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套連續式高速風洞降溫系統通過驗收

2020-11-27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我國第一套連續式高速風洞降溫系統通過驗收

  我國第一套連續式高速風洞降溫系統通過驗收

  據新華社西安12月11日電(田兆運 周廷波)我國第一套連續式高速風洞降溫系統日前在西北工業大學翼型葉柵國家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驗收。這套由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研製的降溫系統在國內首次採用向風洞噴注液氮的方式,使風洞試驗的氣流總溫降到了-20℃,達到了提高試驗雷諾數的目的。

  據了解,這套系統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套通過直接噴液氮的方式實現連續式高速風洞降溫運行的系統設備,使風洞試驗能力大大拓展,為先進飛行器翼型研製提供了新的手段,也對未來低溫高雷諾數風洞建設起到了很好的借鑑作用。

(來源:甘肅日報)

相關焦點

  • 中國建研院國內最大、最先進建築風洞通過驗收
    日前,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國內最大、最先進的CABR 4m×3m建築風洞順利通過驗收,標誌著該院風洞實驗室正式投入使用。  中國建研院風洞實驗室位於該院通州研發基地,隸屬於該院正在建設中的「建築安全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同時也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防災研究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室建築面積4665㎡,風洞為直流下吹式邊界層風洞,全鋼結構,總長96.5m,布置在長108m、寬27m、高16.8m的封閉實驗大廳內,利用大廳空間作為氣流循環通道。在實驗大廳大門開啟之後,還可使風洞以外循環方式運行。
  • 我國最新超級風洞FL-62風洞再傳好消息
    >我國第一座大型連續式跨聲速風洞,在全球也十分少見。動力系統的主壓縮機、電機及變頻器均為填補國內空白的首臺套設備,系統複雜、研製難度大。 FL-62風洞輔助系統包括駐室抽氣系統、供排氣系統、循環水冷卻系統、高壓氣源系統、供電系統和測控系統。FL-62風洞採用內外雙循環冷卻系統以控制洞體內的溫度變化。
  • 風洞與空氣動力學剪不斷的關係
    四十多年來,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建造了數十座高質量的風洞,其規模堪稱亞洲之最,為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而像是汽車風洞測試之類採用的是低速風洞,而像是飛機、飛彈、航天工程等採用的是高速風洞測試。 其中早期汽車用的風洞大多是從航空風洞改造過來,而當中的許多空氣動力理論和概念也是從航空力學延續過來的,所以目前分有三大類風洞結構類型:直流式、回流式和立式風洞。
  • 新一代風洞投入使用,測試翼身融合模型!會是我國六代機嗎?
    我國的現代科技成果中,有一項長期居世界首位,不僅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而且為交通、建築、能源等行業提供了優質的試驗數據。這個關鍵技術是「風洞」。根據國外媒體報導,國產FL-62風洞首次進行新機試驗。不僅僅是國際上最先進的大型連續跨音速風洞正式投入使用,人們似乎對正在進行試驗的新型飛機更感興趣。
  • 最少降低 3dB,我國高鐵減震降噪關鍵技術通過驗收
    9月21日消息,據科技部消息,國家863計劃「高速鐵路減振降噪關鍵技術」近日正式通過技術驗收。目前該技術已在大西客運專線、長昆客運專線上進行了試驗驗證,部分研究成果已得到推廣應用。
  • 我國已形成8米量級低速風洞氣動噪聲試驗能力
    8米低速風洞(FL-10風洞)氣動噪聲試驗在航空工業氣動院順利完成,宣告我國正式形成8米量級低速風洞氣動噪聲試驗能力。氣動噪聲風洞試驗是航空型號研製重要的地面試驗項目,是評估航空型號的適航符合性、舒適性、環保性以及聲隱身等性能的重要依據。此次, 氣動院在8米低速風洞順利完成某型號降噪驗證風洞試驗,獲得了該型號的氣動噪聲特性數據,並驗證了降噪設計的降噪效果,為型號研製及時提供了高質量驗證數據,獲得客戶單位高度認可。
  • 我國首個海上定標場觀測系統通過驗收
    在這一超級工程附近,又一國之重器——萬山雷達高度計海上定標場觀測系統近日已通過現場驗收,標誌著珠海萬山定標場正式開始業務運行。國家海洋技術中心介紹,這是全球第五個、我國首個業務化運行的衛星雷達高度計定標場。
  • 幹涉式毫米波成像輻射計關鍵技術研究通過驗收
    2009年12月29日,「十一五」863對地觀測與導航領域專題課題驗收會在北京舉行,由中科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承擔的「幹涉式毫米波成像輻射計關鍵技術研究」課題通過驗收。該課題為「十一五」本領域首批立項的專題課題之一,主要目標是針對當前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對微波/毫米波有效載荷的迫切需求,開展以分時採樣綜合孔徑技術為核心的關鍵技術攻關,以解決真實孔徑系統天線口面過大以及傳統綜合孔徑系統單元天線數目過多的問題。在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加劇、災害性天氣現象頻發的大背景下,開展此項研究具有特別意義。
  • 超A乾貨:風洞,風洞,是個啥子玩意?
    造汽車風洞有啥子用?么哥:從宏觀層面來講呢,它可是狠狠推進了我國空氣動力學在汽車領域的步伐,改變了我國汽車工業核心資源長期受制於人的局面,同時就地域影響能力來講,它將極大地推動中西部地區汽車工業的發展,進而輻射帶動全國汽車業的升級。
  • 新型跨聲速風洞投用,首測翼身融合模型,或為中國六代機方案?
    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我國基於國防建設的需要,在長達數十年時間裡,陸續建設了覆蓋不同風速、適用不同領域的大規模風洞群,特別是近年來廣受關注的JF12復現風洞、JF22超高速風洞、大型結冰風洞等,為新一代航空航天裝備、高超聲速武器研製提供了優越平臺。
  • 一張風洞圖片折射出的中國航空強大實力
    以前我們關注的重點一向是飛機本身,而忘卻了飛機設計所依賴的重工設施之一的風洞;而航空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則擁有眾多的風洞設施,比如低速風洞群,有Φ1.5米開口回流式低速風洞(FL-5)、3.5米×2.5米閉口回流式低速風洞(FL-8)、4.5米×3.5米低速增壓風洞(FL-9)、4.5米×3.5米開/閉口回流式低速風洞(FL-51)、8米×6米開/閉口回流式低速風洞
  • 中國公開電弧風洞 系高超聲速飛行器試驗設備
    如何快速降溫?擺在研究團隊面前的3個問號,個個都是世界級難題。風洞總設計師陳德江帶領科研人員,先後攻克了電源系統、加熱器多個關鍵技術難題,從開工到建成僅用時22個月,創造了我國風洞建設史上新的紀錄。電弧風洞首次試驗那天,望著噴薄而出的耀眼弧光,副研究員周瑋的臉上難掩喜悅和自豪:「看,多美的弧光啊!
  • 中國風洞試驗航天飛行器大運 「吹」飛彈高鐵
    如何快速降溫?擺在研究團隊面前的3個問號,個個都是世界級難題。風洞總設計師陳德江帶領科研人員,先後攻克了電源系統、加熱器多個關鍵技術難題,從開工到建成僅用時22個月,創造了我國風洞建設史上新的紀錄。  電弧風洞首次試驗那天,望著噴薄而出的耀眼弧光,副研究員周瑋的臉上難掩喜悅和自豪:「看,多美的弧光啊!
  • 1997年12月21日 我國建成亞洲最大跨聲速風洞
    1997年12月21日,我國在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建成當時亞洲最大的跨聲速風洞,並成功進行了通氣試車。這標誌著我國擁有了世界級高速風洞,跨聲速空氣動力研究試驗能力更是跨入了世界先進行列。由於這種風洞技術性能要求高、建造難度大,只有少數發達國家掌握了設計和製造大型跨聲速風洞的技術。從1965年開始,我國開始研製大型跨聲速風洞,1984年,建成了1.2米半回流引射式跨聲速風洞。但是,在多年的使用以來,這座試驗段尺寸最大為1.2米的跨聲速風洞無法進行先進的航空、太空飛行器高逼真度氣動外形模擬試驗。而且大型運輸機、民航客機甚至只能做一個尾段模型的試驗,許多試驗受到很大的技術限制。
  • FL-62風洞設備:一個來自瀋陽智造的「國之重器」
    近日,中國航空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以下簡稱「氣動院」),自主研發的「國之重器」-FL-62風洞設備,在瀋北新區的測試場地完成主壓縮機最大轉速的測試,這是我國第一座大型連續式跨風速風洞,實現了我國大尺寸風洞從暫衝式向連續式的跨越。
  • 力學所激波風洞團隊新進展:爆轟驅動超高速風洞的理論與方法
    60多年來,對高超聲速關鍵技術的驗證依然高度依賴於昂貴、耗時、低效的飛行試驗,而難以通過地面風洞試驗完成,這大大阻礙了高效、快捷、低成本空天飛行技術的發展。(mohamed_hassan) 最近,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高溫氣體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激波研究團隊(姜宗林研究員、李進平高級工程師、胡宗民副研究員,劉雲峰高級工程師、俞鴻儒院士)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 發表研究論文,提出了先進爆轟驅動超高速風洞
  • 喜訊,中國大型低噪聲風洞投入使用,未來飛機將越來越安靜
    這次的試驗意義重大,注意其中的用詞「型號試驗」、 「大國重器」,據此有外媒分析認為,FL-62風洞這次試驗的就是中國六代機模型風洞吹風。6月12日,航空工業氣動院官方微信號又發布了《FL-61風洞完成首次連續式跨聲速風洞顫振試驗》的文章,文中報導航空工業氣動院氣彈團隊在FL-61風洞中圓滿完成了氣動院首次連續式跨聲速風洞顫振試驗,同時也是帶真實舵機的全尺寸舵面顫振試驗。
  • 我國JF-12激波風洞,居世界領先地位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一代風洞,一代飛行器」,風洞實際上是研究空中飛行器最可靠的實驗方法!在航天大國中,高速風洞是發展高水平飛行器不可缺少的戰略資源,目前美俄都有高超音速風洞存在。像我國C919大型客機機翼的建造就是靠風洞試驗,才掌握了飛機在各種狀態下的氣動特性,而我國高鐵也是靠風洞來進行大量的模擬試驗,通過不斷改進外形,使全國高鐵每年可節約三億度電力。
  • 我國JF-12激波風洞,居世界領先地位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一代風洞,一代飛行器」,風洞實際上是研究空中飛行器最可靠的實驗方法!在航天大國中,高速風洞是發展高水平飛行器不可缺少的戰略資源,目前美俄都有高超音速風洞存在。 像我國C919大型客機機翼的建造就是靠風洞試驗,才掌握了飛機在各種狀態下的氣動特性,而我國高鐵也是靠風洞來進行大量的模擬試驗,通過不斷改進外形,使全國高鐵每年可節約三億度電力。
  • 中國風洞實驗室
    中國空氣動力發展與研究中心  位於川西山區,裝備有亞洲最大風洞群,累計完成風洞試驗50餘萬次,先後建成低速風洞和亞、跨、超和高超聲速風洞52座,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