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技術

2021-02-25 傳感器技術

毫米波的潛在應用,包括毫米波成像(mm-wave imaging)、亞太赫茲(sub-THz)化學探測器,以及在天文學、化學、物理、醫學和安全方面的應用。

重要頻率包括90GHz、140GHz,以及300GHz以上或者叫做THz區域。60GHz頻帶由於氧氣的吸收,使得它適合於短距離網絡應用。而其他的頻帶,如90GHz是長距離成像的理想選擇。

1、汽車雷達

成像領域的一個很重要的應用是工作於24GHz和77GHz的汽車雷達。今天僅有非常奢侈的汽車裝備了毫米波雷達技術。該技術可以在低能見度情況下幫助汽車駕駛,尤其是大霧的天氣,以及自動巡航控制和甚至未來高速公路的自動駕駛。

2、用於醫學應用的毫米波成像

毫米波技術的另一個潛在應用是無源毫米波成像(passivemm-wave imaging)。僅通過檢測物體在毫米波頻帶的熱量輻射,物體的圖像就可以像光學系統一樣呈現出來。需要或者是一組接收機或者是移動的終端天線來不停地掃描感興趣的區域。

3、高清視頻的無線傳輸


NEC、三星、松下和LG等消費類電子廠商共同成立了WirelessHD聯盟來推動60GHz技術在無壓縮高清視頻傳輸中的應用。

4、在電子對抗中的應用


軍事上的需要是推動毫米波系統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 毫米波在雷達、制導、戰術和戰略通信、電子對抗、遙感、輻射測量等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其中戰略通信與電子對抗是非常重要的應用方向。 

電子對抗中要求通信設備必須具有很強的抗幹擾能力, 而毫米波在這方面表現出明顯的優勢。例如, 選擇 60GHz、 120GHz、 200GHz 三個「衰減峰」頻段上的艦對艦的毫米波通信, 利用這些頻段上信號嚴重衰減的特點, 可極大提高艦對艦之間通信的抗幹擾和抗截獲能力。 

 

現役的多數雷達偵察、告警系統的頻率覆蓋範圍均已擴展到0.5GHz~40GHz。據報導, 美國的電子對抗設備中部分雷達偵察設備頻率可達到110GHz, 正在向 300GHz 發展。雷達告警設備頻率已擴展到 40GHz~60GHz, 北約正研製一種車載毫米波告警設備, 頻段為 40GHz~140GHz。此外, 通信偵察頻段覆蓋10GHz 毫米波段, 通信幹擾部分40GHz以下已實用化, 正在向 110GHz 發展。在毫米波段還可以利用隱身技術。在對付有源毫米波雷達時, 同在微波波段一樣, 可以採用減小雷達截面的外形設計, 或者在表面塗敷鐵氧體等毫米波吸收材料, 以減小反射波的強度。對於通過檢測金屬目標的低毫米波輻射與背景輻射之間的反差來跟蹤目標的無源雷達, 則要在目標表面塗敷毫米波輻射較強的偽裝物, 使其輻射和背景輻射基本相等, 從而使目標融合於背景中。

總之,毫米波通信應用於軍事上是非常必要和有重大意義的, 是很有發展前途的通信手段,具有波束窄、數據率高、電波隱蔽、保密和抗幹擾性能好、開設迅速、使用方便靈活以及全天候工作的特點。 

其他的毫米波技術應用還包括腫瘤檢測的醫學成像,溫度測量,血液循環和水分、氧分測量。在過去的二十年裡,這些應用都被強烈地探索著,但是,大部分研究停止或放棄了,原因在於這些傳統的系統競爭不過已經存在的MRI或者X射線CAT掃描系統。由于波長太長,這些系統的精度很差。隨著矽技術允許大量的接收機陣列被低成本地實現在一塊小面積上,我們相信這些應用會重新出現。而且隨著頻率被推到更高頻點,如100GHz以上,波長變得更小,還將出現新的應用領域。

相關焦點

  • 閒談毫米波技術
    Google 這一創新正是利用了60GHz毫米波的高速率傳播特點,令人腦洞大開。Project Soli 目前仍處於初期發展階段,未來如何發展不得而知。筆者想說的是隨著微波射頻技術的不斷發展,包括毫米波在內的高頻技術正成為炙手可熱的技術,在5G 通信、汽車和直升飛機的自動駕駛、雷達、遙感、雷射光譜、射電天文學、宇航通信、軍事航天、極高頻衛星通信系統等領域都將是不可或缺的。高頻段的發展在民用領域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 5G毫米波頻譜劃分 毫米波終端技術測試方案分析
    作為5G關鍵技術之一的毫米波技術已成為目前標準組織及產業鏈各方研究和討論的重點,毫米波將會給未來5G終端的實現帶來諸多的技術挑戰,同時毫米波終端的測試方案也將不同於目前的終端。本文將對毫米波頻譜劃分近況,毫米波終端技術實現挑戰及測試方案進行介紹及分析。
  • iPhone12支持的毫米波技術是什麼?
    iPhone12支持的毫米波技術是什麼? 毫米波的穿透能力較差 容易受環境影響結果顯示,採用毫米波技術的5G手機幾乎可以被任何東西擋住信號,電話亭、玻璃、樹木和雨水等等,只要基站和手機之間有遮擋,5G網絡就可能回落到4G狀態。對比之下,採用Sub-6GHz和毫米波同時覆蓋的運營商信號表現則更好。 總而言之,Sub-6GHz和毫米波代表了5G無線頻率的兩個大範圍。
  • 5G毫米波產業高峰論壇在京召開 《5G毫米波技術白皮書》發布
    10月13日,由GSMA主辦,信通傳媒·通信世界全媒體承辦的5G毫米波產業高峰論壇在京召開,論壇圍繞5G毫米波產業成熟度、技術發展、產業生態等話題,共同探討了5G毫米波發展方向。同時,論壇上發布了《5G毫米波技術白皮書》。
  • 毫米波技術應用和發展
    由於毫米波的這些特點,加上在電子對抗中擴展頻段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手段。毫米波技術和應用得到了迅速的發展。2毫米波技術的應用 表面上看來毫米波系統和微波系統的應用範圍大致是一樣的。但實際上兩者的性能有很大的差異,優缺點正好相反。因此毫米波系統經常和微波系統一起組成性能互補的系統。下面分述各種應用的進展情況。
  • 車載毫米波雷達的原理和應用技術
    隨著汽車市場的日益開拓,車載毫米波雷達技術測量精度更高,數據處理時間更短,探測目標更密集且搜索預警半徑更大,安全可靠性更高端。而且隨著技術不斷成熟,車載毫米波雷達生產成本更加低廉,將能夠滿足無人駕駛雷達系統需求[1]。1車載毫米雷達應用市場分析隨著ADAS市場滲透率加速提升,車載毫米波雷達一些關鍵部件需求量逐年遞增。
  • 航天科工「毫米波」技術研發實現重大突破
    談起「毫米波人體成像安全檢查設備」,眾多人可能是一頭霧水,但若是將它與機場、高鐵站的安檢門相聯繫,相信大家都應該有所了解了。其實早在去年,人名網就已報導過「毫米波」這一項技術,並稱其開啟了人體安檢可視化智能化新時代。事實看來,的確如此。
  • 毫米波技術:有望達到光纖的數據傳輸速率!
    導讀據西班牙IMDEA網絡研究所官網近日報導,該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基於毫米波技術開發出一種適用於未來超高速無線網絡的新型通信架構,這種超高速無線網絡有望達到之前只能通過光纖實現的數據速率。毫米波雷達技術示意圖(圖片來源: 廣島大學)創新近日,西班牙IMDEA網絡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基於毫米波技術開發出一種適用於未來超高速無線網絡的新型通信架構。這種超高速無線網絡有望達到之前只能通過光纖實現的數據速率。
  • 自動駕駛導航技術興起,國產毫米波雷達前景如何?
    (一)MMIC晶片產業鏈尚未形成規模 目前,在全球毫米波雷達市場上,佔主導地位的是德國、美國、日本等國家。由於毫米波雷達技術涉及到敏感領域,為防止該技術被中國複製,技術領先的國家對中國採取了技術封鎖的手段。直至今日,60GHz以上的毫米波雷達產品都被禁止運輸到中國。
  • 毫米波的發展_毫米波通信優點及獨特作用
    毫米波的定義 微波波段包括:分米波,釐米波,毫米波和亞毫米波。其中,毫米波(millimeterwave),通常指頻段在30~300GHz,相應波長為1~10mm的電磁波,它的工作頻率介於微波與遠紅外波之間,因此兼有兩種波譜的特點。毫米波的理論和技術分別是微波向高頻的延伸和光波向低頻的發展。
  • 5G想要達到最高速率,就必須使用毫米波技術
    打開APP 5G想要達到最高速率,就必須使用毫米波技術 搜狐科技 發表於 2020-04-03 17:42:17 像海量物聯網,5G的Rel-15和Rel-16版本中並沒有急於推進5G海量物聯網技術,而是在Rel-17中才計劃引入了5G海量物聯網以及諸如NR-Light這樣的其它新技術。同樣,在5G的第一個版本標準中,行業也沒有引入5G車聯網技術,所以在Rel-15中並沒有5G NR C-V2X技術。
  • 技術貼:揭秘5G毫米波的三大自然缺陷
    這幾天,各大廠家關於毫米波的好消息紛至沓來,包括華為在溫哥華完成毫米波外場測試,愛立信與at&t公開演示毫米波可行性,高通發布支持28GHz毫米波的5G基帶等。    什麼叫毫米波?嚴格的講,毫米波頻率為30GHz至300GHz,對應波長分別為10mm到1mm。在移動通信領域,通常把24GHz-100GHz稱為5G毫米波。
  • 毫米波雷達
    —自動駕駛核心技術。近年來,隨著集成電路和天線設計等技術的不斷成熟、元器件成本的不斷降低,民用車載毫米波雷達產品不斷湧現並投入實際應用。工信部下發《關於同意車載信息服務產業應用聯盟開展智能交通無線電技術頻率研究試驗的批覆》文件,授權車聯組織產業單位在合肥、大連、泰州、綿陽等城市開展 77~81GHz車用毫米波雷達研究試驗工作,驗證雷達性能參數、頻率需求等各類技術指標,為中國車載雷達頻率規劃和WRC-19 1.12議題中國提案工作提供了技術參考,推動了車載雷達安全、可靠地應用於中國智能汽車和智慧交通行業。
  • iPhone12支持的毫米波技術到底是什麼?國內還用不上?
    毫米波的穿透能力較差 容易受環境影響 結果顯示,採用毫米波技術的5G手機幾乎可以被任何東西擋住信號,電話亭這種技術的覆蓋面積比較小,更適合在車站、機場、體育場館等人口密集的場景應用。毫米波要做到和Sub-6GHz一樣的覆蓋水平,基站密度至少是Sub-6GHz基站的5倍,成本自然更高。 舉個簡單的例子,毫米波不僅需要更多的信號塔來覆蓋,而且還要持續輸出高強度的信號,5G基站輸出的電力是4G的3倍,僅耗電量就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 iPhone12將支持的毫米波技術到底是什麼
    但有消息顯示,四款新機中可能只有兩款支持Sub-6GHz和毫米波頻段,另外兩款就只支持Sub-6GHz 頻段,不支持毫米波。Sub-6GHz和毫米波到底指什麼,蘋果為什麼要這麼做?有人說,國行版iPhone12有沒有毫米波都不受影響,這又是什麼意思呢?帶著疑問我們來看一下。
  • 5G毫米波技術使哪些行業受益?
    為了解決問題並提高性能,當今世界的技術所採用的頻率不斷提高。毫米波(mmWave)頻率為應對通信和防務等眾多行業中的嚴苛要求帶來了希望。5G通信系統受益於防務公司多年的研究成果,雖然它們針對的應用不同,但需求類似。在電信鏈路中需要更高的數據速率,不斷超出現有技術能力,其解決方案正在向28 GHz和39 GHz發展。
  • 國產汽車如何突破車用傳感器毫米波雷達的技術瓶頸
    其中射頻的技術難度較高,而毫米波雷達射頻前端MMIC(單片微波集成電路)晶片以及天線PCB板則是毫米波雷達的硬體核心。在MMIC晶片方面,目前毫米波雷達的核心晶片主要來自國外廠商,幾乎呈壟斷格局。從MMIC晶片國內外企業的市場佔有率來看,目前國際市場主要被恩智浦、英飛凌、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等晶片設計公司佔據。
  • 國博電子在5G微波毫米波方向的技術進展介紹
    打開APP 國博電子在5G微波毫米波方向的技術進展介紹 發表於 2019-07-18 09:29:12 在今日舉行的「2019年IMT-2020(5G)峰會」上,南京國博電子副總經理錢峰發表了主題演講,分享了國博電子在5G微波毫米波方向的技術進展。
  • 毫米波雷達與雷射雷達兩種類別的雷達技術究竟有什麼區別?
    毫米波雷達與雷射雷達兩種類別的雷達技術究竟有什麼區別?現階段主流無人駕駛研發技術中,都選擇了雷射雷達,而一向「不走尋常路」的馬斯克選擇使用毫米波雷達。那麼,兩種類別的雷達技術究竟有什麼區別?
  • 蘋果自研5G技術 招聘毫米波IC設計工程師 研發5G
    蘋果公司最近公布了一則招聘廣告,欲招聘一位擁有博士學位的「毫米波IC設計工程師」,幫助蘋果研發5G技術。  5G測試自去年5月以來,蘋果一直在加州庫比蒂諾測試毫米波技術。據Business Insider報導,去年5月,蘋果公司獲得了測試毫米波技術的實驗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