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氫能首入《能源法》
氫能被稱為21世紀的理想能源,有助於解決國家對化石能源的依賴,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4月10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徵求意見稿)。氫能首次被列入我國的能源體系,並且排在風能和太陽能之前,而此前氫還是被按照「危險化學品」來管理的。
其中,「能源」的定義為:產生熱能、機械能、電能、核能和化學能等能量的資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含頁巖氣、煤層氣、生物天然氣等)、核能、氫能、風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電力和熱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過加工、轉換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種資源。
02
氫電優越性明顯
我國新能源汽車主要分為鋰電動車和氫燃料電池車兩大類,其共同特點都是「零排放」。雖然當前鋰電動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但其巡航裡程短、充電時間長、電池載重量小、環境適應性差等問題仍未得到很好解決,而且後期鋰電池的更換成本及鋰電池回收問題都普遍受到市場的詬病。
相比之下,氫燃料電池車具有巡航裡程長、加氫時間短、載重量大、環境適應性好等優點,可以作為鋰電池車的重要補充,也可以作為電動車的主要動力來源,是新能源汽車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
一般來說,純電動車充電需要半小時以上,而氫燃料車僅需要3-5分鐘,在續航裡程和溫度適應性等方面,氫燃料電池汽車車都優於鋰電動汽車。
03
氫電應用領域廣
氫燃料電池的應用前景可期。在汽車領域前期可通過應用在公交車、物流車上搶佔市場,在政策要求一定比例的新能源車的情況下,由於公共運輸領域對續航裡程和載重量等方面的高要求,氫能源車將迅速搶佔這部分市場。在此基礎上未來燃料電池的價值將得到充分體現,產品逐步驗證成熟,形成規模,成本也將降至合理水平,燃料電池將會在乘用車上大規模應用。
然而,燃料電池乘用車的大規模市場化應用是基於解決氫氣的壓縮、儲存、運輸及加氫站布局等一些列因素的。
水氫機將小型的甲醇水重整制氫設備與燃料電池進行高度集成,氫氣即產即用,實現了在同一設備中即時制氫、即時發電。水氫技術可替代傳統大規模製氫並分散利用的方式,完全避開傳統用氫過程中的儲運及加氫過程,解決氫能應用的安全問題、成本問題及基礎設施的建設問題,從根本上解決燃料電池的氫源,為氫能與燃料電池的大規模市場與商業化提供出路。
在水氫機的助力之下,氫電幾乎可以應用在任何有移動電力需求的領域,它可以為通訊基站、住宅、農莊、應急救援等提供實現了可移動可持續的綠色電力,還可以為汽車、飛機、輪船等提供動力電源。任何一種行業或領域只要有電力、節能、減排、智能化及移動等需求,都可以跟氫電進行結合,氫電可以應用於任何需要新能源的行業或領域並給予優化。
▍綜合編輯:水氫雲
▍備註:本文信息僅供分享交流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