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個海上定標場觀測系統通過驗收

2020-12-04 南方新聞網

南方日報訊 (記者/林鬱鴻)浩渺無垠的伶仃洋海面,港珠澳大橋巧奪天工。在這一超級工程附近,又一國之重器——萬山雷達高度計海上定標場觀測系統近日已通過現場驗收,標誌著珠海萬山定標場正式開始業務運行。

國家海洋技術中心介紹,這是全球第五個、我國首個業務化運行的衛星雷達高度計定標場。

萬山雷達高度計海上定標場是「十二五」海洋觀測衛星地面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繼美國Harvest石油平臺定標場、法國Corsica定標場、希臘Gavdos定標場和澳大利亞Bass海峽定標場之後,全球第五個、我國首個業務化運行的衛星雷達高度計定標場,主要為我國自主海洋觀測衛星雷達高度計的在軌絕對定標業務服務。

項目牽頭方國家海洋技術中心介紹,萬山雷達高度計海上定標場由桂山島應急監控中心,擔杆島、外伶仃島、直灣島和廟灣島四個島基觀測點以及一個海上錨系觀測點組成,同時採用了驗潮儀、GNSS浮標、坐底式壓力驗潮儀三種方式實現雷達高度計的現場定標。

隨著定標場觀測系統建設與試運行的完成,可以實現對HY-2系列海洋動力環境衛星的業務化定標與性能跟蹤,有效支撐當前和後續的衛星海洋應用工作,助力海洋遙感衛星在建設海洋強國進程中發揮出重要作用。

相關焦點

  • 我國首個衛星雷達高度計海上定標場觀測系統通過現場驗收
    總臺央視記者從自然資源部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了解到,近日,萬山雷達高度計海上定標場觀測系統通過現場驗收,標誌著萬山定標場正式開始業務運行。據悉,萬山雷達高度計海上定標場是繼美國Harvest石油平臺定標場、法國Corsica定標場、希臘Gavdos定標場和澳大利亞Bass海峽定標場之後,全球第五個、我國首個業務化運行的衛星雷達高度計定標場,主要為我國自主海洋觀測衛星雷達高度計的在軌絕對定標業務服務。
  • 我國首個衛星雷達高度計海上定標場觀測系統通過現場驗收
    總臺央視記者從自然資源部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了解到,近日,萬山雷達高度計海上定標場觀測系統通過現場驗收,標誌著萬山定標場正式開始業務運行。據悉,萬山雷達高度計海上定標場是繼美國Harvest石油平臺定標場、法國Corsica定標場、希臘Gavdos定標場和澳大利亞Bass海峽定標場之後,全球第五個、我國首個業務化運行的衛星雷達高度計定標場,主要為我國自主海洋觀測衛星雷達高度計的在軌絕對定標業務服務。
  • 我國首個衛星雷達高度計海上定標場開始業務化運行
    據中國自然資源報消息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獲悉,近日,我國珠海萬山雷達高度計海上定標場觀測系統通過現場驗收,標誌著萬山定標場正式開始業務化運行。據悉,萬山雷達高度計海上定標場是我國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地面系統建設定標場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繼美國哈維斯特石油平臺定標場、法國科西嘉島定標場、希臘加夫多斯島定標場和澳大利亞巴士海峽定標場之後,全球第五個、我國首個業務化運行的衛星雷達高度計定標場,主要為我國自主海洋觀測衛星雷達高度計的在軌絕對定標業務服務。
  • 全球首個綜合性遙感衛星定標場在寧夏中衛啟用
    央廣網中衛12月17日消息(記者許新霞)12月16日至17日,正在寧夏中衛和北京兩地同步舉行的「2020雲天大會」上,全球首個綜合性遙感衛星定標場在中衛宣布啟用。參加啟動儀式的我國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個定標場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個又能做光學、又能做雷達、又能做雷射測高的多種遙感手段的綜合性定標場。既可以給所有的中國衛星定標,也可能給外國的衛星定標,將來也可以參與國際合作。」遙感衛星定標場作為航天基礎設施,對於航天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湖南:綜合觀測智能分析判識系統通過業務驗收
    11月27日,湖南省氣象局組織專家組對省氣象臺牽頭實施的「綜合氣象觀測智能分析判識系統建設」進行了業務驗收。  專家組在聽取項目組匯報,並了解相關情況後,認為該項目實現了預期目標,達到了考核指標要求,一致同意通過驗收。專家組表示,該項目圍繞業務需求,開展了一系列創新性、持續性的研究,成果在全國推廣應用,是研究型業務開展的典範。
  • 我國首套極區中低層大氣雷射雷達探測系統通過驗收
    、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合作研發的我國首套極區中低層大氣雷射雷達探測系統,通過技術暨業務試運行驗收。該系統與目前正在研發的鈉螢光都卜勒雷射雷達系統相結合,首次在南極地區利用雷射雷達系統實現極區大氣準全高程地基同步觀測,為海洋環境安全保障提供了重要資料,為我國開展極區大氣前沿科學問題研究提供了關鍵技術與裝備。
  • 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海底流動地震觀測臺陣通過驗收
    10月9日,「海底流動地震觀測臺陣」驗收會在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召開。驗收委員會聽取了項目負責人的組織管理報告、技術報告、測試組的測試報告、用戶的使用報告以及財務組的財務審查報告,觀看了臺陣海試的相關視頻。
  • 我國應急管理系統首個國家工程實驗室順利驗收
    近日,作為我國應急管理系統的首個國家工程實驗室,消防與應急救援國家工程實驗室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據悉,為提升消防與應急救援技術裝備科學化、專業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實驗室新建及升級改造了火災監測預報警、應急救援裝備等12個技術研發平臺,可開展理論研究、產品開發、系統測試、工程模擬等工作。
  • 「十二五」863計劃「超深探地雷達系統及其產業化」項目通過驗收
    近日,「十二五」863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超深探地雷達系統及其產業化」順利通過項目驗收。    為填補我國在超深探地雷達相關關鍵技術方面的空白並實現產業化,項目承擔單位內蒙古計算機應用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突破了MF/HF寬帶偽隨機脈衝編碼超深探地雷達系統總體技術,在偽隨機編碼探地雷達體系結構、超長偽隨機編碼脈衝產生和相關接收處理技術方面進行創新。
  • 上海城市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建設項目通過專家驗收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1月20日訊 11月10日,上海市林業局組織專家對上海城市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建設項目進行驗收。來自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市生態氣象和衛星遙感中心、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上海市園林科學規劃研究院、上海辰山植物園等5個單位的專家組成驗收專家組。
  • 國內首個海洋能獨立電力系統示範工程通過驗收
    7月29日,由中交集團所屬企業一航局承建的200千瓦潮流能發電項目通過驗收。   該項目是全國新能源領域首個海洋能獨立電力系統示範工程,是國家海洋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項目「500千瓦海洋能獨立電力系統示範工程」的子課題。項目位於山東青島齋堂島海域,中交集團具體承建了潮流能發電裝置的製作、安裝工程。
  • 我國首個超材料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
    人民網深圳12月2日電(王星)日前,依託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建設的超材料電磁調製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成功通過驗收。這是我國第一個超材料技術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也是全國177家依託企業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之一。
  • 我國第一套連續式高速風洞降溫系統通過驗收
    原標題:我國第一套連續式高速風洞降溫系統通過驗收  我國第一套連續式高速風洞降溫系統通過驗收   據新華社西安12月11日電(田兆運 周廷波)我國第一套連續式高速風洞降溫系統日前在西北工業大學翼型葉柵國家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驗收。
  • 我國東北地區首個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併網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11月25日15時52分,隨著#45風機併網發電,標誌著三峽新能源大連市莊河Ⅲ(3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正式全容量併網,成為東北地區首個建成達產的海上風電項目。
  • 西南交通大學建設的首個國家工程實驗室通過驗收
    西南交通大學建設的首個國家工程實驗室通過驗收 小】   2017年12月25日,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委託,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會同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組織專家對西南交通大學建設的首個國家工程實驗室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將構成我國首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
    這是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的第二顆衛星,也是我國首顆運行於傾斜軌道的大型遙感衛星,其入軌後與海洋二號B星組網,將大幅提升我國海洋觀測範圍、觀測效率和觀測精度。海洋二號C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衛星系列的第二顆業務衛星,國家航天局負責海洋二號C星工程組織實施管理,自然資源部為牽頭用戶部門,自然資源部所屬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負責地面系統和應用系統建設、運行。▲搭載海洋二號C衛星的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
  • 國家授時中心BPL長波授時系統現代化改造項目通過驗收
    驗收會現場11月10日至11日,由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承擔的「BPL長波授時系統現代化技術改造項目」通過中科院計劃財務局組織的項目驗收。項目驗收會議在國家授時中心舉行。項目驗收專家組由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中科院計劃財務局、上海天文臺、西安分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國家天文臺、中國科技大學、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等院內外專家組成。中科院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局、基礎科學局等相關部門領導也參加了項目驗收會議。
  • ...海浪同步觀測 攻克系統級合作難題——揭秘首顆中法合作海洋衛星
    新華社酒泉10月29日電 題:海風海浪同步觀測 攻克系統級合作難題——揭秘首顆中法合作海洋衛星  新華社記者張泉、胡喆、戴盈  10月29日,中法海洋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將主要用於海洋動力環境監測。
  • 瀋陽自動化所「海鯨1000」AUV完成海上驗收試驗
    「海鯨1000」AUV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牽頭研製的「海鯨1000」AUV完成海上驗收試驗和長航程試驗。在海上驗收試驗中,「海鯨1000」AUV完成最大工作深度、最大航行速度、多種載荷搭載能力等指標驗證,完成溫躍層智能跟蹤觀測、湍流自主觀測、中尺度渦自主觀測等功能驗證和試驗性應用。
  • 中國氣象局太陽磁場望遠鏡系統通過出臺驗收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敬濤報導 7月31日,中國氣象局氣象監測與災害預警工程——太陽磁場望遠鏡系統在京通過出臺驗收。  7月30至31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和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有關專家組成的出臺測試組,依據《太陽磁場望遠鏡系統出臺測試大綱和細則》,在懷柔太陽觀測基地對太陽磁場望遠鏡系統進行了詳細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