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生豬價格的不斷上漲著,很多養殖戶高興壞了。
高興壞了養殖戶之外,痛苦的是終端的消費者,生豬一層一層的運輸,一層一層的加價,從豬販子到屠宰場,從屠宰場到運輸,從運輸到終端的超市、蔬菜批發市場,你會發現層層的加價之後。
本來收豬一斤的價格十五、十七、十八元,刨去豬下水,刨去屠宰,運輸,價格也在二十五左右。
但是在終端我們看到一斤豬肉的價格就沒有低於三十的。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實際上這和我們這些年發展的大規模的養殖場有很大的關係。
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的養豬場在各地拔地而起拔地而起的時候,你會發現一個很簡單的道理,豬價越來越高了。
不是說按照規模化生產的豬肉價格會越來越低嗎?
但是為什麼會越來越高?
因為管理更加方便。
傳統的散養戶一個村那麼多養豬的,一個鎮那麼多養豬的,想要挨個的管理非常不容易。
這就造成了肉質產品參差不齊,有的好、有的壞、有的用藥多、有的用藥少,這是很難做一個綜合的判定的。所以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的豬場建設之後,一個豬場可能供應周邊幾個縣市的生豬肉。
管理起來就非常方便了,在飼料、用藥、配比等方面就更加容易。
這是這兩年發展的一個主力,這個發展的主力也造就了現在豬價要想上漲是一塊兒上漲的大豬場者聯合進行壟斷之後,豬價能不上漲嗎?
這裡面的溝溝坎坎你怎麼去衡量呢?
沒有辦法衡量。
生豬價格要想順應市場,大規模的豬場要有,小規模的豬場一併也要有,只有並駕齊驅,才能造就不單一壟斷下豬價持續穩定的情況。
單一的壟斷必定會造成豬價持續的走高,現在是三十,將來是五十,一百的。
以後你再回過頭來看,規模化豬場是造福了消費者還是給消費者添堵呢?
您說呢?(來源:中原新農人)