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評法修改後,弄虛作假將列失信「黑名單」| 中國綠色公號周榜第...

2020-12-03 南方周末

(新華社/圖)

▼出品丨千篇一綠

▼數據支持丨清博大數據

▼發榜時間|每周一或周二

▼監測時間|2019年1月06日0時-1月12日24時

▼製作丨姚瑤

中國綠色公號周榜由南方周末綠色新聞部出品,每周定期發布,包括政務(分成省部級和縣市級)、媒體(包括機構媒體和自媒體)、NGO、企業、高校(包括環境院系和學生社團)和文章閱讀量(包含原創)等六大類。

上周中國綠色公號共發布文章3830篇,其中原創文章269篇。總閱讀數202W+,總點讚數14281。和上期(北京、西安,各以何空氣新聞高票入榜?| 中國綠色公號周榜第179期)相比,總發文章數、原創文章數、總閱讀數及總點讚數均有增加。

政務

【生態環境部】穩居榜首

【西安環保】摘得桂冠

(姚瑤/圖)

(姚瑤/圖)

媒體

【環評愛好者網】保持第一

【E20水網固廢網】摘得桂冠

(姚瑤/圖)

(姚瑤/圖)

文章閱讀量

上周,環評愛好者網共有三篇文章進入TOP20。三篇文章都針對新修改的《環境影響評價法》中取消環評資質這一新政策進行說明。《過渡期:暫應由環評工程師主持編制 不再要求附資質證書》閱讀量最高。《環評資質取消後將採取失信記分管理 四類單位不得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一文指出:環評資質取消並不意味著政策放鬆,新的更加嚴厲的環評行業管理頂層設計正在展開。《<最後的瘋狂-環評資質廢除前掛靠亂象觀察>一文的補充說明》針對公眾號已發布的文章,部分評論對文章質疑進行闡述與分類回復,並針對環評資質廢除過渡期的部分現象提出建議。

環保人的《【重磅】資質取消後弄虛作假將被直接列入環境影響評價失信「黑名單」,四類單位不得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和環評網際網路的《這些環評報告『編制依據』,你更新了嗎?》也聚焦環評。其中,《這些環評報告『編制依據』,你更新了嗎?》對2019年將發生改變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導則、規範進行分類梳理,取得較高的關注度。

進入冬季以來,空氣品質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之一。生態環境部發布了《生態環境部通報2018年12月和1-12月全國空氣品質狀況》,對全國重點城市及地區的空氣狀況進行詳細通報。同時,上周有多個政務綠色公號發布空氣品質相關文章。西安環保的《紅色預警解除,明天限行尾號1和6!》一文中指出1月7日將終止西安市的幼兒園、小學、初中及同等學歷學校彈性停課和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措施,取消涉氣工業企業應急減排措施,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終止。錦州環保發布《錦州市民注意:我市啟動重汙染天氣藍色預警》,對應對重度汙染提出要求與建議。河南環境的《省汙染防治攻堅辦曝光一批典型環境汙染問題》針對全省持續出現重汙染天氣過程進行暗訪核查。18個暗訪核查組共暗訪核查點位536個,發現各類問題367個,並對典型環境汙染問題公開曝光。

生態環境部還有兩篇對環保爭議事件處理結果通報的文章上榜。《CCTV朝聞天下:少見但不冤!黑龍江百姓燒秸稈 70名幹部被問責》中對黑龍江百姓燒秸稈一事進行通報。2018年12月中旬,黑龍江省五常市發生了多起露天焚燒秸稈事件,隨後五常市歸屬的哈爾濱市紀委監委對五常市露天焚燒秸稈問題進行了深入調查,2019年1月7日處理結果公布:對燃燒秸稈村屯的5名村幹部,給與了黨政紀處分,對51名鄉鎮村屯的幹部及相關人員,給與了誡勉談話和批評教育,對13名五常市市級領導和1名市直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給與了批評教育。《秦嶺違建別墅整治始末 一抓到底正風紀(央視新聞)》一文轉發了央視新聞對秦嶺違規建別墅一事經過的回顧,2018年7月以來,「秦嶺違建別墅拆除」受到社會關注。秦嶺北麓西安段共有1194棟違建別墅被列為查處整治對象。

新的一年剛剛到來,針對新年活動的兩篇文章,英科環保的《英科環保2019年會獎品清單,誰會是幸運的英科錦鯉》和京環之聲的《追夢2019 從新年環保音樂會開始!》也榜上有名。

(姚瑤/圖)

(姚瑤/圖)

原創榜

【環保水圈】突出重圍

(姚瑤/圖)

(姚瑤/圖)

NGO

【貓盟CFCA】奪得第一

(姚瑤/圖)

企業

【英科環保】榮登榜首

(姚瑤/圖)

高校

【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勇奪桂冠

(姚瑤/圖)

附:

(姚瑤/圖)

由於系統誤差,數據可能產生出入,歡迎留言糾正。

相關焦點

  • 弄虛作假,中國第四大建築企業等17家公司被處理!
    近日,國家交通運輸部發布《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17家公路建設從業企業弄虛作假失信行為的處理意見》 (交辦公路函[2020]1461號),近期,交通運輸部在開展相關工作中發現17家公路建設從業企業在申報資質時虛構業績或在全國公路建設市場信用信息管理系統錄入虛假信息,經向相關企業和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核實,存在弄虛作假失信行為。
  • 2020年第十二期失信黑名單!這些「老賴」有你認識的嗎?
    2020年第十二期失信黑名單
  • 刑法修改後,生態環境部門移送涉嫌犯罪有什麼變化?
    此外,修正案出臺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於2016年制定的《關於辦理環境汙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兩高解釋)亦有進一步修改完善之必要。汙染環境罪修改後,兩高解釋如何因應?汙染環境罪最高法定刑提至15年刑法第338條規定的「汙染環境罪」,系由「重大環境汙染事故罪」演變而來,首次規定在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中。
  • 2020年湖南婁底註冊環評工程師報名入口開通啦!
    建立健全追溯追責覆核制,報考人員填報信息電子文檔、上傳資料長期保存,作為人力資源基礎數據比對信息,無論什麼時候,經核查發現不符合當時報考條件或存在弄虛作假的,一律取消相應職業資格,據此獲得的後續職業資格或其他權益,也一律一併取消。(五)嚴格失信懲戒。
  • 保障農民工工資意見徵集中,7月失信黑名單發布……本周提醒不要...
    這些人將無法乘火車、坐飛機7月份,相關部門向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推送失信黑名單,新增693,803條自然人信息,其中,鐵路總公司提供432人,主要涉及擾亂鐵路站車運輸秩序且危及鐵路安全、造成嚴重社會不良影響,無票乘車、越站(席)乘車且拒不補票等,將限制乘坐所有火車席別。
  • 黑名單制度為「五險一金」加上保險鎖
    原標題:黑名單制度為「五險一金」加上保險鎖   「五險一金」將建立「黑名單」制度。據報導,日前,人社部、住建部分別起草《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黑名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住房城鄉建設領域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暫行辦法(網上徵求意見稿)》。
  • 改頭換面、抄襲編造、槍手代勞……如何才能堵住環評造假「暗門」
    給現成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換個地名和部分表述,搖身一變成為一份新的環評文件;業主單位出錢、環評機構「消災」,一些環評文件中建設項目關鍵數據或信息缺失;有的環評師幾個月編制數百本環評報告等環評文件弄虛作假、粗製濫造問題持續引發公眾關注。
  • 雅克科技旗下公司2400萬項目環評獲原則同意
    每經AI快訊,11月第3周「A股綠色報告」項目監控到的數據顯示,雅克科技(002409.SZ)旗下公司浙江華飛電子基材有限公司浙江華飛電子基材有限公司新增年產3500噸球狀、熔融電子封裝基材技改項目環評審批獲原則同意。該項目總投資額達2400萬元。
  • 黑名單制度的類型及邊界
    2014年,《國務院關於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提出全面推動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2016年,《國務院關於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對搜集信用信息後的獎懲進行規定,即「紅名單」和「黑名單」制度。
  • 區域性環評概念及進行了區域性環評後具體建設項目還應進行評價嗎
    第一:區域性環評的由來1998年制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時,還沒有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概念,環境保護部(原國家環保局)上報同務院審批的條例送審稿曾將區域性開發視同建設項目對待,將區域性開發與建設設項目統稱為開發建設活動,並將其作為本《條例》的調整條目。
  • 企業上了稅收「黑名單」會有產生哪些後果?如何移除?
    現在,重大稅收違法失信案件的「黑名單」成了有效約束稅收違法行為的「殺手鐧」。 相信了解納稅的老闆都聽過「黑名單」三個字。但很多老闆不知道上來「稅收黑名單」到底會產生哪些後果,今天,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 ...人民防空行業市場責任主體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制度的實施辦法...
    京人防發〔2020〕86號  各區人防辦、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建設局,機關各處、各直屬事業單位,各有關單位:  現將《北京市人民防空辦公室關於建立人民防空行業市場責任主體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制度的實施辦法(試行)》印發給你們,
  • 海南瓊安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弄虛作假騙取中標 被列入黑名單
    據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海南省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2020年11月27日公開的《企業不良行為信息》顯示:海南瓊安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在海南省文昌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配套項目(一標:東郊鎮中心衛生院、會文鎮中心衛生院)招投標過程中受讓、借用、塗改、盜用、克隆、偽造企業相關證書、印章、籤名或以弄虛作假方式取得資質證書或參與招投標
  • 統計上嚴重失信企業將被公示主要信息 分為三種情形
    新華網北京10月10日電 國家統計局日前在其官方網站———中國統計信息網上就《統計上嚴重失信企業信息公示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公開徵求社會意見,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制定《辦法》的目的何在?《辦法》的主要內容有哪些?為何要通過網上徵求意見?國家統計局政法司司長徐曉海就這些網民關心的話題接受了新華網記者的採訪。
  •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布2019年1-2月失信治理月度分析報告
    從統計數據看,失信主體在規定期限內主動修正和整改失信行為,經信用修復後退出黑名單的案例有63,244件;失信主體在「信用中國」網站或各級信用門戶網站主動開展信用承諾的案例有4,096件;失信主體主動參加信用修復培訓的案例有6,502件,主要集中在廣州、杭州、重慶等城市。  三是食品安全領域失信問題仍較突出。1月~2月,共歸集有關媒體披露的失信輿情案例262件。
  • 青島海爾家居拖欠工資被人社局列入勞動保障失信黑名單
    近日,合肥人社局官網發布一則關於「勞動保障失信『黑名單』」通報。其中,青島海爾家居集成股份有限公司因拖欠39名勞動者勞動報酬48萬元,被合肥人社局列入勞動保障失信「黑名單」。
  • 環保部公布環評審查專家名單 較2003年減少201人
    環保部今年以來嚴把環評機構,並要求環保部8家部屬「紅頂」環評機構限時脫鉤,截至今日,已有5家完成脫鉤,其餘3家已獲環保部受理或擬批准脫鉤申請。今年3月份全國兩會期間,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記者會上表示,今年將率先完成部屬8家環評機構脫鉤,其他地方「紅頂」環評中介,則分批分期全部脫離,「逾期不脫離的,一律取消環評資質」。
  •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關於開展輻射項目環評文件編制單位和編制人員...
    :為貫徹落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監督管理辦法》(生態環境部令第9號)及其配套文件精神,進一步強化在我省從事輻射項目環評文件編制單位的監督管理,維護輻射項目環評編制市場秩序,督促指導有關編制單位不斷提升誠信意識、加強質控管理、提高編制質量,按照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關於加強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質量監督嚴格質量考評的通知》(川環函〔2020〕453號)有關要求,並結合輻射項目環評工作實際
  • 還不夠了解環評怎麼辦?看這裡,環評,汙水處理,固廢處理,環境監測...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雖然很多人都知道,規劃和建設項目基本都是需要做環境影響評價的,不過依然有人不夠了解環評。比如為什麼要辦理環評,不辦理會有什麼後果,新出來的《環評法》究竟帶來了什麼影響,什麼情況下環評手續是無效的……本文解答。
  • 人貉之爭:上海某小區野生貉數量爆發傷人|中國綠色公號榜239期
    ◆◆上海某小區野生貉數量爆發傷人上海松江某小區自稱出現野生貉傷人現象,據公眾號「公號江蘇生態環境發布的《「車間外1米」!江蘇按新標準罰出廠內無組織排放超標第一案》一文獲得51603閱讀量,260個在看,居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