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中國田徑協會在廈門召開第九屆代表大會五次會議。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於洪臣首先從競技體育、全民健身、田徑後備人才、田徑產業、田徑文化內涵、田徑對外交往、田徑改革等七個方面回顧了「十三五」期間田徑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績,並著重介紹了2020年中國田徑協會在奧運備戰、協會改革、創新合作等方面完成的各項工作。
在奧運備戰方面,疫情期間,國家隊不斷強化體能訓練、惡補體能短板,舉辦了多種形式的特許賽和通訊賽,主動解決賽練結合問題;加強科技助力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強化作風鍛鍊、補齊心理短板,不斷加大反興奮劑力度,做實做細各類措施。截至目前,田徑項目有18個小項共計91名運動員的比賽成績達到東京奧運會參賽標準,另有5個小項可通過積分排名獲得東京奧運會參賽資格,總計在23個小項上獲得54個參賽席位。
在協會改革方面,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全面提升治理能力。2020年協會組織修訂和新增協會制度共110項,其中內部管理制度56項,外部制度54項,體制機制的完善在協會實體化改革運行的起步之年為協會改革走出第一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創新發展方面,以創新賽事組織、創新業態模式、科技創新引領發展等維度構建田徑發展新模式,同時開放合作,建立共享共贏新平臺,與北控集團合作成立了北京中田體育發展有限公司,與海南衛視籤署升級合作協議,與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構建了協會未來落實國家體教融合戰略的平臺。
於洪臣表示,過去五年取得的成績是田徑項目堅持黨的領導,發揮舉國體制優勢,團結各方力量,堅持改革,積極應對,主動作為的結果。面對未來,田徑項目發展雖形勢嚴峻,但仍機遇與挑戰並存。
此次報告中還特別制定了「十四五」時期完成奧運爭光任務、助力健康中國建設和穩步推進田徑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三項重點工作任務,並首次明確了中國田徑協會到2035年的總目標——建立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體育強國要求相匹配的田徑項目高質量發展格局。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啟動之年。報告中指出,2021年中國田徑要打好東京奧運會,抓好協會改革,主動探索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田徑發展新模式,堅持「零容忍」,做到「零出現」,堅決守住「拿乾淨金牌」的反興奮劑紅線、底線、生命線,切實打好十四五開局之戰。(李東燁/文 圖片轉自中國田徑協會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