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核能電池的重要來源,未來的能源開發在月球之上

2020-12-05 科學探討

我們都知道,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發展的瓶頸在於電池,而未來的核能電池能跟一勞永逸地解決該問題。一塊小小的核能電池在原理上可供一個汽車使用一輩子而不需要充電。

月球上的氦3可以為人類帶來源源不斷的能源,是清潔,高效安全的發電核能。但據統計氦3在地球上最多500公斤,想要獲得氦3,需要從氚衰變中得到。而月球上氦3的含量高達70公斤/km,共100萬噸以上,而100噸氦3能供應全球一年的電能。

為什麼月球上氦3那麼多?地球上卻很稀少?

這因為氦3是由早期太陽上的熱核反應生成的,再藉助太陽風天女散花般灑向太陽系各處。而地球上的磁場和大氣層的障礙,導致氦3難以落入地表,只有少量「幸運者」得以在地球「安家落戶」。

當然月球上沒有磁場和大氣層,氦3可以長驅直入的在月球土壤上紮根,而且太陽風不斷為月球「送貨」,所以月球上的氦3會有增無減。據科學家預測,月球上氦3的儲量足以為人類供應一萬年的發電量。

氦3是什麼?

氦3是無色無味,穩定的氦氣同位素氣體,地球上天然的氦3含量僅為1.38×10-6。氚衰變後能得到氦3釋放β射線。它在物理學上可以用來驗證宇宙怎樣形成宇宙弦的理論。氦3在1996年由戴維·李,奧謝羅夫,理查森共同發現了氦3的超流動性,同年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

地球上如果氦3含量太高就會導致大氣氧氣含量降低,氧氣含量降低到19.5%時,就會引起窒息的後果。

氦3因為僅有一個中子的特點,所以它與氘熱核反應過程中放射的是沒有輻射的質子,不會影響到環境。因此它將是人類未來既高效,又清潔安全的核反應發電的能源,完全可以取代石油,天然氣,煤等自然資源。因此被科學家稱為「完美能源」。

相關焦點

  • 核能電池助力!嫦娥四號攜兔挺過極寒月夜 核能汽車還要多久?
    這兩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經受住極低溫環境考驗後,選擇適合的光照高度退出月夜休眠模式並開始展開工作,關鍵設備按預定程序相繼通電啟動一切按著既定程序工作。這次它們能夠完美的度過月球寒冷的月夜,得益於俄羅斯提供的核能電池也稱為同位素溫差電池的鼎力相助,為探測器提供了充足的電力保障和內部保溫,該核電池主要物質採用了鈽-238放射同位素。
  • 新能源無限續汽車的另一個選項——核能電池汽車
    那就是核能汽車,其實人類現在所掌握的能核能分為兩種,一種是傳統的核反應堆,也就是核裂變產生熱能加熱水蒸氣,水蒸氣推動葉輪發電,類似於火電,只是能源不是煤炭,而是核裂變反應。還有一種是放射性材料衰變產生熱,然後通過熱電材料轉換成電能。比如美國和俄羅斯的部分衛星上就是用的核能供電。美國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都是核能電池供電,否則不可能飛幾十年,據說旅行者一號都開飛出太陽系了。
  • 俄國未來欲開發核能電池 可用一世紀
    科技發展的今天,眾多的科技產品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許多我們曾經只有在電影上才能看見的情景正在不斷的實現,近日有消息稱俄國方面或將開發一種可用100年的核能電池。 俄羅斯薩馬拉科羅廖夫大學新聞辦日前宣告,該校科研人員正在研發一種核能電池,運用期可達100年。
  • 月球土壤中的氦元素,未來將改變人類命運
    從目前來講,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可能性完全可以排除,能源缺乏和環境汙染,或許才是造成未來人類陷入困境的最大原因。不少科學家提出移居外星球的計劃,都是基於地球環境持續惡化,讓人類無法生存,不得不選擇逃離地球,尋找外星第2個星球居住的原因。解決地球能源供應和環境汙染問題,歷來是頭等大事。
  • 「核能是未來能源的最佳選擇」
    歐盟決策諮詢機構聯合研究所主席羅蘭·申克爾不久前表示,核能將是未來幾十年內替代化石燃料、滿足全球能源需求的最好選擇。  申克爾說,1979年美國三裡島核電站的核洩漏事故是歷史上發生在西方國家唯一的一次嚴重事故,不過沒有造成人員死亡。1986年蘇聯車諾比核電站又發生事故,但死亡人數相對較少。
  • 未來能源氫電發展勢頭正勁
    其中,「能源」的定義為:產生熱能、機械能、電能、核能和化學能等能量的資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含頁巖氣、煤層氣、生物天然氣等)、核能、氫能、風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電力和熱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過加工、轉換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種資源。
  • 核能發電的未來
    核能發電也不會像燃燒煤炭的火電廠一樣煙霧滾滾,造成其他空氣汙染,可能也因此拯救了180萬條生命。簡易版的核電站工作原理圖。圖片來源:wikicommons核能發電技術,是我們抵禦災難性氣候變化的關鍵。我們不能把所有化石燃料都燒了。但是我們也要知道,只要化石燃料還是最廉價的能源,人類就仍會拿它來燃燒發電。煤炭燃燒產生的溫室氣體,在全球排放量中幾乎佔了一半。
  • 在月球建核反應堆是否安全?大力開發核能源加快駛向宇宙更深處
    月球上核裂變動力系統的藝術圖 圖片來源:CNBC網站目前的載人航天主要能源有3類:太陽能、化學能以及核能。此外,散熱技術對於保持設備正常運行非常重要。」卡洛米諾說,「4套這樣的系統,每個提供10千瓦電力,就足以提供在月球或火星上建立前哨基地所需電力。利用核裂變系統在行星表面產生大量電力的能力將使大規模探索、建立人類前哨基地和就地利用資源成為可能。」
  • 將來會成為人類重要能源的月球資源「氦3」
    隨著人類的文明進步,人類對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長。據科學家測算,按目前發展的速度,有可能在100年的時光就會耗盡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等燃料資源。目前,世界各國都已把節約使用目前的傳統能源和開發利用新型能源作為戰略步驟,如我們比較熟悉的近期重點發展的新能源有: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核能、地熱能、氫能、海洋能等。
  • 歐盟專家稱核能是滿足未來能源需求的最好選擇
    歐盟專家稱核能是滿足未來能源需求的最好選擇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17日 11:14 來源:新華網
  • 太空中的太陽能電池板未來可滿足地球的能源需求
    一直以來,它也確實是許多科幻作者的靈感來源。該發電站由數千個超輕太陽能電池塊組成。研究人員還展示了一塊每平方米僅280克的原型電池塊。最近,製造業的發展成果——如3D列印等,也有望用於太空太陽能發電站的開發。在利物浦大學,研究人員正在探索新的製造工藝,以將超輕太陽能電池列印到太陽能帆上。這個太陽能帆是一種可摺疊、輕便又具有高反射率的薄膜,可以利用太陽的輻射壓力作用,推動太空飛行器前進,而不再需要燃料。
  • 推進綠色發展,各國競相開發新材料與能源環保技術
    雖然能源信息署預測,到2021年美國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將超過核能和煤炭,但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潑了盆冷水,新型能源的研發也因其能源政策而相對進展緩慢英國全新人造材料獲突破治理環境汙染成重點科技日報駐英國記者
  • 嫦娥5號帶回的氦-3如此強悍,月球會不會被開發成國家5A景區
    首先這次嫦娥5號能夠從月球上帶回2公斤的月球土壤,已經讓我國成功超越前蘇聯,成為世界第二個帶2公斤以上月球土壤的國家,把歐洲,日本印度之流遠遠甩在身後。也是美國阿波羅計劃,前蘇聯之後,人類首次從月球帶土壤回來。意義十分重大。
  • 嫦娥5號帶回來的氦-3如此強悍,月球會不會被開發成國家級5A景區
    昨天嫦娥5號順利著落月球,以及今天10幾個小時的月球挖土真是讓人振奮。我在遙望,月亮之上,不僅有嫦娥還有一種物質叫氦-3。目前地球上探明可以使用的氦-3隻有500千克,月球上探明的氦-3有一百萬噸。氦-3到底是什麼?
  • 豐田氫燃料電池汽車!這才是新能源車的未來?
    關注我們,私信回復「氫燃料汽車」,看《豐田氫燃料汽車工作原理的動畫演示視頻》。新能源車可以說是近兩年討論的熱門詞彙,目前國內一提到新能源汽車,90%的人想到的是電動汽車,但是在國家對新能源的補貼政策中不僅只有電動汽車,還包括了燃料電池汽車。
  • 世界能源領域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分析 3D列印技術應用於太陽能電池...
    目前,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均把能源技術視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突破口,從能源戰略的高度制定各種能源技術規劃、採取行動加快能源科技創新,以增強國際競爭力。同時,能源技術開發的最新動態也預示著未來全球能源發展趨勢。
  • 全國政協委員錢天林:核能制氫是能源生產技術變革重要方向
    全國政協委員、中核集團科技質量與信息化部主任錢天林在「關於支持核能制氫與綠色冶金列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建議」中表示,當前發達國家已經在氫能生產與應用領域加快布局,我國需要積極配套政策,加大力度在核能制氫及氫能冶金領域進行戰略性布局,以贏得未來氫能時代國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
  • 氫能燃料電池將成為未來商用車重要發展方向!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氫能是我國能源體系的新成員,隨著可再生能源和生物制氫在氫源的開發,制氫源的開發和制氫技術中的不斷拓展,高密度固體儲氫材料的進一步研發,以及受燃料電池研究的驅動,氫能系統已經成為潔淨能源研究的熱點。
  • 蜂巢能源電池日官宣量產無鈷電池
    中證網訊(記者 崔小粟)12月2日晚,由蜂巢能源主辦的國內首個電池日活動在無錫舉行。此次電池日上,蜂巢能源公布了其在無鈷電池產業化上的最新進展,同時還發布了多項針對現階段動力電池安全痛點的創新科技成果。  成立於2018年2月的蜂巢能源是中國動力電池行業中「新勢力」,前身是長城汽車動力電池事業部。
  • 純淨的持續性能源供應-燃料電池應用優勢概論(上)
    近幾年來,由於燃料電池(Fuel Cell)的技術獲得創新突破,再加上環保問題與能源不足等多重壓力相繼到來,各國政府與汽車、電力、能源等產業漸漸重視燃料電池技術的發展。 燃料電池是高效率、低汙染、多元化能源的新發電技術,而燃料電池的發電系統,不但比傳統石化燃料成本低,且有潔淨、高效率的好處,更可結合核能、生物能、太陽能、風能等發電技術,將能源使用多元化、可再生化和持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