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海底有個章魚「孵化基地」?它們聚集在一起保護後代

2020-11-24 騰訊網

大自然對於人類來說真的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存在,我們也只能算是其中的一位成員罷了。不過好在現在的人類比起從前的人類來說有一個非常優越的點就是掌握了比較先進的科學技術,這樣也可以對神秘的大自然開展一系列的探索工作。那麼大家應該能夠猜到,在這顆地球上對於人類來說最有吸引力的地方是哪裡吧?答案就是海洋。

就現在的一些科研成果來看,海洋裡究竟有什麼這個問題真的讓不少人都非常好奇,可以說那裡是與陸地全然不同的兩個「世界」,而且因為人類本身的一些條件限制對於一些比較深的海洋更是無法直接探測,不過讓人感到驚喜的是在之前的一些探測任務進行時,專家們驚喜的發現在水下近萬米的深度也有生物存活。

現在關於海洋的秘密正在被人類一點點的發現,但儘管是這樣海洋對人類來說都是非常神奇的,如果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會發現一些新物種或是一些我們未曾了解過的動物的生活方式。就比如說本篇文章的「主角」章魚吧,一些在海洋領域的專家竟然在海裡發現了一個章魚的「孵化基地」,看到這四個字大家應該就知道是有多少章魚在對後代進行繁育了。

根據報導稱,在那裡大約有近1000隻的章魚在一起進行產卵以及孵化的工作,按照章魚的平日習性來說現在應該正好就是章魚繁殖的最佳時節,因為海水的溫度會處於一個不高也不低的環境,這時候對於章魚產卵來說真的非常合適。在此之前其實也有科學家發現章魚們聚集在一起產卵,但那一次的規模和這一次完全不能相比,上一次發現的時候不過只有100隻罷了。

但只是100隻都已經非常令人感到震撼了,這一次是1000隻,大家仔細想一下究竟有多麼的壯觀。而且最讓人不得不驚訝的一件事就是其實章魚的生活習慣非常的獨特,它們平日裡是非常的「高冷」的,只喜歡獨居,但在產卵的這個時候就會變的非常的團結,它們會倒在一起然後將彼此包裹的非常嚴實,也算是給自己營造一個比較好的生育環境吧。

相關焦點

  • 章魚又進化了?眾多章魚聚集建造「城市」,科學家困惑不解
    章魚是一種很神秘的生物,一直以來就有聲音說,章魚其實就是被彗星帶到地球上的外星生物,對地球生命的演化起到的重要作用。奇怪的是,章魚在地球上存活的時間已經有好幾億年,但卻基本沒有進化,憑藉軟體動物的結構竟然繁衍到了現在,實在是無法用科學來解釋。
  • 用生命哺育後代的章魚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人沒了腦袋徹底一動不動,而章魚切了腦袋,仍然可以活動行走。今天我們要講的不是章魚有多麼的聰明,而是章魚如何哺育後代。藍環章魚章魚有8條腕,雄性其中一條腕為特殊的我們稱之為交接腕,在交配的時候可以將精包直接放入雌性的內腔中。
  • 章魚為何一出生,章魚媽媽就要自殺?看完讓人心酸
    對人類來說,生兒育女,繁衍後代的過程溫馨愉快;但對章魚來說,這是生命的終結。章魚媽媽一生只有一次做母親的機會,生完就自殺。章魚媽媽它會把受精的卵子產在海底的巖石或裂縫裡,一次產卵超過10萬枚。在孵化期間,雌章魚會一直在旁邊等待小章魚的出生,也開始了麻煩痛苦的自殺過程。
  • 第一批造訪地球的外星生命——「章魚」會是它們的後代嗎?
    7億年前,海洋中有一種長著眼睛的「蠕蟲狀生物」,它們的後代分化成了兩個大的分支:分支一:脊椎動物一個分支是有骨架的脊椎動物,後來演化成像鯊魚這樣的魚類,青蛙這樣的兩棲類,恐龍這樣的爬行類,鳥類和人類。可以通過事實了解一下:首先,「章魚」的神經系統一共有5億個神經細胞,一般的無脊椎動物最多只有幾百萬個,與「章魚」
  • 雌性章魚產卵後會自毀,竟是保護生態的天然方式?
    圖註:章魚。(圖/塞巴斯蒂安·尼德裡希)章魚和母雞一樣也會保衛自己的後代。雌性章魚會撫摸自己後代,還會不定期地向後代身上吹些水以保持水的更新。而且章魚不會拋棄自己的後代,甚至連1秒都不肯離開後代。如果獵物自己送上門,那麼章魚就會抓住獵物美餐一頓,但在4天之後章魚就會完全停止進食。在產卵一周後,雌性章魚的行為就會變得不穩定。雌性章魚不僅開始拒絕覓食和進食,還開始有明顯的自毀行為。有人曾觀察到,章魚在孵卵晚期會撕裂自己的皮膚、吃掉自己觸手的尖部,它們會著魔一般地傷害自己。更令人驚訝與不解的是,一些圈養的雌性章魚會猛地撞擊水槽。
  • 章魚聚集建造「帝國」,難道它們再次進化?科學家:我們小瞧它了
    近來,科學家們甚至發現了由大量章魚在海床上建造起來的「城市」,科學家稱之為「奧特蘭蒂斯」。研究人員發現,在澳大利亞東部的海域,有一個明顯的「人造」物體,它是用貝殼和沙子做成的,裡面甚至還有可供章魚棲息的洞。十幾隻章魚住在這裡,這些章魚聚集在這裡,表現出一種與高智慧生物相似的社會行為,這些章魚在一起會相互交流,甚至會打架,還有被孤立的章魚被逐出奧特蘭蒂斯。
  • 你知道章魚媽媽有多偉大嗎?
    點開視頻,看看章魚怎樣用椰子殼把自己包起來。章魚的生活範圍非常廣,分布於世界各地的熱帶和溫帶海域。下圖紅色部分是章魚的分布區域animalfactguide.com章魚不同於人類,它有3個心臟,其中2個負責給它的鰓供血,1個負責給全身供血。
  • 研究發現一深海章魚為保護寶寶可4年半不睡覺
    研究發現這種深海章魚可以4年半不睡覺以保護卵寶寶安全。【環球網綜合報導】偉大的母愛不分物種,在自然界普遍存在。據香港《文匯報》8月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發現一種名為「Graneledone boreopacifica」的太平洋章魚,為保護未孵化的卵,章魚媽媽可長達4年半不眠不休覆蓋在卵上,以免未孵化的卵被獵食者傷害。
  • 太平洋白鰩藉助深海熱泉孵化卵子
    一篇新研究發現,太平洋白鰩在熾熱的深海熱泉口附近產卵,而且可能需要4年或更長時間才能孵化。撰文:Jason Bittel  全世界最有耐心的母親可能莫過於一種深海章魚,這種章魚會照管自己的卵子長達近4.5年。不過,現在科學家發現了一位新的競爭者,可能比這種章魚還要耐心。
  • 章魚並非看起來那麼簡單,聚集建造「生活區」,真的外星生物嗎?
    2有趣的是有很多科學家在觀察章魚的時候,發現他們在海底搭建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堡壘和城市,科學家把這個區域命名為奧特蘭蒂斯,這些章魚海底城市的發現是在澳大利亞東部的一個海域,在最初發現這裡的時候,他們以為是人為造成的,因為這裡有很多的貝殼和沙子,它們層層的堆疊組建成為了這個特殊的區域,甚至還有一些洞穴獨立分開來供每個章魚居住。
  • 章魚的奇葩繁衍方式,雄性為愛自宮雌性為兒絕食,它們為何這樣做
    章魚是地球上最聰明的軟體動物,明明是軟體動物的它,卻偏偏有著和脊椎動物類似的摺疊腦葉,它們的智力和家貓相差無幾,這在可以用無腦來形容的軟體動物當中絕對是一個奇蹟,而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它的觸手,章魚的每一個觸手都有著獨立的神經索,只要大腦下達一個命令,它的觸手就可以進行獨立操作,對於章魚來說
  • 章魚睡眠中變色,是在做夢嗎?它們怎樣變色呢?
    海洋生物學家大衛·謝爾博士根據變色情況和對於章魚平時的習性,甚至描述了章魚的夢境:看到了一隻螃蟹,章魚從白色變成黃色,然後變成深色離開海底,接著從深色變成了灰色、芥末色和黑色,就像她剛剛制服了一隻螃蟹,坐在那裡用餐又不想惹人注意。現在,章魚是否在做夢我們還不知道,不過這真是一個奇特的現象。
  • 章魚奧克多,孵卵53個月,延四倍生命為等待160隻寶寶出生再死去
    其實章魚不單單是人們想像的那麼簡單的生物,從某種意義上說,章魚是一種超進化生物,它除了擁有頭部的大腦之外,在其他腕足上還有著獨立思考的「微型大腦」,所以說章魚是非常聰明的生物。章魚是一種軟體的頭足類生物,主要生活在深海海底之中。是世界上進化得比較成功的海底生物之一,它廣泛地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及溫帶廣闊海域中。章魚生活在海底,所以說它也是鯨落的直接受益者之一。
  • 生物學家發現史上最萌章魚
    這隻萌章魚的頭頂有兩隻鰭狀物,並且已經得到了相當多的讚美,「萌萌噠」(adorable)甚至已經成為了對它的官方描述。將這種新發現的章魚和之前發現的其他烙餅章魚相比,會發現它們有著不同的大小,不同的形狀,甚至萌的程度也有著巨大的差別。之前的那些烙餅章魚包括\'Opisthotheusis californiana\'和\'Opisthotheusis albatrossi(即所謂的小飛象章魚)\'」Bush也告訴我們,這種章魚生活在深達450米的深海。
  • 美國海底3600米深處發現超萌「小飛象章魚」
    10月23日,研究人員使用遙控操作裝置(ROV)在蒙特雷灣國家海洋保護區戴維森海底山勘測時,發現像幽靈般的小飛象章魚。它使用類似翅膀的小型鰭緩慢拍打,穿行在黑暗的海底,身體末端蹼狀結構類似於雨傘,它們的外形頗似卡通動畫中的形象,但在現實中卻很少發現它們的活動蹤跡。
  • 深海章魚為孵化卵子不吃不喝4.5年
    8月4日消息,據媒體報導,近日,美國羅德島大學與蒙特利灣水池研究學院的研究人員觀察到,一種深海章魚居然花了4.5年的時間孵卵,這比任何動物的孵卵時間都要長。並且,在這段時間內,雌性章魚會保持卵的清潔並守衛它不受到捕食者的攻擊。這代表了一種進化平衡行為,一方面年輕的章魚有足夠多的時間在卵裡發育成長,另一方面它們的母親能夠在沒有食物或食物較少時存活多年。
  • 海底現巨鯨屍體,上千章魚和烏賊已經飽餐了4個月,還沒吃完
    很多小型動物開始向這裡聚集,鯨魚的屍體十分巨大,這些海洋分解者依附在鯨魚的附近,靠著鯨魚的屍體來生活。一隻巨大的鯨史,足夠分解者們忙活幾個月的時間。 這些分解者是上千隻章魚和烏賊,它們在平常是鯨魚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現在鯨魚已經死去,只能任由它們在自己的身體上肆意妄為
  • 吃章魚的注意了:章魚一生只有一次生育的機會,生育後就會死亡
    吃章魚的注意了:章魚一生只有一次生育的機會,生育後就會死亡海鮮中有一種拿來做壽司非常受人們歡迎的那就是章魚了,不僅是在壽司店能常見,在也是的燒烤攤上也是無處不在。章魚是一種高蛋白質的海鮮,而且本身脂肪很低,非常適合食用。
  • 昆蟲有護幼行為嗎? 它們親子之間有天倫之樂嗎?
    昆蟲有護幼行為嗎? 它們親子之間有天倫之樂嗎?時間:2015-11-07 18:23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昆蟲有護幼行為嗎? 它們親子之間有天倫之樂嗎?
  • 海底探秘|會發光的章魚——小飛象章魚
    小飛象章魚體長約為 20 釐米,各有 8 只觸角,還有兩隻巨大的突出物,看起來像大象的耳朵。小飛象章魚的「大耳朵」實際上是它們的鰭,可以幫助它們保持身體平衡,還可幫助它們遊動前行。小飛象章魚還會通過觸角底部的漏鬥狀結構噴射水流,藉助水流的推動和鰭的擺動在水裡翩翩起舞。  小飛象章魚雖沒有其他章魚那樣的黏性吸盤,卻懂得怎樣彌補這一缺陷。它們用一種能夠發出耀眼光亮的發光器取代吸盤,可以巧妙地利用這種發光器引誘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