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無線技術總工及技術委員會專家劉建利:5G 毫米波應用

2021-01-13 OFweek光通訊網

11月25-27日,由深圳市龍華區科技創新局特別支持,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CASA)主辦,深圳第三代半導體研究院與北京麥肯橋新材料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SSLCHINA 2019)暨2019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IFWS 2019)在深圳會展中心召開。

11月27日上午,「微波射頻與5G移動通信」 分會如期召開。本屆分會由蘇州鍇威特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三研究所、國家電網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有限公司、英諾賽科科技有限公司協辦。

氮化鎵微波器件具備高頻、高效、大功率等特點,在5G通信中應用潛力巨大。這一特定領域的突破標誌著寬禁帶半導體產業邁向新的高地。分會關注氮化鎵微波器件及其單片集成電路材料外延、建模、設計與製造、可靠性技術及HEMT器件在移動通信中的應用等各方面,呈現第三代半導體微波器件及其應用的最新進展。

臺灣長庚大學教授邱顯欽、德國弗勞恩霍夫應用固體物理研究所部門技術部門經理Peter BR?CKNER、中興無線技術總工及技術委員會專家劉建利、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劉志宏、北京國聯萬眾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志國、南京電子器件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張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41研究所張光山、河北半導體研究所王毅等來自中外的強勢力量聯袂帶來精彩報告。河北半導體研究所副所長蔡樹軍、蘇州能訊高能半導體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乃千共同主持了本次分會。

近年來,全球信息通信產業呈現移動化、寬帶化和智能化的發展趨勢。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G)不僅立足於移動通信本身,而且將滲透到未來社會的各個垂直領域,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全方位信息生態系統。

會上,中興無線技術總工及技術委員會專家劉建利分享了5G毫米波應用,分層次介紹5G毫米波的業界進展、5G毫米波的特性與應用場景及5G毫米波應用涉及的關鍵技術等。

劉建利 1998年9月加入中興通訊,先後負責射頻無線收發信機、PHS基站射頻、WCDMA智能天線、基站射頻功放平臺等研發工作,歷任射頻研發工程師、系統工程師、項目經理、西安研究所射頻開發室主任、中興通訊射頻功放平臺總工等職,目前作為無線技術總工及公司技術委員會專家主要負責無線技術的研究及對外合作工作。發表論文4篇,申請專利10餘項,其中美國專利2項。
    報告中,他表示,5G將與傳統製造、服務行業的融合創新促成「網際網路+」新形態,改變人們的生產、工作、生活方式,為當今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帶來的無限生機。

相較於4G移動通信系統,5G需要滿足更加多樣化的場景和極致性能挑戰。5G系統將滿足增強的移動寬帶(eMBB)、海量的機器間通信(mMTC)、低時延高可靠通信(uRLLC)三大類主要應用場景,並支持10Gbit/s以上的系統峰值速率,100萬/平方公裡的連接數密度,1 ms的空口時延,相比4G提升3~5倍的頻譜效率和百倍的能效,500公裡/小時的移動性支持,10 Mbit/(s×平方米)的流量密度等關鍵能力指標。

多種場景下的應用,需要對支持部署5G系統新空口標準的候選頻段進行全頻段布局,以綜合滿足網絡對容量、覆蓋、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低頻段已異常擁擠,且大多涉及與其他系統幹擾保護,共存條件苛刻,而中低頻段傳播特性中的較強穿透力和廣域覆蓋能力是5G實現大覆蓋、高移動性場景下的用戶體驗和海量設備連接的必然選擇;6GHz以上毫米波頻段雖然覆蓋能力相對中低頻段較弱,難以實現全網覆蓋,但豐富的頻譜資源能夠滿足5G在熱點區域極高的用戶體驗速率和系統容量需求。

(內容根據現場資料整理,如有出入敬請諒解)

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

相關焦點

  • 5G毫米波產業高峰論壇在京召開 《5G毫米波技術白皮書》發布
    5G毫米波是「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運營商滿足行業能力要求的必要手段。5G毫米波使用更高的頻率,實現更快的速率,具備更大的系統容量和更強的業務能力,能夠幫助5G真正實現最初的承諾,達成5G最初的願景。「毫米波當仁不讓的成為了5G重點部署的關鍵技術。但目前5G毫米波的商業化還處在初期,產業鏈沒有全面開花,應用場景處在『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狀態中。」GSMA大中華區總裁斯寒表示。
  • 5G毫米波的四大誤區
    gFfednc毫米波技術和sub-6GHz都是3GPP規定的5G標準。二者的區別在於,Sub-6頻率低,所以傳播得更遠,基站建設成本低,而毫米波頻率高,速度更快,但是傳播得近,基站建設成本要達到Sub-6的十倍左右。gFfednc中興總工說法在5G,特別是5G毫米波的問題上,要遵循「道」「法」「術」,這是中興通訊無線產品規劃總工王建利給出的形象說法。
  • 參5G 技術峰會 知通信未來格局 - 訊石光通訊網-做光通訊行業的...
    《2015 5G測試測量核心技術大會》以「5G應用的測量與技術」為主題,涵蓋終端設備生產線的測試測量技術,射頻、微波、毫米波、太赫茲測量,5G通信測試驗證技術,便捷式可穿戴電子設備的應用等相關領域的研發和生產的熱點和前沿課題以及測試解決方案。
  • 蘋果自研5G技術 招聘毫米波IC設計工程師 研發5G
    但蘋果公司已經開始研發下一代的無線技術——這將幫助它減少對高通等公司的依賴,並讓它得以控制一項關鍵的下一代技術。蘋果公司最近公布了一則招聘廣告,透露該公司正準備放棄使用高通製造的無線晶片,並且可能還會在未來幾代的iPhone中削減英特爾的晶片。
  • 5G毫米波頻譜劃分 毫米波終端技術測試方案分析
    作為5G關鍵技術之一的毫米波技術已成為目前標準組織及產業鏈各方研究和討論的重點,毫米波將會給未來5G終端的實現帶來諸多的技術挑戰,同時毫米波終端的測試方案也將不同於目前的終端。本文將對毫米波頻譜劃分近況,毫米波終端技術實現挑戰及測試方案進行介紹及分析。
  • 5G毫米波技術使哪些行業受益?
    為了解決問題並提高性能,當今世界的技術所採用的頻率不斷提高。毫米波(mmWave)頻率為應對通信和防務等眾多行業中的嚴苛要求帶來了希望。5G通信系統受益於防務公司多年的研究成果,雖然它們針對的應用不同,但需求類似。在電信鏈路中需要更高的數據速率,不斷超出現有技術能力,其解決方案正在向28 GHz和39 GHz發展。
  • 毫米波技術
    1、汽車雷達成像領域的一個很重要的應用是工作於24GHz和77GHz的汽車雷達。今天僅有非常奢侈的汽車裝備了毫米波雷達技術。該技術可以在低能見度情況下幫助汽車駕駛,尤其是大霧的天氣,以及自動巡航控制和甚至未來高速公路的自動駕駛。
  • 毫米波技術:有望達到光纖的數據傳輸速率!
    導讀據西班牙IMDEA網絡研究所官網近日報導,該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基於毫米波技術開發出一種適用於未來超高速無線網絡的新型通信架構,這種超高速無線網絡有望達到之前只能通過光纖實現的數據速率。毫米波雷達技術示意圖(圖片來源: 廣島大學)創新近日,西班牙IMDEA網絡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基於毫米波技術開發出一種適用於未來超高速無線網絡的新型通信架構。這種超高速無線網絡有望達到之前只能通過光纖實現的數據速率。
  • 我國《6G無線熱點技術研究白皮書》(2020)發布
    專家稱如果 5G 是開啟萬物聯網的大門,那麼 6G 將達成萬物智慧聯網。比 5G 更高的速度、更低延遲和更廣的連接範圍,6G 更能應用毫米波、太赫茲等高頻資源,與人工智慧技術結合,創造更多連接。2019 年以來,廣東省新一代通信與網絡創新研究院(粵通院)聯合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共同開展了 6G 信道仿真、太赫茲通信、軌道角動量等 6G 熱點技術研究。
  • 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對比一覽
    iphone12來襲之後,用戶又了解到一個新東西——毫米波,這個毫米波是幹什麼用的?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有什麼區別?小編帶你了解下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的對比分析~ 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對比一覽 5G 網絡的支持自然是消費者最在意的點。
  • 5g的關鍵技術有哪些
    5G作為新一代的移動通信技術,它的網絡結構、網絡能力和要求都與過去有很大不同,有大量技術被整合在其中,5g的關鍵技術包括:基於OFDM優化的波形和多址接入、實現可擴展的OFDM間隔參數配置、OFDM加窗提高多路傳輸效率、靈活的框架設計、超密集異構網絡、網絡的自組織、網絡切片、內容分發網絡、設備到設備通信、邊緣計算、軟體定義網絡和網絡虛擬化。
  • Socionext全新60GHz毫米波無線技術:超小型低功耗
    SoC設計與應用技術領導廠商 Socionext Inc.(以下「公司」)宣布推出全新60GHz毫米波雷達傳感器「SC1220系列」產品,相交於早前推出的24GHz SC1230系列產品,該系列產品的探測距離更遠,檢測精度更高。產品現已提供樣品,並計劃於2020年第二季度投入量產。
  • 東南大學毫米波CMOS晶片研發取得重大突破
    由中國工程院鄔賀銓院士、陳左寧院士、李國傑院士、呂躍廣院士、丁文華院士以及來自中國移動、信通院、華為、中興、大唐電信和國內5所高校的共15位專家組成的鑑定委員會對該項成果進行了現場鑑定並給予了高度評價>,一致認為:該項目解決了矽基CMOS毫米波Ka頻段相控陣晶片和天線走向大規模推廣應用的核心技術瓶頸問題,成功研製了Ka頻段CMOS相控陣晶片,並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毫米波大規模集成陣列天線低成本解決方案,多項關鍵技術屬首創;在矽基CMOS毫米波技術路線取得重大突破,在大規模相控陣天線集成度方面國際領先
  • 5G用毫米波,6G/7G用什麼?專家已經給出了答案
    5G用毫米波,6G/7G用什麼?專家已經給出了答案 了解5G的人都知道,5G網絡主要有兩種頻段,一種是sub-6GHz,另一種是毫米波(Millimeter Waves)。實際上,我們現在的LTE網絡都基於sub-6GHz,而毫米波技術才是實現暢想5G時代的關鍵。
  • 東南大學毫米波CMOS晶片研發取得重大突破!
    由中國工程院鄔賀銓院士、陳左寧院士、李國傑院士、呂躍廣院士、丁文華院士以及來自中國移動、信通院、華為、中興、大唐電信和國內5所高校的共15位專家組成的鑑定委員會對該項成果進行了現場鑑定並給予了高度評價>,一致認為:該項目解決了矽基CMOS毫米波Ka頻段相控陣晶片和天線走向大規模推廣應用的核心技術瓶頸問題,成功研製了Ka頻段CMOS相控陣晶片,並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毫米波大規模集成陣列天線低成本解決方案,多項關鍵技術屬首創;在矽基CMOS毫米波技術路線取得重大突破,在大規模相控陣天線集成度方面國際領先
  • 是什麼讓 5G 的峰值速度高達 20Gb/s?一文看懂毫米波技術
    為了實現這一點,無線通訊的工程師正在設計一套全新的技術。利用這些技術,5G數據傳輸的延遲將不超過1毫秒(相比之下,今天的4G網絡的延遲約為70毫秒),而且數據下載的峰值速度將可以高達20Gb/s(4G為1Gb/s)。目前還不清楚,從長遠來看哪些技術將是5G中最關鍵的,但是已經有一些早期技術脫穎而出。
  • 是什麼讓5G的峰值速度高達20Gb/s?一文看懂毫米波技術
    為了實現這一點,無線通訊的工程師正在設計一套全新的技術。利用這些技術,5G數據傳輸的延遲將不超過1毫秒(相比之下,今天的4G網絡的延遲約為70毫秒),而且數據下載的峰值速度將可以高達20Gb/s(4G為1Gb/s)。目前還不清楚,從長遠來看哪些技術將是5G中最關鍵的,但是已經有一些早期技術脫穎而出。
  • 東南大學毫米波CMOS晶片研發取得重大突破!
    由中國工程院鄔賀銓院士、陳左寧院士、李國傑院士、呂躍廣院士、丁文華院士以及來自中國移動、信通院、華為、中興、大唐電信和國內5所高校的共15位專家組成的鑑定委員會對該項成果進行了現場鑑定並給予了高度評價,一致認為:該項目解決了矽基CMOS毫米波Ka頻段相控陣晶片和天線走向大規模推廣應用的核心技術瓶頸問題,成功研製了Ka頻段CMOS相控陣晶片,並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毫米波大規模集成陣列天線低成本解決方案
  • 毫米波:5G部署跳不過的一道坎 - 行業動態_數據通信頻道 - 企業網D...
    2010年以後,4G的爆發提高了無線網際網路的速度,使得手機能夠使用各種各樣的桌面應用。儘管如此,通信行業和客戶之間仍然是隔離的。通信行業有有線/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有線電視和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無線運營商和超高層應用提供商。消費者和企業可以從各種運營商和不同平臺上獲得連接,這些平臺往往不能互相交流。
  • 毫米波技術應用和發展
    由於毫米波的這些特點,加上在電子對抗中擴展頻段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手段。毫米波技術和應用得到了迅速的發展。2毫米波技術的應用 表面上看來毫米波系統和微波系統的應用範圍大致是一樣的。但實際上兩者的性能有很大的差異,優缺點正好相反。因此毫米波系統經常和微波系統一起組成性能互補的系統。下面分述各種應用的進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