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0日,我國型號研製首次8米低速風洞(FL-10風洞)氣動噪聲試驗在航空工業氣動院順利完成,宣告我國正式形成8米量級低速風洞氣動噪聲試驗能力。
氣動噪聲風洞試驗是航空型號研製重要的地面試驗項目,是評估航空型號的適航符合性、舒適性、環保性以及聲隱身等性能的重要依據。此次, 氣動院在8米低速風洞順利完成某型號降噪驗證風洞試驗,獲得了該型號的氣動噪聲特性數據,並驗證了降噪設計的降噪效果,為型號研製及時提供了高質量驗證數據,獲得客戶單位高度認可。
據悉,為了兼顧我國飛機研製對氣動噪聲試驗的需求,8米低速風洞在建造之初便預留了消聲室空間,通過風扇低噪聲設計、動力段降噪、消聲拐角導流片等多種手段,確保風洞自身具有低背景噪聲特性。該消聲室長49米、寬33米、高26米,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消聲室,也是國內技術難度、實施難度最高的大型消聲室。
氣動院於2017年底啟動8米低速風洞消聲室及噪聲試驗支撐系統建設。為了保證建成高質量消聲室,項目組對消聲室技術方案、實施方案進行了充分調研論證。消聲室於2018年5月開始現場施工,在不影響8米低速風洞型號試驗的前提下,封堵混凝土牆面1萬8千多個小孔、安裝5000多米主次龍骨、安裝7500多個吸聲尖劈和鋪設1600多平方米隔聲板。2019年4月底,消聲室主體工程完成,形成了「開口試驗段+消聲室」的自由場聲學試驗環境。
此外,圍繞8米低速風洞的氣動噪聲試驗能力,氣動院藉助多個預研課題,逐步開展了包括麥克風相位陣列與校準、噪聲源定位技術、射流剪切層影響修正技術、背景噪聲影響修正技術等相關技術研究,研製了多套噪聲測量陣列,開發了包括數據採集、聲源定位、數據可視化分析等多套氣動噪聲試驗程序,確保在8米風洞消聲室建成的同時,即刻形成可靠的氣動噪聲風洞試驗技術。
8米低速風洞作為我國唯一回流式開閉口試驗段大型低速風洞,也是我國最大的航空聲學風洞,其流場品質、聲場品質、試驗數據精準度均達到國軍標先進指標。目前已經具備全機機體氣動噪聲風洞試驗能力,今明兩年將陸續形成全尺寸起落架、增升裝置、螺旋槳、旋翼等氣動噪聲試驗能力, 為我國飛機、艦船、高鐵、汽車研製提供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氣動噪聲風洞試驗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