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偉冰帶火網絡計量單位,除了1盧等於10W,原來還有這麼多

2020-12-03 月光科技自媒體

今年小米將旗下了紅米系列獨立,由盧偉冰親自掌管。在盧偉冰接過帥印之後,他「剛哥」的營銷方式帶來了很多爭議,同時也給給網友們帶來了很多驚喜和歡樂。上半年發布的紅米NOTE 7系列和紅米K20系列都有著不錯的銷量,不過被人們廣為流傳的還是它的外號「盧十瓦」。在網友調侃1盧=10W之後,又再次掀起了新的惡搞風潮,一些科技大佬的名字又成了新機的計量單位。那麼在網上新興的計量單位有哪些呢?

1盧=10W

榮耀9X發布之後,盧偉冰連續一周在微博懟榮耀9X的10W快充。先不管結果如何,反正榮耀9X大賣了,1盧這個名詞也火了。所以現在大家都把1盧=10W。如果是更大的充電功率自動換算。

1雷=1億像素

小米確實是個「創新」的公司,前兩個計量單位都跟它們有關。此前在小米的溝通會上,林斌宣布小米將會首發三星一億像素傳感器。所以這個名詞就跟小米關聯上了。其實1億像素=1斌也行,但誰叫雷軍更有名呢?

1虎=90Hz

上半年發布的一加7 PRO採用和90Hz的2K屏,發布之後廣受好評。而最近劉作虎宣布一加7T系列標配90Hz屏幕,並稱這將引領新的紀元。90Hz屏幕的普及跟一加離不開關係,所以大家都叫1虎=90Hz,不過也有叫1虎=1億的。因為這塊屏幕的定製費用達到了1億,而且VIVO也在NEX 3的發布會上效仿了一下,表示他們的瀑布屏定製費為2億,也就是2虎。

除了以上這三個之外,還有1馮=800元,1東=2分鐘,一庫=5W等。只不過除了1盧=10W得到了官方認可之外,其他都是網友的玩笑。看了這麼多網絡新計量單位,考考大家。我花 2 馮買的手機,電池容量為 4000mAh,支持 1 盧的超級快充,大概幾東能充滿 ?

相關焦點

  • 盧偉冰已經成為物理單位?網友命名1盧=10瓦,盧偉冰欣然接受
    眾所周知的事,在2019年最近半年中,小米公司的所有高管幾乎像換了一個人一樣,在網絡上對友商進行攻擊和嘲諷。小米的這種做法其實用雷軍的一句話也可以概括,那就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幹」。不過盧偉冰一直在網絡上嘲諷技能對手,也引起了很多網友的不滿,畢竟網友關注你是想了解最新的小米手機信息,而不是每天看你在網上吵架。
  • 盧偉冰承認「1盧=10W」,稱即將發布的新機高於1盧
    不過該微博得到小米集團副總裁、Redmi產品總經理盧偉冰轉發評論稱「假的,我手裡這部才是真的」,機型尾巴顯示為「Note8Android」,很明顯該條微博是其用Redmi Note8新機發布,這也是官方首次確認本月即將發布的新機就是Redmi Note8,此前雖然很多人都猜得到新機是Note8,但未得到官方確認前就只能是猜測。
  • 除了遙控器,原來還有這麼多開車鎖的方式
    除了遙控器,原來還有這麼多開車鎖的方式前段時間看到的一則新聞,讓小凹眼前一亮。新聞內容是某輛最新款SUV將會搭載車規級的指紋識別系統,車主只需要通過指紋鍵識別身份後,即可讓後視鏡角度、燈光、座椅位置、空調等一系列設定自動同步,真正完成開車的一步到位。
  • 什麼叫1盧?這個新的單位源自紅米榮耀的互懟……
    例如,1盧和1東。那麼就會有人問了,什麼是1盧?這其實是一個網友發明的新計量單位,而且來源於紅米公司和榮耀公司的互懟!釋義:1盧=10瓦=10W7月23日是榮耀公司發布榮耀9X系列手機的日子。可沒想到,卻被紅米公司品牌總經理盧偉冰抓住了其短板,當晚就連發數條微博,質疑榮耀9X的10W慢速充電!正是因為連續N天連懟榮耀9X的慢速充電功能,盧偉冰被網友送外號為「盧十瓦」。而「1盧=10W」也正式誕生!但是,直至今天,作為紅米公司品牌總經理,盧偉冰還緊抓著10W慢充的短板。
  • 以人名命名的計量單位~~
    大家是否知道計量單位名稱的來源不知道也沒關係今天的計量知識小課堂將為你介紹一些以
  • 1盧1虎1川都是什麼意思?2019年數碼圈新詞,你都看懂了?
    但也出現一些廣為流傳的新「梗」,比如有意思的「傑作」——全新「計量單位」。這裡牆都不扶?就服數碼圈「鬼才」製作的網絡「計量單位」一盧=10瓦(W),快充國民化其實,這算是手機圈「黑話」,但沒想到盧偉冰欣然接受了。這個單位源自於紅米榮耀對於快充的線上「互懟」。
  • 計量單位要分清
    例如,使用質量來表示固體物質的多少,並選用千克、克、毫克等單位來計量質量;使用體積來表示液體物質的多少,用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釐米等作為計量單位。而法定計量單位則是國家以法令的形式規定使用的計量單位。那麼不同國家之間有沒有一個通用的法定計量單位制呢?當然有,它就是——國際單位制。
  • 七個電學計量單位是怎麼來的?| 世界計量日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便頒發了統一度量衡詔書,對長度、容積、質量做出了精準定義,制定了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結束了原來各戰國之間的混亂、多樣的計量單位,方便了國家治理和民間生產生活往來。而同時期的古埃及、古羅馬等國家也都發明了各自的計量制度。彼時,國家之間來往尚不密切,科學技術發展還在初始階段,計量單位不統一、不精確的問題對當時世界的發展造成的困擾尚不明顯。
  • 七個電學計量單位是怎麼來的?|世界計量日
    為了適應工業生產科學技術和國際貿易的發展,保證世界範圍內計量的統一,法、俄、德等17個國家在1875年5月20日籤署了一項以「米制」為基礎的國際公約。成立米制公約國際組織後,各國的計量單位製取得巨大突破,後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米制公約,世界範圍內計量單位逐漸走向統一。
  • 以後1千克要這麼算!鑽石的計量單位竟是這麼來的
    近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全票通過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根據決議,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將被重新定義。新的定義方式是什麼樣的?國家選定的非國際單位制單位有哪些?各個單位你都會換算嗎?
  • 什麼是計量單位和法定計量單位?
    計量單位是為定量表示同種量的大小而約定的定義和採用的特定量,人們為了生活、生產的方便選擇計量單位,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國家對同一個量選用的計量單位有所不同,每個國家選擇什麼計量單位是一個國家的主權。
  • 帶貨女王楊冪又背火了它?原來MK有這麼多好看的包!
    做為目前最紅的花旦,楊冪可以說是眾多明星中的帶貨代表,每一次街拍都成為時尚聚焦,被她帶火了品牌或者單品簡直數不勝數~在成為了Michael Kors 的全球首位代言人之後,我們便看到更多Michael Kors的單品出現在大冪冪的街拍中了。
  • 天文單位除了光年還有什麼?為什麼要用光年做天文學的單位?
    我們知道,宇宙浩瀚而遙遠,那天文上怎麼表示這麼遠的距離呢?答案就是光年為天文單位,所謂的光年,就是指在真空中光一年所走的路程,1光年大約是10萬億公裡。雖然看起1光年所表示的距離很遠很遠,但其實對比浩瀚的宇宙而言,1光年也是微乎其微。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光年不是表示速度,而是距離單位。那為什麼天文上的距離要用光年來作為單位呢?
  • 家用百兆光纖寬帶下載速度到底有多快?原來是這個拖了後腿!
    家用百兆寬帶下載速度到底有多快?原來是這個拖了後腿!首先我們要清楚一個概念,什麼是百兆寬帶。百兆寬帶就是100兆的寬帶,但它是Mbps為單位的,也就是說百兆寬帶就是100Mbps而我們下載電影時下載速度的單位是MB/s。
  • 蠔油的計量單位是……「一甩」?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近日網上一個段子總結的很是精闢蠔油的計量單位>是啥答案「一甩」一甩甩半瓶,半瓶甩一年網友也紛紛吐槽蠔油瓶太難用了還有很多朋友寫下了自己與蠔油的愛恨情仇蠔油這麼粘稠為啥蠔油瓶的設計還這麼「反人類」呢有網友開玩笑說:這是蠔油生產商家的一種營銷策略,讓你每次使用蠔油時,一放就放很多,用得快,買得勤,商家賺錢也多。
  • 除了加熱飯菜?微波爐還有這麼多用途,後悔知道太晚了!
    幾百塊錢買進家裡的微波爐似乎成了擺設,除了加熱剩飯剩菜簡直一無是處。真相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除了加熱飯菜,微波爐還有很多用處,趕緊學學吧!看完之後你一定會愛上微波爐的!一、西紅柿皮更好剝西紅柿皮很難剝,且入菜影響口感,很多人都會選擇在西紅柿上劃十字,然後用開水淋一下再剝皮。
  • 一蝦=38元 那些年瘋傳的計量單位
    經過網絡發酵,以蝦為單位的度量衡出現,如150隻青島大蝦/㎡的房價,一蝦=38元等。至此,蝦幣也作為一種新的計量單位躥紅網絡。  九派新聞(微信號:cjrnews)梳理發現,網友自創的類似計量單位不少,他們信息量大,包含著笑中帶淚的漫畫式諷刺。
  • 斤等計量單位已淘汰 1.75米不能表述為1米75
    本報訊 (記者 陳黎) 昨日,省質監局通報了去年法定計量單位使用的抽查結果。在對政府機關、新聞媒體、出版單位等實施法定計量單位進行檢查中,共查出使用錯誤或者不規範84處。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包括,繼續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計量單位:英寸、寸、公尺、尺、公分、斤、馬力、匹、碼、度等。公文、報紙、廣告中土地面積經常出現淘汰計量單位「畝」;電視、顯示器經常出現淘汰計量單位「英寸、寸」等。 記者從省質監局獲悉,不規範的計量單位使用,很容易給消費者造成混亂,也不利於科技、貿易交流。
  • 物理計量科學簡史上:單位和單位制的發展
    越精細的觀察,越能發現事物的自然現象,就越能更好地掌握事物的本質並有效地進行控制與利用,而計量單位成為這一發展的必要條件。在此促進下,計量單位制度得到發展。計量科學發展史包含著許多方面,此一文僅就單位和單位制的沿革展開闡述。基本單位長度單位。早在古代,人們常以身體的一部分作為測量長度的單位。
  • 動物管理局:水熊蟲劉國棟除了自殺,原來還有這麼多疑點?
    水熊蟲這種生物,絕大部分都不超過1毫米,肉眼是看不到的,所以大家日常生活中也不會過多的討論,但隨著《動物管理局》的熱播,這種生物走進了大家的眼中。原來,地球上還有這種BUG生物?除了這次的露面,後面還有一連串的自殺方案,劉國棟挨個嘗試了遍:把自己弄到冷庫裡面凍了幾天幾夜,愣是凍不死,反而因為太餓了啃了一條冷庫凍魚被倉管發現,把倉管嚇了個半死;拿出一瓶氰化鉀當飲料服下,要知道氰化鉀可是劇毒,普通人服下幾十毫克就能致命,是毫克啊,並且通過空氣、皮膚和食用都能引起中毒,對劉國棟還是沒有用;拿著燃氣管拼命吸,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