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涉式毫米波成像輻射計關鍵技術研究通過驗收

2020-11-28 中國科學院

 2009年12月29日,「十一五」863對地觀測與導航領域專題課題驗收會在北京舉行,由中科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承擔的「幹涉式毫米波成像輻射計關鍵技術研究」課題通過驗收。

該課題為「十一五」本領域首批立項的專題課題之一,主要目標是針對當前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對微波/毫米波有效載荷的迫切需求,開展以分時採樣綜合孔徑技術為核心的關鍵技術攻關,以解決真實孔徑系統天線口面過大以及傳統綜合孔徑系統單元天線數目過多的問題。在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加劇、災害性天氣現象頻發的大背景下,開展此項研究具有特別意義。

在課題執行過程中,以吳季研究員為首的空間中心研究團隊提出了圓環陣列自旋掃描的方案,在簡化系統複雜度、提高運動機構穩定性以及定標可行性上具備明顯的優勢,並最終形成了自主智慧財產權,成功進行了外場成像實驗。

在課題驗收會上,與會評審專家一致認為,課題組在50~56GHz的氧氣吸收峰頻段成功驗證了幹涉式綜合孔徑輻射計體制的可行性,達到了目前國內幹涉式輻射計技術的最高頻率,並突破了多項具備國際水平的關鍵技術,包括:分時採樣體制下幹涉式綜合孔徑輻射計關鍵性能指標的分析方法;稀疏天線陣列與分時採樣方式的聯合優化設計方法;毫米波接收機前端噪聲互耦抑制方法;多時延數字相關技術;分時採樣幹涉式綜合孔徑系統的整體定標技術等。研究成果有力支持了未來在我國下一代風雲四號靜止軌道氣象衛星上實施綜合孔徑大氣溫度探測儀的可行性與必要性。地球靜止軌道(GEO)具有大覆蓋以及實時性等特點,而微波/毫米波段觀測則具有全天候全天時的優勢,兩者的結合能夠實現對整個天氣變化動態過程的連續有效觀測,為數值天氣預報提供高時間解析度的觀測數據,滿足短期預報甚至即時預報的要求。

本課題成果已獲「十一五」863重點項目的後續支持,在該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研製一臺全尺度地面樣機,為本成果最終進入工程型號應用奠定基礎。

相關焦點

  • "強度關聯遙感成像技術研究(一期)"順利通過驗收
    近日,科技部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辦公室在北京組織召開國家863計劃先進遙感技術主題項目「強度關聯遙感成像技術研究(一期)」驗收會議。    在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多家優勢單位歷時2年的攻關下,「強度關聯遙感成像技術研究(一期)」突破了可預置贗熱光源、基於壓縮感知的圖像復原算法和遙感圖像定標算法等核心關鍵技術,成功研製了國際首臺雷射三維強度關聯成像原理樣機,建成了三套被動式強度關聯壓縮感知多光譜成像的野外原理驗證裝置,建立了基於時空兩維隨機輻射場的微波凝視關聯成像理論體系和圖像質量要素評價體系
  • ...863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重點項目「地球同步軌道毫米波...
    2012年10月12日,科技部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十一五」國家863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地球同步軌道毫米波大氣溫度探測儀」重點項目驗收會。    項目由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承擔,突破了低噪聲毫米波器部件、高精度天線及稀疏陣列設計、多通道相干接收機系統集成、大規模數字相關處理、新型成像算法等關鍵技術,利用幹涉式綜合孔徑技術解決了真實孔徑天線尺寸與空間解析度相互制約的技術瓶頸,成功研製出國際上首臺全尺寸的地球同步軌道毫米波大氣溫度探測儀原理樣機,使我國在靜止軌道微波探測技術位居世界先進行列。
  • 中歐合作製成地球同步氣象衛星毫米波探測樣機
    由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與歐空局聯合研製的「中歐靜止軌道毫米波大氣探測儀樣機」11日通過了中歐雙方共同組織的驗收。它為未來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開展毫米波成像探測奠定了技術基礎。每年,颱風、暴雨等極端災害都會給我國造成巨大損失,因此加強氣象監測和預報尤為重要。目前,在軌氣象衛星都是以光學手段監測。但光學手段易受雲層影響,只能得到雲層頂部信息,不知雲層下的具體情況。而微波則有很強的穿透力,可以獲得氣溫、溼度廓線的三維分布。
  • 中國電科院「開放式仿真平臺關鍵技術研究」通過驗收
    12月14日獲悉,由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牽頭的國家電網公司大電網重大專項「大電網仿真關鍵技術深化研究」課題6「開放式仿真平臺關鍵技術研究」順利通過驗收,標誌著我國電力系統開放式仿真技術邁上一個新的臺階,電網仿真水平得到提升。
  • 中國航天日 | 衛星微波遙感技術新進展
    主動微波遙感又稱雷達遙感,通過接收遙感器發射的電磁波信號來實現目標探測,主要包括微波高度計、微波散射計和合成孔徑雷達(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三類遙感器。被動微波遙感又稱微波輻射計遙感,通過直接接收目標的自然微波輻射來提取目標信息。
  • 「淨化汙水的微生物電化學系統關鍵技術研究」通過結題驗收
    「淨化汙水的微生物電化學系統關鍵技術研究」通過結題驗收 2017-01-10 城市環境研究所   項目研究團隊成員及相關職能處室人員參加會議,技術負責人趙峰進行了研究總結匯報。驗收專家組由來自廈門大學、華僑大學、廈門理工學院、福建省水產研究所的專家組成,專家組對項目執行情況、研究結論、技術路線的創新性等進行了質詢與評議。
  • 「等效原理實驗用噴泉式高精度原子幹涉儀」通過驗收
    12月21日至22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承擔的中國科學院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等效原理實驗用噴泉式高精度原子幹涉儀」通過了由中科院計劃財務局組織的現場測試和驗收。來自中科院的管理專家和來自中科院上海光機所、中國計量院、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的專家參加了驗收會。
  • 《高品質軸承鋼的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科研項目通過驗收
    《高品質軸承鋼的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科研項目通過驗收 2021-01-07 16:47:00    由寶武集團廣東韶關鋼鐵有限公司牽頭,華南理工大學
  • 毫米波技術
    1、汽車雷達成像領域的一個很重要的應用是工作於24GHz和77GHz的汽車雷達。今天僅有非常奢侈的汽車裝備了毫米波雷達技術。該技術可以在低能見度情況下幫助汽車駕駛,尤其是大霧的天氣,以及自動巡航控制和甚至未來高速公路的自動駕駛。
  • 國家863計劃主題項目「強度關聯遙感成像技術研究(一期)」順利通過...
    近日,科技部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辦公室在北京組織召開國家863計劃先進遙感技術主題項目「強度關聯遙感成像技術研究(一期)」驗收會議。    在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多家優勢單位歷時2年的攻關下,「強度關聯遙感成像技術研究(一期)」突破了可預置贗熱光源、基於壓縮感知的圖像復原算法和遙感圖像定標算法等核心關鍵技術,成功研製了國際首臺雷射三維強度關聯成像原理樣機,建成了三套被動式強度關聯壓縮感知多光譜成像的野外原理驗證裝置,建立了基於時空兩維隨機輻射場的微波凝視關聯成像理論體系和圖像質量要素評價體系
  • 長春光機所 1.5 米掃描幹涉場曝光系統順利通過驗收
    IT之家9月4日消息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官方發布, 8 月 24-25 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學部在長春組織專家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專項 「1.5 米掃描幹涉場曝光系統」進行了項目驗收。
  • 研究人員將先進的光譜技術與醫療成像相結合
    打開APP 研究人員將先進的光譜技術與醫療成像相結合 攜手健康網 發表於 2020-03-04 09:12:46 (文章來源:攜手健康網) 研究人員第一次使用了一種稱為雙梳光譜的先進分析技術來快速獲取極其詳細的高光譜圖像。
  • 廣播百科 毫米波
    毫米波的理論和技術分別是微波向高頻的延伸和光波向低頻的發展。物理特點與光波相比,毫米波利用大氣窗口(毫米波與亞毫米波在大氣中傳播時,由於氣體分子諧振吸收所致的某些衰減為極小值的頻率)傳播時的衰減小,,受自然光和熱輻射源影響小。
  • 「20kW海洋儀器波浪能動力平臺關鍵技術研究」項目通過驗收
    3月25日,由國家海洋局科學技術司和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管理中心組織的「20kW海洋儀器波浪能動力平臺關鍵技術研究」項目驗收會在廣東珠海召開。國家海洋局副司長康健、國家海洋局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管理中心副主任夏登文和室主任王海峰、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王華接處長出席了驗收會。
  • 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第一套圖像
    FY-4A衛星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第一幅彩色合成圖像日中東部雨雪天氣水汽輸送監測圖(右)  FY-4A衛星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    【科普】多通道成像輻射計是風雲四號靜止氣象衛星的主要載荷之一,通過精密的雙掃描鏡機構實現精確和靈活的二維指向,可實現分鐘級的區域快速掃描;採用離軸三反主光學系統,高頻次獲取14波段的地球雲圖,並利用星上黑體進行高頻次紅外定標,以確保觀測數據的精度
  • 毫米波雷達該怎麼玩?4D成像並非唯一選擇?
    比如,多個雷達同時探測相同目標,通過利用部分重疊的視場來提高感知精確度。 當然,車輛上的傳感器越多,融合技術就越具有挑戰性,但提高性能的機會也就越多。這其中,單一類型傳感器的自融合,也是趨勢之一。
  • 比輻射計助力高光譜遙感技術發展
    如果說肉眼光學成像只能看到物質的形狀、尺寸等信息,光譜分析則可以通過「圖譜合一」探測物質的具體成分,不僅能探測一個地方有沒有礦,還可以分析是何種礦。原來,高分五號衛星的在軌輻射定標主要通過國際上近年流行的太陽-漫反射板(SD)技術實現。該技術採用反射率穩定的太陽照明漫反射板,通過引入太陽光產生已知光譜輻亮度的近似朗伯面光源,實現對空間遙感器的太陽反射波段全系統、全口徑的定標。但由於空間輻照、高能粒子轟擊等因素的影響,漫射板的反射特性會隨時間發生衰變。若缺乏相應的修正措施,長此以往,將極大影響衛星的在軌定標精度。
  • 最少降低 3dB,我國高鐵減震降噪關鍵技術通過驗收
    9月21日消息,據科技部消息,國家863計劃「高速鐵路減振降噪關鍵技術」近日正式通過技術驗收。目前該技術已在大西客運專線、長昆客運專線上進行了試驗驗證,部分研究成果已得到推廣應用。
  • 5G的關鍵技術波束賦形
    波束賦形(Beamforming)又叫波束成型、空域濾波,是一種陣列定向發送和接收信號的信號處理技術,它既可以用於信號發射端,又可以用於信號接收端。波束賦形技術通過調整相位陣列的基本單元的參數,使得某些角度的信號獲得相長幹涉,而另一些角度的信號獲得相消幹涉,從而產生波束。
  • 微波輻射計及其應用
    由於系統對可靠性要求較高,故採用單片機作為220 GHz微波輻射計數控單元的核心,通過精確的時序控制,實現了數據採集、天線控制、狀態提取、串口通信等功能。同時,該數控單元具有功耗低,採樣精度高,接口簡便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