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真的只有美國用?並不是!中國移動正在積極參與!

2020-10-18 小樣雜談

前幾天,高通發布了最新的旗艦級處理器——高通驍龍865。

其中最大的特點就是支持毫米波!和外掛基帶!

華為的巴龍5000基帶是支持毫米波的,而麒麟990在集成基帶的時候卻放棄了這個東西。


下面說爭論的焦點——毫米波!

這兩天各種媒體是各種發文,就為了證明毫米波除了在美國一點用沒有!

但是也掩蓋不了毫米波並不是只有美國在用的事實!

(毫米波指的是波長在1-10毫米之間的電磁波,通常對應於30GHz的至300GHz的之間的無線電頻譜,具有頻率高,波長短,可靠性高,方向性好等特點。在5G時代更高速率,更低能耗,更多連接的願景下,毫米波將是5G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球多國在5G中的競爭焦點。)

毫米波在一些特定領域是用處非常大的,並不是沒有人用的破爛!實現5G真正的高速,沒有毫米波那是扯淡!

事實上中國對於毫米波啥態度呢?

去年 11 月,美國率先釋放並完成了三個高頻頻譜的拍賣工作,並宣布集中重點發展 28GHz 毫米波。韓英德等國也相繼完成了高頻頻段的頻譜拍賣,日本也將於今年 3 月分配和美韓波段一樣的高頻段毫米波頻譜。而中國則在去年確定了高中低頻段聯合組網的設計方案,並完成中頻段頻譜的劃撥,關於毫米波優先研究的規劃意見也已經啟動;2019 年 2 月,工信部無線電管理局發布《2019年全國無線電管理工作要點》,其中特別提到要適時發布 5G 系統部分毫米波頻段頻率使用規劃,引導 5G 系統毫米波產業發展......
7月23日,在5G毫米波技術創新研討會上,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專家劉廣義表示,中國移動已完成對5G毫米波關鍵技術的驗證,並計劃到2020年實施5G毫米波商用部署。

聯通和電信因為沒有太多錢,肯定是不會對這個「燒錢」的項目太過用心。

但是移動不一樣呀,移動有錢!對於毫米波還是非常用心的。

並不是只有美國在用!包括中國都在計劃好不!華為只是麒麟990 5G不支持,外掛基帶也是支持毫米波的,不用這麼頻繁「科普」毫米波沒有用了!

解決問題要直面問題,而不是轉移矛盾!

相關焦點

  • 美國認輸了?5G不再堅持用毫米波了,要選擇中國使用的釐米波了
    眾所周知,根據3GPP的規範,5G有兩個頻率,一個叫做Sub-6,頻率範圍是450MHz——6GHz,另一個是毫米波,頻率範圍是24.25GHz——52.6GHz。其中毫米波是美國一直極力主導,目前也基本上只有美國在使用用的頻率,為何美國堅持用毫米波呢?
  • iphone12國行為啥沒有毫米波?不是閹割,而是不需要
    3.5GHz到3.6GHz,這個頻段對應的是n78,中國移動稍微複雜了一點獲得了兩個頻段分別是2.5GHz到2.6GHz左右的n41頻段和4.8GHz到4.9GHz的n79頻段,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移動的n79和中國廣電的n79在頻段號上雖然一樣,但是中國廣電的n79比中國移動的頻率還要再高一些,中國移動是4.8GHz到4.9GHz而中國廣電是4.9GHz到4.96GHz。
  • 沒有毫米波參與,5G只能算玩具
    到今年底,全球的5G應該可以說完成了第一波建設,大城市的5G差不多普及開來,但這不是5G的結束,因為後面還有更好的,尤其是5G要實現從能用變成好用的跨越,毫米波技術也是時候登場了。下面就為大家普及一下毫米波在5G方面到底有多大分量。什麼是頻段?
  • 只有美版iPhone 12才支持的5G毫米波,在我國發展如何?
    然而,相信很多人都留意到了一個小問題,那就是只有美版的iPhone 12系列新機支持5G毫米波,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版本都不具備對毫米波的支持。難道說,在美國毫米波發展得真的領先其他國家很多嗎?其實不然。 前不久,由GSMA主辦、信通傳媒·通信世界全媒體承辦,高通公司作為技術合作夥伴的以「釋放5G全部潛能」為主題的「5G毫米波產業高峰論壇」在北京正式召開。
  • 5G想要達到最高速率,就必須使用毫米波技術
    徐晧認為,5G會在標準演進的過程中不斷引入全新的5G技術,而不是在第一個5G標準版本中涵蓋所有場景。 毫米波波長短,覆蓋範圍小,它最大的優勢在於速度高,且頻段很寬、資源豐富,在一些如會議室,大型體育場館、中心或者音樂廳,以及各類交通樞紐如機場、火車站、地鐵站等人流集中的地方,有一定優勢。 高通是推動毫米波最積極的廠商。
  • 廣播百科 毫米波
    利用毫米波天線的窄波束和低旁瓣性能可實現低仰角精密跟蹤雷達和成像雷達。在遠程飛彈或太空飛行器重返大氣層時,需採用能順利穿透等離子體的毫米波實現通信和制導。高解析度的毫米波輻射計適用於氣象參數的遙感。用毫米波和亞毫米波的射電天文望遠鏡探測宇宙空間的輻射波譜可以推斷星際物質的成分。
  • 5G毫米波輻射對人體危害大?不必擔心!
    5G毫米波對人體危害真的很大嗎?"5G基站密度極其高,因為是毫米波,這麼微波的、高頻率的、幾千兆的赫茲,在這種情況下,根據我的物理知識,這個頻率其實對人體的危害是很大的,因為3G、4G它可能是低頻、波長長一點(因此對人體影響不大)。在5G波長這麼短的毫米波,這種高頻的情況下,可能會對水分子和氧的某些震蕩頻率產生共振。
  • 5G毫米波產業高峰論壇在京召開 《5G毫米波技術白皮書》發布
    斯寒表示:「希望通過白皮書能夠總結5G毫米波的技術優勢,闡述5G毫米波的創新解決方案,講解5G毫米波的產品實現方案和測試方案,描述5G毫米波的應用場景,推動產業形成對5G毫米波的共識,促進5G毫米波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毫米波的應用已經提上日程。5G毫米波是「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運營商滿足行業能力要求的必要手段。
  • 【5G專題 報導 2】什麼是毫米波(mmWave)與太赫茲(THz)?
    在前一篇<認識5G意義(1):全面物聯網(IoT)時代來臨,3秒鐘下載一部電影不是重點! ★頻率MHz的電磁波:應用在無線電視、移動通訊(手機)、調幅廣播(AM)、業餘無線電、調頻廣播(FM)等;如果應用在有線通訊,通常使用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為介質,即有線電視傳輸線。
  • 美國最大規模 5G 毫米波頻譜拍賣
    在美股一周雙熔斷的「活久見」背景下,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拍賣毫米波頻譜,加速推進5G建設的舉措,就有頗有點抄中國「新基建」作業的味道了。不過「天下文章一大抄」,我們知道在上個世紀初的金融危機中,美國就是靠著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走出困境的,而面對本輪危機,美國把希望寄託於5G等新興信息化建設領域,也算是一個明智的做法。
  • 美版iPhone 12獨佔的5G毫米波 ,和國行版有何不同?
    雖然高通去年曾暗諷華為 5G 不支持毫米波,不是真 5G,但其實這只是雙方在 5G 路線之爭上的宣傳手段。而毫米波和 sub-6GHz 其實也不衝突,相反在未來很長時間內還會以協同組網的方式提供 5G 服務。二、為什麼美國用毫米波,中國不用?
  • 毫米波雷達進入成像時代,低線束雷射雷達危險了!
    這家華人主導的美國初創公司,試圖用4D點雲成像毫米波雷達技術來挑戰時下熱門的雷射雷達,改寫自動駕駛傳感器的行業格局。並且,在2015年時,傲酷就研發出了首款24Ghz 4D毫米波雷達。 在傲酷創業之時,大洋彼岸,前高德副總裁郄建軍正在做天使投資人,但他對投資人「只能在一旁看著,不能親自衝鋒陷陣」的定位感到有些厭煩。郄建軍是一名身份橫跨通信、地圖、汽車、移動網際網路的「技術推手」,有著近三十年的先進技術推廣經驗。
  • 任正非都說好的5G毫米波 為何在中國部署比歐美晚?
    在全球範圍內,5G部署的頻段有且只有兩種,一種是sub-6GHz,指的是6GHz以下的頻段,一種是毫米波。在工信部確定的5G頻譜分配方案中,中國電信獲得3400MHz-3500MHz共100MHz帶寬的5G試驗頻率資源;中國聯通獲得3500MHz-3600MHz共100MHz帶寬的5G試驗頻率資源;中國移動獲得2515MHz-2675MHz、4800MHz-4900MHz頻段的5G試驗頻率資源。
  • 毫米波雷達
    各位可知道,自動駕駛核心技術包括:V2X、高精度地圖定位、人機互動、車輛決策、車用雷達、計算平臺、信息安全、感知算法等八大類。今天我們就細聊一下車用雷達這個事兒。自動駕駛汽車作為解放人類雙手和提升效率的未來出行工具,需要大量黑科技加持,其中傳感器是其底層支撐的重要部分,車用毫米波雷達就扮演了傳感器的角色。
  • 5G毫米波的四大誤區
    gFfednc gFfednc本文摘自ESMC的《千億級5G毫米波市場潛能如何釋放?》,稍有修改。gFfednc原作者:邵樂峰gFfednc什麼是毫米波?嚴格的講,毫米波頻率為30GHz至300GHz,對應波長分別為10mm到1mm。在移動通信領域,通常把24GHz-100GHz稱為5G毫米波。
  • 5G要用毫米波,需要解決這兩個問題
    毫米波這個頻段,我們再談論的就不是幾十兆赫茲的帶寬,它將會是幾百兆、甚至千兆級的帶寬。高通產品市場高級總監沈磊如此表示。但不可否認的是,毫米波有兩個致命短板:氧分子對它的吸收會比低頻譜明顯,所以毫米波頻譜衰減的比較快;另外,該頻段穿透障礙物的能力比較差,無法穿過障礙物。之前
  • 5G用毫米波,6G/7G用什麼?專家已經給出了答案
    5G用毫米波,6G/7G用什麼?專家已經給出了答案 了解5G的人都知道,5G網絡主要有兩種頻段,一種是sub-6GHz,另一種是毫米波(Millimeter Waves)。實際上,我們現在的LTE網絡都基於sub-6GHz,而毫米波技術才是實現暢想5G時代的關鍵。
  • 5G毫米波頻譜劃分 毫米波終端技術測試方案分析
    經過多年的研究和討論,各國各地區對毫米波頻譜資源的劃分都有所進展,以下將著重介紹中國、美國及歐洲在毫米波頻段劃分上的近況。 中國:2017年6月,工信部面向社會廣泛徵集24.75-27.5 GHz、37-42.5 GHz或其他毫米波頻段用於5G系統的意見,並將毫米波頻段納入5G試驗的範圍,意在推動5G毫米波的研究及毫米波產品的研發試驗。
  • 毫米波(mmWave):頻段之戰
    如圖 1 所示,4G 網絡頻譜效率的提高已經不足以提供 3GPP[2] 定義的三大高級 5G 用例所需數據速率的階梯函數了,這些用例旨在提供無處不在的即時移動寬帶數據。認識到這一點後,研究人員開始尋找更高的頻率作為可能的解決方案。早期信道聲探工作帶來的積極成果使全球無線標準化組織把重點轉移到下一代 5G 無線系統該怎樣整合,以及如何從新的頻率和更廣的帶寬中受益。
  • 國內用不上?iPhone12將支持的毫米波到底是什麼
    但有消息顯示,四款新機中可能只有兩款支持Sub-6GHz和毫米波頻段,另外兩款就只支持Sub-6GHz頻段,不支持毫米波。Sub-6GHz和毫米波到底指什麼,蘋果為什麼要這麼做?有人說,國行版iPhone12有沒有毫米波都不受影響,這又是什麼意思呢?帶著疑問我們來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