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禁毒委員會發布《2018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

2020-12-04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6月17日,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發布《2018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報告指出,通過一年努力,中國禁毒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多數地方毒情形勢正在逐步好轉。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10.96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3.74萬名,繳獲各類毒品67.9噸;查處吸毒人員71.7萬人次,處置強制隔離戒毒27.9萬人次,責令社區戒毒社區康復24.2萬人次。

報告全文如下:

前 言

2018年,全國禁毒部門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按照國家禁毒委員會統一部署,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禁毒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進「禁毒2018兩打兩控」專項行動、禁毒重點整治和示範城市創建等重點工作,持續深化毒品預防宣傳教育,推動禁毒人民戰爭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大力開展打擊製毒犯罪專案工作,嚴厲打擊了製造合成毒品犯罪活動;創新完善堵源截流工作機制,有力遏制了毒品入境內流;集中打擊網絡涉毒違法犯罪活動,有效遏制了網上涉毒問題的快速蔓延;深入實施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工程,有效減緩了新吸毒人員滋生;積極推進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程,有效減輕了毒品社會危害;持續深化禁毒重點整治工作,徹底扭轉了一些地方毒品問題嚴重態勢;務實開展禁毒國際合作,深度參與國際緝毒事務和跨國禁毒執法行動,有力服務了禁毒鬥爭全局。2018年,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10.96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3.74萬名,繳獲各類毒品67.9噸;查處吸毒人員71.7萬人次,處置強制隔離戒毒27.9萬人次,責令社區戒毒社區康復24.2萬人次。通過一年努力,中國禁毒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國內毒品形勢呈現整體向好、持續改觀的積極變化。一些地方毒品問題嚴重的狀況得到扭轉,毒品社會危害明顯減輕,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當前,全球毒品製造、販運、濫用問題更加突出,毒品來源、種類和吸毒人數不斷擴大,一些國家和地區毒品問題持續泛濫,毒品危害日益嚴重,吸毒致死人數連年攀升,造成嚴重社會危機,國際毒品形勢更加錯綜複雜。據統計,全球約有2.75億人至少使用過一次毒品,其中近3100萬人為吸毒成癮者;全球製毒前體需求激增,易製毒化學品流失風險加大,為逃避管制政策,不法分子不斷開發尋購非列管化學品作為替代前體,導致大量非列管化學品流入製毒渠道;「暗網」毒品交易活躍,「暗網」上六成以上非法商品和服務與毒品有關且交易量增速迅猛;一些國家大麻「合法化」,加劇了大麻在全球的蔓延,對現有國際禁毒政策產生衝擊,加大了全球毒品治理的複雜程度。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信息化加快發展,世界範圍毒品問題泛濫蔓延,特別是周邊毒源地和國際販毒集團對中國滲透不斷加劇,已成為中國近年來毒品犯罪高發、濫用治理難度大的重要外部因素。

一、毒品濫用

2018年,中國現有吸毒人數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18%,首次出現下降。儘管中國治理毒品濫用取得一定成效,但合成毒品濫用仍呈蔓延之勢,濫用毒品種類和結構發生新變化。

——毒品濫用人數增速減緩但規模依然較大,新增吸毒人員減少。截至2018年底,全國現有吸毒人員240.4萬名(不含戒斷三年未發現復吸人數、死亡人數和離境人數),同比下降5.8%。其中,35歲以上114.5萬名,佔47.6%;18歲到35歲125萬名,佔52%;18歲以下1萬名,佔0.4%。2018年新發現吸毒人員同比減少26.6%,其中35歲以下人員同比下降31%,有30個省(區、市)涉毒違法犯罪人員中未成年人所佔比例下降,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成效繼續得到鞏固。

—— 冰毒成為濫用「頭號毒品」,大麻濫用人數增多。在240.4萬名現有吸毒人員中,濫用冰毒人員135萬名,佔56.1%,冰毒已取代海洛因成為我國濫用人數最多的毒品;濫用海洛因88.9萬名,佔37%;濫用氯胺酮6.3萬名,佔2.6%。大麻濫用繼續呈現上升趨勢,截至2018年底,全國濫用大麻人員2.4萬名,同比上升25.1%,在華外籍人員、有境外學習或工作經歷人員及娛樂圈演藝工作者濫用出現增多的趨勢。

——復吸人員濫用合成毒品佔主流,交叉濫用者更加突出。混合濫用合成毒品和阿片類毒品交叉濫用情況突出,截至2018年底達31.2萬名,同比上升16.8%,佔現有吸毒人員總數的12%。2018年,全國查獲復吸人員濫用總人次50.4萬人次,其中濫用合成毒品28.9萬人次,佔總數的57.3%;濫用阿片類毒品21.2萬人次,佔總數的42.1%。

——毒品市場花樣多,新類型毒品不斷出現。為吸引消費者、迷惑公眾,一些毒販不斷翻新毒品花樣,變換包裝形態,「神仙水」、「娜塔沙」、「0號膠囊」「氟胺酮」等新類型毒品不斷出現,具有極強的偽裝性、迷惑性和時尚性,以青少年在娛樂場所濫用為主,給監管執法帶來難度。據國家毒品實驗室檢測,全年新發現新精神活性物質31種,新精神活性物質快速發展蔓延是目前全球面臨的突出問題。

——毒品濫用危害極大,嚴重影響社會治安。毒品濫用不僅給吸毒者本人及其家庭帶來嚴重危害,也誘發盜搶騙等一系列違法犯罪活動。長期濫用合成毒品還極易導致精神性疾病,由此引發自傷自殘、暴力傷害他人、「毒駕」等肇事肇禍案事件時有發生,給公共安全帶來風險隱患。

二、毒品來源

中國毒品來源於境外輸入和國內製造。近年來,經過連續開展打擊整治製毒犯罪專項行動,中國國內製造合成毒品犯罪受到有力打擊,製毒活動受到有效遏制,傳統重點地區製毒活動大為收斂,製毒產能大幅下降,中國製造的毒品流入國內外市場大幅減少,一些地方合成毒品價格大幅上漲。但是,「金三角」、「金新月」和南美等境外毒源地對中國「多頭入境、全線滲透」的複雜態勢仍未改變,境外毒品向我滲透呈進一步加劇勢頭。境外販毒勢力與境內販毒團夥結成販毒網絡,販毒團夥結構更加複雜,販毒路線不斷變化,販毒規模不斷擴大,販毒手段不斷升級,現實危害和潛在威脅進一步加大。

(一)境外毒品來源

——「金三角」毒品滲透加劇,合成毒品入境增多。據中國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與緬甸中央肅毒委員會、寮國禁毒委員會合作開展衛星遙感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至2019年生長季,緬北、老北地區罌粟種植面積共56.3萬畝,同比下降2.5%,可產鴉片500多噸。緬北地區在保持較大規模海洛因和冰毒片劑產量的同時,開始大量製販晶體冰毒和氯胺酮等合成毒品。2018年,中國共繳獲「金三角」各類毒品29.6噸,同比上升17.6%,其中晶體冰毒4.6噸、氯胺酮1.4噸,分別佔兩類毒品全國繳獲總量的43.6%和23.9%,同比分別增長4.2倍和35倍。

——「金新月」毒品產量保持高位,海洛因走私入境時有發生。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阿富汗禁毒部隊聯合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阿富汗罌粟種植面積394.5萬畝、可產鴉片6400噸,同比分別下降20%和29%,雖有減少但依然保持歷史高位。2018年,中國破獲「金新月」海洛因入境案件92起,繳獲「金新月」海洛因67.8公斤,同比下降33.4%。「金新月」海洛因入境雖查獲較少,但一直在嘗試開闢從新疆邊境地區直接滲透或迂迴中東、西南亞、非洲國家通過航空渠道「點對點」入境廣東的滲透渠道和路線。

——南美大宗古柯鹼過境中轉情況突出,繳獲量增長迅猛。2018年,中國繳獲南美古柯鹼1.4噸,同比上升 3.4倍,佔全國年繳獲境外毒品總量的4%。南美古柯鹼經海路從東南沿海港口販運入境後再採取「螞蟻搬家」等方式販往香港、歐洲、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雖近3年被我查獲數量年均超過1噸,損失巨大,仍在不斷調整路線入境中轉。與此同時,也有少量古柯鹼通過航空等渠道向中國滲透。

——北美大麻走私入境上升明顯,對我構成新的威脅。加拿大宣布大麻「合法化」以及美國多數州宣布娛樂和醫用大麻「合法化」以來,從北美洲向中國走私大麻案件增多。2018年,中國共破獲通過國際郵包從廣州、上海、成都等地入境的大麻案件125起,繳獲大麻及各類大麻製品55公斤。嫌疑人多為在華外籍留學生、留學歸國人員或有境外工作經歷的人員,他們多通過網際網路從境外毒販處訂購,再通過國際快遞販運至國內。部分國內不法分子還利用境外網站學習大麻種植技術,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大麻種子在境內進行種植並販賣。

(二)國內毒品製造

——國內製毒能力大幅削弱,在持續打壓下製毒活動出現萎縮。2018年,中國共破獲國內製毒案件412起,搗毀製毒窩點268個,繳獲毒品14.7噸,同比分別下降30.8%、15.5%和37%。經過持續嚴打整治,國內製毒犯罪活動受到重創,傳統製毒重點省份廣東出現源頭性收縮,全年共破獲製毒案件42起,打掉製毒窩點28個,繳獲毒品1.65噸,同比分別下降70%、56%和71%,製毒活動不斷向其他管控薄弱地區轉移,以往較少發現製毒活動的西北、東北地區製毒活動上升明顯。合成毒品和製毒物品的獲取難度加大,出現摻雜摻假、多點拼貨、價格上漲等情況。

——製毒物品流入製毒渠道問題受到遏制,但流失風險依然很大。2018年,中國各級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對製毒物品流失問題加大嚴格監管、嚴密追查、嚴厲打擊的力度,全年共破獲製毒物品案件1157起, 繳獲各類製毒物品1.1萬噸,同比分別上升1.6倍和3.5倍。但受製毒原料需求旺盛的影響,國內非法生產、買賣、運輸和走私製毒物品違法犯罪活動依然活躍,一些不法分子註冊化工類「皮包公司」「空殼公司」,並開設販賣化學品的網店,通過網上聯繫獲得各地化學品買家訂單,再從網上訂購各地化工產品經銷企業的原料直接發往下家,或租用無證經營的「黑倉庫」對管制化學品改換包裝後,通過物流發往各地。

三、毒品販運

2018年,中國共破獲走私、販賣、運輸毒品案件7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8萬名,繳獲各類毒品41.8噸,同比分別下降31%、14.8%、36.6%。隨著網際網路、物流寄遞等新業態迅猛發展,不法分子越來越多地應用現代技術手段,全方位利用陸海空郵渠道走私販運毒品,渠道立體化、手段智能化突出。

——「網際網路+物流」已成為販毒活動主要方式。不法分子通過網際網路發布、訂購、銷售毒品和製毒物品,網上物色運毒「馬仔」,或通過物流寄遞等渠道運毒,收寄不用真名,聯絡使用隱語、暗語,採用微信、支付寶、Q幣等在線支付方式,交易活動「兩頭不見人」。2018年,中國禁毒執法部門在打擊網絡涉毒百日行動中,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2062名,繳獲毒品247公斤。上海、江蘇等地偵破多起利用智能快遞櫃系列販毒案,販毒分子收取毒資後將存有毒品的快遞櫃位置和取件密碼通過手機發送給吸毒人員「取貨」。一些不法分子甚至通過登陸「暗網」進行販毒,發現和打擊難度大。

——海上大宗毒品走私販運增多。販毒渠道涉及「海陸空郵港」,全年破獲陸路販毒案件5.12萬起,佔全國案件總數四成以上,繳獲各類毒品28.7噸,佔全國繳毒總量六成以上;鐵路渠道繳毒203公斤,佔0.29%;航空渠道繳獲621公斤,佔0.91%。海運運毒量大、隱蔽性好、機動性強,成為大宗毒品走私販運的主要途徑,2018年破獲的5起特大海上走私販毒案每起案件繳獲量都超過1噸。

——販毒人員流竄境外走私毒品入境增多。外流販毒仍是毒品走私販運的主要方式,有的外流販毒團夥甚至流竄至緬北地區,走私毒品入境,全年共抓獲外流販毒人員2.44萬名。公安部指揮偵辦的「524」專案顯示,一些外流販毒團夥已在緬北地區坐大成勢。這些團夥層級多、分工細,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通過網絡招募無案底年輕人,將其誘騙至緬北後拘禁起來,以恐嚇、敲詐等手段強迫其體內藏毒或攜帶毒品運往國內,操縱國內大部分海洛因消費市場。受境內外毒品價差帶來的暴利誘惑,境外人員攜毒入境增多,全年共抓獲外國籍販毒人員1268名。2018年內地和港澳警方聯合開展「獵劍—黑武士」行動,破案198起,抓獲臺港澳籍毒販350名,繳獲各類毒品8.6噸。

結 語

2019年,中國禁毒部門將繼續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並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深化禁毒人民戰爭為載體,以全力做好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禁毒安保工作為主線,持之以恆抓好禁毒鬥爭各項措施的落實,深入開展「禁毒2019兩打兩控」專項行動,著力構建全覆蓋毒品預防教育、全環節管理服務吸毒人員、全鏈條打擊毒品犯罪、全要素監管制毒物品、全方位監測毒情態勢、全球化禁毒國際合作的「六全」中國特色毒品治理體系,忠實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重大職責使命,堅決打贏新時代禁毒人民戰爭,努力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編輯:何穎曦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發布 全國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8.3萬起
    中新社北京6月25日電 日前,中國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發布了《2019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介紹了當前中國禁毒工作和毒品形勢相關情況。報告指出,2019年,中國禁毒部門深入推進「禁毒2019兩打兩控」專項行動,開展「除冰肅毒」打擊製毒犯罪專項行動,部署開展「淨邊」專項行動,集中打擊網絡涉毒違法犯罪活動等,全國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8.3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1.3萬名,繳獲各類毒品65.1噸;深入實施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工程,積極推進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程,查處吸毒人員61.7萬人次,處置強制隔離戒毒
  • 冰毒取代海洛因成「頭號毒品」
    禁毒   drug/narcotics control   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17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8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   報告指出,2018年,中國現有吸毒人數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18%,首次出現下降。
  • 每經13點丨國家禁毒辦:冰毒成為濫用頭號毒品;昆藥集團:雙氫青蒿素...
    每經編輯:馬原1丨國家禁毒辦:冰毒已取代海洛因,成為濫用頭號毒品國家禁毒辦17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8中國毒品形勢報告》。報告指出,冰毒成為濫用「頭號毒品」,大麻濫用人數增多。在240.4萬名現有吸毒人員中,濫用冰毒人員135萬名,佔56.1%,冰毒已取代海洛因成為我國濫用人數最多的毒品。同時,大麻濫用繼續呈現上升趨勢,截至2018年底,全國濫用大麻人員2.4萬名,同比上升25.1%,在華外籍人員、有境外學習或工作經歷人員及娛樂圈演藝工作者濫用出現增多的趨勢。
  • 毒品是從哪些途徑進入中國的?
    核心提示:根據《2017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報告顯示,來源於境外毒品是離我國比較近的世界兩大毒品主要產出地,金三角和金新月。境內的合成毒品來源則是遍地開花,高達29個省份出現製毒活動製作,儼然成了國內毒品黑市的來源大頭。
  • 湖南定禁毒目標 城區合成毒品認知率需達100%
    昨日,我省召開全省禁毒人民戰爭總結表彰暨禁毒工作社會化會議。省委副書記、省長徐守盛在充分肯定我省第二輪禁毒人民戰爭成績的同時,對進一步加強全省禁毒工作,加快推進禁毒工作社會化提出了明確要求。省禁毒委主任、副省長劉力偉表示:「我省已贏得禁毒鬥爭的主動權。」3年破獲1.4萬起毒品犯罪案件,傳統毒品得到有效遏制,全省建立了大量戒毒康復中心、自願戒毒所等機構。
  • 6月26日國際禁毒日 河北法院發布典型毒品犯罪案例
    2019年以來一審審結毒品犯罪案件844件1314人……河北法院公布毒品犯罪案例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史風琴 河北日報記者崔叢叢)毒品是人類社會的公害。禁毒工作事關國家安危、民族興衰、人民福祉。當前,濫用毒品和毒品犯罪成為較為突出的社會問題。為深入推進禁毒人民戰爭,河北省各級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刑事審判職能作用,2019年以來一審審結毒品犯罪案件844件1314人,有力懲治了毒品犯罪。在今年6月26日第33個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向社會發布四件典型毒品犯罪案例。
  • 國家禁毒辦:新列管32種新精神活性物,有的「毒」過海洛因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8月29日從國家禁毒辦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公安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聯合發布公告,將4-氯乙卡西酮等32中物質列入非藥用類麻醉品和精神藥品管制品種增補目錄,公告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至此,我國列管的新精神活性物質已達170
  • 《掃毒2》:年輕人,別以為毒品離你很遠!
    昨天是6月26日國際禁毒日。劉德華出演了禁毒公益視頻,與此同時,關於最新毒品的形勢報告也受到了廣泛關注。從國家禁毒辦發布的《2018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來看,全國濫用大麻的人員同比上升了25.1%;北美走私大麻入境案件增多,中國共破獲案件125起;南美大宗古柯鹼過境中轉情況突出,其中繳獲1.4噸,同比上升3.4倍。雖然國內吸毒人數首次下降,禁毒形勢總體呈好轉趨勢,各地禁毒工作也取得了明顯成效。
  • 為中國禁毒發聲 ——聯合國毒罪辦青年論壇候選人面試直播現場見聞
    作為專家考官,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文君認為,近年來國家禁毒辦持續組織開展全國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6·27」工程,禁毒知識和理念在青少年群體中得到有效傳播,青少年識毒防毒拒毒能力不斷增強。「各省候選人都是優中選優,他們從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各地毒品預防教育工作的實際效果。總體上看,候選人的禁毒知識儲備都很不錯,建議從國際禁毒政策和知識方面進一步提升。」
  • 綠色人生 遠離毒品——近年來湘西州禁毒工作紀實
    紅網時刻湘西6月28日訊(通訊員 丁丹 萬海燕)毒品,被稱為「白色瘟疫」,已成為全世界人民的公害。禁毒工作事關國家安危、民族興衰、人民福祉,毒品一日不除,禁毒鬥爭就一日不能鬆懈。近年來,我州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禁毒工作的決策部署,以深化禁毒人民戰爭為主線,縱深推進禁毒三年大行動,突出預防教育創新、禁毒執法攻堅、夯實基層基礎三個重點,禁毒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15年至2018年,我州連續四年被評為全省「禁毒工作先進市州」。
  • 國家禁毒辦權威發布毒品基礎知識
    在第31個「6·26」國際禁毒日到來之際,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結合毒品濫用新形勢、新特點,權威發布毒品基礎知識,詳細闡述了目前常見的各類毒品的名稱、物理性質、濫用方式、毒性及成癮症狀等,對規範普及毒品知識、增強廣大人民群眾識毒、防毒、拒毒意識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 6月26日國際禁毒日 嘉興市禁毒教育基地開館
    基地展館位於嘉興市青少年宮內,總面積800平方米,分設9個篇章,旨在面向在校青少年學生、社會大眾,通過回顧歷史、揭示毒品危害,普及毒品基本知識,提高大家慧眼識毒的能力和自覺拒毒的能力。  在新聞通報會上,記者了解到,2018年,嘉興以打造中國最平安城市為目標,按照「嘉興無毒」的高要求,依法推進涉毒違法犯罪源頭治理、綜合治理,控存量、減增量,嚴打嚴治、嚴管嚴控、嚴防嚴教,傾力打造毒品治理的嘉興樣板。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脫失吸毒人員全部「清零」,是全省唯一一個縣(市、區)禁毒工作「零扣分」地級市,被國家禁毒辦授予「禁毒工作2018兩打兩控」專項行動成績突出先進集體。
  • 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這些毒品,你見過嗎?
    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2018年6月25日,安徽蕪湖,在由蕪湖市禁毒委員會辦公室主辦,蕪湖市公安局禁毒支隊、蕪湖市禁毒協會等單位協辦的一場禁毒宣傳月啟動活動的現場,從事禁毒工作的警察叔叔說這些都是毒品,千萬要拒絕,絕對一點也不能碰。這些東西都是毒品,你見過嗎?
  • 2007年禁毒知識競賽(試題)
    ( )A、1 年      B、2 年      C、3年7、世界上最大的毒品貿易和毒品消費國是:( )A、中國      B、美國      C、英國8、林則徐虎門銷煙是什麼時間?( )A、1839年    B、1838年   C、1828年 9、我國《刑法》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販賣毒品罪的,應當如何處罰?
  • 直通部委|兩部門:防止朝鮮非洲豬瘟傳入我國 禁毒辦:冰毒取代...
    國家林草局:2018年全國共完成造林面積10949萬畝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規劃財務司發布的《2018年全國林業和草原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按照2018——2020年全國營造林生產滾動計劃,2018年造林任務10100萬畝,森林撫育任務12000萬畝。
  • 【創建全國禁毒示範城市進行時】創建全國禁毒示範城市應知應會
    柳州市2018年被國家禁毒委列為109個創建全國禁毒示範城市之一,2019年被國家禁毒委評為全國禁毒示範城市創建工作先進單位,2020年因工作成效突出被國家禁毒委列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創建國家禁毒示範城市驗收唯一對象
  • 這是新型毒品
    廣東省公安廳22日發布「廣東禁毒2018兩打兩控」專項行動戰果 記者黃巍俊攝廣東公安機關去年共破毒品犯罪案件1.4萬餘起,4個重點地區摘掉「毒帽」,毒情形勢有明顯好轉,但仍需警惕新毒品濫用——廣東最新毒情形勢如何?涉毒重點地區整治情況如何?市場上流行的毒品有哪些新形式?應該如何防範?
  • 國家禁毒辦權威發布毒品基礎知識(三):新精神活性物質
    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結合毒品濫用新形勢、新特點,權威發布毒品基礎知識,詳細闡述了目前常見的各類毒品的名稱、物理性質、濫用方式、毒性及成癮症狀等,對規範普及毒品知識、增強廣大人民群眾識毒、防毒、拒毒意識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認清毒品面目,練就一雙慧眼,一生遠離毒品,健康人生,綠色無毒。
  • 父母要教育孩子學會拒絕毒品
    因為不少家長以為毒品離孩子們還很遙遠。因此,禁毒教育常常成為平日裡家庭教育的盲點。■ 中國婦女報記者 陳若葵據新華社報導,北京迷笛音樂學校16名涉嫌吸毒的學生被行政拘留。警方表示,近年來毒品向在校生等未成年人群體擴散趨勢明顯。北京市公安局強制隔離戒毒所負責人介紹,在接觸過的吸毒人員中,最小的初次接觸毒品者年僅1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