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執法改革職能優化有哪些內容?「綜合」執法改革的核心目標是...
摘要如何有效綜合仍是困擾綜合執法改革的難題。整合只是形式,重塑分工才是改革的實質後果。提升執法效能是改革的核心訴求,效能導向的執法綜合,需處理好職能優化與權力運行協同兩大基本問題。(2)從改革的深度來看,儘管相對集中行使處罰權改革,也涉及執法工作體制,但不必然涉及機構、隊伍和編制方面體制調整問題,因此,改革主要適用相對集中行使處罰權的調整審批程序。而綜合執法是對行政執法工作在體制上和源頭上的改革,具體表現為調整合併後組建相對獨立、集中統一的行政執法機構,賦予機構執法主體資格,故改革主要適用設置行政機構的審批程序。
-
讓機構改革發生「化學反應」
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對黨和國家組織結構和管理體制的一次系統性、整體性重構。完成組織架構重建、實現機構職能調整,只是解決了「面」上的問題,真正要發生「化學反應」,還有大量工作要做。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決策部署的一個重要舉措,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重大動作,也是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次集中行動。
-
機構改革的歷程及其內在邏輯
我國機構改革經歷了三個階段或三種形態,以改革開放作為分割點,之前機構以「權力收放」為導向,呈現「精簡—膨脹」怪圈;1988年明確機構改革主要著眼於轉變政府職能,並逐步跳出「循環怪圈」;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徵程,肩負新使命新任務,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必然,機構與行政體制改革進入新階段。
-
專家:落實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五大建議
原題:確保好的改革《方案》得到好的貫徹落實——「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專家座談會觀點綜述 2013年3月30日,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召開「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專家座談會。會議由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魏禮群主持。
-
本輪機構改革的主要特徵與方式
原標題:本輪機構改革的主要特徵與方式 核心閱讀 通過改革機構設置、優化職能配置,著力解決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中存在的障礙和弊端,有利於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好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
這輪機構改革有啥亮點?看完圖你就能懂
要把加強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貫穿改革全過程;新組建部門單位班子到位後起步開局就要把黨建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上抓緊抓牢,把黨建責任一層一層落實到位。二要把嚴格落實機構限額要求貫徹始終。我市共設置黨政機構54個,其中黨委機構15個、政府工作部門39個。
-
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
這些問題影響了公益事業的健康發展,迫切需要通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加以解決。 3.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舉措,是提高事業單位公益服務水平、加快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的客觀需要。
-
唐良智在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第一次全體...
重慶日報訊 (記者 羅靜雯)5月12日,市政府召開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更大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政府職能深刻轉變,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動力。
-
推動黨和國家機構在改革中發生「化學反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完成組織架構重建、實現機構職能調整,只是解決了「面」上的問題,真正要發生「化學反應」,還有大量工作要做。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決策部署的一個重要舉措,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重大動作,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次集中行動。
-
人民日報評論員:在更高起點推進政法領域改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政法領域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良好態勢。依法治國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社會治理體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紮實推進,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建設有效實施……6年多來,政法戰線敢於啃硬骨頭、涉險灘、闖難關,做成了想了很多年、講了很多年但沒有做成的改革,對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發揮了重要作用。
-
烏魯木齊甘泉堡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區) 機構改革方案 - 烏魯木齊...
深化機構改革,要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以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為統領,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導向,以推進黨政機構職能優化協同高效為著力點,按照自治區黨委和市委統一部署要求,改革機構設置,優化職能配置,合理劃分事權,理順職責關係,主要機構及其職能同市級保持基本對應,確保上下貫通、執行有力。
-
...執法改革的核心目標是什麼?|| 效能導向的綜合執法改革原理…
(2)從改革的深度來看,儘管相對集中行使處罰權改革,也涉及執法工作體制,但不必然涉及機構、隊伍和編制方面體制調整問題,因此,改革主要適用相對集中行使處罰權的調整審批程序。而綜合執法是對行政執法工作在體制上和源頭上的改革,具體表現為調整合併後組建相對獨立、集中統一的行政執法機構,賦予機構執法主體資格,故改革主要適用設置行政機構的審批程序。
-
中國法院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推進會聚焦制約監督體系
中新社廣州12月4日電 (方偉彬 李熠星)中國法院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推進會4日在廣州落幕。完善審判制約監督體系,全面落實司法責任製成為本次推進會亮點。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李少平在會上表示,要推動司法體制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
-
環保機構改革路線圖:「從山頂到海洋」都管
我國環保機構改革路線圖正逐漸清晰。《第一財經日報》記者2月13日獨家得到的信息顯示,剛成立的環境保護部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已明確生態環境保護領域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模式、路線圖和時間表。該領導小組組長由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部長周生賢親自擔任。
-
統籌推進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 抓好防災減災救災 確保秋季森林...
統籌推進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 抓好防災減災救災 確保秋季森林防火工作取得全勝 2020-09-18 0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什麼要進行機構改革?意義和目的是什麼?
自改革開放至今,我省共進行了5次政府機構改革。本次機構改革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的第一次。為什麼要改革?這次改革有何不同意義?改革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據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改革開放以來,我省政府機構進行過的多次改革,都具有某種意義上的階段性和過渡性特點,改革後政事不分、職責關係不順、行政效率不高以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等尚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特別是2001年我國加入WTO,對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的要求越來越顯得迫切。
-
新廳局亮相、地市機構改革啟動!山東機構改革改了啥 | 關鍵詞看2018
10月9日上午,省委召開省級機構改革動員大會,對全面推進改革作了安排部署。改革後,省委、省政府機構共計60個,其中省委機構18個,省政府機構42個。11月底前按程序印發了部門「三定」規定,12月底前完成了省級機構改革。關鍵詞二:新廳局亮相機構改革後,山東這些部門掛牌成立!
-
海墾大膽探索辦社會職能改革 創造典型
海南日報海口10月9日訊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 倪德馨)在近日揭曉的全國農墾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工作2018年度年中考核評估結果中,海南農墾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工作第三次位居全國各墾區之首。農業農村部高度評價海南農墾,稱「海南農墾改革為全國樹立了一個標杆」,特別是在辦社會職能改革上大膽探索,創造了改革的典型。
-
推動司法體制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
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交流人民法院推進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取得的有益經驗,並就下一步深化改革工作提出要求。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李少平出席會議並講話。
-
2003年:政府機構改革「第五波」 - 經濟參考網
改革方案特別提出了「決策、執行、監督」三權相協調的要求。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29個組成部門經過改革調整為28個,不再保留國家經貿委和外經貿部,其職能併入新組建的商務部。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改組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同時,設立國資委指導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重組,設立銀監會加強金融監管。 自1982年國務院機構改革開始,國務院已經歷六次較大的機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