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根據《2017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報告顯示,來源於境外毒品是離我國比較近的世界兩大毒品主要產出地,金三角和金新月。境內的合成毒品來源則是遍地開花,高達29個省份出現製毒活動製作,儼然成了國內毒品黑市的來源大頭。
根據《2017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報告顯示,來源於境外毒品多的是離我國比較近的世界兩大毒品主要產出地,金三角和金新月。境內的合成毒品來源則是遍地開花,高達29個省份出現製毒活動製作,儼然成了國內毒品黑市的來源大頭。
1.金三角
金三角曾經是全球非法種植罌粟的毒源地,是我國雲南、貴州、廣西,以及南方大部分省份的海洛因供應地。近幾年,由於中國聯合金三角各國,特別是緬甸,採取「罌粟替代種植」政策,出錢補貼當地農民種植其他農作物,罌粟種植面積已經在逐年減少。
據中國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與緬甸中央肅毒委員會、寮國禁毒委員會合作開展衛星遙感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7年生長季,緬北、老北地區罌粟種植面積共60萬畝,同比下降19.6%,可產鴉片550多噸。
金三角傳統毒品原植物減少後,當地毒販在保持一定規模海洛因產量的同時,開始大量製販冰毒晶體、麻古、氯胺酮(K粉)等合成毒品,通過漫長的邊境線,將海洛因、冰毒、麻古走私進入我國。
2.金新月
金三角的罌粟種植面積在減少,但是「金新月」地區的罌粟種植面積卻在大幅度上升,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阿富汗禁毒部聯合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2017年,阿富汗罌粟種植面積490萬畝、可產鴉片9000噸,同比分別增長63%和87%,創歷史新高。
2017年,中國破獲涉「金新月」海洛因入境案件25起,繳獲「金新月」海洛因101.8公斤,同比增長3.2倍,主要通過航空渠道迂迴中東、非洲國家,「點對點」從東南沿海入境,或從中國西北邊境地區滲透。
金新月
我國的新疆,以及西北各省海洛因泛濫,主要來源就是金月新的走私毒品。目前金月新地區的局勢依然動蕩不安,的的罌粟種植國阿富汗的鴉片價值達到13億9000萬美元,相當於該國國內生產總值的7%,與2016年相比,鴉片生產的農場價值增加了55%。
境外毒品來源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金三角」毒品滲透加劇,合成毒品入境增多;「金新月」毒品產量大幅增長,海洛因走私入境增多;南美古柯鹼大宗過境中轉增勢迅猛。
境外的兩大毒源地走私進來的毒品,雖然一直是我國重點打擊的對象,但在海洛因「如日中天」的 時候,供應量一直很穩步上漲,暴利之下必有死士。然而在合成毒品替代海洛因成為主流之後,境外的毒販遇到了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中國境內製毒毒販。
3.境內製毒
目前在我國海洛因已成明日黃花,而合成毒品成了毒販和吸毒人員的新寵,這一點從報告中的毒品的吸食人群也看得出。儘管海洛因吸食人群目前還佔很大一塊量,但是從數據來看,已經在逐年減少,而合成毒品吸食人群則逐年增加。
截至2017年底,全國現有註冊的吸毒人員255.3萬名
2017年,全國破獲製造毒品案件597起,繳獲毒品23.3噸,同比分別上升1%和18.8%;搗毀製毒窩點317個,同比下降27.6%。在強力打壓下,製毒活動不斷從廣東、福建等重點地區向其他地區特別是管控薄弱地區轉移。
全國已有29個省份出現製毒活動,地下製毒產業鏈依然存在,製毒窩點逐步轉向偏遠、便於藏匿、易於逃離的省市縣交界地帶,有的製毒分子甚至潛入深山林區、海上或者在改裝的流動貨車上製造毒品,隱蔽性、流動性明顯增強,發現難度更大。
合成毒品興起可是說是中國毒品來源的一個轉折點,從之前傳統毒品進口國變成了一個合成毒品製造以及出口國。題外話,美國政府多次表明,在美國泛濫成災的芬太尼鎮痛藥和新精神活性物質主要來源地就是中國。
但是美國政府把國內處方鎮痛藥(主要是芬太尼)和新精神活性物質(即第三代毒品)泛濫的鍋甩給中國也是沒有道理的。我國同樣有這方面的藥物和新精神活性物質(即第三代毒品),但都受到了受嚴格管制和打擊,並沒有出現美國、加拿大那般泛濫,說到底還是監管出了問題。
4.朝鮮
這個地區的毒品,雖然沒有前面幾個量大,但是對我國東北地區造成很大的影響,特別是與朝鮮一江之隔的丹東深受其害。早些年朝鮮境內的罌粟種植面積也不少,但如今也從生產海洛因轉向冰毒,被稱之為「高麗冰」。
由於丹東海、陸、空交通方便,逐成了朝鮮毒品對外運輸和中轉的主要通道,朝鮮境內的毒販(特權階層)與國內毒販勾結,經丹東走私到韓國、日本,以及我國各省。更加惡劣的是,為了讓毒品更方便的進入中國,朝鮮方面採用威逼利誘待方式強迫中國邊民及貿易人員攜帶毒品入境,以毒抵債、不買毒品就不給提供貨物的強迫行為,脅迫中方客戶參與毒品走私、販賣活動(出自《丹東地區毒品犯罪及其防控對策探析》文獻)。
以上四個地方,應該佔據中國毒品黑市來源90%以上,剩下份額則是東南亞、日韓等國的走私毒品。另外,網際網路的發達,也給販毒帶來新的渠道,這些在《2017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有詳細解說,以下為直接引用:
2017年,全國共破獲走私、販賣、運輸毒品案件10.2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1.5萬名,繳獲毒品49.9噸。隨著網際網路、物流快遞等新業態迅猛發展,不法分子越來越多地應用現代技術手段,全方位利用陸海空郵渠道走私販運毒品,販毒手段的科技化、智能化明顯升級。
——跨國跨境販毒增多。受緬北、西非、南美等地國際販毒集團僱傭,一些外國籍人員充當運毒工具,攜帶毒品走私入境,全年共抓獲外國籍販毒嫌疑人1470名。港臺籍毒梟和華裔不法分子充當毒品犯罪幕後組織者、資金提供者,通過網上招募僱傭、指揮操縱內地不法分子走私販毒。2017年,內地和港澳警方通過實施「獵劍—黑武士」行動,共抓獲港澳臺籍毒販188名,涉案毒品7.3噸。
——網際網路成為販毒人員勾聯交易的平臺。不法分子通過網際網路發布、訂購、銷售毒品和製毒物品,物色、誘騙、招募「馬仔」運毒,「入夥」需要熟人介紹,通信聯絡使用隱語、暗語,交易採用微信、支付寶、Q幣、比特幣等在線支付方式,交易兩頭不見人,販毒活動在網際網路上更加隱蔽。
——「海陸空」仍為販毒主要渠道。2017年,全國破獲陸路販毒案件5.7萬起,佔全國案件總數四成以上,繳獲各類毒品48.3噸,佔全國繳毒總量一半以上;鐵路渠道繳毒2.2噸,同比上升63%。海上大宗毒品販運更加突出,不法分子租用貨船、漁船或利用貨櫃藏匿大宗毒品,全年破獲海上販毒大案35起,繳獲毒品7噸多、製毒原料近4噸。利用航空渠道人體藏毒、行李夾帶毒品案件多發,全年航空渠道繳毒570公斤,同比上升58.9%,2017年下半年,各地機場日均查獲人體藏毒嫌疑人2.3名、繳毒近900克。
——寄遞物流販運毒品加突出。販毒分子利用寄遞物流渠道,通過假名、藏匿、夾帶等手段走私販運毒品,全年破獲寄遞物流渠道毒品犯罪案件149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789名,繳獲毒品12.1噸,同比上升1.8倍,其中物流渠道繳毒10噸,同比上升近5倍。國際快遞已成為跨國販毒集團向中國走私大麻、恰特草等毒品和中國毒品走私出境的「雙向渠道」。
——外流販毒活動仍很活躍。一些地方形成家族式、地域性的外流販毒團夥,四川、湖南、廣西、貴州、湖北、重慶等地是主要流出地,廣東、雲南、浙江、福建、江蘇、上海等地是主要流入地,全年抓獲外流販毒人員3萬名,其中嚴重病殘等特殊群體販毒人員1693名。部分地區毒販還外流至「金三角」地區,與緬北毒梟結成跨國跨區域販毒團夥網絡,多層級策劃指揮向中國境內大肆販運毒品。
補一個數據,據《2014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顯示:
我國毒品流向呈現出較強的地域性。雲南、廣西、廣東、四川是境內毒品販運的主要起源地。雲南、廣西是「金三角」毒品內流一線通道 。毗鄰雲南的貴州、四川及重慶、湖南、湖北等地區是「金三角」毒品內流二線通道。廣東是「金新月」海洛因外圍迂迴的主要流入地。海洛因主要流向我國西南、西北、華南地區。冰毒、氯胺酮(K粉)主要流向我國東北、華東、華中地區。
本答案數據主要參考來源《2017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以及《聯合國毒品與犯罪問題辦公室調查報告》。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網發布或轉載文章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智慧財產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發郵件至tousu@mail.39.net;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並促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