於通常的觀念。由於棲息地被毀、氣候變化和各種其他因素,植物和動物從地球上滅絕的速度可能超過歷史上另外五個節點。
  • 只有人類會導致物種滅絕嗎?並非如此,這些物種自身容易滅絕
    如果說有什麼現象對於生物種群來說是可怕的,那應該就是滅絕了。一旦物種滅絕之後,就永遠沒有在地球舞臺上亮相的機會了。雖然地球生物史只有幾億年,但是在這段期間內地球上就已經發生過了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幾乎每次事件都會導致地球上80%的物種消失。滅絕事件過去一段時間後又會有一批新物種出現,地球所有的物種似乎都在經歷著這樣一個輪迴,以至於有說法認為人類未來或許會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 被人類滅掉的第一個物種是什麼?值得深思的話題
    事實上,早在我們看到渡渡鳥的幾千年前,人類就已經在消滅世界上的動物群了。那麼,如果標誌性的渡渡鳥不是第一個被我們逼到滅絕邊緣的物種,那麼哪個動物會得到這個令人沮喪的頭銜呢?南美洲曾經是笨重的巨型地面樹懶的家園,而在大約1.1萬年前,人類也是它們滅絕的最有可能的原因。
  • 人類能決定物種的存亡?科學家給出答案,大多數物種都受人類幹擾
    大多數物種滅絕前能存續多久?任何一種生物的滅絕,其實都不是一下子發生的,都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比方說大約在6500萬年前,由於一顆小行星撞上了地球,導致統治了地球1.6億年之久的恐龍,走向了滅絕的命運。
  • 人類正在製造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有物種在誕生;也有一些物種由於不能適應環境,群體的數量越來越小,最終走向了滅絕。自有生命以來,地球上已經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按照發生的先後順序這五次生物大滅絕分別是:4.4億年前的奧陶紀大滅絕,3.6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2.51億年前的二疊紀大滅絕,2億年前的三疊紀大滅絕,65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大滅絕。
  • 10個被人類「親手滅絕」的物種:中國佔4個,它在兩個月前滅絕了
    10個被人類「親手滅絕」的物種:中國佔4個,它在兩個月前滅絕了各位看官大家好,這裡是百家號歷史演講家。歷史是一面我們前行的指明燈,我們可以從歷史中看到社會的影子,甚至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我是歷史演講家的小編,在這裡要給大家講一些歷史上的故事,希望大家會喜歡。我們人類本身也是一種動物,隨著我們的發展,很多動物的家園都被我們人類「親手滅絕」了。我們今天就要說10個被人類「親手滅絕」的物種:中國佔4個,它在兩個月前滅絕了。第一個是巴巴裡獅,巴巴裡獅以往分布在 北非,由 摩洛哥至 埃及。
  • 阿爾卑斯山深處,發現物種滅絕秘密,科學家:人類很可能重蹈覆轍
    循環,好像是地球上的生命一直在遵守的一個準則,自從地球上擁有了生命以來,一直都在進化和毀滅,分別是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3.65億年前的泥盆紀後期、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和我們熟知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誕生於侏羅紀的恐龍滅絕,我們人類是地球上第六批生物
  • 人類在現代物種滅絕中扮演什麼角色?
    現在,隨著地球物種滅絕速率的上升,科學家擔心,我們正走向第6次大規模物種滅絕,而引發這場災難的,正是人類自己。 人類:自誕生後就開始造成滅絕 人類導致的物種滅絕並不是近現代才有的現象。
  • 人類在現代物種滅絕中扮演著什麼角色?
    現在,隨著地球物種滅絕速率的上升,科學家擔心,我們正走向第6次大規模物種滅絕,而引發這場災難的,正是人類自己。地球歷史上的5次重大滅絕事件人類:自誕生後就開始造成滅絕人類導致的物種滅絕並不是近現代才有的現象。古生物學家朱利安·休謨認為,這一問題始於12.5萬年前,那時人類剛剛開始走出非洲,遷移到歐亞大陸、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有科學家始終致力於研究二疊紀末期物種大滅絕的開始時間和持續時長,研究結果卻令人類大吃一驚,因為他們發現這次的物種大滅絕並非循序漸進的,反而是突然引發的,畢竟二疊紀物種大滅絕直接導致了地球上90%的物種突然消失,其中海洋物種的滅絕情況最為嚴重,似乎一夜之間地球上穩定的海洋系統就被土崩瓦解,甚至導致了96%的海洋生物的滅絕,顯然發生在2.5億年前的這次物種大滅絕令地球上的生命遭遇了一次重大的打擊
  • 地球經歷過幾次物種大滅絕?(史前物種大滅絕)
    從距今約3.77億年前的晚泥盆紀至早石炭紀之際發生了第二次物種大滅絕,或稱為晚泥盆紀大滅絕,呈現兩個高峰,第一個高峰因發生在晚泥盆法門階的早期而被稱為法門大滅絕,第二個高峰出現在石炭紀與泥盆紀交接該滅絕事件五次物種大滅絕中時間持續最長的,大約持續了兩百多萬年或更長。第二次生物大滅絕進化之道的一個重大的突破,最早的陸地脊椎動物海納螈登上了陸地。如果沒有海納螈,就沒有今天的人類。
  • 全新世滅絕事件——物種滅絕的背後人類是應該取利還是保衛?
    印度洋群島自前1500年起,人類在島內居住後就有以下物種滅絕:塞席爾及馬斯克林群島上幾種巨型龜;14種馬斯克林群島上的鳥類,包括渡渡鳥、羅德裡格斯渡渡鳥及留尼旺孤鴿。巨型動物群的滅絕一直持續至21世紀。現代的滅絕事件基本上是人類造成的直接影響。
  • 人類開啟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每年50種動物瀕臨滅絕
    「很多人否認物種大滅絕的發生,但即便以最保守的數據來估計,我們的結果也證實了,物種大滅絕的的確確正在發生。」史丹福大學保護生物學中心主任保羅·埃爾利希告訴新京報記者。自從1968年出版《人口大爆炸》一書以來,埃爾利希已經成為了人口學和生物學界家喻戶曉的名字。他說,這一次物種大滅絕和前幾次不同的是,人類既是始作俑者,也是受害者,同時也有可能是,力挽狂瀾者。
  • 史上發生的五次物種大滅絕,二疊紀大滅絕最嚴重,90%以上的物種消失
    由於被滅種的生物分類的屬的數量眾多,所以被評為五次大滅絕事件的第二位。 關於奧陶紀大滅絕原因的說法有兩種。 1.有古生物學家認為這次物種滅絕是由全球氣候變冷造成的。由於大陸板塊是在移動的,在大約4.4億年前,撒哈拉所在的陸地曾經位於南極,當陸地匯集在極點附近時,容易造成厚厚的積冰—奧陶紀正是這種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