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我們看到的星光都來自過去,為什麼無法看到宇宙大爆炸?

2020-12-05 天文在線

1.宇宙大爆炸之後的時間比現在慢嗎?

網友:我沒有專業學習過天文學,出於個人興趣在一些文章中了解到時間、質量、速度,甚至宇宙的大小(無可否認這又是大爆炸問題中的另一個難題)之間有很密切的關聯。所以我想問,特定的時間量的說法是否有意義(儘管它們實際上只是估計值)?或者說我真正的意思是,大爆炸剛發生時的時間和我們現在所認為的時間是同樣的東西嗎?畢竟現在沒法實地測量一下它們到底是否一樣(給沒有像我一樣提這種淺顯事實的人加分哦:-))。不過我在想,舉例來說,如果從那些原初物質中的粒子或者亞原子粒子的角度來看,時間會不會非常慢?大爆炸開始時,時間是如何運作的呢?

:「時鐘在引力場中走得更慢」的說法應該更精確地表述為「時鐘在引力場中比在真空中走得更慢」,或「時鐘在強引力場中比在弱引力場中走得更慢」。所以假設在大爆炸剛發生後的早期宇宙中有一個時鐘,這個時鐘確實會比現在的時鐘走得「更慢」,因為早期宇宙中的質量密度非常非常高。

不過這樣的說法其實沒什麼實際意義。當時的質量密度很高使時間走得「更慢」,但同時整個宇宙的質量密度都很高。對於當時的觀測者來說不存在處於低質量密度環境中的時鐘能用來對比,他們根本不會發現自己的時間「更慢」,物理規律也不會有變化。

雖說應該可以通過某種效應觀測到「時間變慢」,但目前尚不清楚能否實現。通過望遠鏡我們可以看到宇宙年輕時的樣子,要是能看得足夠遠,我們也可以觀測到早期宇宙中時間走得更慢的現象。問題是,宇宙在其最初的三十萬年左右裡是不透明的,而且引力相對論效應經過30萬年之後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了。所以,目前還不太可能實現在早期宇宙中觀測明顯的「時間變慢」現象的設想。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當我們遙望其他星系時就完全看不到時間相對變慢的現象呢?也不盡然,事實上在不那麼遠的地方也能看到相對論效應,只不過這是由引力效應引起的另一種完全不同的現象。由於宇宙還在不斷膨脹,其他星系正在高速遠離我們,以至於我們在觀測時也需要考慮相對論的影響。這就是「宇宙學紅移」效應。

2.如果看得足夠遠,我們是否能看到過去發生的宇宙大爆炸呢?

網友:當我們看向其它星系的時候,我們看到的其實是發生在過去的景象。那麼如果看得足夠遠,我們能否看到宇宙大爆炸發生時的情景呢?如果可以,c(光速)又是恆定的,我們為什麼會比大爆炸時的光先到了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上?

:由於「技術」原因,我們是無法看見宇宙大爆炸的。試想一下,我們能通過光看見遠處的物體是因為物質發出的光可以自由傳播。但情況並非總是如此:在宇宙的年齡不到10萬年的時候,物質和輻射被緊密地壓縮在一起,光無法從物質中分離出來。也就是說,宇宙誕生時起10萬年之內產生的光「哪裡都不能去」,進而不能傳到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這意味著當我們試圖觀測更大的紅移時,最終會被10萬歲時的宇宙產生的紅移「牆」擋住。這堵牆就是宇宙微波背景,簡稱CMB。

圖解:從大爆炸形成的宇宙演化圖解(左)。在這幅圖中宇宙以二維呈現,第三維度是時間,向右是時間流動的方向。

所以,我們是無法看到看到宇宙大爆炸時的景象的。最後,你所擔心的問題並不存在,因為CMB產生以來宇宙膨脹的速度一直是小於光傳播速度的。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JoyceZ-astro-Christopher Springob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既然星光都是億萬年前發出來的,我們看到的宇宙是真實的嗎?
    文/行走天涯既然星光都是億萬年前發出來的,我們看到的宇宙是真實的嗎?早在上個世紀的時候,人類就已經開始探索宇宙探索遙遠的外太空了,不過由於人類的科技發展比較遲緩,所以至今都沒有離開太陽系,而是在地球上觀測和推斷未知的世界。比如科學家就發現太陽的光照射到地球上,等到被人類看見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八分20秒的時間。倘若太陽在下一秒鐘就消失了的話,人類至少需要經過8分多鐘的時間,才會發現眼前的世界變成漆黑一片。
  • 地球夜空的星光,都是「即時抵達」嗎?其實我們看到的是過去
    「當我們抬起頭看向點點夜空的時候,那些在天空中閃閃發光的星星,或許很多都已經從宇宙中消失」,對於很多朋友來說,都聽過類似的說法,簡單來說,就是星光抵達地球,並不是「即時抵達」的,一些星星距離地球太遠了,所以導致我們看到它們的時候,可能早已經過了上萬年,甚至更久遠的時間,而其中一些,
  • 宇宙的一切來自大爆炸,那麼大爆炸又是來自哪裡?
    但目前我們所說的暴脹理論、多元宇宙似乎並沒有這樣性質。」——保羅·斯坦哈特,2014當我們談到宇宙誕生的時候,第一時間會想到宇宙起源於炙熱、稠密、膨脹的狀態,一切的物質都來自於此。通過觀察和測量宇宙今天正在膨脹的事實(星系之間在各個方向上的距離越來越遠)我們不僅可以確定宇宙的命運,還可以確定它從何而來。
  • 宇宙擁有無數恆星,為何我們人類看到的太空,卻是黑暗的?
    可是還有一個讓許多人都難以理解的問題。那就是:宇宙為什麼是黑色的?而不是明亮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1. 由於宇宙太大了,所以恆星發出的光散射範圍太大。1576年,英國人託馬斯·迪格斯嘗試解釋為什麼夜晚沒有被星光照亮,迪格斯是哥白尼的支持者,認為恆星散布於宇宙空間中。
  • 宇宙擁有無數的恆星!為何我們人類看到的太空,卻是一片漆黑的?
    可是還有一個讓許多人都難以理解的問題。那就是:宇宙為什麼是黑色的?而不是明亮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1. 由於宇宙太大了,所以恆星發出的光散射範圍太大。他說:「無窮天際上的恆星發出無限的光芒,但是它們互相遮擋,而且距離相當遙遠,於是星光越來越弱……所以我們看到的現在的夜晚才是如此黑暗。」
  • 假如我們有足夠強大的望遠鏡,能看到宇宙誕生的起點嗎?
    要想知道我們能看到什麼,首先得搞清楚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大爆炸開始時,宇宙是一個無限小的奇點,時間和空間維度都蜷縮在一起。有人說,這個問題與「宇宙之外有什麼」一樣沒有意義,既然時間維度還未展開,就像時鐘還沒有開始跳動,因而不存在「之前」的概念;也有人認為奇點是上一個宇宙坍縮形成的,大爆炸是一種「反彈」。
  • 我們身體中的這種微量元素,竟來自於宇宙大爆炸?
    恆星的內部就是一個高溫、高壓的宇宙熔爐,我們在元素周期表上所能看到所有的元素都是在這裡產生的。你們看到的橫向的每一層是我們眼睛中所能看到的不同顏色的星光。也就是說,這每一條暗線,都是某一個元素在星光裡給我們留下的特定信息。
  • 能看到幾十億光年外的宇宙,為什麼看不到地球上過去的前一秒?
    這個話題只有短短的三十個字,但涉及到的問題卻有好幾個,前者與我們觀測宇宙的方式相關,後者與我們經歷的時間相關,但兩者在某個層級上又是高度統一的!為什麼我們能觀測到幾十億年外的星系?這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因為光的速度高達30萬千米/秒,而聲音的速度低,大約只有340米/秒,光速度太快可能無法感覺出時間,但聲音感覺就很明顯了,它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傳到耳朵裡。
  • 宇宙源於奇點大爆炸,當初那個奇點位於哪裡?我們所能看到的都是
    廣袤宇宙浩瀚無邊,僅可觀測部分就已經縱橫930億光年,然而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來說,如此巨大的宇宙,最初卻是來自於極小的一點(奇點),在138億年前的某一個時刻,這個點突然發生了大爆炸,我們的宇宙由此誕生。
  • 我們的「目光」是超光速嗎?看到的宇宙星空都是虛像?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誤解,為什麼距離我們十分遙遠的星系,我們瞬間就可以看到,難道我們的視線超光速了嗎?但實際上這忽略了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我們肉眼看見一個物體,是因為這個物體自身發射的光或者反射的光,被我們的眼睛所接收到從而成像。
  • 恆星的光到達地球需要數千萬年,我們看到的星光都是假的嗎?
    而這樣的錯覺,同時也表現在了一些天文愛好者身上,我們在夜幕降臨之後所看到的滿天星光,其實早在數千萬年以前就散發出來了。那麼,這是否就意味著我們眼前所看到的這一切都是假的?那些對著我們眨眼的星星都是什麼來歷?一般情況下,我們常說的星星指的是宇宙中那些我們肉眼可見的天體。
  • 宇宙中的物質是從哪裡來的?真的來自大爆炸的奇點嗎?
    導讀:我們的宇宙究竟有多大呢?就目前觀測的數據而言,宇宙直徑大約為930億光年,其中至少存在1000億個星系,可觀測到的恆星數量至少達到100萬億億顆!如此龐大的物質儲量,真的全部來自於一個大爆炸的奇點嗎?這令人難以置信!
  • 我們看到了宇宙誕生的最初瞬間
    BICEP2團隊在論文中提供了證據,表明自己觀測到的B模式極化信號有可能來自宇宙誕生最初瞬間的原初引力波。但同時,他們也無法排除另外一種可能性,即這一信號部分甚至完全來自於銀河系內塵埃的幹擾。要想明確證實宇宙經歷過暴脹,還需要未來更多的觀測數據支持。
  • 宇宙起源於一次大爆炸,但我們如何向十歲孩子解釋大爆炸?
    為什麼會大爆炸?我們將如何解釋?或者我們自己知道什麼是大爆炸嗎?相信「大爆炸」是大多數成年人也都不完全了解的事情,但這是科學知道的事情,我們會用科學的方法告訴孩子。想知道宇宙中所有行星、恆星和星系一切從何而來?這個問題人類一直在猜測直到最近一百年來,才有了科學的答案。
  • 宇宙邊緣外面可能是什麼?宇宙大爆炸怎麼會有這麼大的空間呢?
    這個問題要從宇宙大爆炸的奇點來說,也有很多人問了,奇點之外有什麼?時空通訊過去回答過,什麼都沒有。又有人評論,怎麼可能呢?奇點之外肯定會有什麼,都這宇宙大爆炸怎麼會有這麼大的空間呢?這個世界就是這麼奇妙,空間和時間都是從大爆炸開始才產生的,大爆炸之前是沒有空間和時間的。
  • 我們始終無法看到真實的宇宙,展現我們面前的可能只是假象?
    假如三體文明的高階議會經過侵犯地球的抉擇,潛伏在那裡的地球密探立即把這個信息發回地球,當我們收到時,早已經成為4年前的舊聞了!憑藉大口徑天文望遠鏡,人類能將難以計數的星系納入視界,但其中許多星光都是幾億甚至幾十億年前的!下面這幅圖像中那些暗淡的光斑代表類星體,距離地球有120億光年。也就是說,咱們親眼目睹了只要18億年前史,處於嬰兒時期的世界是何種現象!要知道,整個太陽系的前史才45億年,咱們竟然能夠看到人類甚至地球誕生前發生的事!
  • 我們看到的天體都是幾千萬年以前的,那今天所看到的都是假的嗎?
    我們看到的星光實際上也不是此時天體才發出的光,它可能很久遠,甚至比我們的年齡還要久遠。為什麼會這樣呢?光速實際上,能影響到當下的永遠都是過去,現在影響的其實是未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光速。我們平日裡看東西,本質上是物體自身發光,或者發射光,然後光線攝入到我們的眼睛裡,通過人眼的整套系統和神經系統,最後使得我們「看到」物體的像。而光線從物體發出或者反射出之後,其實需要經過一段路徑,經過的這段路徑需要時間,而不是瞬間移動完成的。因此,我們看到的永遠都是過去。
  • 宇宙大爆炸並非宇宙的開始,而是我們認識宇宙的開始
    大爆炸並非宇宙的起點,而是我們認識宇宙的起點,也就是我們目前的認知僅限於從大爆炸開始,而大爆炸之前是什麼樣的,一切都只是假說與猜測,比較靠譜的猜測是暴脹理論。實際上,大爆炸理論並非難以理解,它基於幾個已經被證實的物理理論,因此大爆炸理論是比較靠譜的,下面聊聊是怎麼回事。
  • 我們要怎樣才能看到消失的宇宙?
    圖解:在一個對數刻度上,附近的是太陽系和我們的銀河系。但在遙遠的宇宙之外,還有宇宙中的所有其他星系、大尺度的宇宙網絡,以及最終緊隨大爆炸而來的瞬間。雖然我們無法觀測到比這片461億光年遠的宇宙視界更遠的地方,但將來會有更多的宇宙展現給我們。今天可觀測的宇宙包含2萬億星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將能觀測到更多的宇宙。在廣義相對論的萬有引力理論下,我們的宇宙不可能保持靜止。
  • 哈勃望遠鏡已看到134億光年,宇宙究竟有多大?它為什麼那麼大?
    在2016年3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了由哈勃空間望遠鏡拍攝到的一個遙遠星系的星光圖片,這個星系極其遙遠,由於宇宙膨脹的緣故,它正在高速遠離我們,根據光譜分析,測量到其紅移量高達11.1,按照目前測定的哈勃常數計算,它距離我們約有134億光年,這意味著,它的光是在134億年前發出的,在宇宙空間傳播了134億年後抵達地球並被哈勃空間望遠鏡捕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