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部位的頭痛,反映內臟健康與否,且看艾灸如何應對?

2020-12-03 掌門談養生

隨著亞健康人群的增加,無論什麼季節,各種各樣的頭痛越來越普遍,頭痛發作時,輕則隱隱的時不時的痛,嚴重者頭痛欲裂,還會引起失眠,痛不欲生。一般輕症的頭痛,往往去醫院檢查也查不出什麼毛病來,雖然如此,頭痛卻和我們的臟腑健康息息相關,而且不同的腑臟部位引發的頭痛,疼的位置也不相同。

引起頭痛的原因很多很多,其中有一部分確實是嚴重的實證引起的,比如腫瘤,但是輕症頭痛的病因卻比較難診斷。祖國中醫對於頭痛的診斷和治療確實有其獨到之處。

我國對頭痛這個病症的認識很早,在殷商甲骨文就有「疾首」的記載,《黃帝內經》稱本病為「腦風」「首風」。風中五臟六腑之俞,亦為臟腑之風,各入其門戶所中,則為偏風。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

頭痛可以說是一種很古老的疾患,大家可能都聽說過,早在3000年前的《三國志》就有關於頭痛的這段描述:三國時期的曹操就有頭疾,每每發作時劇痛不已,後來還請華佗來醫治,因懷疑華佗要謀害自己,華佗還因此惹來殺身之禍。即使有如此雄才偉略、久經沙場的曹操對頭痛那種抽筋拔骨的疼痛都難以忍受,更別說我們這樣的凡夫俗子了。

中醫幾千年的傳承告訴我們,頭痛通常是因為風寒、風溼、腎虛、氣虛、血虛等原因引起的。在相關穴位施灸可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有效改善症狀。不過頭痛的根源還是在於腑臟,不同部位的頭痛反映的是不同部位腑臟的健康狀況。艾灸時,只有對症選穴才能做到灸到病除。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常見的幾種頭痛,以及艾灸的方法。

在說各種頭痛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個治療頭痛的特效穴,這個穴位的話無論哪種頭痛,在用艾灸調理的時候,都要用到,這個穴位就是合谷穴。

合谷穴位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傳統中醫中一直流傳著一首「人體八要穴」歌,幾千年來,人人可用,不花錢,能治病,安全無副作用。肚腹三裡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取內關,小腹三陰謀,坐骨刺環跳,腿疼陽陵透。

這裡所說的面口合谷收意思就是合谷穴是專門用來治療面口疾病的穴位,因此它可以治療所有的頭痛。合谷穴為什麼能主治「面口」呢?主要是由於經絡的到達。手陽明大腸經的分布,從手走頭,上達頸部、面頰、下齒及鼻部;再加絡脈和經筋,其聯繫範圍更廣。而合谷穴又是該經的原穴,所以對這些病證,有突出的治療作用。下面我們來具體看看各種頭痛的艾灸治療方法。

第一種頭痛:前額的頭痛

典籍記載:《冷廬醫話·頭痛》—屬陽明者,上連目珠,痛在額前。

我們的前額屬足陽明胃經,前額疼痛中醫也叫陽明頭疼,一般都預示著脾胃出了問題,因此最常見的現象就是,在我們進食了寒涼食物後,表現為胃寒胃痛,同時伴有前額的疼痛。疼痛一般出現在前額與前髮際之間的交接的地方。因此我們在艾灸調理前額頭痛的時候,除了取內關穴這個頭痛通用穴位以外,還需要去足陽明胃經的重要穴位來配合治療。

艾灸取穴:合谷+中脘穴+足三裡+陰陵泉

1、胃經之中脘穴

中脘穴:我們的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四寸。中脘穴是胃經的墓穴,對治療脾胃病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臟腑的氣血就匯聚在中脘穴上。可見中脘穴的重要性。故治胃腑諸病,以此穴為主。因此艾灸中脘穴,對於胃經引起的前額頭痛的調理效果頗佳。

2、胃經之足三裡

足三裡是更加不用說了,自古以來一提到脾胃問題,足三裡可以說是必灸穴位。常按足三裡,勝吃老母雞」。足三裡,是中醫界公認的,治病、養生、保健的第一大穴。

3、脾經之陰陵泉

陰陵泉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中。

雖然陰陵泉不在陽明胃經上面,但是大家知道,脾和胃相表裡,而陰陵泉是脾經五輸穴的合穴,其五行屬水,跟陽明胃經有著密切的關係,陰陵泉有清利溼熱,健脾理氣,益腎調經,通經活絡的功效。從中醫臨床實踐來講,它治療頭疼的效果比較好。

第二種頭痛:兩側的頭痛

兩側頭痛也稱為偏頭痛,我們的頭兩側是膽經的循行部位,因此,如果出現兩側的頭痛,中醫認為是膽經經氣堵住而導致。兩側頭痛中醫上叫少陽頭痛,臨床上以肝膽上火,或者風熱證者比較常見,兩側頭痛通常表現為連耳根、髮際都會痛,或偏頭痛,,睡眠不佳,口苦目眩;脈弦細,舌質偏紅,苔薄黃等等。

艾灸取穴:合谷+外關+足臨泣+風池

合谷是治療頭痛的通用穴,此處就不贅述。外關和足臨泣相配,可以祛風活絡止痛,是專門治療偏頭疼的。如果是左邊頭疼的話,艾灸時可以取左手外關加右腳足臨泣。同理,如果是右邊頭疼,可以取右手外關和左腳足臨泣。

另外風池穴也是治療兩側頭痛的要穴,外關穴、足臨泣穴、風池穴可說是祛風治兩側頭痛的最佳拍檔。艾灸這三個穴位,可起到祛風治頭痛的功效。

1、三焦經之外關穴

外關是手少陽三焦經的常用腧穴之一,腕背側遠端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間隙中點。主治頭面五官疾患,熱病,瘰癧,脅肋痛,上肢痿痺不遂。

為什麼取穴外關呢?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兩側頭痛的位置,正好是手少陽三焦經循行的部位,取穴的話,肯定是去三焦經上的穴位。而之所以取外關穴,跟這個穴位疏風散邪的功效是密不可分的。艾灸這個穴位,就可以把三焦經絡上的正常的陽氣調動起來,使清陽生發直達頭部,以風為主的外邪自然沒有了容身之地了。

2、膽經之足臨泣穴

跟外關穴相配的足臨泣,在第四趾、小趾蹠骨夾縫中。是膽經上的實用穴位之一,主治膽經頭痛、腰痛、肌肉痙攣、眼疾、膽囊炎、中風、神經官能症等。,足臨泣是膽經上的穴位,兩側頭痛,除了有三焦經循行外,還有一條膽經從這裡經過,而根據中醫裡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中病旁取的原則,應取下肢穴位來進行治療。

第三種頭痛:後腦勺頭痛

後腦勺痛中醫稱太陽頭痛。我們都知道,我們身體的後面是督脈的循行路線,督脈的兩邊是膀胱經,中醫認為,後腦勺的頭痛多半因為膀胱經受了風寒。因此這種頭痛,很多時候還會出現脖子僵硬、轉動不靈、後背好像受到牽引、睡覺睡不著等症狀。

艾灸取穴:內關+後溪+束骨

先把兩個後溪穴都按一下,選較痛的一邊。如果選左手後溪,腳上則選右束骨;同理,如果是選右後溪,腳上則選左束骨。

1、小腸經之後溪穴

後溪穴是奇經八脈交會穴,手太陽小腸經的輸穴,通督脈。主要治療頭頸強疼,耳聾耳鳴,腕臂疼等,治療落枕後溪穴也是首選。

後溪穴位於小腸經上。由於小腸經與脖頸外側到腦後部這一區域相聯通,所以一旦艾灸後溪穴,就可以達到緩解頸部肌肉緊張的目的,從而後腦勺部位疼痛(太陽頭痛)的症狀。

2、膀胱經之束骨穴

束骨為經穴名,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屬足太陽膀胱經。束骨是足太陽膀胱經的腧穴,五行屬木。束骨為第五蹠骨小頭之古稱,此穴在其處,故名束骨。

艾灸束骨穴,可以達到疏經活絡、散風清熱、清利頭目的作用,主治頭痛、目眩、目赤痛、耳聾。

第四種頭痛:頭頂部位疼痛

我們身體頭頂的部位,按經絡循行來說,是肝經與督脈相會聚的地方,督脈總督人體一身的陽氣,是人體陽氣最盛的經脈;而肝經經氣是從肝臟內流通出來的,肝主升發,所以肝經經氣最易上逆,所說的「怒髮衝冠為紅顏」就是督脈與肝經經氣上逆的表現;在《黃帝內經》中所謂的怒則氣上,意思是說,人在生氣的時候,通常表現為頭頂疼痛。因此艾灸治療頭頂疼痛的時候,通常選擇督脈和肝經上的穴位,疏肝解氣,打通經絡,從而緩解頭痛。

頭頂頭痛艾灸取穴:內關穴+太衝穴+大椎穴

1、肝經之太衝穴

太衝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中醫認為頭頂部位的疼痛本質上是由肝經引起的,而太衝穴是肝經的原穴,原穴的含義有發源、原動力的意思,太衝是治療肝臟疾病的重要穴位。因此艾灸太衝穴可以疏肝理氣,肝經的經氣通了,頭痛自然也就消失了。

2、督脈之大椎穴

大椎穴位於頸根後,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大椎,是「手足三陽、督脈之會」。中醫認為頭頂的疼痛主要是因為督脈和肝經經氣不痛引起的,因此可以在大椎穴點刺放血以瀉督脈的邪熱,能很好的治療頭痛。

相關焦點

  • 探討不同部位的頭痛與經絡循行的關係!
    根據頭痛部位進行辨證歸經有以下幾類:1. 陽明頭痛:足陽明經循行有:起於鼻,……,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尋髮際,至額顱。」足陽明經分布於鼻子、前額部等部位,所以陽明頭痛的部位多以前額、眉稜骨、鼻根部為主。
  • 中醫教你從面部皺紋看內臟健康
    內臟功能失調:如果我們的內臟功能失調的話,也有可能會導致皺紋的發生,人體面部與人體其他部位一樣,需要營養,而人體內的營養物質是通過內臟的功能活動產生的。所以,內臟功能失調必然導致營養物質的缺乏,使面部肌膚失去氣血滋養而導致早衰,出現皺紋。
  • 艾灸後上火怎麼辦?看完你就可以放心了
    因為體質和病狀不同,剛開始進行艾灸的時候,非常容易出現口乾、發熱等症狀,一般可以不用太過於顧慮,只要繼續艾灸症狀就可隨之消失的。 之所以這麼說,也是有醫學依據的。中醫講「藥不瞑眩,厥疾弗瘳」,也就說如果人體陽氣被調動起來之後,人體會有一個自我修復過程,用我們現在人常引用的話叫正邪相互抗爭的過程,這個階段就會產生一系列的排病反應。
  • 不同部位長痘痘,代表身體內臟有問題?
    不同部位長痘痘,代表身體內臟有問題?單單從長痘的部位來判定內臟的問題過於絕對和片面,換個角度想想,如果長個痘痘就能知道內臟哪裡出問題,那大家豈不是都不用去醫院做檢查了嗎?
  • 艾絨煙火千年依舊,艾灸光熱藥理已然不同,知道更多艾灸養陽密碼
    歡迎點擊關注【易衡慧健康科技】,共同「守正創新」古老艾灸。跨界集成現代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等眾多奇點科技,以體溫管理為核心,專注創新新尚醫學艾灸,助力都市群體回歸太陽溫潤生活方式,趕走低體溫,驅離寒溼淤。我艾太陽,因艾生愛!讓每個生命因艾充滿陽光!艾煙火是艾灸的基本構成,光熱藥則是艾灸過程的基本產物,兩者之間相輔相成,互為因果。
  • 身體出汗部位健康對照表,這些地方出汗,那你可得小心了
    流汗是我們判斷身體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標,你知道嗎,我們可以通過出汗部位看健康,不同部位異常出汗,會反映出身體不同的狀況,接下來就讓我們看一看哪些部位異常出汗和汗液味道異常能夠反映出我們的身體健康,以及出汗多該怎麼辦?
  • 艾灸這兩個穴位效果明顯
    3、不當的體育鍛鍊正常的體育鍛鍊有助於健康,但超過頸部耐量的活動或運動,如以頭頸部為支撐點的人體倒立或翻筋鬥等,均可加重頸椎的負荷,尤其在缺乏正確指導的情況下。在治療上,該型頸椎病由於無明顯脊髓及神經根壓迫,故通常可保守治療。由於交感型頸椎病主要為頸椎不穩定所致,故應針對穩定性行相應治療。
  • 蘄艾艾灸椅燻灸儀工廠 蘄艾艾灸椅燻灸儀廠家
    廣州凱康蘄艾艾灸椅燻灸儀是一款新型艾灸保健養生儀器,凱康蘄艾艾灸椅燻灸儀為成千上萬的人帶去健康和幸福!凱康蘄艾艾灸椅燻灸儀是根據傳統艾灸的原理,結合現代的電子技術和磁療方法而設計的新保健養生艾灸儀,能夠進行溫灸、溫針灸、隔物灸、操作的現代艾灸儀器。
  • 艾灸和氣血有什麼關係?神奇而又實用的養生常識
    首先我們一起來看看艾灸是一種什麼樣的中醫調理方法?學過養生的朋友都知道,艾草是一種神奇的純陽之草,艾灸產生於中國遠古時代,是用艾葉製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
  • 艾灸的好處與功效 艾灸對女人的竟這幾大好處
    據了解到,艾灸是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都是以用艾葉製成的艾炷、艾條為主,燻烤人體的重要穴位以達到保健治病的一種自然的療法。用中醫的話來說,它具有溫陽補虛、溫通經絡、等作用。下面大家就跟小編一起來看一下艾灸的好處跟功效吧。
  • 大河健康報艾灸培訓班真火 深圳、山東、湖北的中醫迷都來聽講
    》  □特約通訊員 陳輝 文圖    6月13日,大河健康報第二期艾灸培訓班在河南省中醫藥大學東明路校區開課。  廖先生,45歲,來自深圳,通過網絡及別人介紹,得知大河健康報在河南中醫藥大學舉辦艾灸班,千裡迢迢趕來學習。這緣於他對中醫艾灸神奇療效的肯定。  15年前他患了腰椎間盤突出症,當時腰部疼痛難忍,即將失去走路能力,後經過物理治療及手術治療,才止住疼痛。不久前,腰椎間盤突出症再次來襲,腰痛病再次折磨他。一位醫生告訴他,體內溼邪太重,艾灸可治癒此病。
  • 老吳艾國潮|讓同頻共振美夢成真 通過艾灸影響生物鐘恢復睡眠
    歡迎點擊關注【易衡慧健康科技】,共同「守正創新」古老艾灸。跨界集成現代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等眾多奇點科技,以體溫管理為核心,專注創新新尚醫學艾灸,助力都市群體回歸太陽溫潤生活方式,趕走低體溫,驅離寒溼淤。大艾無疆,因艾生愛!讓每個生命因艾充滿陽光!
  • 經絡通不通從4個部位看出來
    中醫常說「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大多數人對這些概念並不了解,更不清楚自己的經絡是否健康。其實,經絡是連接人體五臟六腑的橋梁。中醫所說的「十四經」包括:手、足三陰經,手、足三陽經,任、督二脈為主體,是一套遍布全身的綜合系統。
  • 艾灸注意事項 女人做艾灸的好處有哪些
    艾灸是一種很傳統的治療保健手法,是因為它操作簡單,功效顯著。如果學會了,自己在家就可以艾灸。那艾灸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艾灸的作用對人身體是很有好處的。但是切記還是需要會艾灸手法的人來做。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女人做艾灸的好處有哪些吧。艾灸注意事項1、注意寒冷,注意保暖,注意在艾灸的時候,尤其是冬季不要碰冷水。
  • 說艾灸是偽科學,偽中醫的,你們真的太厚顏無恥了!
    我們一起來說說艾灸,你在朋友圈刷到個微商賣艾灸,就能當做論據噴艾灸嗎,腦子呢? 拜託,請先分清楚—— 中醫和「偽中醫」不是一回事; 健康養生治未病和「大保健美容院」不是一回事; 有效和「包治百病」不是一回事; 艾灸,和市面上各種「**貼、**灸」也不是一回事。
  • 坐燻儀,艾灸坐燻儀, 多功能燻灸儀,廣州凱康遠紅外坐燻儀
    坐燻儀,艾灸坐燻儀, 多功能燻灸儀,廣州凱康遠紅外坐燻儀廣州凱康坐燻儀是一款新型坐灸保健養生儀器,凱康坐燻儀為成千上萬的人帶去健康和幸福!凱康智能艾灸儀是根據傳統艾灸的原理,結合現代的電子技術和磁療方法而設計的新保健養生坐灸儀,能夠進行溫灸、溫針灸、隔物灸、操作的現代艾灸儀器。
  • 長期艾灸真的好嗎?
    長期艾灸好嗎?答案是肯定好的,但這個還要根據不同的人群,在量方面有不同的要求,首先如果您本身身體虛弱,長期氣血不足,臟腑功能減弱,或者久病不愈,那麼這時艾灸就可以一到兩天灸一次;而如果您身體健康,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那就一個禮拜灸一到兩次。
  • 什麼是頭痛 這些症狀是頭痛的表現
    頭痛一般是指頭顱上半部(即眉弓、耳廓上部、枕外隆突連線以上部位)的疼痛,有些面痛、頸痛因與頭痛關係密切,有時難與頭痛詳細區分。引起頭痛的原因繁多,頭痛的程度輕重不一,頭痛的病程有長有短,多數為不嚴重的所謂功能性的長期慢性頭痛,這些頭痛病人腦內並無嚴重的器質性病變,它雖不引起嚴重後果,但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
  • 食用貽貝莫貪嘴,近期吃海虹一定要去除內臟
    專家提醒,在食用貝類海鮮時,一定要去除內臟食用,而且一次不宜食用過多。  「海虹」又稱貽貝,是北方常見的一種食用性貝類。麻痺性貝類毒素並非來自海虹(貽貝)本身,而是貝類攝食有毒藻類,並在體內蓄積、放大和轉化行成的具有神經肌肉麻痺作用的赤潮生物毒素。
  • 我們耳朵上有個健康開關,常按揉,祛百病!
    所以說,耳朵不但是我們聆聽世界萬物聲音的窗口,還是關係全身健康的一個重要區域。有經驗的中醫師甚至會通過「耳診」來輔助診斷疾病。而且如果我們經常對耳朵按照一定方法進行按摩,還能強健身體哦!牽拉耳垂對耳鳴、頭痛、神經衰弱等疾病也有良好的輔助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