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物理現象,讓愛因斯坦也感到"頭疼"

2020-08-18 酷貓雜談

在100年前,愛因斯坦剛剛提出&34;的時候,震驚了整個物理學界,如果說愛因斯坦是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相信沒有多少人會表示懷疑。

但是愛因斯坦自己知道,他內心有一個始終解不開的&34;,就是&34;!&34;在1900年左右的時候誕生的,這個&34;究竟有什麼地方讓愛因斯坦如此頭痛呢?

舉個例子:一個原子核周圍圍繞著許多轉動的電子,按理來說這些轉動的電子應該是有規律的,就像地球繞著太陽轉就有規律,但是不管人們怎麼觀測,都發現不了它旋轉的規律。愛因斯坦就認為它應該不是亂轉,應該是有什麼規律只是我們不知道。但是研究&34;的人就說他們已經觀測過無數次了,它就是在亂轉!

所以根本不能用一個運動的公式來描述它是怎麼轉動的,所以就不知道它下一秒會在什麼地方!地球下一秒在什麼地方是確定的,而它下一秒在什麼地方不確定。而且人們後來發現一個神奇的現象,就是電子繞著原子核轉,我們一看它,它就確定在某個地方,當我們不看它的時候,它就不一定在什麼地方了。就好像它知道我們在看它一樣。通過這個現象,研究&34;的專家就覺得,這個微觀世界的東西都是靠觀測來決定的,意思就是你去觀測它,它才可以被確定,你若是不去觀測它,它就無法確定。

我們的宇宙都有可能靠觀測來決定的,因為整個宇宙就是由最基本的粒子組成的,既然粒子是由觀測所決定的,那整個宇宙也就有可能是這樣的。

但是愛因斯坦不是這麼認為的,他認為這麼浩瀚無垠的宇宙怎麼可能是由人類的觀測所決定的?宇宙140億年前就有了,我們人類才只有幾十萬年!於是愛因斯坦就留下了一句名言:&34;,意思就是這個月亮,說我看不看它、觀不觀測它,月亮肯定在那。

但是按照&34;的說法就不是這樣的,&34;認為你一低頭月亮指不定到哪去了!&34;最代表的物理學家叫&34;,波爾和愛因斯坦就為這個事情&34;了幾十年,波爾始終堅信自己是對的,愛因斯坦始終堅信他的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但是裡面肯定有錯誤,愛因斯坦並不完全否定他。

後來到1935年的時候,愛因斯坦抓到一個機會,就是人們發現了&34;,愛因斯坦覺得找到&34;的漏洞了。這個&34;怎麼理解呢?就是把兩個電子&34;,電子是圍繞著原子核轉動的,有一個軌道,一個軌道上最多有兩個電子,而這兩個電子自旋方向是相反的,這個就叫&34;。得到這一對粒子之後,把它們分開很遠的距離,同時觀察這兩個粒子,發現這兩個粒子的自旋方向始終保持相反,無論相隔多遠,第一個朝上,那麼第二個絕對是朝下的。

於是,研究&34;的人就認為它們倆之間一定存在某種緊密聯繫,就是原先不知道它們倆是朝上還是朝下的,觀測第一個發現是朝上的,第二個立馬知道第一個朝上於是就朝下了。

但是愛因斯坦不這麼想,愛因斯坦認為有可能它倆一開始就決定了一定是相反的,所以看一個朝上另一個朝下就很正常。愛因斯坦還打了個比方,就是拿一副手套在不看它的情況下分別放入兩個箱子裡,一個箱子放在身邊,另一個箱子送到南極去,當打開身邊的箱子發現裡面是左手手套時,在南極的另一個箱子裡面一定就是右手手套。就是在一開始裝箱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一個箱子裡是左手手套,另一個箱子裡肯定就是右手手套。

但是後來經過實驗確定不是這麼回事,第一個箱子裡面有可能是左手手套,也有可能是右手手套,於是愛因斯坦就說了,它倆之間存在某一種通信機制,只是這種機制我們還不知道,但是根據推算這種通信機制是超過光速的,那這個愛因斯坦就不接受了,愛因斯坦認為宇宙裡最快的速度就是光速,所以肯定是某一種不可能超過光速的通信機制完成了看上去超過光速的事情!

這個事情一直到1955年愛因斯坦去世的時候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結論,愛因斯坦始終認為&34;是有缺陷的。

在大千世界裡面,人類未知、科學無能為力的領域還有太多太多!只要人類探索的腳步永不停息,終將有一天用科學的力量揭開大自然神秘的面紗!敬畏自然、敬畏科學!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量子力學再次發現奇怪物理現象,愛因斯坦面臨挑戰!
    在人類科學發展的進程中,物理學可以說是突飛猛進的,從伽利略開始開闢物理學之後,牛頓,愛因斯坦等大佬僅僅幾百年就走到了科學的最前列,而在量子力學被提出後,物理學更是從宏觀進入到微觀,人類再次將自己的智慧展露無疑。
  • 頭疼的原因是什麼 治療頭疼的方法有哪些
    頭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導致我們頭疼的原因有很多,我們最好先鑑別自己的頭疼是什麼類型的,然後再根據這些原因治療。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頭疼產生的原因以及用哪些方法來解決頭疼。頭疼的原因是什麼1、睡眠不足這是我們常見的頭疼原因之一,例如頭一天晚上熬夜或者失眠,第二天起來之後便會頭疼欲裂,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種現象。
  • 愛因斯坦,我替你感到臉紅!這是愛因斯坦的朋友說的一句話
    以玻爾為首的哥本哈根學派和以愛因斯坦為首的的質疑派,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會議臨近尾聲時,埃倫費斯特說了一句話:「愛因斯坦,我替你感到臉紅!你現在和當初那些想推翻相對論的人一樣!」埃倫費斯特是奧地利物理學家,主要成就是絕熱不變量理論,他和愛因斯坦有著不錯的交情。愛因斯坦去萊頓大學執教,就是他推薦的。問題來了,埃倫費斯特為什麼要這麼說愛因斯坦?
  • 愛因斯坦的數學造詣與他的物理成就是否有必然的關係
    這種體會可以寬大為懷地減輕那種容易使人氣餒的責任感,也可以防止我們過於嚴肅地對待自己和別人;它還導致一種特別給幽默以應有地位的人生觀。——《我的信仰》(愛因斯坦)愛因斯坦的小時候數學其實很優秀,並非人們傳言的那麼差事實上愛因斯坦從小就擅長數學和物理,他14歲就已經掌握了微積分。
  • 「愛因斯坦,我為你感到臉紅!」,艾倫菲斯特怎麼說出這樣的話?
    這句話的全文是「愛因斯坦,我為你感到臉紅!你把自己放到了和那些徒勞地想推翻相對論的人一樣的位置上了」,這艾倫菲斯特是在1927年的第五屆索爾維會議之後氣憤的對愛因斯坦說的話!曾經是全宇宙最有智慧的愛因斯坦,在量子革命席捲科學界時,居然站到了科學的對立面,讓有些悲劇色彩的艾倫菲斯特如此說他,其實也不為過!
  • 為什麼一種基本的物理現象,能引發10多項諾貝爾科學獎?
    此後100多年來,X射線在物理、化學、生理醫學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引發了一系列諾貝爾獎傳奇。1895年11月8日,德國韋爾茨堡大學校長倫琴在進行陰極射線實驗時,觀察到射線管附近塗有氰鉑酸鋇的屏幕發出的微光。最後,他確信這是一種未知的新型射線,並稱之為「X射線」。經過幾周的緊張工作,倫琴發現X射線可以引起除磷酸鋇以外的許多其他化學物質的螢光。
  • 愛因斯坦的崎嶇諾獎路,理論物理與實驗物理的激烈交鋒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好像華山派氣宗和劍宗之爭一樣,在 20 世紀初,實驗物理和理論物理之間是誰也看不上誰。(指部分極端的物理學家,並不是全部)理論物理是從理論上探索自然界未知的物質結構、相互作用和物質運動的基本規律的學科。理論物理的研究領域涉及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統計物理、凝聚態物理、宇宙學等,幾乎包括物理學所有分支的基本理論問題。
  • 【物理大師】牛頓VS愛因斯坦
    牛頓智商:190愛因斯坦,才思敏捷,智慧超然。12歲自學歐幾裡德幾何,16歲自學完微積分,思考當一個人以光速運動時會看到什麼現象。愛因斯坦因光電效應理論獲得了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科學家們認為,愛因斯坦還有六項能夠獲得諾貝爾獎的研究,分別是: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能量量子化、自發發射和受激發射、德布羅意波、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因此,愛因斯坦應該獲得7次諾獎。
  • 一種新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背景大約一百年之前,著名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與薩特延德拉·納特·玻色(Satyendra Nath Bose )預測量子力學會使得大量粒子「齊聲歌唱」,其表現如同單一的粒子。這個現象稱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EC)。下面詳細解釋一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這一物理現象。
  • 愛因斯坦「時間扭曲」現象得到科學家的證實
    在物理學中,時間是一個基本物理量,它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科學家是這樣定義時間的:時間是宇宙中物質的變化以及運動的順序性、連續性以及持續性的一種度量
  • 科學家證實「時間扭曲」現象,愛因斯坦又對了!
    科學家證實「時間扭曲」現象,愛因斯坦又對了!時間對於我們來講是一個日常的計量單位,而在物理學中,時間是7大物理基本量之一,符號為t。簡單來說,時間就是物質運動和能量的傳遞,只是人們記錄生活的一種方式而已。其實時間這一概念十分的抽象,愛因斯坦卻認為:宇宙中時間或許並不存在,它只是人類潛意識中的一種錯覺而已。同時在相對論中,愛因斯坦曾指出,時間、空間、物質這三者緊密聯繫在一起。比如時間和空間的聯合組成了時空,同時愛因斯坦又認為時間會發生扭曲,這是因為時間具有膨脹效應。
  • 【物理前沿】物理學家的夢魘:雙縫幹涉實驗,為何讓科學家感到恐怖?
    著名的物理學家費曼曾經在他的著作《費曼物理學講義》中這麼評價雙縫幹涉實驗:雙縫幹涉實驗展出的量子現象絕對不可能以任何經典物理學的方式來進行解釋,它包含了量子力學的核心思想和量子力學唯一的奧秘。這個時候,他就發現主要時間足夠長,最終還會有幹涉圖樣。這實驗告訴我們即便是每次只有單個光子,這個光子也可以同時通過狹縫,也就是說它自己和自己發生了幹涉。
  • 最讓學生頭疼的三門課,物理和英語佔兩門,第三門讓人萬萬想不到
    回想那些年我們學過的科目,哪一科最令我們頭疼呢?是公式和概念搞不懂的物理,還是「我認識它,它不認識我」的英語,或者是「氫氦鋰鈹硼」的化學,想必每個人有不同的答案吧,但有三門科目卻是學生們公認的「頭疼」,第一門是物理,第二門是英語,第三門可能讓人想不到,它是政治。
  • 連愛因斯坦都被困其中,量子力學到底有多厲害?
    連愛因斯坦都被困其中,量子力學到底有多厲害?量子力學有多可怕?連愛因斯坦都被困其中,正常人要是能弄懂它,改變命運只在分秒之間。愛因斯坦70歲生日時,收到了一份非常獨特的生日禮物,共有25位學者合寫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哲學家─科學家》。其中最長的〈與愛因斯坦討論原子物理中一些認識論問題〉是由玻爾寫的,兩人是老朋友。它為他們多年來關於量子力學的爭論提供了重要的歷史數據。總之,對於愛因斯坦的攻勢,玻爾可以見招拆招,愛因斯坦被困其中。
  • 愛因斯坦留下的預言,發現最後一個或將成真?讓科學家感到費解
    對於科學界來說,愛因斯坦可謂是一個傳奇的科學家,他的一生都是十分的傳奇,並且讓人尊敬,同時也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當時愛因斯坦留下的三個預言,直到現在最後一個或將成為現實,其它兩個可能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大多數人都會有這樣的誤解,你也有嗎?
    同時,他們還想知道為何物理學家們總是對狹義相對論的特定理論如此確信,儘管同時,有不少其他的已被代替。通常情況下,在解釋相對論和其他大部分理論有何不同時,愛因斯坦自己心如明鏡。「我們可以區分出許多種物理理論,其中大部分是建構式。它們試圖從一個相對簡單的方程式出發,來描繪出更為複雜的現象。
  • 【物理探秘】愛因斯坦為什麼會提出「光速不變原理」
    而愛因斯坦最被後人津津樂道的成果是相對論。1905年這一年,愛因斯坦發表了狹義相對論,這個理論有點類似於歐幾裡得的幾何學,僅僅利用幾條公設,就建立了一套理論體系。歐幾裡得幾何學有五條公設。而愛因斯坦創立狹義相對論也用到了兩條假設:而其中最大的突破其實來自於後面這一條「光速不變原理」,那愛因斯坦為何會提出這條假設呢?牛頓 vs 麥克斯韋其實這件事就要從牛頓開始說起,在牛頓之前,物理學並沒有發展出一整套集大成的理論。而牛頓改變了這一切,他提出了牛頓三大定律,以及萬有引力定律,讓我們知道天上和地上是遵循同一套物理規律的。
  • 物理學界:自牛頓和愛因斯坦時期後,有什麼重大發現嗎?
    ,就不得不提到光,它是世界上最奇妙物質之一,有測量數據顯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達到299792458米/秒,想來已經沒有什麼可以真正比光更快了,要知道人類最快的太空飛行器速度不及100公裡/秒,它連光速的千分之一都不及,你知道嗎?
  • 量子隧穿現象被發現,最堅硬的屏障也無法抵擋,物理學家感到頭疼
    可是如果從物理學的角度來分析,科學家們通過最近觀察到的量子隧穿現象,倒是可以在未來讓科幻照進現實。其實量子隧穿現象對於物理學家們來說,並不是什麼新鮮的名詞了,早在上世紀20年代的時候,就有一位物理學家在研究分子光譜的時候,發現了偶對稱的量子與奇對稱的量子之間,一旦發生量子疊加現象,那麼就會引起非常強大的非定常波包,這個現象當時被稱作雙阱位勢,簡單來說,就是量子疊加後所產生的的能量可以穿越中間的障礙,並且還可以反反覆覆的上演這個現象
  • 「不是努力就能學好」的學科排行,物理第3,第一個最讓同學頭疼
    但是事實上,有很多同學在某一門,或者是某幾門科目上怎麼學也學不會,成績就是不理想,好像是上天給大家關上了這道門。前段時間有個話題榜排行,說的就是「努力卻學不好的科目」,網友們紛紛投票留言評論,先來公布該榜單的第3名,那就是當之無愧的物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