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是未來能源的最佳選擇」

2020-12-05 搜狐網

  歐盟決策諮詢機構聯合研究所主席羅蘭·申克爾不久前表示,核能將是未來幾十年內替代化石燃料、滿足全球能源需求的最好選擇。

  申克爾說,1979年美國三裡島核電站的核洩漏事故是歷史上發生在西方國家唯一的一次嚴重事故,不過沒有造成人員死亡。

1986年蘇聯車諾比核電站又發生事故,但死亡人數相對較少。自那以來,核反應堆的安全標準及安全性能已大大提高。相比之下,全球每年與煤礦或石油有關的事故造成上萬人死亡。

  申克爾說,從經濟角度看,核能也是最好的選擇。根據瑞士最新的一項調查,至少目前看來,核電的成本比水電以及風電要低50%以上。太陽能等也是未來能源供給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其重要性不能與核能相比。

  關於核廢料問題,申克爾說,對中低輻射型的核廢料,目前已可以通過填埋等方式安全處理;對高輻射核廢料的處理,目前一些國家如瑞典、芬蘭等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比如通過隔離、循環及燃燒等方式降低其輻射性能,使其經過處理後達到安全標準。(金晶)

相關焦點

  • 歐盟專家稱核能是滿足未來能源需求的最好選擇
    歐盟專家稱核能是滿足未來能源需求的最好選擇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17日 11:1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慕尼黑7月16日電(記者 金晶 時翔)歐盟決策諮詢機構聯合研究所主席羅蘭·申克爾16日在慕尼黑舉行的歐洲科學論壇上表示,核能將是未來幾十年內替代化石燃料
  • 全國政協委員錢天林:核能制氫是能源生產技術變革重要方向
    全國政協委員、中核集團科技質量與信息化部主任錢天林在「關於支持核能制氫與綠色冶金列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建議」中表示,當前發達國家已經在氫能生產與應用領域加快布局,我國需要積極配套政策,加大力度在核能制氫及氫能冶金領域進行戰略性布局,以贏得未來氫能時代國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
  • 核能發電的未來
    從全球範圍來看,除了使用核能之外,我們不知道還有什麼方法能達成這一目標。現在我們面臨的唯一問題是:我們的核反應堆還不夠多。核能引領未來中國在建設新型核反應堆上已佔據世界領先地位。根據世界核能協會的統計,目前在中國全境有29座核反應堆正在建設之中,還有59座已經提交方案。
  • 核能還是可再生能源?能源可持續發展引爭議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十六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在中國,未來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是以核能為主,還是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這是一個問題,一個已引發科學界重大爭議的問題。這位知名應用核物理與強雷射技術專家認為,基於核聚變反應堆的聚變電站是解決人類未來能源問題的一個希望,雖然樂觀的估計要五十年以後甚至更長時間,受控聚變核能才能開始對清潔能源做出實際貢獻,但這對能源的長期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可再生能源與核能之間的鬥爭正在升溫
    許多支持零排放電網的人堅決反對核能。他們認為,這並不是無排放的。它是危險的,因為它使用放射性物質。現在,一個研究小組又向前邁進了一步,認為在零排放的未來,核能根本沒有立足之地。來自蘇塞克斯大學的研究小組在某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是相互排斥的,為了推進世界減排議程,需要避免使用核能,轉而使用太陽能和風能。
  • 汽車核能電池的重要來源,未來的能源開發在月球之上
    我們都知道,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發展的瓶頸在於電池,而未來的核能電池能跟一勞永逸地解決該問題。一塊小小的核能電池在原理上可供一個汽車使用一輩子而不需要充電。月球上的氦3可以為人類帶來源源不斷的能源,是清潔,高效安全的發電核能。
  • 日本碳中和困境:核能、可再生能源
    日本承諾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菅義偉政府為實現這個未來目標,正不斷努力解決近期出現的關鍵性問題。這反過來又引發了一場討論——到本世紀中葉,日本為獲取安全、穩定、可靠和綠色的能源,是需要更多的可再生能源,還是更多的核能?1、  碳中和目標
  • 未來宇宙飛船的核心動力,核能或將落選,這三大能源強勢上榜
    未來宇宙飛船的核心動力,核能或將落選,這三大能源強勢上榜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逐漸打破了地球給予我們的各種限制。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兩個世紀我們終究會走出地球,前往宇宙的大家庭。正應了那句話:人類的未來是星辰大海,地球只不過是一個前進的基地。
  • 核能是不是可再生能源
    什麼是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種取之不竭的能源,嚴謹來說,是人類有生之年都不會耗盡的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現時有限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和核能。   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其實都是太陽能的儲存。可再生的意思並非提供十年的能源,而是百年甚至千年的。
  • 德國單方放棄核能 承擔能源轉型的巨大挑戰
    他們的態度究竟發生了多大的轉變,我們看看事實就能更加明顯地感覺得到:就在去年秋天,出於對生態和經濟方面的考慮,聯盟黨決定大力推進核能使用,這一決定建立在對能源部門進行了廣泛的分析基礎之上,並被認為是保障德國商業中心地位的必然選擇。最近政策的急劇轉變,不是因為對德國能源產業的形勢有了新發現,也不是因為德國核電站安全性能不達標。
  • 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之間的鬥爭正在升溫
    許多零排放電網的支持者堅決反對發展核能。他們認為,因為使用了放射性物質,這並不是零排放,是危險的。現在,一組研究人員更進一步,他們認為在零排放的未來,核能根本沒有立足之地。在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蘇塞克斯大學的研究小組認為,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是相互排斥的,為了推動世界減排議程,應該避免使用核能,而支持太陽能和風能。
  • 核能發電是國家增加電力供應的不錯選擇
    核能發電是國家增加電力供應的不錯選擇 北極星電力會展網 來源:北極星電力會展網 2015-05-21 09:38:43
  • 我國在推動能源轉型方面成效顯著 核能發電佔比有望持續提高
    央視網消息:清潔化、低碳化是當前全球能源發展的主基調,我國在推動能源轉型方面成效顯著。核能作為穩定可靠的清潔低碳能源,是我國能源向清潔化、低碳化轉型的重要選項。藍皮書顯示,未來我國核能發電佔比有望持續提高。
  • 法國能源轉型中的核能發展及其對社會的影響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核電網訊:能源轉型需要綜合各方面全局考量,既要降低碳排放、也要保障民生和能源供給安全。法國和歐洲減少、關停核電的措施在這幾點上似乎沒有帶來正面效果。大幅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德國也並沒有在電力碳強度上有所改善。對於任何國家而言,只有核能、煤炭和天然氣是可操控、可隨時滿足電力需求、提供穩定基荷發電的能源。
  • 科學家:核能並不能解決環境危機 可再生能源更省錢
    中國網12月8日訊 據英國媒體12月6日報導,美國科學家詹姆斯·漢森、克裡·伊曼紐爾、肯·卡代拉及湯姆·威格力於12月3日發表了題為《核能——改善環境的唯一方法》的文章,世界各地科學家對此紛紛提出懷疑,並表示:雖然作者們對環境變化的原因及影響分析得很透徹,但是他們提出的有關核能的解決方案並不合理。
  • 國核示範助力優化膠東能源結構——勇當「核能綜合利用」排頭兵
    大氣汙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一直是能源產業發展所關注的重要問題,積極推動綠色能源發展,聚焦核能綜合利用也是國核示範的重要目標。近年來,國核示範一直致力於在發展的同時助力優化膠東地區能源結構,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積極建設核電基地和核能綜合利用項目,為榮成能源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貢獻力量。
  • 傳統化石能源百年後即將面臨枯竭,核能等新能源前景如何
    隨著人類科技發展的越來越快,我們對於能源的消耗也是越來越大,自19世紀70年代的產業革命以來,化石燃料的消費急劇增大,也帶動了一些化石大國的經濟發展。 目前,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化石能源約佔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的86%。大部分電力也依賴於化石能源的生產。
  • 核能制氫是怎麼回事
    人們迫切需要尋找新的潔淨能源,以逐步替代現有化石燃料,減少汙染物與溫室氣體的排放,最終實現零排放的目的。而氫能以其熱值高、無汙染、不產生溫室氣體等獨特優勢,逐漸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  氫能是絕對零汙染的二次能源。採用氫能發電,是通過氫和氧元素之間的電化學反應轉化成電能和水,在這個過程中不排放二氧化碳和氮化合物,沒有任何汙染。
  • 中國核能2050年一次能源供給提高到15%
    到2050年,核能達到中國一次能源供給由目前的1.8%提高到15%,也即當前國際平均水平。「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同意《核安全與放射性汙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後,在日本福島核事故後基本處於停滯狀態的中國核電將在不久迎來重啟的時刻。」
  • 北方清潔供暖有了新選擇:核能供熱,暖和又乾淨
    記者 徐佩玉攝北方清潔供暖有了新選擇!以往北方地區的供暖方式以燃煤為主,不穩定又汙染嚴重。如今,隨著山東省煙臺市海陽核電廠核能供熱項目的成功商用,核能這種清潔供熱方式將逐步走進千家萬戶。什麼是核能供熱?安全性與經濟性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