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貼:揭秘5G毫米波的三大自然缺陷

2021-01-15 中關村在線

    未來的流量需求很瘋狂,根據香農定理,毫米波有足夠的帶寬,成為5G無線的必然。

    毫米波將應用於未來Small Cells和網絡回傳。有機構預測,到2019年,毫米波將替代20%的LTE回傳,大大節省昂貴的光纖網絡部署。

    這幾天,各大廠家關於毫米波的好消息紛至沓來,包括華為在溫哥華完成毫米波外場測試,愛立信與at&t公開演示毫米波可行性,高通發布支持28GHz毫米波的5G基帶等。

    什麼叫毫米波?嚴格的講,毫米波頻率為30GHz至300GHz,對應波長分別為10mm到1mm。在移動通信領域,通常把24GHz-100GHz稱為5G毫米波。

    關於毫米波,一直以來爭論不休,主要的焦點集中在毫米波的天然缺點:信號衰耗大、易受阻擋、覆蓋距離短等。

    但,這些問題是可以克服的。

    不懂氣象知識的工程師不是好通信工程師。

    無線信號通過大氣傳播時,由於無線信號的吸收和散射,會產生信號衰減,我們用dB/km來定義信號的衰減程度。

    通常認為,無線信號頻率越高,傳播損耗越大,覆蓋距離越近。但是,在毫米波這裡有些例外。

    毫米波在大氣傳播中主要受氧氣、溼度、霧和雨的影響。

● 氧氣

    關於氧氣的影響也不是一概而論的,不同毫米波波段受氧氣的影響是不一樣的。比如,60GHz必須承受約20dB/km的氧氣吸收損耗,而28GHz、38GHz與73GHz情況就好多了,這也正是目前一些運營商將28GHz定為主要測試對象的原因。

▲毫米波頻率範圍的大氣吸收率(以dB/km為單位)

● 溼度

    相對於氧氣,溼度對於毫米波的衰減影響較大。在高溫和高溼度環境下,其信號在1公裡內可衰減一半(3dB/km)。和溼度同理,毫米波在通過霧和雲層時,也會產生衰減。

● 雨

    雨是毫米波最大的敵人。極端情況下,在特大暴雨天氣下(降雨強度為50毫米/小時),毫米波傳播損耗可達到18.4dB/km。

    所以,毫米波真正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天氣。這是個靠天吃飯的傢伙,但通信網絡講的是穩定可靠,靠天吃飯這種事太不靠譜,怎麼辦?

    辦法是有的,現在有請網絡規劃工程師閃亮登場。

    雖然暴雨會引起毫米波信號大幅度衰減,但是,只要做好足夠的鏈路預算,並不會導致毫米波數據鏈路中斷。我們在進行網絡規劃時,可根據不同地區的歷史最大降雨量來預算毫米波無線鏈路損耗,確定毫米波的最大傳輸距離。

    也就是說,以後的網絡規劃工程師一定要和氣象局通力合作,要收集各個地方歷年降雨量歷史數據,才能幹好網絡規劃。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信工程師是也。

    此路不通,請繞道而行!

    我們可以通過足夠的鏈路預算克服了惡劣天氣對毫米波的影響,可毫米波還有另一大硬傷——阻擋。

    這硬傷很難克服,毫米波不但容易被建築物阻擋,還會被人體本身阻擋,甚至是在手握手機時,手也能阻擋它。

    怎麼辦?既然有人攔路,你繞著走不就行了。

    關於繞路走,這一智慧集中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利用牆體反射,或者加裝反射裝置,就是用非視距(NLOS)鏈路替代視距(LOS)鏈路。這一辦法的缺點是功耗大、能效低,衰減大影響傳輸速率,且複雜的建築環境影響反射裝置部署。

    2、利用空間分集技術,在波束賦形過程中,沿著多個路徑,同時發送多個波束,來減輕非視距(NLOS)衰減,提高連接穩定性,不過這增加了波束賦形處理的複雜性。更優化的辦法是,引入智能波束搜索和跟蹤算法,發現並切換到主導波束路徑上。

    3、利用中繼節點保持連接性。部署多個中繼節點,形成多跳、網狀的鏈路結構,一旦某一節點被建築物阻擋,可靈活選擇另一個未被阻擋節點來迂迴路由,保持連接可靠性。

http://ssd.zol.com.cn/610/6103091.html ssd.zol.com.cn true 中關村在線 http://ssd.zol.com.cn/610/6103091.html report 2746 未來的流量需求很瘋狂,根據香農定理,毫米波有足夠的帶寬,成為5G無線的必然。毫米波將應用於未來Small Cells和網絡回傳。有機構預測,到2019年,毫米波將替代20%的LTE回傳,大大節省昂貴的光纖網絡部署。這幾天,各大廠家關於毫米波的好消息紛至沓來,包括華為在...

相關焦點

  • 國博電子在5G微波毫米波方向的技術進展介紹
    打開APP 國博電子在5G微波毫米波方向的技術進展介紹 發表於 2019-07-18 09:29:12 在今日舉行的「2019年IMT-2020(5G)峰會」上,南京國博電子副總經理錢峰發表了主題演講,分享了國博電子在5G微波毫米波方向的技術進展。
  • 採用60G毫米波技術的擴展塢是什麼神奇的存在?
    採用60G毫米波技術的擴展塢是什麼神奇的存在?毫米波的理論和技術分別是微波向高頻的延伸和光波向低頻的發展。 毫米波的優點: 極寬的帶寬。通常認為毫米波頻率範圍為26.5~300GHz,帶寬高達273.5GHz。超過從直流到微波全部帶寬的10倍。即使考慮大氣吸收,在大氣中傳播時只能使用四個主要窗口,但這四個窗口的總帶寬也可達135GHz,為微波以下各波段帶寬之和的5倍。這在頻率資源緊張的今天無疑極具吸引力。
  • 毫米波技術
    今天僅有非常奢侈的汽車裝備了毫米波雷達技術。該技術可以在低能見度情況下幫助汽車駕駛,尤其是大霧的天氣,以及自動巡航控制和甚至未來高速公路的自動駕駛。2、用於醫學應用的毫米波成像毫米波技術的另一個潛在應用是無源毫米波成像(passivemm-wave imaging)。
  • 豪恩汽車電子:「77G毫米波雷達」
    該獎對我國汽車電子領域科技成果的認定和市場推廣、成果孵化、激勵廣大科技人員的科技創新積極性,對接產業資本、宣傳企業技術實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獎項評審工作由深圳市汽車電子產業專家委員會獨立承擔,獎勵在汽車電子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創新、科技成果推廣應用、高新技術產業化以及重大工程建設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個人及優秀的單個產品。
  • 5G毫米波技術使哪些行業受益?
    為了解決問題並提高性能,當今世界的技術所採用的頻率不斷提高。毫米波(mmWave)頻率為應對通信和防務等眾多行業中的嚴苛要求帶來了希望。5G通信系統受益於防務公司多年的研究成果,雖然它們針對的應用不同,但需求類似。在電信鏈路中需要更高的數據速率,不斷超出現有技術能力,其解決方案正在向28 GHz和39 GHz發展。
  • 5G毫米波頻譜劃分 毫米波終端技術測試方案分析
    作為5G關鍵技術之一的毫米波技術已成為目前標準組織及產業鏈各方研究和討論的重點,毫米波將會給未來5G終端的實現帶來諸多的技術挑戰,同時毫米波終端的測試方案也將不同於目前的終端。本文將對毫米波頻譜劃分近況,毫米波終端技術實現挑戰及測試方案進行介紹及分析。
  • 閒談毫米波技術
    Google 這一創新正是利用了60GHz毫米波的高速率傳播特點,令人腦洞大開。Project Soli 目前仍處於初期發展階段,未來如何發展不得而知。筆者想說的是隨著微波射頻技術的不斷發展,包括毫米波在內的高頻技術正成為炙手可熱的技術,在5G 通信、汽車和直升飛機的自動駕駛、雷達、遙感、雷射光譜、射電天文學、宇航通信、軍事航天、極高頻衛星通信系統等領域都將是不可或缺的。高頻段的發展在民用領域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 iPhone12支持的毫米波技術是什麼?
    iPhone12支持的毫米波技術是什麼? ■Sub-6GHz和毫米波的區別是什麼  Sub-6GHz和毫米波是5G網絡的兩個頻段代號,3GPP是全球最大的專利組織之一,現在全球部署的5G網絡都是3GPP框架內的5G,5G的無線空口被稱為NR。3GPP在5G無線規範中定義了5GNR的工作頻率,其中分成了兩大部分,分別是FR1和FR2。
  • 5G想要達到最高速率,就必須使用毫米波技術
    (文章來源:搜狐科技) 5G定義了三大應用場景———增強型移動寬帶、關鍵業務型服務和海量物聯網,但是與5G相關的第一個標準版本中並沒有涵蓋所有應用場景的增強。 像海量物聯網,5G的Rel-15和Rel-16版本中並沒有急於推進5G海量物聯網技術,而是在Rel-17中才計劃引入了5G海量物聯網以及諸如NR-Light這樣的其它新技術。同樣,在5G的第一個版本標準中,行業也沒有引入5G車聯網技術,所以在Rel-15中並沒有5G NR C-V2X技術。
  • 蘋果自研5G技術 招聘毫米波IC設計工程師 研發5G
    根據Cult of Mac網站的報導,蘋果公司官網貼出一則簡要的招聘信息,其「晶片設計團隊」欲招聘一個人,確切地說,欲招聘一位擁有博士學位的「毫米波IC設計工程師」,其需要擁有完美的資歷來幫助蘋果設計未來iPhone的下一代5G調製調節器。
  • 毫米波技術應用和發展
    由於毫米波的這些特點,加上在電子對抗中擴展頻段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手段。毫米波技術和應用得到了迅速的發展。2毫米波技術的應用 表面上看來毫米波系統和微波系統的應用範圍大致是一樣的。但實際上兩者的性能有很大的差異,優缺點正好相反。因此毫米波系統經常和微波系統一起組成性能互補的系統。下面分述各種應用的進展情況。
  • 毫米波與釐米波兩種5G技術對比,中國方案有何與眾不同
    為了爭奪5G這塊大蛋糕,擁有標準話語權,各國相繼推出自己的5G方案,3GPP在最終確定的5G標準中提及,5G通訊主要使用兩個通訊頻段,即Sub-6頻段和毫米波頻段。Sub-6頻段是指頻率在450MHz-6GHz之間的無線電波,屬於中低頻段,這一頻段是目前我們國內主推使用的關鍵波段,俗稱5G釐米波技術。而毫米波頻段是指頻率在24GHz-100GHz之間的無線電波,屬於高頻段。
  • 自動駕駛導航技術興起,國產毫米波雷達前景如何?
    (一)MMIC晶片產業鏈尚未形成規模 目前,在全球毫米波雷達市場上,佔主導地位的是德國、美國、日本等國家。由於毫米波雷達技術涉及到敏感領域,為防止該技術被中國複製,技術領先的國家對中國採取了技術封鎖的手段。直至今日,60GHz以上的毫米波雷達產品都被禁止運輸到中國。
  • 5G毫米波產業高峰論壇在京召開 《5G毫米波技術白皮書》發布
    10月13日,由GSMA主辦,信通傳媒·通信世界全媒體承辦的5G毫米波產業高峰論壇在京召開,論壇圍繞5G毫米波產業成熟度、技術發展、產業生態等話題,共同探討了5G毫米波發展方向。同時,論壇上發布了《5G毫米波技術白皮書》。
  • 中興無線技術總工及技術委員會專家劉建利:5G 毫米波應用
    分會關注氮化鎵微波器件及其單片集成電路材料外延、建模、設計與製造、可靠性技術及HEMT器件在移動通信中的應用等各方面,呈現第三代半導體微波器件及其應用的最新進展。臺灣長庚大學教授邱顯欽、德國弗勞恩霍夫應用固體物理研究所部門技術部門經理Peter BR?
  • 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對比一覽
    眾所周知,當通信技術發展到5G時,全球有兩大主流方案,分別是毫米波方案與Sub-6方案。而所謂的Sub-6方案是指5G使用的無線電頻率在450M-6GHz之間。而毫米波則是指使用的無線電頻率在25GHz-100GHz之間。 目前全球100多家5G運營商中,除了美國有三大運營商使用毫米波外,其餘的運營商都使用Sub-6方案。
  • 毫米波技術:有望達到光纖的數據傳輸速率!
    導讀據西班牙IMDEA網絡研究所官網近日報導,該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基於毫米波技術開發出一種適用於未來超高速無線網絡的新型通信架構,這種超高速無線網絡有望達到之前只能通過光纖實現的數據速率。毫米波雷達技術示意圖(圖片來源: 廣島大學)創新近日,西班牙IMDEA網絡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基於毫米波技術開發出一種適用於未來超高速無線網絡的新型通信架構。這種超高速無線網絡有望達到之前只能通過光纖實現的數據速率。
  • 毫米波的發展_毫米波通信優點及獨特作用
    其中,毫米波(millimeterwave),通常指頻段在30~300GHz,相應波長為1~10mm的電磁波,它的工作頻率介於微波與遠紅外波之間,因此兼有兩種波譜的特點。毫米波的理論和技術分別是微波向高頻的延伸和光波向低頻的發展。
  • iPhone12支持的毫米波技術到底是什麼?國內還用不上?
    iPhone12系列手機均支持5G之外,還一個功能就是5G毫米波。其最高下載速率高達3.5Gbps,峰值可以達到4Gbps,上行速度也達到了200Mbps,這個速率沒有5G毫米波是不可能的,Sub-6GHz頻段下載通常在2.3Gbps以內。但是國行版不支持5G毫米波,國內的兩個網絡型號中沒有5G mmWave頻段(n260/n261)。
  • 中國電信揭秘5G黑科技:大規模多進多出技術
    為此中國電信近日特地發文進行了揭秘。圖片來源:百度1、大規模多進多出技術(massive MIMO)天線和無線電信號波長之間有一個定律:當天線的長度為波長的天線更短,一個設備內可以放置更多的天線,這就能保證5G設備同時發出和接收很多組信號,這就叫做大規模多進多出技術(massive MIMO)。2、波束賦形技術傳統的單天線在傳輸信號時,信號能量會向四面八方均勻釋放,但接收信號的天線只能接收單一傳輸的信號,導致其他方向的信號能量大規模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