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南寧市公安局已經與騰訊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基於騰訊優圖人臉識別技術,在南寧全市推行身份信息電子化,讓所有南寧市民在微信上都能擁有一張24小時不怕遺忘的「電子身份證」。
「電子身份證」的生成相當簡單:登錄「南寧微警務」公眾號或者「綠城警民通App」,通過簡單的信息輸入及圖像採集即可生成。
未來,南寧市民只要打開南寧微警務公眾號或綠城警民通App,出示這張「電子身份證」就可以進行酒店入住登記、場館檢票、車站機場安檢等手續辦理。微信還表示,未來計劃將電子身份證推廣到更多城市,甚至全國!從此以後,健忘症患者們,再也不用承受出門忘帶身份證的尷尬了!
除了微信,支付寶也有電子身份證
其實早在今年6月份,武漢公安部門與支付寶合作開發的,全國首張支付寶電子身份證就已經誕生,對持卡人的身份進行基於人臉識別的實人核驗、基於用戶記憶的動態問卷、對於證件真實性的實人核驗三重核實,以保證不會被冒用。點擊「城市服務」,選擇城市為「武漢」,點擊「電子身份卡」即可添加。
除了身份證,駕照也能「電子化」
騰訊聯合深圳交管部門在深圳推出了微信「電子駕照」。深圳車主忘帶駕照時,只要出示「電子駕照」就能證明「我就是我」,從而避免罰款、扣車。認證可以選擇城市為深圳,然後點擊「星級車主服務」。
剛才的這些例子固然很好,但畢竟只能在少數城市裡使用。在證件電子化尚未普及的時候,或許可以考慮下「卡片合體」!
不能刷卡的身份證不是好駕照
奈及利亞正在打造和使用的新一代電子身份證更加一步到位。證件中包含申請者的所有基本信息,其中包括出生、死亡記錄、醫療保險、投票記錄、稅務信息和汽車駕照等。而且它還能取代銀行卡的功能,由於其內置有emv晶片,該晶片可以內置金融服務,這樣就可以少帶一張卡。
要是丟了,能像信用卡一樣凍結!
全球實現具有在線功能的 eID 的 35 國家中有 20 個來自歐洲。早在2003年6月20日,歐洲理事會就發布了《塞薩洛尼基宣言》,制定了統一的策略,針對所有歐盟公民的護照、非歐盟/歐洲經濟區(EEA)公民以及後臺信息系統採用生物識別符和生物識別數據。
新版電子身份證由政府統一監管,在申請辦理了新版電子身份證後持卡人將會獲得三個人驗證密碼。
PIN:個人身份證序號;
PUK:一種解碼,在持卡人的電子身份證出現連續密碼錯誤時就需要用PUK碼進行解鎖(類似於電話卡解鎖);
CIP:一組安全碼當持卡人出現身份被盜用和丟失情況下可以用CIP碼開啟保護設置,在開啟保護設置後電子身份證內的所有信息將被鎖定,保護持卡人的個人隱私信息和自身權益。
不論是「電子化」還是「合體」,其實本質上都是「大一統」:手機能完成的,就不用錢包,一張卡能完成的,就不用兩張卡。然而信息一旦集中起來,不慎洩露的話就會一次洩露個底透。個人信息的安全問題怎麼解決。
信息安全的短板在哪裡
韓國2007年啟動了網上個人認證,全部實名。2011年7月,韓國三大的門戶網站之一Nate和著名社交網站CyWorld遭到黑客攻擊,導致3500萬名(相當於韓國總人口的70%以上)用戶的姓名、居民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電子郵箱以及密碼等個人信息洩漏,嚴重危害到公民個人和社會公共安全。這個事件直接導致了韓國網絡實名的失敗。
把個人身份信息分散到不同的網站裡存儲,不同網站安全性千差萬別,哪塊是水桶最短的木板?只有出了事才知道。
卡裡不要存身份信息
目前我國有包括銀行和一些機構在內共上百家可以進行虛擬身份認證,但是各搞各的,無法互聯互通,安全措施也參差不齊。因此,在現有的二代身份證體系的基礎上,我國推出了自己官方的公民網絡電子身份標識eID。
如果你在中國工商銀行申領新的金融IC借記卡,會發現卡背面多了一個兩環相扣的圖標,圖案顯示出「eID」三個字母。eID在校園應用(北郵校園)、社交網絡(新浪微博)、航班信息(航旅縱橫)等領域也進行了實名認證服務、帳號保護服務、統一身份驗證服務、安全登錄服務等實際上線應用。
為確保卡片和本人一致,這張可以標識個人網絡電子身份的卡片只能由本人在線下申請辦理,在線上應用時,eID只是一串有證書保護的無意義的數字,而這串無意義數字所對應的個人信息,只掌握在「公安部公民網絡身份識別系統」資料庫裡。
也就是說,持卡人通過eID登錄網站或者APP的時候,是以密碼技術而不是直接以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碼等個人的具體信息為信任基礎。這樣,即便網站或者APP遭到攻擊,eID持卡人的身份信息不會被洩露。
eID目前有哪些實際應用?
中國兒童失蹤預警平臺就應用了eID系統。為保障平臺預警信息的真實嚴謹,用戶首先需要完成實名認證,並提供失聯兒童基礎信息。而採用eID完成真實網絡身份認證,不必提交任何身份信息明文,僅需通過eID安全晶片認證。
對網絡真實身份有剛性需求、對安全性要求比較高的行業,比如證券公司的開戶業務、網上金融支付業務等,積極性更高。航旅縱橫是目前已經實現eID接入的一個航班管理應用APP。
過去要使用這個服務,需要上傳身份證照片並等待人工審核,至少需要12小時,時有帳戶被搶註而導致個人隱私信息洩露的情況發生。現在即使帳戶被搶註或被盜,eID持卡人可以馬上「搶回」。
如果有一天,身份證和手機都不用帶了
現在只需要花費不到一千元就能買到帶指紋識別功能的手機了,輕輕一按就可以實現微信和支付寶的驗證並付款。如果哪天指紋能與eID進行綁定,不用說錢包了,即使手機沒電也能完成身份驗證和線下支付了。
這不,為了迎接2020年東京奧運會及帕運會,日本政府正在國內推廣一種新型的指紋支付系統。 進行身份驗證後,個人的信用卡信息會記錄在系統中,支付時,只需要在相應的機器上掃描指紋即可。
到哪兒都只需要刷指紋的那一天,應該很快就會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